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需高度关注的几个问题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随着城乡协调发展理念的付诸实践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内蒙古自治区进行的典型调查掌握,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一、需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直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04年连续5年中央1号文件均是关于支持和促进“三农”发展的,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促进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在城乡收入差距的激励下,近年农村青壮年大批进城务工,农活逐渐成为老年人的工种,种粮农民面临“青黄不接”甚至后继无人,农业种植技术、生产经验面临“失传”的问题。务农成为很多农村青壮年季节性(春种秋收时节)的返乡“帮忙”,相当比例农村青年不谙农活,不愿扎根农村和农业,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出现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等结构性短缺,大片耕地出现撂荒现象。虽然我国粮食今年有望实现连续第5年增产,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永续发展问题仍令人担忧。
  (二)农村人口相对稳定问题
  一方面,多年来各级财政投入大量资金,解决农村交通、通讯、用电和饮水等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大量进入城镇,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大幅增加,相当多的乡村成了老人村或老人与学龄前儿童的留守村,一些村庄出现了“人去屋空”的现象,基础设施闲置。随处可见,过去二三十户的村庄如今只剩下五六户人家。突出的是,多年来为解决农村孩子就近入学问题,国家和社会多方筹资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建设希望学校,充实农村中小学校的师资,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可是,近几年随着农村居民大量迁居城镇,农村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锐减,许多村庄的希望小学闲置,师资流失。而城镇中小学校的学生大大“超容”,造成城镇教育资源出现紧张。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62所乡村的希望小学闲置。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对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短时间内城镇难以消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城镇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并增加了社会治安的难度。
  (三)金融机构支农意识缺失问题
  近年,国家拿出大量资金用于“三农”建设和农业生产各项补贴,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同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作用。然而据调查掌握,金融机构在农村出现服务网点撤并、功能萎缩和资金外流的同时,在支持对象选择上又普遍“嫌贫爱富”、“傍大弃小”,支农力量明显缺失。比较突出的是,农村信用社作为立足“三农”的合作金融组织信贷资金相当比例用于非农,多投向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及非农中小企业甚或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当然,商业银行在当前国家从紧货币政策指导下控制贷款规模,部分中小客户亦选择了农村信用社,也是一方面原因),甚至支农专项资金(支农再贷款)被挤占、挪用,实际直接或间接用于“三农”的信贷资金大打折扣,一般只占到农村信用社全部新增信贷资金的三成到四成,支农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农村信贷资金仍显缺乏;而在对外披露时存在隐瞒资金真实用途,人为扩大“三农”资金占比的情况。目前,相当多的农村信用社在选择客户方面完全以经济效益为原则,在经营业绩方面完全以经济效益论成败,偏离了合作性质和支持方向,也与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相左。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随C,DP增长而不断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低于GDP增幅(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也稀释了生产总值增加的部分),且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全国来看,2003年以来连续5年GDP增幅达到或超过10%,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幅为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幅为6.8%,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差距由2003年的5850元扩大到2007年的9646元,收入之比由3.23倍扩大到3.33倍;从内蒙古自治区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6年保持全国各省市区第1,2003年以来年均增幅接近20%,而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幅为12.7%,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幅为9.7%,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差距由2003年的4745元扩大到2007年的8425元,收入之比由3.09倍扩大到3.13倍。可以说,农村居民收入偏低是引发其他一系列问题出现的根源。
  (五)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有效保护问题
  一方面,国家大力保护耕地、林地和草场,实施退耕(退牧)还林(还草),人工植树种草,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且不论城镇建设大片占用耕地)一些地方受眼前利益驱使,急功近利,乱挖滥采地下矿产,地上野生植物资源被毁坏,耕地林地遭破坏,造成不少地方“满目疮痍”,生态在短期内难以恢复;而有关监管部门受地方观念影响,不同程度表现出地方保护,甚至“宽容”占用耕地林地滥挖矿产资源,导致非法开采、破坏植被、加速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行为屡禁不止。
  (六)追求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博弈”问题
  一方面,国家出台有关政策,限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行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节能减排,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新能源和资源节约型、环保型替代产品。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小炼铁、小炼焦、小水泥、小电石、小砖窑和小煤矿等小企业在利益驱动下,间歇性关停后又不断开工,和有关监管部门搞“猫鼠追逐”的把戏,不能彻底“熄火”,低水平生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严重污染,大片土地出现酸化、盐碱化、荒漠化。
  
  二、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推进城镇化与相对稳定农业人口要相协调
  近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末全国城镇化水平超过45%,内蒙古自治区达到50%,有效实现了部分农业人口向非农转移和居民农村身份向城镇身份的转变以及收入的增加。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种粮农民收入较低且增长缓慢,不仅极大。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导致大量农民“弃农务工”(因为目前务工收入远高于种粮收入),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数量大大减少,已波及农业人口在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及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农业和粮食生产不稳,势必波及粮食安全。因此,推进城镇化与促进种粮农民收入增加、在一定数量相对稳定农业人口要相协调、从长计议,以避免若干年后再走“回头路”。近几年,一些地方的城镇化步伐是否走得太快,值得反思。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就地“安置”要相协调
  多年来,外出务工成为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的一条主要渠道,但目前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不得不思考今后的出路。农村“富余”劳动力下一步应转移、“安置”到何处,是继续流向城镇务工经商,还是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在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等就地消化“安置”,当前比较妥善的解决方式是这两方面应协调推进,增加农村创业的吸引力,引导人口适度、有序流动,以有效解决“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问题。
  (三)城镇经济快速增长与促进农村经济同步发展要相协调
  第二和第三产业快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促进同步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应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重视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上下协调配合,大力促进农业发展及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扩大粮食生产,实现“强农兴粮”。要加快建立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及生产生活条件的差距,逐步实现全体居民对经济发展成果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平等共享。相对贫困是造成农村人口不稳定、自然资源屡遭滥采及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四)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与类“生存”环境保护及资源合理利用要相协调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全民的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优先”意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践行科学发展理念,克服狭隘的地方利益观;需大力引导企业和个人在追求自身眼前经济利益时,把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人类“生存”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和更加长远的高度去考虑。地方政府部门需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及城镇化布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格局。
其他文献
以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原料,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合成了含环氧官能基的聚丙烯酸酯流平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分子量及其分布和官能度对
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政府公务员职业发展规划对公务员未来职业走向、职业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彼得·圣吉“第五项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某些废物更适合通过燃烧转化为能源,这比循环利用更有价值。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中国梦是一个新命题、新范畴、新概念,其理论创新意义毋庸置疑。对中国梦理论架构的解读是当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努力,立足基本区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我区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
8月3日下午,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武汉行政学院校园更新建设项目代建合同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常务副校(院)长杨学文、副校长袁超越、秘书长陈辉,代建单位武汉地产集团党委书记、董
摘要:本文依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根据内蒙古的特点构建了内蒙古风力发电竞争优势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内蒙古地区风电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内蒙古 风电产业 竞争优势    一、内蒙古风力发电的现状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的理论储量为32.26亿千瓦,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其中内蒙古风力资源居全国之
实现"GDP万亿倍增"既是"复兴大武汉"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其不可逾越的一个战略步骤。本文阐述了武汉实现万亿倍增的战略意义以及实现万亿倍增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论述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筑物主要应用含有保温材料,如发泡聚苯乙烯板(EPS)的外墙外保温体系(ETICs)获得保温节能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效果.作为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德
付费电视是面向“窄众”的个性化市场的一种专业化、对象化的收费电视服务业务。我国电视业正在从“模拟时代”走向“数字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付费电视行业发展迅速。随着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