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的千年之变——从元杂剧到电影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han_r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2010年底,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上映,作为一部脱胎于元杂剧的改编作品,自然面临本身戏剧性的元素转换为影视元素的改变。本文试图对《赵氏孤儿》从戏剧到电影发生的不同与变化进行具体论述与分析。一、整体结构变化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中,除楔子外,前后一共分为五折。楔子主要起到交代前提的作用,而剧本正文的五折相当于将整个剧作分为了五个部分,第一折程婴被庄姬公主托孤救出赵氏孤儿,韩厥自刎;第二折公孙杵臼出场,与程婴谋定掉包婴儿之际;第三折公孙杵臼死,屠岸贾终信赵氏孤儿已死。这三折是这出戏的前半部分,以程婴为主要人物,表现出众人搭救赵氏孤儿的过程。第四折赵氏孤儿已长大成人,程婴将一切原委告知于他;第五折赵氏孤儿成功复仇,重振赵家
其他文献
<正>一、引言2010年11月30日,随着印度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在国内的上映,中国观众在时隔多年之后,终于在大银幕上再次看到载歌载舞的印度影片。从海报上那醒目的宣传语"天
<正>电影一方面是文化的结晶,另一方面也是承载文化的媒介,其对文化的传播具有无法比拟的直接性与高效能性。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是二十一世纪西方世界对中国形象的全新解
<正>一、大众娱乐狂欢的另一面我国早期电视综艺节目如婚恋交友型节目鼻祖《玫瑰之约》模仿中国台湾地区的《非常男女》,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模仿英国的《百万富翁》,而20
<正>视觉传达设计在真正意义上发展于19世纪,这一时期的机械化发展促进了现代印刷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视觉传达设计逐步形成。新的印刷技术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
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一方面填补了我国线下传统金融的短板,推动了小微金融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其产生的诸多信用风险问题不容忽视。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已成为互联网
<正>《中国合伙人》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校园的纯真爱情和当时错位的师生关系。从政治性书写来看,中国式幸福是"中国梦"反击"美国梦"的政治寓意,以新东方现实困境折射从中国"
<正>文学艺术作品成为经典的理由各异,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主题的开放性。主题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没有明确的主题,而是由于作品本身丰富的内涵使得不同人群可以从不同角度进
<正>2010年7月2日,贾樟柯的纪录片《海上传奇》在全国上映,该片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共走访过100多位与上海有关的知名人士,积累了80多个人物的访谈素材,最终保留了画家陈丹青
法律的目的在于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下具有竞争性的广大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制,出现了淡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倾向,因而如何衡平国企社会责任与其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