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洪流之下的“疯狂正义”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t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浪客剑心追忆篇》在主题的设置上,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表现文学与艺术作品中常见的“爱情与死亡”这样的宏大主题,融个人的信仰追求、爱情悲剧、生死存亡于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之中,具有相当的自省意识。影片通过将真实的历史社会背景隐蔽于主题之中,折射出日本人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强烈的自省意识,使得影片主题表达的意义相当深远,兼具了史诗般的宏大意境。
  [关键词] 浪客剑心 动画电影 主题
  
  1999年发行的《浪客剑心追忆篇》,是由上世纪90年代日本漫画家和月伸宏创作的浪客剑心系列漫画作品改编而成的历史题材动画作品。该作品讲述了德川幕府末期作为“倒幕派”的维新志士和亲幕府武士组织“新撰组”之间的斗争故事,贯之以男女主人公绯村剑心和雪代巴的情仇恩怨,谱写了一曲幕末时代的爱情悲歌。整个影片的风格凄美动人,荡气回肠。
  一、鲜明的主题
  (一)“爱情与死亡”的大主题
  “大主题具有永恒性……爱情和死亡又是大主题中运用最多的,我们称之为‘永恒的主题’。”[1]在文学以及影视作品中,许多故事都是围绕“爱情与死亡”这两个主题展开的,人类无数的动人故事和悲惨境遇几乎都和爱情有关,对爱情的追逐与困惑也成了死亡的诱因。
  对于一部流露出浪漫主义色彩的动画作品《浪客剑心追忆篇》来说,“爱情与死亡”同样是它的大主题。具体而言,在作品中我们看到:雪代巴的复仇始于夫君清里的被刺杀;绯村剑心以剑术杀人保护百姓的信念被撼动始于他对雪代巴产生了爱和保护的念头;雪代巴牺牲自己拯救劍心是因为善良的她内心背负了为旧爱复仇的沉重包袱以及对剑心动了感情之后的挣扎与痛苦,并最终选择以自己的死亡来勾销一切怨恨,宽恕剑心的伤害……爱情与死亡宿命般地交缠在一起,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所在。
  人是能自觉地感受生死又希望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高级动物,人总是希望在临死前能够留下自己有意义的人生,面对死亡,人会因自身世界观、价值取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分别来看这部作品中的三个人物对于死亡的态度——清里抗拒死亡,剑心不畏死亡,雪代巴选择死亡。清里在被剑心执行“天诛”之前,想到那还在故乡等他归来的爱人,表现出对死亡的强烈恐惧与垂死搏命,搏斗中在剑心脸上留下一道饱含怨念的刀伤,时常滴血无法愈合,成为永远背负着罪与罚的记号;剑心得知自己所杀之人竟然是自己心爱的女人的夫君,巨大的打击和负罪感使他彻底崩溃,为了见到雪代巴,一路跌跌撞撞冲杀过敌人的埋伏陷阱,受了重伤的他已经忽略了自身的存亡生死,只想留着最后一口气到雪代巴面前赎罪;一直独自承受丧夫之痛的雪代巴,在最后的时刻却把所有复仇的妄念抛置脑后,牺牲自己保护剑心,以此来交代对亡夫清里的爱与思念,对自己的自责与忏悔,对剑心的爱恨交织与宽恕。雪代巴在爱情与死亡的两难选择之中,选择通过自我的消亡来化解所有爱恨情仇。
  三个人面对死亡的态度都与作品中“爱情”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情和死亡成为绝对的矛盾,浪漫的爱情似乎拒绝情侣们的整日厮守与平淡度日,情侣们总是以分离终结,而分离的最终极端形式便是走向“死亡”。
  (二)“信仰与救赎”的小主题
  “主人公想要达到的目标形成的性格就是作品的小主题。”[2]动画作品的大主题要靠小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来达到中心思想,为大主题指引方向,并通过给人物设置的动作来达到目标。小主题和大主题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作品《浪客剑心追忆篇》中,信仰和救赎这两个小主题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了爱情与死亡的大主题。
  当社会变迁来临时,总需要一批人担当起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重任,流血牺牲不可避免。时代将人心的黑暗与光明越发明显地凸现出来,所有本性善良的人都背负着各自的罪孽左奔右突。绯村剑心有之,雪代巴有之,清里有之,桂小五郎有之,高杉晋作亦有之。
  作为新撰组成员的清里,保卫京都百姓的职责是站在维护旧时代的信仰之上的,而桂小五郎和高杉晋则是背负建立新时代的崇高使命,把剑心推到了刽子手这条不归路上。剑心不听从师父的箴言和劝告,不顾一切地投身到乱世的争斗之中,为了建立新时代而充当“疯狂正义的先锋”的刽子手,他的杀人信条是以某些人的牺牲来换取所有人安心生活的新时代。“为了保护人而杀人,为了救人而杀人”,时代给予剑心造成矛盾的生活方式,他内心挣扎却不肯背负过多的思想包袱,甘愿做个“替天行道”的杀人机器。而雪代巴无法认同男人们厮杀争斗的世界,她单纯善良连复仇都没法真的去实施,对她来说幸福就是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虽然悲痛于未婚夫死于身边这个刽子手的剑术之下,但善良的她仍不相信世上有借着杀人得来的幸福,剑心所信奉的为保护人而杀人,在她看来只不过是自以为是地在替别人计算他们的生存价值。当她心中自语“这个人曾经夺去了我的幸福,而他亦使我再次得到幸福”的时候,她其实已经选择了宽恕和原谅剑心的杀夫之仇,然而爱上杀夫仇人,让她不能摆脱心中的自责和对亡夫的愧疚感,同时她还为自己作为诱饵参与到谋害阴谋之中的行为而感到忏悔。总之,她不能原谅自己,几难之下她以牺牲自我保护剑心来完成救赎。
  “我们都是一群罪孽深重的人……这就是我们的宿命”,每个人都是在以正义的名义杀人,为了维护天下百姓的幸福不惜牺牲生命,然而这种狭隘的正义实际上伤害了更多的人的性命,破坏了更多家庭的幸福,无论是谁都不过是想在乱世中求得生存而已。围绕着清里、剑心、雪代巴三个人之间的怨恨情仇,一个悲剧的果化作另一个悲剧的因,罪孽与救赎的意味尤为浓厚。
  作品开头剑心在对清里执行“天诛”的时候,脸上留下了那道代表“罪与罚”的永恒的刀疤,由于清里死时怨念太深,刀疤总是流血难愈,像在诅咒剑心随意杀人的罪孽得不到宽恕。而到了作品末尾,雪代巴临死之前用匕首在那道疤痕上轻轻斜划了一道,借此来表明自己已经宽恕了剑心不明所以地杀害其未婚夫清里所背负的罪孽。刀疤从此变成“十字伤”,象征着怨念的化解和罪孽的撤销,而死去的清里已经无可挽回,她只能在死前以一句暧昧不清的“对不起,夫君”求得其原谅。
  雪代巴通过牺牲自我实现内心的救赎,带罪之身剑心的救赎之路又在哪里?其实他与雪代巴假扮夫妻一起生活之后已经逐渐意识到利用剑术杀人是不能换来幸福的,但他还来不及实现自己抛下剑术“一面维持着眼前每个人的幸福,一面替自己赎罪”的承诺,就已经又背负了另一个罪孽——心爱的人为救自己而死。对于剑心来说,内心的痛苦和自责可想而知,带着那永不磨灭的“十字伤”,从雪代巴的死开始他才真正走上自我救赎的漫长道路。就这样,在历史长河的漩涡中个体的恩怨情仇就此完结,旧的幕府统治最终灭亡,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二、真实的历史文化背景
  《浪客剑心追忆篇》这部动画作品将历史社会背景隐蔽于主题之中,作品选择了日本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德川幕府末期,维新派与亲幕府派之间互相争斗的时代背景。男主人公绯村剑心以幕末素有“千人斩”之称的剑客河上彦斋为历史原型,主要人物桂小五郎、高杉晋作皆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而作品中描述的新撰组大肆屠杀维新志士的“池田屋事件”和由此引发的“禁门之变”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真实历史事件。假如忽视了作品真实的时代背景,《浪客剑心追忆篇》可能仅仅被看作是又一个具有历史传奇色彩的侠客爱情故事样本。然而,正是由于作品预设了真实的时代背景和重要历史事件,才使得这部作品的主题意义得到升华,不同于一般的侠客情仇恩怨,是动画作品中并不多见的主题宏大深远、具有强烈自省意味的历史题材类动画。
  强大的嵌入感,让本片也具有了强烈的历史感。在本片中,幕末的武士有两大势力派别,一方是“勤王派”激进维新志士,他们以“天诛”的名义斩杀与己持相反观点的人,执行斩杀行动的人便称为“刽子手”;另一方则是幕府为遏制勤王志士的“天诛”,而招浪士组进京成立的“新撰组”,名义上维护京都治安,实际上是与勤王派对抗。无论如何,历史的前进是不可抗拒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已经处在末期的德川幕府的统治终将在各方权势的斗争中被历史的洪流湮灭。然而,对于当时社会的武士而言,不管是维新志士还是亲幕府的剑客,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京都的百姓,只是由于维护的阶层利益不同而造成各自的立场和信条大相径庭,并由此产生了残忍的杀戮和对决。刽子手拔刀斋也好,号称“壬生狼”的新撰组也罢,体现武士精神的剑术已经成为了保护人而杀人,为了救人而杀人的伎俩,无论用多么美丽的借口来掩饰,始终是这样的事实。投身于乱世之中,纵使是坏蛋也不过是尽力想生存下去,没法选择地任由各种水火不容的势力所推动。在这样动荡不堪的乱世里,正义与邪恶的界限被徹底模糊了,任何妄图行使“正义”和“保护”的行为都是以腥风血雨的杀戮为代价的。诚如片中刽子手绯村剑心的师父比古清十郎所说,身处于幕末乱世之中,“时代和人的心都有毛病……在这个每日都动荡不休的年代,即使拥有强大的力量,也不能阻止时代的洪流……”。
  三、对历史文化的反思
  “主题的设定和国家的文化氛围也是分不开的。国家的传统文化直接影响着创作人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反映了国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日本是一个有着浓厚军国主义思想的国家,日本文化带有很伤感的色彩,有人将其概括为“剑与菊”的文化。“剑”所代表的日本人性格中的黩武好斗与日本封建时期的武士道息息相关。“事实上武士道的伦理在德川时代及近代已成了国家伦理,至少占了国家伦理的大部分。”[4]
  武士是以适应武力夺取或保障政治经济权益的需要而产生,以剑术为谋生工具,以攻城掠地为职业,武士的切身利益和生存条件自始就与战争有着不解之缘。因此,“武士缺乏尊重人的生命的心情,满不在乎地残害生灵,具有强烈的非人性的一面。”[5]德川幕府时代的武士除了主家施与的俸禄之外不占有任何土地,为了生存更是以剑术杀人习以为常。作品中剑术高强的武士绯村剑心作为倒幕运动的刽子手而听奉主命去杀人,成为冷血的杀人机器。剑心曾说:“如果在自己染满鲜血的刀以及成为牺牲品的生命背后,有所有人都能安心生活在新时代,我会替天行道,仗义杀人。”从剑心的话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武士道文化所蕴含的牺牲精神。
  武士道既是日本武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是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作为战争之道而产生与不断完善起来的武士道文化崇尚暴力和战争,要求完全效忠于主家,并以自身所属集团的利益为最高利益,那些为实现本集团利益的残暴手段也被视为正义行为。武士道对日本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极其深远,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以封建社会的武士道精神为思想渊源,日本逐渐形成发展出军国主义的思想文化传统。而在军国主义意识支配下的武士道,对内成为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对外则疯狂扩张,踏上侵略亚洲各国的道路,同时也将日本民族引向灾难,成为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
  本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德川幕府晚期、明治维新初期这样一段极富意味的历史时期,这时期的日本已经走上了现代国家的发展道路,而军国主义思想还没有在国民意识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浪客剑心追忆篇》通过动画的形式对于日本为什么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个问题进行了极具历史感的探讨,是该作品的伟大与深刻之处,而这在同类历史题材动画作品中也是不可多见的。围绕刽子手剑心这个中心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在较深的层面上表达了对武士道文化的反思自省,对军国主义的忏悔意识,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浪客剑心追忆篇》这部动画作品在主题的设置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表现文学与艺术作品中常见的“爱情与死亡”的这样的宏大主题,融个人的信仰追求、爱情悲剧、生死存亡于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之中,具有相当的自省意识。反思时代洪流之下的所谓“正义”,反思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思想,反思个体行为与社会时代的关系……重重而深刻的反思,让整个作品既富有浪漫传奇的色彩基调,更兼有了史诗般的宏大意境。
  
  注释
  [1][2]刘磊、张元龙:《动画脚本创作及文学之源》[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P19。
  [3]同上,P20。
  [4][美]贝拉:《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M],上海三联书店,1996,P111。
  [5][日]家永三朗:《日本文化史》[M],商务印书馆,1992,P89。
  
  个人简介
  陈晨,1984年6月生,女,汉族,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电影学专业,动画电影研究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进入当代社会,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精神视野。当代女导演以自身的情感心里,凭借电影作品来传达女性独有的经验与世界。本文主要从女导演在题材的突破、社会文化语境以及独特的文化视角三个层面上展示出来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来分析,为中国女性的真正解放开拓新的精神视野。  【关键词】女导演 女性意识 电影文化    建国后,女性在政治上、法律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男性在他们的领地上给了女性表面上的平等。被
[摘要]白人文化冲击不仅造成了《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黑人文化的迷失以及心灵的扭曲,也最终导致了佩科拉精神分裂的悲剧。它告诫读者:如果以白人文化作为价值取向,迷失黑人自身文化,只能造成人生的悲剧,对深受白人文化标准戕害的人们来说,佩科拉的悲剧迄今仍具有极为深刻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文化冲击 黑人心灵 探析    《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70)的问世,是黑
[摘要]被称为“日本新影像作家”的岩井俊二在2004年导演了一部与以往作品风格不同的影片——《花与爱丽丝》。很多人观后认为这是一部轻喜剧,的确,从这部影片中唯一确定的男主角宫本雅志的两次晕倒上看,不论是表演风格还是剧本本身的创作,都有令人发笑的地方。然而,通过135分钟不间断的唯美画面以后,依然是从《情书》中延伸出来的、绵绵不断的忧伤,为什么青春离不开这些词语?  [关键词]友情 初恋 谎言 隐痛
摘要 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大话西游》、《星光灿烂猪八戒》、《画皮》等存在着对原著的误读和悖离,从而使原著与改编的关系渐行渐远。在名著的改编中应遵循什么原则,才能保留原著的精髓,是摆在改编者面前严肃和慎重的问题。  关键词 《画皮》 意旨悖离 改编原则    根据名著《聊斋志异》改编的新版电影《画皮》,上映不到三周,票房即达2 5亿元,“成绩”颇丰。不过,该片导演陈嘉上在接受某杂志采访时。坦言自己对中
[摘要]《生活是美好的》是以二战时期纳粹大屠杀为背景的一部带有荒诞色彩而又令人悲喜交加的优秀影片。影片极为大胆的创新之处在于其超常规的叙述手法的运用,即采用了黑色幽默的叙事风格和寓言化的手法,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黑色幽默 寓言化    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唤起人们对二战时期纳粹残酷屠杀犹太人罪行的回忆的影片《LifelS beautiful》,是由意大利著名导演罗伯特·贝尼尼于1998
[摘要]在汶川大地震后,无论是地方或中央台播出的晚会,反映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主题的艺术作品,有许多创意新颖、思想深刻,堪称精品。其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总是在一个个故事、现象的背后,深刻的挖掘人的思想灵魂,打动观众的心,引发情感共鸣。  [关键词]灾难 人性 艺术特点    引言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但它在人们的心里却铭刻下永久的特殊记忆。从后来的许多电视播出的艺
[摘要] “人性”是艺术表现的一个永恒主题,新时期中国电影对人性的表现则呈现为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首先是第五代电影对人的个体性的忽略,然后是第六代导演对个体的极端扩大,直到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人性观,即在群体形象中站立起来的个体,在集体精神中突显出来的个体意识。这是中国电影的进步,也是中国文化的进步。  [关键词] 人性 群体 个体 中国电影  “人性”是艺术表现的一个永恒
[摘要]“播”新闻这一新闻播报方式是伴随着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而产生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几十年来,这一传统新闻播报方式在几代播音员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并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电视新闻 语言样式 “播”新闻    一、“播”新闻是在广播电视长期的播音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新闻工作,始终认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摘要]电影《梅兰芳》是导演陈凯歌表现主义的又一新作,是继《霸王别姬》后又不念旧恶以伶人为创作素材的电影。其表现主义体现在“镜”意象之中。“镜”映照着梅兰芳现世生活中痛失至亲至爱的悲愁,也冥冥中成就了梅兰芳惊世骇俗的孤清性情。通过电影的镜头语言,特别是从现世与舞台之镜、隔世与人生之境以及镜的原型三个方面娓娓临摹出陈凯歌心目中梅兰芳的面影,并一步步打开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心结。  [关键词]意象 梅兰芳
【摘要】传播媒体的商业化、低俗化导致了媒体暴力,媒体虚假等不良现象的产生,这些现象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百害而无一益。面对媒介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能完全阻挡,只有从根基上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保持受众文化和价值观的独立性。才能有效的抵制媒介带来的一定负面效果,才能创造和维护健康合理的媒介生态环境,使受众与媒介之间保持着和谐互动的良性关系。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体暴力 青少年暴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