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九十梦圆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7月26日,宗璞先生度过了九十华诞,也就在半年前,她发表长篇小说《北归记》,继《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后,为她的“野葫芦引”系列四卷长篇画上句号。
  宗璞的四卷本系列小说“野葫芦引”,是中国唯一描写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精神操守的系列长篇,她也是唯一一位散文、小说、童话都获得过全国大奖的当代作家。
  1.九十岁华诞,了却心愿
  过去,宗璞先生经常住在北大的燕园,逢年过节,我们总是会去那里探望她。后来,她搬到昌平太阳城,在那里继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北归记》的创作。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认识了宗璞,喜欢她的作品。我为大象出版社策划“大象人物聚焦书系”时,读她写父亲冯友兰的几篇文章,觉得非常好,建议她不妨做一本画传。我将几篇综合,请宗璞提供照片,她为这本画传起了一个很好的书名《云在青天水在瓶》。画册出版后,我去燕园送给宗璞,她在上面认认真真写了一句题赠。之后,香港出版繁体版,韩国又出版韩语版。2018年5月24日我去探望宗璞,特意带去香港繁体版请她签名留念。此时,她的视力非常不好,却认认真真写下“宗璞”二字,年月日也写得清晰。
  我喜欢收藏一些史料。没有想到,竟然收藏到宗璞的父亲冯友兰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为科学出版社推荐杨伯峻先生《论语今译》的一封信。这封信写于1957年1月10日,为这批往来书信,我在“六根”微信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杨伯峻史料,看看人就醉了》,没想到阅读者如此之多。关键是这些往来书信不可复制,短信、微信早已取代手稿、书信,重新读手迹,怎能不让人醉?
  十几年前,宗璞眼睛患上严重疾病,最终近乎失明。可是,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她没有放弃长篇小说的写作。她告诉我,她用口授方式,一字一句讲出来,请朋友录入。开始,她还可以用放大镜看,后来却只能请别人念给她听。如有不妥之处,她逐字逐句予以润色,于精雕细刻之间,使小说的故事情节叙述柳暗花明,起伏跌宕。未曾想到,在九十岁来临之前,继《南渡记》《西征记》《东藏记》之后,她终于完成了“野葫芦引”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北归记》。四部长篇,完成了昆明西南联大与抗战八年的全记录!
  2.三十年岁月,倾心圆梦
  宗璞1928年生于北京(民国时期更名为“北平”),在这个古城生活了十年。抗战爆发,全家人离开北平,南渡前往云南昆明,在那里,宗璞进入西南联大附中学习,在昆明,一待就是八年。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最为炽烈的时期,这八年,诸多往事都在她心中。走进半百之后,写作“野葫芦引”的四部长篇小说的念头,一直留存于心。曾经以写短篇小说为主的宗璞,此时开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并一发而不可收。从六十岁写到九十岁,三十年的岁月,在眼睛渐渐失明的状态之下,她还是以顽强的毅力,以最后这本《北归记》完美收官。
  《北归记》的前五章率先发表于《人民文学》。宗璞与《人民文学》有缘。1957年,她的短篇小说《红豆》发表于此;1978年她的短篇小说《弦上的梦》发表于此;1987年,她的《南渡记》前半部分也发表于此——这一次,她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三十年后,最后一部《北归记》再次亮相于此。雄心勃勃的宗璞,终于完成一个夙愿:以四部长篇小说,精彩地叙述西南联大的故事,叙述硝烟弥漫的八年抗战中,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读发表于《人民文学》的《北归记》前五章,总能感受到宗璞回到北平的那种激动。小说中的主人公,其实都有她自己的影子。第一章第一节,宗璞以雄浑而苍凉的笔调,书写万里长江承载中华民族的历史前行。读这段文字,可以想象她心中沉甸甸的历史厚重:
  嘉陵江浩荡奔流。夏天的江水改去了春天的清澈,浊浪卷起一层层白色的浪花。奔流到重庆朝天门码头和长江汇合,载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穿山越岭,昼夜不息,奔向大海。太阳正在下山,映红了远处的江面。沿着江岸搭起的凌乱的棚户,在远山、江水和斜阳的图景中,有几分不和谐,却给雄壮的景色添了几分苍凉。棚户里有人出出进进,岸边小路上有推车的、挑担的慢慢移动,好像江水也载着他们。
  不知从哪里飘来的歌声,随着江波欢腾起伏。“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歌曲的最后一句旋律高亢,直入云天。
  ——《北归记》第一章
  如此这般,宗璞以雄浑的开局,完成“野葫芦引”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北归记》。
  3.西南联大,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我与宗璞来往颇多。2002年开始,我一直是吉林卫视“回家”的策划人。2005年,终于请宗璞成为“回家”节目的主人公,走进北京大学的燕园,拍摄她的写作情景,请她谈西南联大,谈小说创作,谈她与父親冯友兰的情感,谈她所经历的政治漩涡。最终,落笔在她开始创作的“野葫芦引”系列。读她与“回家”剧组的对话,可以体味他们一家如何走到云南,昆明时期八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联大附中的学习生活,一直到开始动笔写八年抗战的那段历史……
  宗璞“回家”播出时,片名为《病后余生》。开篇解说词叙说宗璞在燕园与父亲的故事,叙说自己十岁那年离开北平南渡昆明的一路行程,叙说“文革”经历,叙说晚年开始创作“野葫芦引”的故事……转眼十六年过去,当年拍摄宗璞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幸好当年有这样一次详细的交谈,宗璞为我们留下南渡、北归的八年故事。细细品读,可以感受硝烟弥漫的抗战期间,昆明西南联大师生们的诸多精彩故事。
  宗璞完成《南渡记》,重新开始写《东藏记》,是在父亲去世之后。历时多年,2001年《东藏记》出版,三年之后,她的丈夫蔡仲德先生去世。谈及这些往事,宗璞心态从容,并无抱怨。她说得好——“人生就是这样”。
  宗璞说,她是以父亲为参照,完成她的“野葫芦引”四部曲的。
  “我没有接着写《东藏记》就是因为照顾我的父亲。我父亲去世,是对我很大的打击啊。然后再调整几年,才写《东藏记》。《东藏记》出版以后,先生又去世了,反正人生就是这样,我觉得,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一件没完的事必须把它完成了,无论是身体有病还是外界的事情打断,我从来没有想要放弃它,所以一有可能就又继续写,就是时间拖得实在是很长。不过有时候自己想想也还可以安慰,虽然慢了,总是尽可能地向前走一点。有时候就原地踏步,不过再过一阵子,又可以走一点。我想,只要能坚持,还是可以做完要做的事的,就看老天能给我多少寿命了。”
  “我生病的时候常常想起我父亲,他对我是很大的鼓励。我父亲到晚年身体情况很不好,完全不能走了,最后几年他坐在轮椅上,连吃饭嚼东西都比较困难,吃一顿饭要一两个小时,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我父亲还是坚持写作。每天上午固定的时间要进书房,他说,他一进书房,那些想法什么就来了,然后就口述写文章。他写文章是不怎么要改的,写出一段就已是一篇文章。我写文章就是要反复地改。我父亲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他们说我父亲是写作机器,他上课讲一段话就是一篇文章。他到老都在写作,当然不是像以前那样的顺利,不过他就是能坚持下来,到他九十五岁去世,一直在完成他的新编巨著。他去世的时候,已经做完了他要做的事。现在,我也老了,我有时候会想起他的这种情况,无论有什么困难,只要心里坚持一个目标,一定要这样。”
  4.明月清风酒一船
  我去探望宗璞的时候,见墙上挂着一副父亲冯友兰为女儿书写的对联。我与宗璞,在对联下面合影。
  宗璞说,她一直喜欢这副对联:“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父亲知道她喜欢这副对联,就写了这个书法,所以它前面有小字:璞女颇喜此联为书之。这个书法非常的秀气,宗璞知道,父亲并没有怎么练字,他的字都是兴之所至而写。可是父亲的字自然就有那么一种秀气。父亲写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四岁了,写得字有点歪,所以有时候宗璞就叫它斜联。虽然有一点斜,并不妨碍整个字的美。“这个对联也是一种意境吧。这种境界很潇洒,很超脱,我父亲也很喜欢,我们都喜欢这两句。”宗璞说。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为满足读者对经典好书的阅读需求、鼓励策划出版可读可藏的人文社科类精品图书,经过由十位专家学者、著名书评人、资深媒体人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评选,“2020年度东方出版社十大人文社科好书”新鲜出炉。《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中国古桥志》《陈乐民作品新编》《历史学的真相》《我的经济学思维课》《B代表包豪斯》《见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树影鸽子人:胡同北京的生趣与乡愁》《贸易与理性》《俄罗斯千年文化与艺术
期刊
书名:《新长征再出发》  作者:凌翼  出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内容简介】  报告文学《新长征再出发》作者凌翼,深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革命老区,走访于都20多个乡镇、采访300余群众,聚焦新时代的于都。通过挖掘于都脱贫攻坚一线的鲜活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拼搏奋斗,真实地记录这里的百姓如何跟随党的领导摆脱贫困、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幸福生活。该作
期刊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648-705),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很年轻就考中了进士。武则天时的宰相,处事圆滑,人称“苏模棱”。诗歌创作与李峤齐名,有“苏李”之并称。  火树:悬挂了很多点燃的灯的树。合:连成一片。星桥:秦时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上建有七道桥,上应北斗七星,每道桥
期刊
中国当代作家中,雪漠的存在是“个案”。他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文学之路。他把人格修炼和生命成长作为文学创作的前提,靠人格修炼来成就他的文学梦想。他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作家,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甚至认为,雪漠是“被严重低估的作家”。如今,这位被“低估”的作家的创作密码,由他的责任编辑陈彦瑾解开了。  在《雪漠密码》中,陈彦瑾以学者编辑、读者和学生的三种身份,对这些独特性做了重点揭秘。她说:“雪漠密码的密码
期刊
有人说,本色是生命美的极致,这很让人深思。因为一些堪称绚烂归于平淡的作品,往往不是由作家,而是由圈外人写出来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写作是一种精神生活,当一個人把自己平凡而又非凡的一生变成文字,当他开口说话时,自然就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和生命美感。  玛丽·居里的短文《我的信念》第一句:“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这句话由她说出来和我们说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玛
期刊
2020年“双11”购买的书,你有没有开始读起来?  图书品种全,折扣力度大……每年此时是爱书人的狂欢日。当当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双11”开局1分钟,当当即售出3145762册书;“双11”当日,图书收订金额同比增长219%。  抢购结束,有人晒出自己的购书清单,也有人感叹,看见好书就忍不住“剁手”,但囤是囤了,却不知道何时才能读完……  01“囤书让冬天变得温暖”  朱薇在一家企业工作。
期刊
被称为“书镇”的海伊小镇,如今登记在册的常住居民只有不到2000人,却是世界最大的二手书交易中心之一,坐落于英格兰与威尔士交界处的瓦伊河畔,有着自中世纪保留下来的古城风貌。在海伊,人们似乎都不約而同地放下了电子书,沉浸于实体书的海洋中。在电子阅读所代表的快节奏生活之外,人们来到海伊,寻找一种由小镇历史和二手书店交织而成的、慢节奏的生活。  01  古老小镇焕发新生从二手书店到独立王国  海伊小镇的
期刊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在著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它和低调的意思基本相同,这是一种优秀的策略。韬晦之策实际上是自己力量无法达到目标时,为防止别人干扰、阻挠、破坏自己的行动计划,故意采取低姿态,造成势弱无争假象的
期刊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他以散文著名,情感真挚;他致力国学研究,恪守治学传统;他坚守气节和情操,忧国忧民。  50年人生匆匆,朱自清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平淡中流动着感人至深的情韵;他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文化长河里熠熠生辉。  有一种白话美文,属于朱自清  对很多人来说,朱自清就是散文的代名词。他的散文文笔清丽、婉转回旋又脉络清楚,表现出
期刊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延绵五千年从未间断。这种以汉字和农耕为核心的文明形态影响遍及东亚,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智慧更是声名远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交流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哪里呢?  1  在探讨中华文明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要探讨一下,我们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  通过现代分子人类学、遗传学角度科学的分析,我们的祖先无疑来自非洲。大约7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