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区域地理复习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考考查要点
  1 自然地理环境。
  ①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其成因分析;②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③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整治措施。
  2 农业。
  ①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②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及布局;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意义。
  二、解题规律与方法
  1 自然地理环境。
  例,材料一
  以下为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左图)和黄土高原景观图(右图)。
  (1)结合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简述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试概括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以及显著的地貌特点,并分别说明影响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说出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
  有关学者提出了以下两种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方案。
  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主要措施,同时与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4)请你在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甲、乙两地中任选一地,选择合适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特点: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
  (2)地形类型:高原地形。地貌特点: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质作用:高原地形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3)自然原因:①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②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③地表千沟万壑,坡面水土易流失;④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毁林开荒;②采用了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破坏植被,形成新物源。
  影响:①地表崎岖;②土壤肥力降低;③植被覆盖率下降;④气候趋于干旱;⑤河流含沙量增大,淤积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
  (4)甲地:选择方案2。理由:甲地降水量超过450mm,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乙地:选择方案1。理由:乙地降水量在300~450mm之间,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
  解题规律与方法:
  如何分析某生态问题的成因?可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自然原因:①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②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③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④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沉积强度等)。
  人为原因:①农业结构;②能源消费结构;③生产技术;④政策导向。
  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兴建水利设施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秸秆还田、封山育林等)、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等)、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经济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环保措施(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
  2 农业。
  参考答案:
  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量适中。
  效益:①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②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③有利于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解题规律与方法:
  如何分析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气候:光照、昼夜温差、热量、水分条件、农作物分布、复种制度等。
  地形: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土壤:酸碱度、肥力、土层厚度、土壤质地。
  水源:是否有灌溉水源决定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
其他文献
实施新课改以来,政治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经济生活》教材以契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消费知识为开篇,然后引出生产、分配和交换,教材线索十分清晰。《经济生活》教材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本政治教材,因此教师要注重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新授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面我就以“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相关教学为例,谈一谈高中政治新授课学生学习效
于友西先生曾说:“学生若没有感受到具体、形象的历史,不能形成历史的表象,就很难形成历史的概念和认识历史的本质。”思想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政治史和经济史而言,思想史是抽象而生涩的,是历史教学的难点。由于思想史在高考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怎样进行思想史的教学就成为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相关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己对高中思想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  思想理论的形成与
【摘要】随着当前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英语作为现阶段国际上通用的语言,其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凸显。为了全面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主要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出发,对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开展了如何借助多模态理论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以期能够为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实现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历史教材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一种粗糙的陈述,让学生无法感受到新鲜的味道,仿佛是一锅剩饭炒了又炒,重复的内容和繁琐的语言让中学历史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去探索历史教学的道路,努力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存在的缺陷增加了教学难度。首先,历史教材的编排顺序有些混乱,教学环节的设置过于复杂,教学与思维训练脱节,教师在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材内容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正从原先的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主动性学习、灵活运用、自主探究转变。在这一形势下,教师不能仅局限于对书本知识进行常规讲授,而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活跃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涉及人文和自然两个学科领域,是一门既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又充分贴近现实的学科。地理知识与
一、举案说理,在实验中释疑解惑  高中实验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科学高效的实验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探究真象与假象的关系时,我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拿出一个盛有半杯清水的玻璃杯,然后将一根木筷插入水中,此时我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异口同声:“筷子是弯的。”我接问:“筷子真的弯了吗?”学生:“没有。”我追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有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是否高效成为判断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学习共同体的角度探讨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一、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前提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一词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博耶尔提出。现在国内教育界基本认同学者张建伟的观点,他将学习共同体定义为“一个由学
2015年的高考已经结束,本年度高考江苏地理试卷总体呈现出以下特征:强化应用、稳中求新。其中,选择题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综合题难度与往年持平。总体来看,2015年高考江苏地理试题紧扣教材,严从考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下面我就以2015年高考江苏地理试卷综合题为例,探讨高考对高三地理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1.重视基础知识。  地理试卷综合题的答案一般来自三个方面:①试题
如何把握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及发展规律与学科教育的基本规律有机衔接起来,进而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渐次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由“自为”逐步走向“自觉”、由稚嫩逐步走向成熟,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常说常新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构建“教学—学习—实践”一体化发展的模式,进一步明确教学环节、学习过程、实践领域所担负的任务,做到教学环节要促进
【摘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关注语篇结构分析,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至关重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篇宏观结构组织和微观结构特征的分析,分析文章体裁和结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英语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建构语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篇分析;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提升  【作者简介】牛云云,女,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