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戴莹的内观与自省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ecc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魔方:戴莹纽约个展
  2015.10.17-10.24
  纽约亚洲艺术馆
  罗马雕塑家康斯坦丁-布兰库希说过一句话:“在艺术中,简洁并非是预定的目标,但当一个人接近事物的本质时,总会不可避免地到达这一点。”
  今年9月,我在纽约第一次看到戴莹的作品时,一下就被她那种飘浮之中的宁静、空灵之中给我带来的诸多的不确定性所吸引。这样一个年轻的艺术家却有着对东西方艺术如此的认知与表达是真的不容易。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她自幼学习书法、绘画,熟读诗词文赋,23岁开始收藏古玩、字画、金石拓片等艺术品,至今从未间断,临帖无数,过纸万千。以往生活的历练让她强烈地体验到从涅粲到重生的这一个蜕变的过程,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已经被她用鲜活的生命真切地感受过。在二十几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淫,让她有了一个东方文化厚重的积淀。来到美国的几年她大量地看博物馆、画廊,不同的文化又给予她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渐渐的让她开始重新思考创作的归宿及生命的意义,也许东西文化相融是她自然得来的一个命题。于是戴莹开始对最接近东方观念的极少主义进行研究,并且融会了强烈的东方情怀。在其作品《魔方》的表现形式无疑是她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思考与探索,这时她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审美的趣味上,从抽象叙事性转向了更为纯粹的“内观与自省”,呈现出极简主义的思考与表现特征。
  她以构成造型艺术的最基本的元素:线、面、体积、重量与空间,对形状形式与色彩进行探索,并通过色块的布局与组合关系,表达出了一种全新的几何艺术语言。她不断在形式与色彩关系、空间关系做新的尝试,探索色调的诸种可能性,如色彩的相互关联、作用和影响,以及冷与暖、明度、纯度、心理和空间的效果等。这些抽象的彩色的几何图形往往呈现出冷色与暖色对比、黑色与白色交织,呈现出色彩纯度较高等特点。在戴莹看来,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有着严谨的理性和逻辑性的方形。而方形的造型正适合她在画面中表达沉重冷静、富于量感、秩序感和变化的要求。如在《魔方》这组作品中,清晰地表现了不同方形色块的并置与组合。这些无主题的非写实绘画作品纯粹地展现了色块间的相互关系,清晰地表达出了艺术家对色彩原理的体会和阐释,既相互分离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而这种相互关系所产生的效果,在戴莹的画面中是显著且富于创造力的。该画以五个色块组成,在二维和三维间不断变换的空间,构成了一种静态与动态、视觉形象与想象力,不同矩形在画面间呼和与层叠,禁锢或释放。
  她不但熟知每种色彩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而且能熟练地运用这些色彩,并把这种感觉无限放大。在《向往》这组作品里,由两三个排列着的红色矩形构成。这些矩形色彩微妙,边缘模糊不清。它们漂浮在整片的暗黑色的底子上,营造出连绵不断的、模棱两可的效果。颜料是被稀释了的,很薄,半透明,相互笼罩和晕染,使得明与暗、灰与亮、冷与暖融为一体,产生某种幻觉的神秘之感。这种形与色的相互关系,象征了一切事物存在的状态,体现了人的感情的行为方式。画家借助于它到达了事物的核心。
  她创造了一种情绪化的抽象艺术形式,其作品是对色彩、形状、平衡、深度、构成、尺度等形式因素的关注。不过她不愿意人们仅从这些方面来理解她的绘画。在她的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有边缘的几何形体,但感觉到的却是由微妙色彩对比所辐射出的情绪,她是在通过几何本身来挣脱几何的控制,如同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命运中摆脱命运。边缘柔和、微微发光的矩形色块,它们毫无重量感地排列在一起,如同一种自由的思想漂浮于画布上空,简练、单纯,但却磁力般地将人深深吸引。戴莹在绘画中注入了强烈的精神成分,以一种让人萦绕心头而不能忘怀的朴素闻名,欣赏她的作品会让人感觉置身于她所营造的精神空间而不是陈列其作品的现实空间里。
  其实,对于中国人而言,抽象表现主义应当比较容易接受。因为我们的传统中就有类似的审美情趣。当我们评价中国传统书法时,类似的使用抽象技法来表达作者心性的艺术行为与抽象表现是有共同性的。就像我们可以看到颜真卿在悲痛中写下的《祭侄文稿》表达出的悲怆情绪一样。情绪更多的是表达在字里行间的用墨笔法之间,而不仅仅是文字含义之中。具象与抽象、绘画与书写、立面与平面、向外与向内、塑造与消解、西方与东方,这些看似完全不同的状态,在戴莹的世界相遇,碰撞与交融。
  20世纪初,是一个追求永恒精神的时代,如果说艺术的终点也是个轮回,极简主义彻底地将绘画艺术从画面中解放出来,消解了绘画的物质性,与人类精神发生最直接的思考与碰撞。戴莹的作品让我们感到久违的纯净安宁,瑞典哲学家威廉·埃克隆说过“哪里有纯净透明,哪里就有隐藏着的强烈的情感”,希望戴莹可以一直这样安静地释放自己,并始终呈现出她独有的纯净。
其他文献
上海油画雕塑院创立于1g65年,至今已走过五十载风雨历程。从第一代的吴大羽、张充仁、周碧初、俞云阶等中国现代艺术先驱,到新中国培养的第二代、第三代艺术中坚,以及日益成长起来的第四代新生力量,四代艺术家的共同创造与努力,为上海油雕院塑造了一个具有传承性和不断活力更新的创作集群形象。纵观油雕院的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均有堪称美术史意义的杰作诞生,并且在整个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些关键时间节点上,油雕院艺
期刊
里尔克的《论山水》一文,向我们介绍了西方人艺术中山水的意义。宗炳的《画山水序》则代表了中国人山水观的价值核心。先暂且不谈东西方对“山水”意义的不同在哪里,有一点没有错的是“山水”对于人的本体来说,是对自然沟通的客体存在。我们都需要和除去人本身之外的物象世界发生对话和关联。不管我们对话的内容是什么,或是在对话中我们把人自己放置于何处,“山水”的存在意义都是物质和精神并举重要的内容。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我
期刊
香山公社的夜是静的,无风的时候还能听到不远处胥江的水拍打岸堤的声音。但这静,有时会被曾毅所领养的狗的叫声所打破。  曾毅心善,善得敏感,几近脆弱!听到公社里的小狗死去,他的眼睛里有泪花在闪烁。他养马,但舍不得骑马。对于骑马,他觉得那是一种罪过!他也养狗养猫,狗是流浪的狗,猫是流浪的猫。对于它们,曾毅极尽细致之心、慈悲之心。  曾毅是聪明的,但并非是那种小聪明的聪明,是大智慧的那种聪明!有道是“熟能
期刊
2008年以后,火热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迎来了第一波深刻的调整,随之而来的则是在艺术自身形态学发展和市场标杆的板块轮动双重作用下,在当代艺术主流形式趣味上的一次大的调整。在这几年里,以F4为代表的原来的市场明星及其典型形式,即政治波普以来不断生效的国式系统遭到了来自各角度的质疑。与之相应的,伴随着老一代批评家的视角切换,新一代艺术家的逐渐兴起,以及新生代批评家、策展人的日益活跃,当代艺术迎来了它的一
期刊
一.绕不过的现代艺术  身在当代批评圈子里,我们很容易有一种幻觉,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包括毕加索、波洛克的现代绘画,离雄心勃勃的“当代话语”都很遥远。于是,在当代艺术的斗士看来,关于那些绘画的各种研究也都成了“陶冶情操”一类,大可暂时束之高阁。  但我们发现,这类划分“传统的归传统,当代的归当代”势力范围的做法,在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那里常常无此障碍。如美国艺术史家迈耶·夏皮罗(Meyer Sch
期刊
旅法青年艺术家王令杰和郝经芳的探索成果可以被称为是“让人兴奋的矛盾的组合”。他们的作品植根于中国文化,受西方艺术史的滋养。它们既是观念性的,又是富有感性的;它们既具有自然神秘的美感,又有知识科学的复杂性——这种两极性,我们时常从源于阴阳符号的道教中发现,相对于一个双重系统来说,更像是一种二元的存在。他们的每一件作品都建立在一种理性和精密构思的双重逻辑之上。他们的兴趣落后西方观念艺术以及对世界感性的
期刊
在考量马丁·韦默尔的作品时,我的头脑中屡次出现“穿越”这个词,对此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其一,“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各种被艺术家想到或创作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延伸各种艺术形式的概念和表达,出现新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通过“穿越”艺术的语言、边界、定律等标准和范围,把新的创建植入作品之中,由此循环、再生、进步、超越。其二,“跨文化”视角使马丁·韦默尔的作品中渗透了一种博爱的力量和追求理
期刊
云间——蔡志松个展  2015.12.19—2016.2.27  上海·狮语画廊  几十年来的时代变迁和社会更迭为文化认同不断带来冲突。蔡志松的雕刻则为我们重现了昔日的艺术稳定性。他的作品并不是对中国历史的重复,而是追忆了古国风范,并将其与当代艺术取向进行了融合。蔡志松将其作品命名为《故国》,这个词本身具有民族自豪之意,然而他的作品主题却并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在本质上具有普遍意义。这位艺术家的作
期刊
此次展览正值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开馆一周年之际,主题是探讨深刻影响当代中国的两个社会文化现象: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革命的英雄的歌颂式叙事(1949-1978);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市场经济的狂欢的物质式叙事(1978年至今)。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背景下的中西融合的艺术实践,展现出中国式图像艺术特殊的叙事历程。从过去艺术语境的形象化、固有化,到形象的模糊,再到反固有化形象以及形象的边缘化。进而折射出
期刊
在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研究中,将艺术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或者从社会环境来研究艺术,都是将“艺术与社会…文本与现实”“内与外”连接起来进行研究的方式。前者可以称为“艺术社会学”,后者则属于“艺术社会史”。无论哪一个,都是艺术学研究的重要面向。正如艺术史家迈克尔  哈特(MIchaeIHatt)和夏洛蒂·克朗克(CharIotte Klorlk)所言,从社会角度、利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艺术史,即艺术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