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侵蚀下的劣化探析

来源 :安徽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lov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时代,混凝土结构无处不在,绝大多数的建筑都离不开混凝土,例如地下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和居民建筑物等。我国东北滨海地区、华北和西北盐渍地区含有较多的氯盐和硫酸盐,在不同环境耦合作用下对混凝土产生损伤和破坏,使得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文章分析了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侵蚀下的损伤破坏机理,从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会加快氯盐和硫酸盐对混凝土损伤劣化,并且对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侵蚀下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其他文献
通过阐述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历史背景、元素定义,及其哲学特征属性,并进一步列举建筑师安藤忠雄和隈研吾的代表建筑作品及建筑哲学理念,来证明批判性地域主义如何在实际建筑中
文章简要介绍了安徽省地方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修缮技术规程》(DB34/T 3828-2021)的编制背景,详细论述了规程中评估、材料要求、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章节内容。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修建跨线桥梁,尤其是跨越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时候,往往跨度较大,整跨采用钢箱梁形式存在工期长、风险大、造价高的缺点,而大跨度预应力钢-混混合梁首先进行混凝土部分梁段现浇施工,同时进行跨线钢梁同步安装,其次进行混凝土梁段和跨线钢桥合龙段施工,最后进行腹板钢束和顶板钢束张拉施工,使混凝土梁段和钢箱梁形成整体。但在施工钢-混混合梁的施工时,会遇到钢箱梁的精准就位困难、钢-混结合段的预应力作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钢-混凝土混合梁的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为解决上述
某工程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存在凹凸不规则和扭转偏大。在结构设置金属阻尼器和黏滞阻尼器后,结构位移明显减少,梁柱配筋减小,柱截面可进一步优化。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附加阻尼器减震设计后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改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减震结构呈现“强柱弱梁”的塑性铰发展机制,根据整体结构出铰情况、位移角以及主要构件的塑形损伤位置,确认结构可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三水准目标的规范要求。
文章对《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T 5059-2016)及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9)的异同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公建和居建标准的选择、改建项目标准的选择及层间楼板保温系统的合肥市和安徽省的差异。
安徽省城镇化水平2022年达到60%左右,需要全面开展城市更新工作.文章分析了城市更新的态势和意义,梳理借鉴江浙沪开展的城市更新相关工作,提出安徽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建议,包
通过对长春市排水管理现状实地调研,分析其在城市排水管理体制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从建立的城市排水一体化管理体系、强化行业的政府监督管理、推动排水行业市场化、依法依规进行排水管理和统筹城市排水规划等方面提出建议:进行体制改革,实现“一龙治水”;排水管控实现过程全覆盖;划分小流域,构建长春市精细化管理格局;开展常态化、可持续的排水维护及相关研究工作等规划建议,为长春市排水管理改革提供研究支撑。
随着各方面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越来越普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在城市化进程中是不可忽略的项目,道路的发展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排水工程在道路中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文章探究与研析了在建设城市化的过程中,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主要作业流程与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
文章从工程实例渗水现状特征,采用理论分析结合现场检测与评估两个方面,运用屋面渗水常见机理、结合大型体育馆建筑特点,通过对工程实例调查、损伤和渗水现象、屋面设计做法和现场实际做法的比对,结构体系和构造措施的详细检测,判定渗水原因及结构受损程度综合评定,为屋面渗水修复与处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文章以智慧校园系统设计为例,主要介绍了智慧校园相关基础建设的综合布线、校园网络、综合安防、一卡通等部分进行了介绍,对部分子系统的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