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三轮复习策略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me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语文第三轮复习相对于第一、二轮来讲,其对考生的要求也有很大不同。具体来讲,第三轮复习要在以下几方面做足准备。
  1.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和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考生在解读考试大纲时,除了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典型例题以及往年样卷。它们不但能使考生对高考试卷的构成、形式、题型等有所了解,更能引导考生把握本年度高考命题走向。
  2.回归课本。高考题目几乎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考生運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重点一直没有变化。语言表达题的字音、词语,文言阅读的实词、虚词,诗歌鉴赏的内容、方法,现代文阅读的规律、技巧,写作的典型范文等都可在平时所学的课本中找到答案或依据;名句名篇默写更是直接来自课本。这些都需要考生自己或者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整理。
  回归课本时,也要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可以说,每一道题都不可能只考一个知识点,而是综合了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因此,复习备考时要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弄清其来龙去脉,同时注重应用和理解,以及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3.看错题集。错题集的建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类整理,把错误类型集中的题目按语言运用、文言、诗歌、阅读等分别归类;二是勤于回头,利用每天早读课、课间、晚睡前的时间碎片化记忆;三是整理细节,对每一道错题的整理,至少注意这样一些细节:这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出错,应该怎样做,该类题型还会有哪些变式等;四是拓展延伸,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习题进行纠错或巩固训练,不能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4.看积累本。许多考生在高一、高二时都有语文学习积累本,上面一般收集了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的名言名句、解题技巧、优秀范文(优美文句)、读书笔记等。这时要花一定的时间多读多感悟,力争使“纸上的东西”转化为自己“肚子里的东西”。
  5.规范答题。许多考生平时练习时不注意规范答题,不会组织答案,导致无谓的失分。这一现象考生在最后阶段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规范答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答题时思路混乱,误以为写得越多越好,啰哩啰唆;二是答题没有条理性,如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题不能分点作答,特别是不能依据题目的赋分进行分点作答;三是缺少答题术语,如现代文阅读中的某段落作用题,一般分为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常用的术语为——回答开头的一般作用有:点题、统领全文、引出话题、呼应后文、为后文作铺垫,交代时、地、人、起因,交代环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埋下伏笔、暗示人物性格特点等;回答中间的一般作用有: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什么,开启下文什么)等;回答结尾的作用有:呼应开头、照应前文、升华主题等。
  6.重视阅读。对语文学科来说,一份高考试卷中一般有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论述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四大项。可以说,阅读是重点中的重点。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考生在第三轮复习时要每天坚持做上述四项阅读中的一类:一是培养语感,二是进一步回顾阅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三是继续熟悉阅读题的答题术语。做阅读题时一般先看题目,熟悉题型;然后细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对应的题目时可以先用笔勾画一下;最后带着题目到文章中去搜寻信息要点,归纳答案,这时要特别注意先前所勾画部分的内容。题目做完后与参考答案对照,一定要感悟答案所由(即答案出自于文中何处)与答错所因(即答错题目的原因)。
  此外,考生要明确答题方面的几个重点:做“理解关键词语”题时要联系上下文进行解答;做“概括文章要点”题时要先从文中寻找重点词句,再用自己的话语连缀;做“分析作者观点”题时要整体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重点找寻文中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做“赏析表达技巧”题时要注意答案的构成,一般是先指明技巧手法,再解说技巧手法,最后分析所用技巧手法的效果。
  7.准备作文。高考作文从某一方面讲也是在考做人,因为作文就是做人。作文需实现两个再现:一是再现行为过程。作文不仅要体现考生对生活、人生的感悟,更要把感悟的过程展现出来,就是要求考生选取行为过程中典型的、美好的、感人的、有意义的东西再现出来。二是再现思维过程。在行为过程的再现中,考生能揭示出思维的活动过程,这样就可以使文章更充实、有见地,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感染人心的作用。在中学生的作文中,存在一种较普遍的不良现象:一味追求选材、手法和语言的新、奇、特,而忽略对文章立意的推敲、斟酌和提炼。考生要懂得在立意上下功夫,也就是说要仔细揣摩、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再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感悟,从而确立较佳的立意角度。在这一阶段,考生可以把之前模拟考试中所写的作文拿出来进行修改,修改时重点关注文中有无“再现行为过程”,有无“再现思维过程”。考生在最后准备作文时一定要在这两个“过程”上下功夫,这样就有可能使自己的作文在最后阶段上一个台阶。
  除了进行作文修改外,考生在这一阶段也可进行一些作文专项训练,如:审题立意的训练,细节描写的训练,有效论述的训练,整理与运用材料的训练,强化文采的训练,发展等级能力的训练,写作提纲的训练等。专项训练对于提升整篇文章的规范程度是大有裨益的。
  8.真题模拟。最后阶段,考生应该选做一些近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审题、解题的能力,方便随后的复习巩固。
  9.强化记忆。第三轮复习结束就是高考的到来,故而这一阶段的有效记忆对高考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具体来说,记忆字音、字形、词语(近义词辨析和成语)、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虚词、课内外名句名篇、阅读题的答题术语和模式、作文的新鲜素材等,在这一阶段会收到比平时更好的效果。考生千万不能小瞧了最后阶段的记忆,俗话说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就是这个意思。
  10.调整心态。研究表明,影响高考成绩的多种因素中,考生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二位,而临考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一位。由此可见,有好心态才会有好成绩。
  这段时间,考生应矫正自我认识上的偏差,正确评价自己,提高自信心。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确定恰当的考试期望值,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其他文献
身为华夏儿女,语文学习一日不可落下。相较于课堂教学的浅尝辄止与社会生活实践的沙里淘金,我更倾向于在浩渺书海里窥得真知,习得语文。  近年来,“英语学习热”有逐渐淡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汉字听写大会”等大赛的举办,越来越多的人将视线投到了语文学习这方天地上来。对于喜爱语文的中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已不能使其餍足,毕竟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在短暂的四十五分钟内嚼尽。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固然不失为一种好
期刊
近日,“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在德国莱比锡揭晓,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选送的两部作品《订单——方圆故事》和《学而不厌》分别荣获了金奖和铜奖。时隔12年之后,中国作品再次问鼎“世界最美的书”金奖。  “世界最美的书”究竟美在哪里?  饱含温情的图书订单  在书店橱窗里,一本采用传统线装、用“编织袋儿”作为封面的书,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近日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金奖的图书——《订单——
期刊
【写作指导】  记叙文曾经是考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可是,这种文体在高考中却越来越不受考生青睐,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不少学生感叹:记叙文好写,但是难拿高分。其实,掌握必要的技巧,记叙文也可以拿到高分。下面笔者从选用物象这一角度来谈谈怎样拓展记叙文的写作思路,丰富文章的情感意蕴,即谈谈如何“借石攻玉”。  物象,即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形象。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古代的
期刊
小时候住在农村,一场大雨过后,天边便会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幼小的我好奇地问爷爷:“怎样才能摸到彩虹呢?”爷爷答:“很简单啊,踮起脚尖就可以了。”我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伸长双臂,却还是怎么也够不着。看着我沮丧的神情,爷爷笑了:“只有踮起脚尖,你才能更接近彩虹啊!”  是啊,踮起脚尖,才能更靠近彩虹。即使那道彩虹永远都是可望而不可即,但至少你曾很努力地向它靠近过。只要你坚持下去,又有谁能肯定,你永远都
期刊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几位摄影师去一个偏僻的山村采风。那儿山青水秀,民风淳朴;牛耕马拉,肩挑背扛,人们生活贫困。采风结束后,大家都完成了摄影作品,有的取题目曰《苦难岁月》,有的命名为《世外桃源》。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期刊
现在的我总是会怀念起那段美好的时光。那么纯净的夏天,我们两个人在教室外的走廊,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我一直都很感谢上帝,能让我在转角处与你不期而遇,你那紧张道歉的囧样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静下心想来,会会心一笑。相聚总是短暂的,分别前我们去了想去的地方,那里空气很新鲜,清凉的小夜风吹过我们汗津津的脖颈,我深深地吸了口气,躺在了草地上。我们一起追忆从前,一起缅怀逝去的时光。  在这宁静的
期刊
【解题钥匙】  一、考点梳理  “思想观点”指的是作者對文中人、事、物等持有的看法和主张。即作者在该科普文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如果考生不能准确概括出作者的思想观点,就不能说读懂了文章。所以,在阅读科普文章时,考生要能够解读出作者对所论说事物的观点和态度,是颂扬还是批评,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保留地同意。  “社会价值”指的是文本所体现出的社会意义和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风貌。在进行科普文阅读时,考生要抓住
期刊
【佳作展示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领略到的,是不同的风景;体悟到的,自然也是不同的心境。  几位摄影师同去村庄采风,却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命题为《苦难岁月》的那位,想必是瞥见了农人们肩挑背扛的艰难身影,体悟到了民生疾苦;那位诗意地命名《世外桃源》的,定是流连于山青水秀的田间,向往着那“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美好淳朴的生活。我并非想诟病他们的视角和思想
期刊
总觉得,流星最美时,是在划过天际的那一瞬间焕发出光芒时;生命最美时,总是闪耀着劳动与勤奋的光芒。  难忘老人在临终前留给子女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别墅,而是打开人生幸福的钥匙——勤劳。苏轼曾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啊,老人告诉我们的是不慕他人之物。天下之大,只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美丽风景,才真正赏心悦目啊!沙,经过蚌的孕育可以变成耀眼的珍珠,那勤劳也可以
期刊
面对大海,有人会欣赏浪花的跃动,有人则感慨其浩渺的沉静;面对夜空,有人赞叹星光的熠熠生辉,有人则感触到无限的沉寂。面对同一片风景,每个人都会有独特的感触,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抵如此。  几位摄影师去偏僻的山村采风,面对同一片土地,有人看到了“苦难岁月”,有人看到了“世外桃源”。这种差异来源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政治家关注人民贫苦的物质生活,美学艺术家更关注朴实的民风与自然美景。我们不能将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