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9年的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一门叫做“幸福课程”的科目。听课人数超过了哈佛的王牌科目《经济学导论》。教授这门课程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字叫做泰勒·本·沙哈尔。
理想工作
你为什么不幸福?在上一期LADY关于两性秘密的专题当中,曾有一个关于“9%的男性有过婚外性行为”的命题,在出版后受到许多网友的质疑,甚至成为了编辑部讨论了几天的话题。话题聚焦在这个数据太“低”上。众多已婚人士、未婚姑娘们纷纷表达“实际数字一定比9%高得多!”的言论,对于现如今人们对婚姻忠诚度的实际情况如此之悲观的态度,“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现代人的生活,“悲观”和“现实”双宿双栖。大多数的人,把自己不幸福的原因归咎于“活得现实点”,对生活不抱过多的“幻想”,期望值降低,换来的并不是“知足常乐”,而是更多的悲观、抱怨。
《纽约客》曾在曼哈顿的白领阶层中做过一项名为“在理想世界中你会做什么工作”的心理调查。画廊、戏剧演员、写作者三项职业排名非常靠前。
一位名叫杰克的年轻人,常青藤院校毕业后在曼哈顿从事律师工作8年,即将成为公司的合伙人。杰克仅仅32岁,已经拥有能够俯瞰中央公园美景的高级公寓,同时,他每周至少工作60个小时,每天早上挣扎着起床,处理各种客户的问题、出入法庭等周而复始的工作占据了他的人生。他说,如果在理想世界当中,他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杰克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他选择。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相信,现在在国内的从业人员当中,这种心态不占少数。
哈佛大学幸福课程当中,把职业选择分出了三个层面:
1、赚钱谋生
2、事业
3、使命感
在现如今中国的一二线城市,职业能够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所占比例非常低。尤其是在如今逐步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80后当中,因为使命感而所做出的职业选择更是屈指可数。
80后普遍都是在“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职业选择上,往往从“爱一行干一行”倒置,成为“干一行爱一行”。正是由于大多数人在这种选择顺序上的错乱和对现实的屈从,导致现如今,广大媒体越来越多地大肆宣扬,某某某辞职去丽江开客栈,谁谁谁放弃了铁饭碗当上了背包客……这样的事迹总是那么引人羡慕,却叫众人看完之后立刻一声叹息上网查查旅游网站的打折目的地,再看看公司的加班表,拍着脑门劝自己下个月房租还没着落哪!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如果工作停留在“赚钱谋生”的层面,也就是现如今中国社会众多就业者通有的状态当中,工作之于人生的乐趣也许只有发工资的那天。而也许,这份薪水反而更加提醒了你对于自己怀才不遇的不满、加班辛劳的放大、梦想错失的痛苦以及对个人选择更大的茫然。这让你不幸福。
如果你的工作进入第二个层面,也就是“事业”阶段,这也是许多创业者所处的层面。他们更关心的是,在行业中的地位、权利和声望,当然这也是建立在财富的基础之上才会考虑的问题。比如说副教授会想要成为教授,职员会想要成为总监,等等。这层面的不幸福通常来源于欲望的不满足,以及事业追求所带来的强大压力。
而处于“使命感”当中的工作人群,则是三种层面当中最容易获得幸福感的人。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纵观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或者说,能够在同一行业当中坚持十年以上的人,通常已经是这种层面的工作“信仰”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
“梦想照进现实”的无奈感,往往不是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是因为梦想的虚无缥缈。
老徐的电影处女作就用了这么个名字,当然在当年,这么个名字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众多文艺青年的关注。因为大家在心里默默地鼓掌共鸣着下一句“那就是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前文中提到的本·沙哈尔,曾经用汉堡总结出四种人生模式。
他曾在一次节食结束后,急匆匆地跑到汉堡店,一口气点了四个汉堡,想要大快朵颐时,忽然发现,汉堡的选择竟与人生那么类似: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
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
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我们现实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由于过多的关注下一个目标,往往忽略了眼前的事实。而这里所提到的“下一个目标”,往往是房子、车子、存款等与“梦想”还相差甚远的目标。
“梦想照进现实”的无奈感,往往不是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是因为梦想的虚无缥缈。 “梦想”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梦想,就是既切合实际,又能使你幸福的梦想了。
“中国好声音”的大热,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吊丝逆袭”的梦想普遍性。之所以好声音引起收视高潮,是因为太多放弃“梦想”、妥协于“现实”的观众,希望获得放弃“现实”、单纯追梦的魄力。而现实中,这种人寥寥无几,或者,追梦途中过着居无定所、饥饱难安的日子。
“梦想”与“幻想”是存在着天壤之别的,更多人的“不幸福”,来源于对两者的区分不明。
幸福生物假象
讲一个“小明”的故事吧:
小明从上学那天起,就被父母和老师告诫: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长大才能找到好工作。所以因为怕考试考不好,小明每天都很焦虑,上学期间,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考个好成绩,然后放一个踏实的寒暑假。
终于有一天小明长大了,收到了大学的通知书,他长舒一口气,觉得终于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多久,熟悉的焦虑感又来了:大学里也需要好好读书、努力地找好的实习工作,这样才能面临毕业后的生活。
大四小明被一家业内著名公司录用,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可他很快就发现,这份工作的压力非比寻常,但他告诉自己,咬紧牙关,好好努力,升职后就可以享受生活了。当然,加薪、拿到奖金时,他也会有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很快便消退了。
经过数年的打拼,小明成为了公司的合伙人,有了房子、车子、妻子,存款也足够两口子挥霍一阵子了。他被身边的人认为是成功人士,但是小明内心却始终空虚,开始用酗酒、玩乐来寻求快乐的感觉,可他还是觉得“没意思”。
寻求了一辈子,忽然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小明决定听天由命。但是,他该怎么来教导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呢?难道像自己一样吗?绝对不行!那又该是什么样子呢?小明的苦恼从未停止。
小明的一生浓缩了这个社会上太多太多“你我他”的缩影。为什么“小明”不幸福?因为“小明”们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们生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孩子考得好成绩,家长给奖励;员工取得出色的成就,老板给奖金。我们终生追求着“被奖励”、“被认可”,于是终生盲目。然而,一旦一个目标达成了,我们会获得可以维持一阵子的“放松”,这种“放松”,被误认为一种幸福感,好像困难越大的事情,完成后的幸福感就越强烈。
这不是“幸福”,叫它“解脱”更合适。它给予我们快乐的感觉,但不能维持,所以它是“幸福的假象”。就好像感冒了的人,忽然不流鼻涕、不咳嗽了,他会为摆脱了难受的生理现象而快乐,这是因为痛苦的前因造成的。
错误地认为,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就是幸福,叫人们从解决一个问题,再次奔向解决另一个问题,这也是前文中提到的“忙碌奔波型”的人生。
生活不完美
如果把生活看做一笔生意,把幸福的正能量看做收入,把痛苦的负能量看做是支出。那么当收入大于支出时,你的人生已经是幸福的了。
一位从事心理医生职业的朋友曾对我说:“总是有人问我,你能教我如何消除我的痛苦吗?我会问他们,为什么你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痛苦呢?痛苦,是我们的人生体验,会让我们从中学习很多。一个人的成长和飞跃,往往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人生漫漫数十载,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面对悲伤。经历失败、面对失去,但不意味着我们无法获得幸福。正相反,期盼每时每刻的快乐,只会让你更加失望、不满、抱怨,滋生出更多的“负能量”。
换个角度来讲,如果把生活看做一笔生意,把幸福的正能量看做收入,把痛苦的负能量看做是支出。那么当收入大于支出时,你的人生已经是幸福的了。
前文中提到的哈佛大学幸福课讲师本·沙哈尔,曾经在开始授课前,希望自己成为一名魅力四射的讲师,甚至跑去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是他始终做不到夸张的表演,达不到他想要的“喜剧”效果。他发现,这样要求自己,不仅让自己十分困扰,对于教学也是有害无利。“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本·沙哈尔为他的学生提出了十条“幸福贴士”: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 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却依然向前。
10. 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理想工作
你为什么不幸福?在上一期LADY关于两性秘密的专题当中,曾有一个关于“9%的男性有过婚外性行为”的命题,在出版后受到许多网友的质疑,甚至成为了编辑部讨论了几天的话题。话题聚焦在这个数据太“低”上。众多已婚人士、未婚姑娘们纷纷表达“实际数字一定比9%高得多!”的言论,对于现如今人们对婚姻忠诚度的实际情况如此之悲观的态度,“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现代人的生活,“悲观”和“现实”双宿双栖。大多数的人,把自己不幸福的原因归咎于“活得现实点”,对生活不抱过多的“幻想”,期望值降低,换来的并不是“知足常乐”,而是更多的悲观、抱怨。
《纽约客》曾在曼哈顿的白领阶层中做过一项名为“在理想世界中你会做什么工作”的心理调查。画廊、戏剧演员、写作者三项职业排名非常靠前。
一位名叫杰克的年轻人,常青藤院校毕业后在曼哈顿从事律师工作8年,即将成为公司的合伙人。杰克仅仅32岁,已经拥有能够俯瞰中央公园美景的高级公寓,同时,他每周至少工作60个小时,每天早上挣扎着起床,处理各种客户的问题、出入法庭等周而复始的工作占据了他的人生。他说,如果在理想世界当中,他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杰克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他选择。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相信,现在在国内的从业人员当中,这种心态不占少数。
哈佛大学幸福课程当中,把职业选择分出了三个层面:
1、赚钱谋生
2、事业
3、使命感
在现如今中国的一二线城市,职业能够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所占比例非常低。尤其是在如今逐步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80后当中,因为使命感而所做出的职业选择更是屈指可数。
80后普遍都是在“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职业选择上,往往从“爱一行干一行”倒置,成为“干一行爱一行”。正是由于大多数人在这种选择顺序上的错乱和对现实的屈从,导致现如今,广大媒体越来越多地大肆宣扬,某某某辞职去丽江开客栈,谁谁谁放弃了铁饭碗当上了背包客……这样的事迹总是那么引人羡慕,却叫众人看完之后立刻一声叹息上网查查旅游网站的打折目的地,再看看公司的加班表,拍着脑门劝自己下个月房租还没着落哪!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如果工作停留在“赚钱谋生”的层面,也就是现如今中国社会众多就业者通有的状态当中,工作之于人生的乐趣也许只有发工资的那天。而也许,这份薪水反而更加提醒了你对于自己怀才不遇的不满、加班辛劳的放大、梦想错失的痛苦以及对个人选择更大的茫然。这让你不幸福。
如果你的工作进入第二个层面,也就是“事业”阶段,这也是许多创业者所处的层面。他们更关心的是,在行业中的地位、权利和声望,当然这也是建立在财富的基础之上才会考虑的问题。比如说副教授会想要成为教授,职员会想要成为总监,等等。这层面的不幸福通常来源于欲望的不满足,以及事业追求所带来的强大压力。
而处于“使命感”当中的工作人群,则是三种层面当中最容易获得幸福感的人。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纵观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或者说,能够在同一行业当中坚持十年以上的人,通常已经是这种层面的工作“信仰”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
“梦想照进现实”的无奈感,往往不是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是因为梦想的虚无缥缈。
老徐的电影处女作就用了这么个名字,当然在当年,这么个名字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众多文艺青年的关注。因为大家在心里默默地鼓掌共鸣着下一句“那就是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前文中提到的本·沙哈尔,曾经用汉堡总结出四种人生模式。
他曾在一次节食结束后,急匆匆地跑到汉堡店,一口气点了四个汉堡,想要大快朵颐时,忽然发现,汉堡的选择竟与人生那么类似: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
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
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我们现实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由于过多的关注下一个目标,往往忽略了眼前的事实。而这里所提到的“下一个目标”,往往是房子、车子、存款等与“梦想”还相差甚远的目标。
“梦想照进现实”的无奈感,往往不是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是因为梦想的虚无缥缈。 “梦想”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梦想,就是既切合实际,又能使你幸福的梦想了。
“中国好声音”的大热,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吊丝逆袭”的梦想普遍性。之所以好声音引起收视高潮,是因为太多放弃“梦想”、妥协于“现实”的观众,希望获得放弃“现实”、单纯追梦的魄力。而现实中,这种人寥寥无几,或者,追梦途中过着居无定所、饥饱难安的日子。
“梦想”与“幻想”是存在着天壤之别的,更多人的“不幸福”,来源于对两者的区分不明。
幸福生物假象
讲一个“小明”的故事吧:
小明从上学那天起,就被父母和老师告诫: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长大才能找到好工作。所以因为怕考试考不好,小明每天都很焦虑,上学期间,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考个好成绩,然后放一个踏实的寒暑假。
终于有一天小明长大了,收到了大学的通知书,他长舒一口气,觉得终于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多久,熟悉的焦虑感又来了:大学里也需要好好读书、努力地找好的实习工作,这样才能面临毕业后的生活。
大四小明被一家业内著名公司录用,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可他很快就发现,这份工作的压力非比寻常,但他告诉自己,咬紧牙关,好好努力,升职后就可以享受生活了。当然,加薪、拿到奖金时,他也会有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很快便消退了。
经过数年的打拼,小明成为了公司的合伙人,有了房子、车子、妻子,存款也足够两口子挥霍一阵子了。他被身边的人认为是成功人士,但是小明内心却始终空虚,开始用酗酒、玩乐来寻求快乐的感觉,可他还是觉得“没意思”。
寻求了一辈子,忽然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小明决定听天由命。但是,他该怎么来教导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呢?难道像自己一样吗?绝对不行!那又该是什么样子呢?小明的苦恼从未停止。
小明的一生浓缩了这个社会上太多太多“你我他”的缩影。为什么“小明”不幸福?因为“小明”们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们生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孩子考得好成绩,家长给奖励;员工取得出色的成就,老板给奖金。我们终生追求着“被奖励”、“被认可”,于是终生盲目。然而,一旦一个目标达成了,我们会获得可以维持一阵子的“放松”,这种“放松”,被误认为一种幸福感,好像困难越大的事情,完成后的幸福感就越强烈。
这不是“幸福”,叫它“解脱”更合适。它给予我们快乐的感觉,但不能维持,所以它是“幸福的假象”。就好像感冒了的人,忽然不流鼻涕、不咳嗽了,他会为摆脱了难受的生理现象而快乐,这是因为痛苦的前因造成的。
错误地认为,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就是幸福,叫人们从解决一个问题,再次奔向解决另一个问题,这也是前文中提到的“忙碌奔波型”的人生。
生活不完美
如果把生活看做一笔生意,把幸福的正能量看做收入,把痛苦的负能量看做是支出。那么当收入大于支出时,你的人生已经是幸福的了。
一位从事心理医生职业的朋友曾对我说:“总是有人问我,你能教我如何消除我的痛苦吗?我会问他们,为什么你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痛苦呢?痛苦,是我们的人生体验,会让我们从中学习很多。一个人的成长和飞跃,往往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人生漫漫数十载,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面对悲伤。经历失败、面对失去,但不意味着我们无法获得幸福。正相反,期盼每时每刻的快乐,只会让你更加失望、不满、抱怨,滋生出更多的“负能量”。
换个角度来讲,如果把生活看做一笔生意,把幸福的正能量看做收入,把痛苦的负能量看做是支出。那么当收入大于支出时,你的人生已经是幸福的了。
前文中提到的哈佛大学幸福课讲师本·沙哈尔,曾经在开始授课前,希望自己成为一名魅力四射的讲师,甚至跑去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是他始终做不到夸张的表演,达不到他想要的“喜剧”效果。他发现,这样要求自己,不仅让自己十分困扰,对于教学也是有害无利。“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本·沙哈尔为他的学生提出了十条“幸福贴士”: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 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却依然向前。
10. 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