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与课文教学:“相容”还是“排他”?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rir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文教学,任务型教学,统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学习任务群为语文课程内容,这与传统语文教学以课文为载体不同。“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在修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沿用。即语文教育基本达成关于构建语文课程内容的共识,以学习任务群为内容载体,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1]
  可以预见,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施势必要构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新范式。于是,有人以为课文载体已经被学习任务群所取代,语文教学也应该抛弃课文教学。在教师思想困惑的这个“当口”,笔者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任务型教学与课文教学的关系问题。
  一、课文:基于文本的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
  课文教学与语文课程以课文为载体具有对应性。在中国近代废除旧学而推动新学,采取班级授课制并建立学科课程体系之时,语文课程的重建具有两大难题:一是要确定语言形式。语文教学是用文言还是用白话?二是要确定学习内容。孔子兴学之后,基本确定了以古汉字学习、经典阅读、传承儒家思想为秉持的传统。新学要破局,主张学习白话文,学习应用典范的现代汉语。20 世纪20 年代初,北洋政府训令小学“ 国语课”全部使用白话文(语体文)。[2]那时的教育家都是推动白话文运动的重要人物。在语文课程重建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是文选式的教材编写体例、教材选文的经典性、倡导诵读与涵泳、重视文化传承与学生思想教育等。课文作为语文课程的载体,这个传统并没有被破除和舍弃。
  在每一次推动语文学科建设科学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都始终绕不过一个问题: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什么? 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学习什么,这是课程建设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1929年的《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把语文教育区分为“小学国语”和“中学国文”两个科目,这可以视作语文课程包括国语和国文两部分内容。对于语文课程建设影响最大的是“听、说、读、写”的粗线条划分,这个划分把学生语文学习的四种常见行为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之后还有关于内容的精细化划分,即认为语文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其实,这些界定还是不具体,是在一个范围内来划定语文学习什么。这种关于语文课程内容的讨论并没有在学界形成一致性的认识,没有得出一个普遍认同的结果。
  语文教学大纲和后来的课程标准长期缺少内容标准,主要原因就是前面这些讨论没有结果。而语文课的教学在学校里日日推进着,在实践层面上,课文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些所谓语文知识都存在于课文这个语言环境里,课文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教材是文选式的,以课文为载体,实施基于经典文本的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课文被拆解为语言材料,以知识化的方式呈现,这就导致了教学的知识化倾向;教学与阅读实际相背离,脱离具体语境的语言材料在教学中被提炼出来,变成语法知识,丧失了人文性与审美性,使语文学习变得非常枯燥无味;单篇阅读走向精细化,进行意义的过度阐释,而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的语言学习问题,如整本书阅读、非连续文本阅读、研究性与综合性阅读、口语与写作训练等,在语文课程里被边缘化甚至成为空白点。正是基于现实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如上问题,我们必须用补偿性的办法(即补短板)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二、任务:新型教学对话关系建立的基础
  文本是阅读的对象,而阅读教学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学习任务来关联和驱动的。学习任务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包括问题、练习、作业、研究专题、学习主题,以及多样化的学习成果等。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潮流要求因学设教、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便倒逼语文课程重新构建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即应运而生。
  任务型教学并不是一个新生概念。它最初在语言学习应用中诞生并成熟起来,以杜威的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任务学习为贯穿课堂活动的线索。[3]Skehan(斯凯恩)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4]任务型教学后来打破了课堂界限、学科界限,更加突出综合性、探究性、研究性、整合性等。我们在新时代推进新课程改革,语文课程设定学习任务群,与之相应的是在实践中开展任务型教学。这个任务型教学便是一种突破课堂时空局限,强调围绕学习主题、专题或问题,以任务学习为主体形式,注重学习全程监控的一种教学模式。现在教育改革中涌现出来的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群文阅读、专题研讨、项目式学习等,与之具有紧密关系。
  笔者发现在任务型教学的演化之中,师生聚焦的学习任务已经从课堂学习的小任务,变成具有课程内容性质的、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学习的大任务。学习任务放大,学生学习时间拉长,这给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都带来严峻考验。因此,在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各地各校的高中语文教师普遍感觉压力倍增,而且遇到很多困惑和问题。大家所纠结的是:以任务型教学为主体是否要割舍掉课文教学,任务型教学与课文教学是“二取一”吗?其实,由任务型教学的缘起看,杜威强调的“ 做中学”,其实就是由课堂上的学习任务所驱动的学习活动,是基于课文语境的学习。任务型教学并不排斥课堂,不排斥课文。那种用一个大任务的学习,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完全打通,用一个大任务把所有学科学习都装进去,用学生的自觉主动学习作为动力源泉的设想,无疑具有超现实特征。事实上,大任务、突破课堂与课文、学生完全自主学习的任务型教学,在教学改革中是“外挂”,而不是“主体”。语文教学的主体模式还是课文教学。
  三、统合:任务型教学与课文教学需要同构
  现代教育相比传统教育在很多方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可是在分科教学、班级授课、统一教材以及秉持教书育人使命等方面具有传承性。换句话说,从当前的现实来看,课堂不变、教材的选文模式不变,而要求教师教学在这个基础条件下发生逆转,用大任务教学、大单元教学取代课文教学,这是行不通的。还应该看到,英语教学普遍应用的任务型教学,其情境与任务设定还是源于课堂和课文的,是基于此主张向课外生活延展。这是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教学选择。
  就此而言,任务型教学应该并行两种模式:一是基于课堂,以课文学习为主体的,基于语言情境(文本情境)的任务驱动的教学,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一是基于生活中的语文应用,以课内外结合为主要形式,用真实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并且以具体任务驱动学习探究的教学。
  基于课文情境的学习,其构建模型如图:
  这是一个双环结构,包括课文语境与课堂语境。这二者都具有封闭性,学习指向非常清晰,由小任务驱动,限定在课堂,主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进行文本的精细化阅读,以及知识提炼和总结。在课堂环境里,师生聚焦共同的学习任务,教师作为其中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进行学习交流,并发挥引领作用。在这种情境下的交流,时空确定,学习比较聚焦,而且师生交流非常便利,有利于实现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
  这是一个三环结构模型,包括课文情境、课堂情境与生活情境。这三个情境是连通的,生活因素要进入课堂、进入课文学习,同时课文学习要体现在生活中的应用,即学以致用。这个模式构建在课堂之外,套加了一个宏大的外圈,即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这个外部生活如何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教师进行筛选,建立起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以上两个情境模式的语文教学,都不排斥课文教学,而且以基于文本的教学为主体和核心,强调增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增加生活中语文要素与实践要素的影响。两个结构模型是相通的。從课文情境的教学向外延展,可以连通生活情境;由生活情境触发的学习任务,也可以驱动学生反刍课文阅读。[5]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学改革不是用“时尚”颠覆“传统”,不能用“排他”取代“相容”。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革命传统教育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等文件为依据,结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具体情况,对如何把握高中语文学科革命传统教育的定位、如何深入发掘革命传统的丰富内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应立足于语文作为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学科这一基本特点,从文化角度充分发掘革命传统,让革命传统教育成为学生获得思维提升、审美熏染、情感激发、人格培养的综合过程.
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浩瀚而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流变和丰富内涵,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田喆、刘珮、石瑾共同编写的《汉语言文学导论》一书,针对体系庞大、内容广博的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学科,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入手,以经典理论和作品为着眼点,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资料,深入浅出地概述了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和研究的兴趣;并通过精心编选和设计的案例与思考题,帮助读者形成坚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脉络和理论认知,提升文学鉴赏、评论能力.
期刊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细读,策略探究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其都十分重视,并探索出了多种阅读方法。其中,文本细读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文本细读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思维,同时也使学生真正重视读书和思考,并且爱上阅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仔细研究作者的遣词造句和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文本细读指导。下面笔者简要介绍一下自
整本书阅读过程指导策略,即“读前指导”“读中指导”和“读后指导”,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科学激趣引导,有效调控过程,积极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深度走进文本,读透文本,真正享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设计不仅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是教学过程的指引及学习结果的保障,更是开展教学反思和研究的重要凭据.相比于数理化等学科,以“选文”为基本施教载体的语文学科,并不具备一套知识点具体、逻辑关系明晰的教学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就更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明确“教什么”“怎样教”.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为创设体现核心素养理念的课堂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期刊
虽然加拿大文学在我国学界所受到的关注很有限,但在少数学者的孜孜以求之下,仍然发掘并梳理出了加拿大文学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文化特色.傅俊等编著的《加拿大文学简史》一书,便是这样一本系统展示加拿大文学概况的普及读物.
期刊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媒介交际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其语言形式多样、语体风格诙谐、意义内涵生动,受到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青睐。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篇分析的重要理论,在分析语义“心理现实性”方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从不同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角度,以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为例,阐释其意义构建中所蕴含的思维和现实生活体验的交互映射整合过程,揭示网络流行语背后复杂的认知机制。  一、概念整合理论  20 世纪
期刊
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方式,成语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不仅远远超越了其字面意义本身,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乃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综合反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成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可以成为语言教育和国民文化素养提升的有利抓手.尤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成语典故为基点,使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传统风俗、传统道德、传统美学等各个层面的传统文化,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从中一窥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
期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让其在世界面前活跃起来,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民族向世界展示自我的必然.但在对外推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展现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内涵.
期刊
近年来,各类新兴网络用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应用范围也大致呈现出一种群体扩张的趋势。最近,因《觉醒年代》而走红的“yyds”(永远的神/永远滴神)相继成为各大社会媒体的主题标签,例如:  (1)收获“白玉兰”,“押中”高考题,《觉醒年代》为什么是“yyds”?(《新民晚报》2021 年6 月11 日)  (2)致敬守常先生和仲甫先生!这百年盛世如您所愿!觉醒年代yyds!(新浪网,2021 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