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干旱问题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春节之后,几次降水天气如期而至,使北方旱情略有缓和。但是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专家指出,未来形势仍不容乐观。据农业部农情调查,截至2月13日12时止,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721.6万公顷(10824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159.33万公顷(2390万亩),冬小麦受旱面积占8省播种面积的39.6%。整个华北地区正在经历着如去年西南地区一样的大旱。面对这样的旱情,春节前夕,中央出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第八个“一号文件”,直锁水利建设。那么,面对大旱农民朋友应该如何选种改播助农耕呢?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百姓焦点》栏目的特别策划——
旱情回顾
山东旱区局部遭200年一遇的大旱,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
据新华社电,自2010年9月23日以来,截至今年2月10日,山东大部分地区无有效降水,发生严重的秋冬春季大旱,全境受害农作物面积达到406.33万公顷(6095万亩),有60多万人、30多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有400多座小型水库干涸,366条河道断流,鲁西地区的粮食产区将面临大面积减产。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为60年一遇、局部遭200年一遇的大旱。
河南旱区干枯麦苗能点燃
据新华社电,截至2月2日,河南全省11个县市突破无降水历史极值,无有效降水天数长达129天。
在河南新蔡县佛阁寺镇大展庄村小汪庄,村民用打火机可以点燃干枯的麦苗。
湖北旱区 油菜灾情重于小麦
新华网武汉2月10日电
由于降水持续偏少,北方麦区旱情向湖北蔓延。据湖北省农业厅初步统计,截至目前,该省已有60万公顷(800余万亩)农田受旱。
据湖北省农业厅介绍,自去年秋播以来,湖北省东北部有效降水量及次数均较少。一般而言,小麦分蘖期需水量在40毫米左右,油菜苗期降雨量不足50毫米即会出现干旱。然而,自去年11月以来,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北降雨量仅有13~24毫米,与历史同期相比,少6~8成。
整体来看,主要农作物壮苗面积比上年减少,弱苗面积比上年有所增加,且油菜灾情重于小麦。
“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建设
国内屡次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和洪涝灾害,除了天气的异常,另一重要原因是农村水利设施的严重不足、落后或失修,致使小雨、小旱均变成大灾。严酷的现实促成一个共识:水利建设,特别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和配套农田灌溉网络工程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发动群众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一阶段兴修的农田水利工程让全国受益数十年。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农民种粮效益下降,而对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同时,家庭联产承包以后,村集体经济衰落,加之一些劳动力选择抛荒外出打工,村集体无财力亦无人力投入农田水利建设。
国家发改委产业所研究室主任姜长云介绍说,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农业税费改革后,鲜有地方兴修农村水利设施,很多地方的“一事一议”也议不起来,许多地方的农村水利设施实际上一直在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本。
最近几年,决策层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已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011年1月29日,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八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首次全面部署水利工作。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介绍,应对当前严峻的抗旱形势,中央加大了抗旱资金投入:
第一是:发展改革委先期安排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粮食生产投资40亿元,并根据旱情发展,进一步安排部分抗旱水源建设等应急工程投资。
,
第二是:鉴于当前抗旱浇地用电用油的成本比较高,中央财政拿出8亿元财政资金用于600万公顷(8000万亩)受旱面积的抗旱浇地直补,每667平方米(1亩)地补10元钱。
第三是:中央财政拿出12亿元用于6个省的600支抗旱服务队伍购置抗旱浇灌设备和器材,每个县补助200万元。
第四是:中央财政拿出2亿元用于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的抗旱物资储备。
据悉,国家防总、水利部先后派出17个工作组深入旱区指导抗旱工作。国家防总和水利部制定了全国抗旱工作方案,9个受旱省市也分别制定了本省市的抗旱工作方案。
选种改播助农耕
旱区的农民朋友们应如何选种改播、科学抗旱、挽回农业损失呢?我们汇编了如下一些科学选种、抗旱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希望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遇到类似自然灾害时能起到指导作用。
专家力荐=十种主要抗旱小麦品种
一、辽春9号
适宜于东北三省、内蒙古无灌水条件和中等肥力地区种植,也可与玉米间种或在河滩地种植。
二、内麦20号
适宜于阴山丘陵区旱坡地、旱滩地和平川旱地种植。
三、郑旱1号
适宜在豫西、豫西北、豫西南丘陵旱地和淮河以北平原旱地种植。
四、晋麦47
适宜于一般旱地、旱肥地种植,是适宜在北方黄淮流域的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和陕西等省的广大旱地推广的优良品种。
五、太T15
适宜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皖北等干旱、半干旱和盐碱地区种植。
六、轮抗6
“轮抗6”属于中肥品种,适宜在中等或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适应性很强,在京、津、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部分地区都可种植并获高产。
七、克旱20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种植。
八、西旱一号
适宜在甘肃中部、宁夏西海固地区、陕西榆林、山西大同、河北坝上、青海大通、西藏日喀则和山南等地海拔1000~3837米、年降雨量300~500毫米的旱地种植。
九、西农928
适宜于渭北旱地及黄淮旱地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
十、长旱58
适宜于陕西渭北、河南中西北和甘肃陇东南部、山东一般旱地、旱肥地种植。
十一、长武134
适宜于陕西渭北、河南中西北和甘肃东南部、山东的一般旱地、旱肥地种植。
十二、陕旱8675
适宜在渭北旱原永寿、富平、凤翔、彬县、蒲城等地种植。
十三、A115
适宜在华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十四、沧麦6002
适宜种植区域为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冬麦区。
十五、冀麦32
适宜在河北省黑龙港麦区旱地种植。
十六、沧麦6001
适宜在河北省黑龙港流域中低水肥及旱碱地种植。
十七、河农826
适宜在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冬麦区种植。
十八、石麦15
适宜种植区域为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高水肥地块。
十九、衡5229
适宜种植区域为河北中南部冬麦区。
二十、石家庄8号
适宜在冀中南麦区和冀中北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
蔬菜栽培抗旱技术措施
一、选用抗旱品种
利用品种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能有效提高对水分的利用率,从而保证蔬菜的产量产值。选用旱作品种能降低蔬菜对水分的过分依赖,有效降低干旱对蔬菜生产的影响。
二、进行抗旱锻炼
播种前种子抗旱锻炼的方法是:在播种前浸泡种子,当种子吸胀刚露出胚根时放在阴凉处风干,然后播种,可以提高植株适应干旱的能力。苗期适当控制蔬菜的水肥供给,进行蹲苗,促进蔬菜根系的伸长,提高蔬菜的抗旱能力。
三、集中育苗
集中育苗可以对菜苗进行集中管理,降低苗期的用水量,方便进行遮阴和覆膜,还可以降低成本。
四、加强中耕管理地膜覆盖
采用地膜覆盖能反射阳光,锁住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使作物在较长时间的干旱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如果无覆盖条件,或地膜覆盖较困难的,可采用杂草覆盖,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应及时浅锄,因为灌水会使土壤板结,而板结的土壤会形成毛细管通到地面,土壤深层水分会通过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从而加大土壤水分的蒸发,加重干旱的危害,所以灌水后,在能下脚时要及时进行浅锄,截断土壤毛细管,以降低土壤水分的损失。
五、降低植株水分损失
使用生长延缓剂和抗蒸腾剂。矮壮素、叶酸等能增加细胞的保水力,使用脱落酸可促使气孔关闭,减少蒸腾。反射剂喷于叶片,可提高对光的反射,减弱蒸腾。
六、合理灌水
干旱条件下灌水要抓住蔬菜需水的关键时期,使有限的水分发挥最大的作用。灌水要避免高温时间。有灌溉条件的尽量采用小水走沟浸墒,以免破坏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而加大土壤水分的损失;无灌溉条件而有库塘水的,应以浇水为主。
七、合理施肥
多施腐熟农家肥,追肥要薄施、匀施,以免肥料过于集中而降低蔬菜根系对水分的吸收,甚至造成烧根,施肥后要及时灌水,或直接兑成肥水浇施。氮肥用量应当适中,用量过多蔬菜易徒长,增加需水量;用量太少则植株瘦弱,抗旱力低下。磷肥与钾肥可提高植株的抗旱性。硼肥和铜肥也有助于作物抗旱力的提高。
八、病虫害防治
高温干旱会加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在高温干旱条件下防治病虫害,更要着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害防治。要在齐苗后及时施用保护性药剂,以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虫害采用杀虫灯、黄板或性诱剂等方法进行防治。总体上,在高温干旱环境中防治病虫害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当错开高温时间,并适当降低用药浓度,以防止药害发生的可能。
节水种植马铃薯效益高
广西横县于2009年11月底,在农业专家指导下进行了“马铃薯旱作节水种植试验”,整个种植期虽然经历了严重的旱灾,但由于采用滴灌与覆膜等抗旱节水保水技术措施,产量依然不错。
进行试验的基地是广西马铃薯旱作滴灌覆膜节水种植试验田,种植品种为荷兰薯“费乌瑞它”脱毒原种,采用栽培技术有别于常规马铃薯种植技术,包括:①旋耕松土深度20厘米;②种薯经切块、消毒、催芽处理;③种植模式为:双行起垄(垄距110厘米、垄面宽70厘米、垄高20厘米,小行距20厘米、株距26厘米),铺滴管,覆黑膜种植,种植密度为每667平方米种4500株;④施肥:每667平方米施肥(马铃薯专用肥)80公斤,生长期滴灌施肥15公斤,喷施叶面肥3次。
为防止马铃薯见光发青,特别使用黑膜覆盖,保证了马铃薯的品质。另外,采用膜下埋管滴灌技术,每667平方米一次用水量只有11立方米左右,比正常浇灌节水1/4。因为垄沟干旱杂草无法滋生,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基本不用除草。
用于试验的农田,在春秋季是一年两茬的西瓜地,在冬闲时才用于种植马铃薯。由于采用旱地覆膜节水种植技术,土壤疏松透气性好,采收的马铃薯光滑白净,外形鲜亮美观,收购价格达2元/公斤,比市场上的普通马铃薯价格高出0.6元/公斤左右。平均667平方米产量2255公斤,冬闲期间667平方米产值在45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高寒抗旱牧草新星——细茎冰草
一、生态特征
细茎冰草是草原区旱生植物。它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和抗寒性,适宜在干燥寒冷地区生长,特别是喜生于干旱草原区的栗钙土壤上,有时在黏质土壤上也能生长,但不耐盐碱,也不耐涝,在酸性或沼泽、潮湿的土壤上极少见。细茎冰草往往是草原植物群落的主要伴生种。在平地、丘陵和山坡排水良好比较干燥的地区也经常见到。细茎冰草分蘖能力很强,当年分蘖可达25~55个,并很快形成丛状。种子自然落地,可以自生。其根系发达,入土较深,可达1米,一般能活10~15年。冰草返青早,在北方各省(自治区)4月中旬开始返青,5月末抽穗,6月中下旬开花,7月中下旬种子成熟,9月下旬~10月上旬植株枯黄。一般生育期为110~120天。
二、饲用价值
细茎冰草质地柔软,是优良牧草之一,营养价值较高,但干草的营养价值较差,在幼嫩时马和羊最喜食,牛和骆驼也喜食。在干旱草原区把它作为催肥牧草,但开花后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均有降低。细茎冰草对反刍家畜的消化成分亦较高。它在干旱草原区是一种优良天然牧草,种子产量很高,易于收集,发芽力很强,因此,不少省(自治区)已引种栽培,并成为重要的栽培牧草。它既可用于放牧,又可割草:既可单种,又可与豆科牧草混种。每667平方米可产干草100公斤,高产者每667平方米可产133.3公斤。冬季枝叶不易脱落,可以放牧,但由于叶量较小,相对降低了饲用价值。由于细茎冰草的根为须状、密生,具砂套和入土较深的特性,因此,它又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和固沙植物。
旱情回顾
山东旱区局部遭200年一遇的大旱,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
据新华社电,自2010年9月23日以来,截至今年2月10日,山东大部分地区无有效降水,发生严重的秋冬春季大旱,全境受害农作物面积达到406.33万公顷(6095万亩),有60多万人、30多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有400多座小型水库干涸,366条河道断流,鲁西地区的粮食产区将面临大面积减产。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为60年一遇、局部遭200年一遇的大旱。
河南旱区干枯麦苗能点燃
据新华社电,截至2月2日,河南全省11个县市突破无降水历史极值,无有效降水天数长达129天。
在河南新蔡县佛阁寺镇大展庄村小汪庄,村民用打火机可以点燃干枯的麦苗。
湖北旱区 油菜灾情重于小麦
新华网武汉2月10日电
由于降水持续偏少,北方麦区旱情向湖北蔓延。据湖北省农业厅初步统计,截至目前,该省已有60万公顷(800余万亩)农田受旱。
据湖北省农业厅介绍,自去年秋播以来,湖北省东北部有效降水量及次数均较少。一般而言,小麦分蘖期需水量在40毫米左右,油菜苗期降雨量不足50毫米即会出现干旱。然而,自去年11月以来,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北降雨量仅有13~24毫米,与历史同期相比,少6~8成。
整体来看,主要农作物壮苗面积比上年减少,弱苗面积比上年有所增加,且油菜灾情重于小麦。
“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建设
国内屡次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和洪涝灾害,除了天气的异常,另一重要原因是农村水利设施的严重不足、落后或失修,致使小雨、小旱均变成大灾。严酷的现实促成一个共识:水利建设,特别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和配套农田灌溉网络工程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发动群众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一阶段兴修的农田水利工程让全国受益数十年。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农民种粮效益下降,而对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同时,家庭联产承包以后,村集体经济衰落,加之一些劳动力选择抛荒外出打工,村集体无财力亦无人力投入农田水利建设。
国家发改委产业所研究室主任姜长云介绍说,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农业税费改革后,鲜有地方兴修农村水利设施,很多地方的“一事一议”也议不起来,许多地方的农村水利设施实际上一直在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本。
最近几年,决策层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已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011年1月29日,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八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首次全面部署水利工作。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介绍,应对当前严峻的抗旱形势,中央加大了抗旱资金投入:
第一是:发展改革委先期安排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粮食生产投资40亿元,并根据旱情发展,进一步安排部分抗旱水源建设等应急工程投资。
,
第二是:鉴于当前抗旱浇地用电用油的成本比较高,中央财政拿出8亿元财政资金用于600万公顷(8000万亩)受旱面积的抗旱浇地直补,每667平方米(1亩)地补10元钱。
第三是:中央财政拿出12亿元用于6个省的600支抗旱服务队伍购置抗旱浇灌设备和器材,每个县补助200万元。
第四是:中央财政拿出2亿元用于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的抗旱物资储备。
据悉,国家防总、水利部先后派出17个工作组深入旱区指导抗旱工作。国家防总和水利部制定了全国抗旱工作方案,9个受旱省市也分别制定了本省市的抗旱工作方案。
选种改播助农耕
旱区的农民朋友们应如何选种改播、科学抗旱、挽回农业损失呢?我们汇编了如下一些科学选种、抗旱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希望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遇到类似自然灾害时能起到指导作用。
专家力荐=十种主要抗旱小麦品种
一、辽春9号
适宜于东北三省、内蒙古无灌水条件和中等肥力地区种植,也可与玉米间种或在河滩地种植。
二、内麦20号
适宜于阴山丘陵区旱坡地、旱滩地和平川旱地种植。
三、郑旱1号
适宜在豫西、豫西北、豫西南丘陵旱地和淮河以北平原旱地种植。
四、晋麦47
适宜于一般旱地、旱肥地种植,是适宜在北方黄淮流域的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和陕西等省的广大旱地推广的优良品种。
五、太T15
适宜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皖北等干旱、半干旱和盐碱地区种植。
六、轮抗6
“轮抗6”属于中肥品种,适宜在中等或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适应性很强,在京、津、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部分地区都可种植并获高产。
七、克旱20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种植。
八、西旱一号
适宜在甘肃中部、宁夏西海固地区、陕西榆林、山西大同、河北坝上、青海大通、西藏日喀则和山南等地海拔1000~3837米、年降雨量300~500毫米的旱地种植。
九、西农928
适宜于渭北旱地及黄淮旱地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
十、长旱58
适宜于陕西渭北、河南中西北和甘肃陇东南部、山东一般旱地、旱肥地种植。
十一、长武134
适宜于陕西渭北、河南中西北和甘肃东南部、山东的一般旱地、旱肥地种植。
十二、陕旱8675
适宜在渭北旱原永寿、富平、凤翔、彬县、蒲城等地种植。
十三、A115
适宜在华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十四、沧麦6002
适宜种植区域为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冬麦区。
十五、冀麦32
适宜在河北省黑龙港麦区旱地种植。
十六、沧麦6001
适宜在河北省黑龙港流域中低水肥及旱碱地种植。
十七、河农826
适宜在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冬麦区种植。
十八、石麦15
适宜种植区域为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高水肥地块。
十九、衡5229
适宜种植区域为河北中南部冬麦区。
二十、石家庄8号
适宜在冀中南麦区和冀中北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
蔬菜栽培抗旱技术措施
一、选用抗旱品种
利用品种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能有效提高对水分的利用率,从而保证蔬菜的产量产值。选用旱作品种能降低蔬菜对水分的过分依赖,有效降低干旱对蔬菜生产的影响。
二、进行抗旱锻炼
播种前种子抗旱锻炼的方法是:在播种前浸泡种子,当种子吸胀刚露出胚根时放在阴凉处风干,然后播种,可以提高植株适应干旱的能力。苗期适当控制蔬菜的水肥供给,进行蹲苗,促进蔬菜根系的伸长,提高蔬菜的抗旱能力。
三、集中育苗
集中育苗可以对菜苗进行集中管理,降低苗期的用水量,方便进行遮阴和覆膜,还可以降低成本。
四、加强中耕管理地膜覆盖
采用地膜覆盖能反射阳光,锁住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使作物在较长时间的干旱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如果无覆盖条件,或地膜覆盖较困难的,可采用杂草覆盖,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应及时浅锄,因为灌水会使土壤板结,而板结的土壤会形成毛细管通到地面,土壤深层水分会通过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从而加大土壤水分的蒸发,加重干旱的危害,所以灌水后,在能下脚时要及时进行浅锄,截断土壤毛细管,以降低土壤水分的损失。
五、降低植株水分损失
使用生长延缓剂和抗蒸腾剂。矮壮素、叶酸等能增加细胞的保水力,使用脱落酸可促使气孔关闭,减少蒸腾。反射剂喷于叶片,可提高对光的反射,减弱蒸腾。
六、合理灌水
干旱条件下灌水要抓住蔬菜需水的关键时期,使有限的水分发挥最大的作用。灌水要避免高温时间。有灌溉条件的尽量采用小水走沟浸墒,以免破坏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而加大土壤水分的损失;无灌溉条件而有库塘水的,应以浇水为主。
七、合理施肥
多施腐熟农家肥,追肥要薄施、匀施,以免肥料过于集中而降低蔬菜根系对水分的吸收,甚至造成烧根,施肥后要及时灌水,或直接兑成肥水浇施。氮肥用量应当适中,用量过多蔬菜易徒长,增加需水量;用量太少则植株瘦弱,抗旱力低下。磷肥与钾肥可提高植株的抗旱性。硼肥和铜肥也有助于作物抗旱力的提高。
八、病虫害防治
高温干旱会加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在高温干旱条件下防治病虫害,更要着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害防治。要在齐苗后及时施用保护性药剂,以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虫害采用杀虫灯、黄板或性诱剂等方法进行防治。总体上,在高温干旱环境中防治病虫害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当错开高温时间,并适当降低用药浓度,以防止药害发生的可能。
节水种植马铃薯效益高
广西横县于2009年11月底,在农业专家指导下进行了“马铃薯旱作节水种植试验”,整个种植期虽然经历了严重的旱灾,但由于采用滴灌与覆膜等抗旱节水保水技术措施,产量依然不错。
进行试验的基地是广西马铃薯旱作滴灌覆膜节水种植试验田,种植品种为荷兰薯“费乌瑞它”脱毒原种,采用栽培技术有别于常规马铃薯种植技术,包括:①旋耕松土深度20厘米;②种薯经切块、消毒、催芽处理;③种植模式为:双行起垄(垄距110厘米、垄面宽70厘米、垄高20厘米,小行距20厘米、株距26厘米),铺滴管,覆黑膜种植,种植密度为每667平方米种4500株;④施肥:每667平方米施肥(马铃薯专用肥)80公斤,生长期滴灌施肥15公斤,喷施叶面肥3次。
为防止马铃薯见光发青,特别使用黑膜覆盖,保证了马铃薯的品质。另外,采用膜下埋管滴灌技术,每667平方米一次用水量只有11立方米左右,比正常浇灌节水1/4。因为垄沟干旱杂草无法滋生,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基本不用除草。
用于试验的农田,在春秋季是一年两茬的西瓜地,在冬闲时才用于种植马铃薯。由于采用旱地覆膜节水种植技术,土壤疏松透气性好,采收的马铃薯光滑白净,外形鲜亮美观,收购价格达2元/公斤,比市场上的普通马铃薯价格高出0.6元/公斤左右。平均667平方米产量2255公斤,冬闲期间667平方米产值在45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高寒抗旱牧草新星——细茎冰草
一、生态特征
细茎冰草是草原区旱生植物。它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和抗寒性,适宜在干燥寒冷地区生长,特别是喜生于干旱草原区的栗钙土壤上,有时在黏质土壤上也能生长,但不耐盐碱,也不耐涝,在酸性或沼泽、潮湿的土壤上极少见。细茎冰草往往是草原植物群落的主要伴生种。在平地、丘陵和山坡排水良好比较干燥的地区也经常见到。细茎冰草分蘖能力很强,当年分蘖可达25~55个,并很快形成丛状。种子自然落地,可以自生。其根系发达,入土较深,可达1米,一般能活10~15年。冰草返青早,在北方各省(自治区)4月中旬开始返青,5月末抽穗,6月中下旬开花,7月中下旬种子成熟,9月下旬~10月上旬植株枯黄。一般生育期为110~120天。
二、饲用价值
细茎冰草质地柔软,是优良牧草之一,营养价值较高,但干草的营养价值较差,在幼嫩时马和羊最喜食,牛和骆驼也喜食。在干旱草原区把它作为催肥牧草,但开花后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均有降低。细茎冰草对反刍家畜的消化成分亦较高。它在干旱草原区是一种优良天然牧草,种子产量很高,易于收集,发芽力很强,因此,不少省(自治区)已引种栽培,并成为重要的栽培牧草。它既可用于放牧,又可割草:既可单种,又可与豆科牧草混种。每667平方米可产干草100公斤,高产者每667平方米可产133.3公斤。冬季枝叶不易脱落,可以放牧,但由于叶量较小,相对降低了饲用价值。由于细茎冰草的根为须状、密生,具砂套和入土较深的特性,因此,它又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和固沙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