“中美政府机构设置及其运行模式比较研究”研讨会综述

来源 :美国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4日,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同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美政府机构设置及其运作模式比较研究”第三次研讨会。
其他文献
美国联邦政府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努力中的不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努力产生了消极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州和市为代表的美国地方政府正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由于地方政府并不具备宪法授予的外交权力,美国地方政府参与全球气候外交带来了理论挑战。事实上,美国地方政府在全球气候外交中的参与,是一种有益补充,这使得美国联邦政府可以在不参与或不认真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努力的同时,及时、有效地掌握甚至引领该进程的相关理念、技术和机制发展。换句话说,相较于对美国联邦政府的缺位
从19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决心接替英国领导世界,美国走过了漫长的半个世纪。在此期间,美国曾不顾其他大国的“推举”,两次拒绝接过领导世界的“权杖”。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实际上是一个踌躇、甚至不情愿的霸权。这种“踌躇”与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美国独特的地缘政治位置、分权制衡的外交决策体制、以自由为核心的国家传统和清高自傲的自我形象,其中孤立主义者对充当世界领袖可能付出的代价的担心和警告,是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不愿意领导世界的最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维护世界领导地
2014年12月16日,《美国研究》编辑部举办了“美国兴衰与未来世界秩序”研讨会。研讨会由《美国研究》执行主编、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赵梅研究员主持。《美国研究》编辑部特邀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资中筠,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主任张蕴岭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缉思教授,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等资深国际问题专家与会,与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中青年学者一道,就美国兴衰及未来世界秩序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2015年10月30日至31日,由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美国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21世纪的美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暨中华美国学会2015年年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等20多家单位的近百余学者与会。会议围绕21世纪的美国与世界、习主席访美与中美关系、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本刊刊发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及部分学者就此议题所
华人在美国的历史体验,总体可以分为两段。自19世纪中期加利福尼亚地区的“淘金热”至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第一阶段。在此阶段,华人在美国社会遭受着不堪回首的排斥与歧视。其中既有中国人移民美国之初,美国局部地区及一些群体在观念与行为上的排斥,也有全美范围内对华人拒斥的观念构建。最终的结果便是美国历史上恶名昭著的1882年《排华法》的出台。该法之所以臭名远播,不仅是因为它与美国人世代宣扬且引以为傲的“自由、民主、平等”等基本立国理念相悖,更在于它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针对某一国家的移民排斥法。
2015年11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国际关系):习主席访美之后的中美关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美两国学者参加,与会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凯特林基金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及清华一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等。与会者就习主席访美后的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以及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2015年10月30日至31日,由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美国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21世纪的美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学会2015年年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等20多家单位的近百位学者与会。与会者围绕21世纪的中美战略关系、中美关系与国际秩序、习主席访美与中美关系、美国外交战略的转型、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美国对朝鲜的粮食援助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化特征,它是一个美国把对外援助当作追求战略目标手段的典型事例。由于长期的敌对状态,美国对朝鲜的粮食援助被赋予了诸多政治条件,以此试图影响朝鲜的内外政策。不仅如此,美国逐步建立起对朝鲜粮食援助的机制,鲜明地表现出美国对外战略思维中的一大特征:即不断寻求妥协,努力制定符合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游戏规则。
美国一直寻求建立在亚太地区的领导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他强国在地位、影响力方面出现衰退,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使得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该地区的地位日益凸显,也越来越多地参与该地区的事务。奥巴马政府的再平衡政策是重申美国在东亚的地位,表现出美国保护其在该地区的地位和利益及增强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决心。这样的决心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抗,
2013年12月13~14日,浙江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暨世界历史研究所在杭州举办“奥巴马第二届政府的亚太政策研讨会”。来自美国卡托研究所、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马来西亚孝恩文化基金会、马来西亚国防大学、台湾淡江大学、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上海美国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的3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美国的亚太政策和中美关系、美国的亚太政策和远东国际关系、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美国与亚太领土争端等议题展开讨论。经发言者同意并修订,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