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来源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ce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发展外向型农业,实施农业“走出去”是推动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黑龙江农业“走出去”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目前成效突出,但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本文基于此提出了推进黑龙江农业向“外、优、深、高、精、强、广、稳”走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 外向型农业 “走出去”国际合作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s Exportoriented Agriculture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Shan Liyan Huang Qing
  Abstract:Putting agriculture “going global” into practice is a great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eilongjiang has unique advantages of resources,location and industry base to carry out “going global” strategy and has made outstanding effect.While it is confronted with many problems demanding prompt solution at the meanwhile.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dvancing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ccordingly.
  Keywords:Modern agriculture Exportoriented agriculture “Going glob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2-0079-03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立足于国际视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在新形势下,实施农业“走出去”是推进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对于振兴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确保粮食安全、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大力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有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黑龙江农业资源丰富,粮食商品量,专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一直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绿色食品、畜牧业和林业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奶牛存栏数、牛奶产量和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亚麻、甜菜、烤烟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以及全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数、绿色食品的监控面积以及绿色食品的销售收入也均居全国前列。
  黑龙江省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与重工业发达的俄罗斯接壤,毗邻地多人少的日本、韩国和粮食短缺的朝鲜,而且与上述国家农产品国际贸易互补性极强。
  黑龙江有相对成熟的耕作传统,有全国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农场系统。2007年,全省优质农产品面积已发展到6000万亩,初步形成了松花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北部高脂肪、中南部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南部高淀粉、高氨酸玉米专用品种生产基地及优质杂粮、杂豆生产基地,城市郊区的绿色蔬菜基地以及各类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此外,在山区半山区发展起来的山特产品和林果业、在城市远近郊区发展起来的高效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以及在边境地区发展起来的外向型农业也都各具特色。同时,黑龙江省在农业发展上实施的大项目工程,即绿色食品工程、大豆振兴工程、粮食优质工程、养殖业跨跃工程、乡镇企业升级工程及生态农业工程等也将最大程度地夯实黑龙江省农业“走出去”的战略基础。
  
  1.黑龙江农业“走出去”的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农业“走出去”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据统计,黑龙江省已经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法国、以色列、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0多个国家建立了农业合作关系,领域涵盖农、林、牧、渔各业;在俄罗斯、东南亚和中亚等地区先后建起了果蔬、粮食、畜产品等生产基地和稀缺资源开发基地;还在俄乌苏里斯克市建立了中俄农业合作劳务服务站,在俄滨海边区建立了中俄农业示范农场。农业“走出去”呈现出多地区、多领域、多形式的局面,初步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1 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出口市场多元化。
  2001年以来,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一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出口额从2001年的3.28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9亿美元,增幅为210%,2006年出口额更是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2007年,谷物及谷物粉、玉米、鲜冻牛肉等农产品的出口额同比实现翻番。同时,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市场多元化步伐也逐步加快,不断扩大了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农产品贸易市场,并稳步发展港澳台、东盟等市场,积极发展非洲、中东、拉美、欧盟等新兴市场。
  1.2 境外农业开发稳步发展。
  截止到2007年,黑龙江省境外农业开发项目累计达到80余个。其中种植业项目55个,累计扩大到260万亩;养殖业项目15个,养猪7万头,养牛5000头;饲料加工、大豆加工、山产品采集加工等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对俄劳务输出累计5万人次。目前,全省已有37个县(市)走出去、请进来,分别与俄罗斯等政府签订了境外农业综合开发合作项目。农业境外开发实现了“三个发展”:边境合作由企业间项目合作向政府间、企业与政府间合作发展;由单一种植业开发向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由松散型、粗放型投资向园区型、集约型投资发展。
  1.3 农业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黑龙江省目前已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法国、以色列、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0多家大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与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境外会展作为对外农业区域合作的窗口,通过“2006比利时农业博览会”、“2006年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览暨项目推介会”、“2007年圣彼得堡国际食品博览会”和“2007香港美食博览会”等展会的积极参与,为农业企业走出去扩大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农业项目合作、技术开发和经贸洽谈搭建了平台,创造了许多商机,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全省72家参展企业在比利时农业博览会上共达成32项合作项目和意向协议,协议金额达1.2亿美元;全省13市(地)和农垦总局73家参展企业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览暨项目推介会上共达成31项合作项目和意向协议,协议金额达10.5亿元人民币。同时,黑龙江省还通过与国外建立农业合作协调机制,畅通双方贸易合作渠道;组织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农垦总局等单位和企业,走出去考察,落实合作种植项目;利用“合作论坛”,就农业区域分布、科技推广、产品开发、市场拓展、人员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
  1.4 出口创汇农业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各级农委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三年累计落实专项资金7900万元,扶持重点项目130个,完成了对俄农产品基地建设三年翻番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以边境口岸地区为重点的对俄蔬菜出口产业带,以境外远东、新西伯利亚地区为重点的粮食生产产业带,以内陆中心城市为重点的农产品对俄出口加工产业带。2006年,全省新建境内对俄果菜出口生产基地项目15个,对俄果菜基地面积扩大到75万亩,比上年增长25%,基地蔬菜出口率达到70%以上。全省境内对俄农产品加工基地已发展到6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8家。
  同时,黑龙江省还积极推进对韩农业合作战略,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山、特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了以蔬菜、粮食、畜产品、山特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五大类对韩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的力度,推进对韩有机农业、订单农业和绿色食品项目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到2010年,对韩农产品出口创汇企业达到100家;对韩劳务输出累计达到9万人次。
  农业出口创汇龙头企业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出口额超过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3家,出口创汇额达到1.74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加工企业出口有4家。目前全省已初步探索出了扶龙头带基地、扶基地促龙头、扶市场带基地、一条龙扶持等多种开发模式。
  
  2.黑龙江农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走出去”成效卓著,但从实践看,农业“走出去”规模较小,进入的领域较窄,产业层次还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较弱,海外农业开发的成功率还较低。农业“走出去”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制约因素。
  2.1 农产品出口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弱,市场过度集中。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规模近年来日益扩大,但与山东、江苏、广东等沿海省份相比差距很大。2007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0%,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1.86%,仅为山东省的1/14。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是黑龙江省出口的骨干产品,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的出口仍有待加快发展。由于在良种培植推广、产品保鲜、冷冻、包装等方面的技术还比较落后,以致黑龙江省出口的农产品有的不能完全达到国际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亟待提升。农产品质量问题、价格问题、流通领域服务问题使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优势不断减弱。
  黑龙江省出口重点过度在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对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依赖程度也很强,过分集中的出口市场抑制了市场的伸缩弹性,使出口对少数进口国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容易遭受进口国国内经济波动及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冲击。
  2.2 农业合作项目多精品少,合作领域有待扩大。
  随着黑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拓展和深化,绥芬河、东宁、黑河等口岸纷纷建立与俄农业合作科技园区,省内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也在对外农业科研合作项目上不断拓展新的领域。仅省农科院对俄合作中心,五年来,与俄交换种子资源就达近千份,与俄农业科技合作项目近30项。合作项目虽然多,顶尖级的项目还是比较少。而且合作领域现多集中农产品种植、畜禽养殖、山产品采集加工等初级方面,高层次的农业科技合作领域涉猎还比较少,多停留在地方政府、企业、民间团体和科研机构间的水平上,双方政府还未完全将农业合作上升到国家层面,这不利于与其他国家竞争海外农业市场。
  2.3 龙头企业规模有限,牵动作用不强。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率低、实力弱、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名牌产品少,缺乏正面的原产地效应,出口产品的国际美誉度和知名度较低。另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而且企业相对分散,龙头企业牵动作用不强,基地和龙头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原字号、初加工、“大路货”产品仍是主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比重过低。
  2.4 缺乏农业走出去专项发展基金。
  农业“走出去”项目前期的市场开发成本很高,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一般企业很难有能力去开发国际农业合作市场。韩国、美国、欧盟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农业涉外项目建立了专项基金补贴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而黑龙江省目前在这方面除了一些零散的政策外,还缺乏像国外对涉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补贴政策体系和走出去专项发展基金,如补贴行业组织和企业参展、促销,参与国际认证;在发生突发性动植物疫病疫情灾害、重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技术壁垒、紧急贸易摩擦和反倾销应诉时,对出口企业实施紧急援助等,因农业本身投资周期长、风险高、回报慢而影响投资积极性的问题十分突出。
  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农业“走出去”企业的发展,企业竞争力、信誉度、产品质量、品牌都难以取得大的提升。黑龙江农垦名山农场2005年经过多方努力,获得俄罗斯310万立方米森林资源采伐权,采伐期15年,加上其他协议,年可采伐木材在20万立方米以上。但由于资金短缺,尽最大可能每年也只能采伐6~10万立方米。如果资金瓶颈不尽快解决,必将放缓企业发展速度而痛失开发海外农业资源的大好时机。
  2.5 配套的管理服务和政策扶持体系不完善。
  目前黑龙江省在农业“走出去”的管理机制、信息服务、行业指导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急需进一步加强。诸如:缺少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在农业“走出去”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多头管理、沟通不力的问题;信息服务能力较差,在对涉外企业的信息服务方面严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诸如市场信息、法律分析、资源状况、风土人情等根本没有系统权威的来源渠道;没有农业“走出去”的行业协会,更缺乏有关价格协调、应对贸易纠纷、抵御海外风险的行业指导,致使无序竞争屡见不鲜,多数涉外农业企业都抱有“身在异乡为异客,就怕异乡遇老乡”的顾虑和担心。
  同时,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险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也成为黑龙江省农业进一步“走出去”的一大制约因素。尽管已经有了一些相关保险政策,但险种少、范围窄,帮助涉外企业规避风险的功能还很弱,目前还没有针对非常风险的农业对外投资保险险种。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力度也远远不够,诸如在操作中仍存在对涉外企业双重征税问题;返销产品进口环节的税收优惠不够等问题还十分突出。2006年黑龙江红河农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的大豆喜获丰收,但在返销过程中,不仅俄罗斯要征收高达20%的关税,中国也要征收1.5%的关税和6.5%的增值税,在国内销售还有6.5%的销售税,大豆运回国内各项费用841元/吨,成本价2350元/吨,而2005年11月份黑龙江中等油用大豆收购价2398元/吨,根本没有利润。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农业企业境外农业开发的积极性。
  2.6 缺乏高素质的复合人才。
  走出境外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除了一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外,应掌握外语,了解国际规则、国际惯例,特别应熟悉投资所在国与经营项目有关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市场潜力、劳动力素质、地理气候、风土人情等情况。从对黑龙江省涉外企业的调查看,由于缺乏熟悉国际经贸知识、通晓外语和专业技术知识、富有竞争意识和吃苦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周边国家开展各种农业经济活动,特别是影响了对外农业贸易和对外投资。
  3.促进黑龙江农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向“外”走。要实现科学发展,思想解放很重要。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黑龙江农业“走出去”,在更大的空间和更广的视野下配置资源。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固步自封的思想观念。越是形势严峻、越是困难,就越要树立信心,越要有“敢”和“闯”的勇气和精神。
  向“优、深、高、强、精”走。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出口结构,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特别是名、优、稀、特、新产品,重点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快推进大豆、亚麻、土豆、玉米、肉乳、革柳编制、蔬果、禽肉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加强规模化、优质化、专业化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本省具有较大优势的豆奶粉、大豆蛋白、精炼油、色拉油、玉米变性淀粉、果糖、高档酒精、清洁米等深加工、高附加值、精加工、系列加工的项目,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延长“走出去”产业链条,提高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着力扶植和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牵动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巩固现有的完达山、哈高科、日月星、九三等品牌优势,不断开发和培育新的品牌,使黑龙江的农产品走出去向品牌化、精品化迈进,形成区域经济和特色经济优势。
  向“广”走。力争实现农业“走出去”向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发展,在现有的基础上,采取独资或合资兴建农场、承包或租赁农场、参与国外农业开发区建设等多种方式,推广出口基地型、专项发展型、共同研发型、合资共建型等多样化的模式,与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品种、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在农业市场开放上,实施多元化战略,继续巩固和拓展俄罗斯、韩国、东南亚等传统市场,开拓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深度开发欧美市场。
  向“稳”走。加强组织领导,在政府主导下,统一组织、统筹指导和协调农业“走出去”工作。不断完善农业“走出去”的保险和税收扶持政策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调控体系和科教支撑体系,建立政策监管约束与企业盈利约束双重机制,建立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维护好国家、企业和职工(农民)利益。
  强化指导和服务。强化职能,加强部省协作,建立起上下结合、分工合作、运转高效的联动机制;建立完善政府和行会对“走出去”的指导服务机制,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更好更快地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推动省农业走出去支持和保护体系:设立省农业“走出去”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展农业合作,建立健全较为完备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科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标准化体系和农业“走出去”风险评估机制。
  搞好规划,分布实施。深入调研,了解和掌握真实的环境、市场和资源信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科学地指定黑龙江省农业“走出去”规划,提出产品、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稳步、有序地推进农业“走出去”。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国(省)内农业教育资源和基地,加强农业“走出去”各方面人员的培训,努力培养外经贸复合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外语精通、具有实干精神的外事外经队伍。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冲击对我们可能会产生各种影响,但黑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仍有机遇,并且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坚定信心,措施得当,黑龙江农业“走出去”就会不断谱写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8.10.20
  [2] 陈颖等.农业“走出去”是一个大战略,农业经济问题,2008.4
  [3] 郑文选.落实“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人民日报,2008.3,19
  [4] 万宝瑞.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农民日报,2008.4.18
其他文献
咏史诗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不同时代的咏史诗呈现不同的特色。刘禹锡和王安石的咏史诗在批判社会现实以及“议论入诗”方面存在着共同点,但也存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如何理性地进行品牌延伸,将是企业面临的非常现实、非常重要的课题.文章认为企业品牌延伸不能脱离品牌的生态环境、企业品牌延伸面临着
实现劳动力市场均衡,对有效配置劳动资源、缩小贫富差别、实现最大化就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构建城
互动式话语中允许多个递归层次的存在,语料库的数据表明对话中可以有多达六个层次的嵌套,书面语中一个句子最多允许三个层次的嵌套。本文以互动式话语中的多重递归为研究对象
由于对乡村旅游缺乏有效的全方位监管,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我国关于乡村旅游环境法律制度存在立法滞后、执法监管
不同于马克·吐温大多数小说中的幽默、讽刺风格,《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用第一人称视角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悲剧故事。在小说中,作者将那些拓荒人描述成"活死人",
摘要:随着我国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产品的出口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本文结合作者所在钢铁产品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钢铁产品出口定价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观点。  关键词:钢铁产业钢铁产品出口定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F753/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095-03    1.引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现已成为
利用智能手机APP来提升普通话学习效率是加快壮语区普通话推广的新途径。论文提出构建“融合民族传统文化的场景式学习、多粒度语言单元划分的碎片式学习、多维度演示的比较
完善科学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制度体系对深化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意义重大。本文由医疗保险基金增值、保值、监督管理、预算控制与基础工作的视角探讨了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存在
社会发展的精神特性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入思考和潜心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随着历史的发展需要后继者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