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谚语英译研究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resh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和一定的风土人情。本文通过将功能对等理论与汉语谚语英译相结合,探讨了该理论指导下翻译汉语谚语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关键词:谚语;功能对等理论;翻译
  1.引言
  中国的谚语是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晶,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既反映了一定的风土人情,也表达了各民族文化间的共性和特性。中国谚语生动有趣,流畅自然,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寓意。本文将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对中国谚语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译入语读者呈现富含语言魅力的谚语英译文本,促进中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2.功能对等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期,奈达总结得出了一个新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他首次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概念。后来,奈达用“功能对等”的概念对“动态对等”这一概念进行了替换。他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所谓功能对等,即强调原文与译文所表达的含义要一致,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将目标语读者的反映考虑进去,努力使目标语读者享有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较之保持原文的表达形式,再现原始信息则显得更加重要。
  3.功能对等理论在谚语翻译中的应用
  3.1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留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不是原语和目的语在词义上简单地堆积或不加分析和推理的直接翻译,而应该根据其语境,做到充分的分析和推理,从众多信息源中做出最佳取舍,以达到译语语义和源语语义的最大趋同。
  例1原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译文:It takes ten years to grow a tree,a hundred years to cultivate talent.
  分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继续、繁衍、传承。原文中的动词“树”引申为“成长”和“培养”之意,对应译文中的“grow”和“cultivate”,名词“木”和“人”与“tree”和“talent”对应,这种对应关系体现了直译法中的词汇对等原则,简洁明了地为读者呈现了完美译文。
  例2 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Blue comes from indigo but is bluer than the plant itself.
  分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语出《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用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原文中的两个名词“青”和“蓝”分别对应了译文中的“blue”和“indigo”,动词“取”处理成了动词搭配“come from”,后文中“plant”的采用成功遵循了英语擅长使用不同的单词来表示同一意思的特点,体现出直译法词汇对等的特点。
  例3原文:一山不容二虎。
  译文:One mountain cannot hold two tigers.
  分析:“一山不容二虎”出自欧阳山的《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含义是一座山不能同时生活两只老虎,比喻两人不能相容,在一起就会有冲突。在此条谚语中,译文与原文在结构形式方面和內容方面都保持了一致,完全符合直译法的规则。原文中的两个名词“一山”和“二虎”在翻译过程中均得到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对应,分别翻译为了“one mountain”和“two tigers”。
  3.2意译法
  意译与直译是相对立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只保留原文内容、不保留原文形式。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在某些情况下并不使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这时译者会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
  例1原文:爱屋及乌。
  译文:Love me,love my dog.
  分析:爱屋及乌出自《尚书大传·大战》,释义为爱其人而推爱及与之有关的人或物。原文在形式上非常简单,仅用四个字就表明了内涵,但译文却与之相反,相对比较复杂,使用意译法后所呈现的译文与原文在词汇方面并不对等,但所讲述的内容与功能却是相似的,符合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功能对等原则。
  例2原文:活到老,学到老。
  译文: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分析:“活到老学到老”一语,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之口,深层含义为“学无止境”。译文采用了意译法,运用了“too......to”的结构,译文字面意思为“永远不能因年纪太老而放弃学习”。虽然译文并没有与原文保持形式上的对等,但同样表达出了“学无止境”的内涵。
  例3原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译文: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
  分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语出《镜花缘》,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原文对仗工整且十分押韵,而译文并没有遵从原文句式,而是针对其主要内涵进行了翻译,这正体现了意译法的精髓。
  4.结语
  谚语的显著特点是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深度且有内涵的道理,因而经常被人所引用。在国际交流与沟通中,大家擅长选用本国生动有趣的谚语,所以,选择适当的理论作为指导,并结合具体的翻译策略对谚语进行翻译,准确传达谚语的含义对译者而言意义重大。本文选用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以其中的“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为原则,结合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技巧,提高了译文谚语与原文谚语的相符程度。期待对谚语翻译进行的分析探讨能促进谚语在翻译实践的应用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促进。
  参考文献
  [1]陈文伯.中华谚语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2]土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许渊冲.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写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進行写作构思,再将构思内容转化为实际的写作内容,最后将其完整地表达出来,对其进行加工和润色处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写作教学中的意义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意义构建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意义构建  高中英语写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的注意立德树人的教學观念,充分的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整合,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这样才能够使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得到突破性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实践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
期刊
摘 要:应用文是中学语文学习阶段中一种文体,采用说明手法等描述具体事物或者抽象概念的一种介绍性的文章类型,通过多种手法对描写对象不同方面详细描述,逻辑性强,结构紧凑合理,有助于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在应用文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其题材类型丰富、特点鲜明,不同于其他阅读材料,这也是应用文的优势所在。本文建立在研究中学应用文的类型和特点,对中学阶段的应用文介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探究中学语文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从多个方面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引导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学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英语教育,词汇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因为词汇是构成英语句子、段落、文章的基础,但是受多方面因
期刊
摘 要:在教育和高考指向核心素养的环境下,高三复习过程中适时补充相关背景材料,扩大学习视角,引领学生多角度剖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努力建构更科学、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深化教材;学科素养  高考试题的启示(2017全国文综Ⅰ卷第25题):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它将动态、形象、美观、科学的信息,高效、便捷的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关注力,结合多样化的情景教学手段设计,创建生动、活跃的学习课堂,培养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做了实践和总结。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各种感觉
期刊
摘 要:“亲其师而信其道”。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学语文方面的理论知识,尤其是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艺术上下功夫,全方位、深层次地调动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教学;师生;兴趣;积极;多媒体  在长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只要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在课堂上,教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实现并举,其中德育为先。国家、社会、学校对于小学生德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以思想品德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为主,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对于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意义重大。本文中,笔者主要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历,对小学道德与方法之教学进行细致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策略
期刊
摘 要:提高课堂45分时间效率,研究有效性的前提就得先认清语文本身特征。因此,语文课堂阅读有效性就要先认清语文学科特点及动态历史演变过程。  关键词:阅读;效性;提问  俗话说得好:事半功倍,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半功倍隐含着事物都有其内在结构和规律。而磨刀不误砍柴工则说明准备工作和人的能动性也很重要。这两则俗语都告诉我们做事要讲究效率。讲究效率也就是有效性问题,探讨语文课堂阅读有效性就不应该局限于时
期刊
摘 要:概念设计课程是对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针对于设计概念训练的课程。课程从客观安排上来看非常合理,但是无论是从授课教师的主观教授上,还是从学生们的主观学习上,大多数老师和学生的状态都略显得力不从心。作者经历了由学生时代对概念设计的学习到从教以后多次担任该门课程的任课老师,感触良多。对此,对概念设计课程的教授提出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概念;设计;课程;思维  1.概念设计课程的概述与特点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