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学生数学预习的习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ha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做了一定要求,而预习习惯又是学习习惯中重要的一部分。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做到目标集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然而,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忽视了这一重要部分。我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学生数学预习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预习习惯;养成;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07-01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我通过实践发现,让学生在上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预习有以下两个重要作用。
  1.预习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促进作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数学学习中新旧知识的衔接紧密,新知识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所以,预习时就可以先找出学习新知识时所需要用到的旧知识,如果旧知识没有掌握好,就需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经过这样长期不断地预习训练,学生便能逐渐掌握自学的方法,将所学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
  2.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听课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学生通过预习,就能够将教师课上讲解的内容与自己预习的知识对应起来。而预习中没有理解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会特别关注。可见,预习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针对性,也为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预习的策略
  1.阅读理解——尝试练习式。
  (1)通读教材内容,学生自己动手将知识要点标注出来,为后续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2)细读内容,尝试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大概了解相关知识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去理解。方法主要有: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例相联系;自己动手操作来感受相关的数学知识;巧妙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3)精读重难点,标注疑问点。学生在预习中如果碰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自己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4)尝试练习,检验预习的效果。可以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来检验预习的效果,这样可以让授课教师发现学生预习时暴露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更好地指导学习。
  2.动手操作——实验总结式。
  这种方法多用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知识的教学。此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预习。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师生一起认识了圆心、直径、半径等名称后,笔者布置了以下预习任务。
  (1)利用圆形物品画一个圆并剪下来。
  (2)通过各种方法,找出圆的半径和直径。从直径、半径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直径、半径的数量,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并填好表格。
  (3)思考: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这样学生可以在探索实践中学习相关知识,在观察、实验中总结经验方法。
  3.系统归纳——温故知新式。
  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预习新知识时,也要将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作为预习内容,使学生能够明白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有利于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注入新的知识。就如:学生在学习反比例的量时,便可以正比例的知识作为预习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如果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作为添加进预习的内容,学生会较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开展新知识探究。在教授“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搜集生活中存在的带有三角形特征的物体,就如:空调外机支架、自行车的三脚架、篮球架等。教师利用这些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何要将它们做成三角形。学生探究和分析这些事物的共同点,进而形成新概念。
  4.小组合作式学习。
  当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后,便可以开展小组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学生可以从不一样的角度认识、探索新知识,进而解决问题。例如:在预习了“年月日”一课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第一次讨论:怎样才能快速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引导学生观察大小月在排列上的规律,以学生的思维模式去引导他们记忆)第二次讨论:观察闰年的出现有什么规律?(以学生的语言模式去描绘规律,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和概括能力)
  三、预习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1.做学生课前预习的导航人。
  对于初次接触预习的小学生,教师应该先教授学生预习的方法,然后制定出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来完成预习目标。
  2.做学生课前预习的设计者。
  指导学生预习之前,教师必须要先熟悉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必要时还要重新设计教学程序。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初步掌握教材中的例题,假如教师授课时继续按照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学生就会对课堂教学失去學习的激情和兴趣,产生“我都懂了”的想法,注意力自然就不再集中,这样就会对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产生倦怠情绪。这便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与教材不一样的教学程序。
  3.做学生课前预习的选择者。
  教师对课前预习的内容不能采取“填鸭式”的方法,全部抛给学生,也要有所选择。就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就会发现,学生的预习,常常会因为预习时间太短或习惯不好等原因,不注重预习过程,更不会深入理解,他们会跳过过程直接记住课本里的结论。如此,教学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總之,预习,作为学习者独立自主进行探索学习的一种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探究与实践能力,还使他们在日后漫长的学习生涯中逐步成为一个会自己学习的人。
  参考文献
  [1]张爱琴.高效课堂背景下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促进小学生数学有效性学习的行动与研究》课题研究[J].课外阅读(下).2012(22):242.
  [2]韩子学,韩晖.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校外教育,2016(1):49.
  [3]陈学书.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国校外教育,2015(8):96.
  [4]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57-158.
其他文献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校企合作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发设计一个基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通车运营使得苏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地级市。该文简要说明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低压配电系统组成与主要功能;突出了设计管理、配合施工两方面优点;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59-0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的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可是,这样的氛围对于教数学这种只与数字和公式打交道的数学老师而言可能吗?有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与大家交流。  一、课堂上,教师语言以激励为主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
[目的]为解决红花大金元上部叶缺钾问题,提升其品质和经济效益。[方法]通过打顶时不同方式的追钾试验,研究根施和叶面喷施不同钾肥与红花大金元上部叶产质形成的关系。[结果]
近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开展第九次"春风行动"有关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帮扶救助、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充分发挥"春风行动"在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大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实的理论素养、高贵的爱国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基础,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结合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开展野外实地样方调查,引进遥感、地理信息和卫星定位技术,同时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等现代技术,与采集标本、拍摄实物、专家鉴定相结合,对岳池县
根据滚动摩擦原理在山东莱钢大H型钢生产的应用,介绍了滚动摩擦替代了滑动摩擦必要性,由滚动摩擦原理的应用对防止轧件划伤、提高大型H型钢产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探讨了滚动
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所有的企业都盼望着具备高技能、更具创造力的全新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大批出现。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