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30例DCI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430例DCIS患者总生存率为94.9% (408/430),10例因乳腺癌原因死亡,其中7例因癌局部复发死亡,3例死于远处器官转移.肿瘤最大径、TNM分期及病理组织结构类型对预后
【机 构】
: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3000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30例DCI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430例DCIS患者总生存率为94.9% (408/430),10例因乳腺癌原因死亡,其中7例因癌局部复发死亡,3例死于远处器官转移.肿瘤最大径、TNM分期及病理组织结构类型对预后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辅助放疗的保乳手术5年生存率100%,10年生存率97.1%;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总的5年生存率98.3%,10年生存率96.7%,二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手术组总生存率89.9%,术后辅助治疗组总生存率为96.8%,术后辅助治疗组较单纯手术组能改善预后(P<0.05).结论 乳腺导管内癌应根据肿瘤最大径、组织学特点等综合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保乳手术可获得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同的预后效果。
其他文献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内分泌肿瘤,近年来国外有研究证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水平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1].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的重要危险因素[2],为探讨血清TSH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313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45岁,自幼生活在北京,无疫区生活史.长期生食瓜果蔬菜.入院前数日直肠指诊发现"直肠肿物".腹部查体及肛门外观无异常,直肠指诊触及1个直径约1 cm质硬肿物,表面光滑,无触痛,固定于黏膜下,无出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4.10×109/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1.5%,嗜酸粒细胞绝对值:0.06×109/L[正常范围:(0.05~0.5)×109/L],超敏感C反应蛋白:14.38 mg/L
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又名美克耳细胞癌,是原发于皮肤的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诊断较难,主要依靠病理诊断.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6月3日收治1例,现分析如下。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tCC)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 收集60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血清中乙肝病毒五项指标分为三组,A组为乙肝表面抗原或核心抗体阳性患者26例,B组为乙肝表面抗体单独阳性患者17例,C组为乙肝五项指标全部阴性患者17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三组总生存率的比较,用Cox
我们就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采用DC联合CIK细胞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干预作用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自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根据巴塞罗那肝癌研究组(BCLC)分期评估16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A3期3例,A4期6例,B期7例,采用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 dentritic cell,DC)疫苗联合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OK)
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pressure,IAH)是普通外科手术及腹部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起病隐匿,如不予以重视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其他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进展为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1].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根据患者IAH的压力适当提高呼吸机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
患者男,78岁.因排便困难2周,腹痛1周入院.2周前患者无诱因出现排便困难,4~5d排便1次,大便为类球形粪石;入院前1周患者老伴用筷子深入直肠帮助其排便,排出少量类球形粪石,并伴有少量鲜血和血凝块排出,之后患者出现下腹痛及肛门坠胀感,发热,最高体温38.3℃;无恶心、呕吐及腹泻,但仍有排便困难.当地治疗无效而来我院.自患病以来,睡眠差,饮食差,小便正常.患者既往间断性便秘5年。
目的 比较肥胖症患者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两种小胃囊做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76例.有两种做小胃囊的方法,其中以胃的解剖标记方法(解剖法)做小胃囊39例,以矫正棒气囊(气囊法)30 ml做小胃囊37例,比较两组小胃囊完成时间,所用钉仓数目,术中发生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术后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9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十二指肠间质瘤的最常见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占46%(18/39).增强CT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准确率为69%(22/32),十二指肠镜检查的准确率为83% (15/18).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多见,占69%(27/39).39例均
急性肝损伤是创伤性休克的常见并发症.盐酸戊乙奎醚(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PHC)是对M受体亚型有高选择性的新型莨菪类胆碱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于有机磷中毒及肾、胆绞痛的治疗[1].近有实验证明,PHC对脓毒症大鼠及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确[2].作为一种新药,其使用剂量尚存争议.我们探讨PHC对创伤性休克后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