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磨一剑。在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的精心策划下,由知名评弹作家窦福龙精心创作、“新十八艺人”倾力演绎的中篇评弹《林徽因》于今春3月21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开演,接连5场,场场爆满。雏凤试声之后,《林徽因》巡演京苏沪的顶级剧院,获得了广大观众、特别是中青年观众的击节赞赏,激起了吴侬软语入耳醉、弦索叮咚绕宇梁的艺术波澜。
人们不禁要问,《林徽因》究竟有何艺术魅力,能引起评弹爱好者如此大的兴趣呢?据笔者数度观赏的体悟,总结出以下四点原因。
一、题材的魅力
《林徽因》之所以能得到包括青年知识分子和社会白领在内的广大评弹爱好者的注目,首先在于其题材的魅力。众所周知,评弹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即擅长描写男女间细腻的感情纠葛,如《珍珠塔》《玉蜻蜓》《西厢记》《白蛇传》等皆为名例。然此类题材所演绎的“落难公子中状元,私订终身后花园”的情节,虽然能引起部分老听众的兴趣,却因与当今青年人的生活感悟与美学趣味相去甚远而难以打动其心。对这些评弹市场应予争取和培养的“潜在粉丝”而言,他们关注新生活题材,目的在于以之为借镜,从中找到未来生活的启迪。而《林徽因》的题材恰恰迎合和满足了这种需求。
《林徽因》所展示的是一种大都市的生活韵律。从北洋政府时期的北平到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大学校园到中国上流社会的“太太客厅”,这样一副绚丽多姿的城市画卷在吴侬软语之中徐徐展开,让观众在惊艳之余更产生了一睹人物风采的浓厚兴趣。
“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享誉中外的逻辑哲学家金岳霖、风流倜傥的一代诗人徐志摩,再加上中国近代史上的标杆人物梁启超、胡适等,这么多的时代英杰汇集在一个评弹作品中,是何等令人心驰神摇!特别是《林徽因》浓墨重彩所描写的“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复杂的感情故事,更易激起当代青年人的兴趣。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一人生难题,如何在道德与感情的冲突中取得平衡与胜出,这不仅是一道摆在林徽因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难题,也是摆在当代好些青年人之间的难题。共同的生活难题,又怎能不引起青年观众的共鸣呢?
二、人物的魅力
塑造人物从来都是文艺作品的第一要务,也是艺术魅力的精华所在。《林徽因》对林徽因这位女主人公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
林徽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奇女子。关于她的故事迭见于人物传记、戏剧影视等各类文艺作品中,以至广大中青年知识分子对她的生平轶事都耳熟能详。这对于《林徽因》的创作而言,既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又提出了如何超越的难题。令人欣慰的是,上海评弹团的编导演职人员充分发挥了评弹的美学特色,在“奇”字上做足文章,从而使林徽因这一典型人物的艺术魅力光彩夺目。
奇之一,感情坦荡之“奇”。《林徽因》一开场,就扔出一个足以震撼观众心灵的“大包袱”:“一个女人得到三个优秀男人刻骨铭心的爱”,而“这个女人也爱上了这三个男人”,“请问,这位女人有何感受?”接着,在“能不纠结”的疑虑和悬念中,林徽因便在令“这三位大才子竞相折腰,倾心爱慕而且终生不渝”的说表中飘然出场了。应该说,这类“一凤三龙”的情节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并不鲜见,但是能在如此复杂多端的感情纠结中保持自我的奇女子恰是凤毛麟角,《林徽因》正是在这种感情运动的漩涡中凸显出了林徽因的纯真与坦荡。对徐志摩,她是一见倾心又理智分手,在惊闻其空难凶讯后,痛惜长叹“人世间再没有四月天”,体现了世俗社会所难以理解的纯情;对梁思成,她因志同道合、情趣相投而“仔细权衡再而三”,最终“决意执手思成永相随”,体现了一种成熟赤诚的爱情;对金岳霖,她因感其近乎偏执的挚爱之心,竟然向业已成为夫君的梁思成坦承“我同时爱上了二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在获悉梁“你是自由的”的答复后,又决然与金一起挥慧剑斩情丝,且终生“比邻而居”,体现了由爱情升华而来的友情。
奇之二,多才多艺之“奇”。民国时期,名媛淑女层出不穷,然像林徽因这样既学贯中西又术业专精、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的佚女可谓一骑绝尘。《林徽因》中,以虚实相间的手法,充分展示了林徽因的与众不同。一是以“太太客厅”众望所归的女主人身份,虚写其才情学识之“奇”。要知道出入“太太客厅”者均为民国翘楚,鸿儒大家,然他们对林徽因无不敬佩有加、心悦诚服,足见后者之才学出众;二是以发现唐代佛光寺、撰写《中国古代建筑史》与设计天安门国徽图案这三项具体事迹,以评弹说表的功力,实写林徽因学问渊博精湛之“奇”。
奇之三,气节风骨之“奇”。抗战期间,林徽因已病卧重庆的李庄小镇,虽穷困潦倒,但仍坚持研究工作。其时,林当年“太太客厅”的座上宾——著名的美国学者费正清力劝其赴美治病以避战火。面对他人以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事”,她坚毅地表示“我自有一团正气提精神。我虽不能跃马横枪上阵去,但是共赴国难理该应”,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代最强音。将一位决心“壮烈殉难”的巾帼英雄之奇渲染到如此境界,凸显了“正气浩然傲雪霜”的民族气节与文人风骨。
三、表演的魅力
题材与人物的精妙设计,离不开演员的精彩表演。《林徽因》之所以取得“满城争说林徽因”的轰动效应,关键之一就是上海评弹团演员们的表演充满迷人的魅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一、演员阵容强大,表演功底扎实。以秦建国、高博文、张建珍(特邀)、郭玉麟、沈仁华、毛新琳等国家一级演员领衔,以黄海华、周慧、朱琳、陆锦花、陆嘉玮、王承、吴静慧等国家二级演员为中坚,再加上姜啸博、周彬、吴啸云、解燕、王心怡等优秀青年演员,可谓是众星辉映,精萃尽出。说实话,单就这“新十八艺人”的艺术号召力,就足以倾倒“评粉众生”。
二、原汁原味、脍炙人口的各种大段流派唱腔,使浓浓的传统评弹味蒸腾激越,让人入耳难忘。这里有雍容大度的“记得当年初相会”的蒋调;有柔美清丽的“休道我体虚弱病缠身”的俞调;有苍劲老辣的“未曾提笔泪盈眶”的陈调;有激扬刚烈的“忆昔当年在北平”的张调;有委婉百啭的“国色天香陆小曼”的丽调;有节奏明快的“休道我空谈逻辑”的薛调;有流畅舒展的“他是当年留学赴英伦”的小杨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美仑美奂的“民族之声”,不仅使资深观众如痴似醉,大呼过瘾,也让不少青年观众初尝鲜头,惊喜万分。 三、演员的“说、噱、弹、唱、演”中规中矩,精彩纷呈。说表上,眉目清晰,轻重有度,快慢分明;发噱上,紧扣剧情与人物的肉里噱与外插花运用得体,令人捧腹;弹奏上,点清轮圆,抑扬顿挫;唱功上,声情并茂,神韵兼备。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演员们在“一人一角”的艺术架构下,在布莱希特“跳出跳进”的“间离”表现同时,大胆运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表演理念,着力深入角色的精神世界,真切体验角色的心理感受,充分利用都市剧场的大舞台,以准确到位的眼神表情和形体动作,“再体现”了角色的多彩生活,与观众取得了感情上“共鸣”的剧场效果。在具体演出中,这样的动人场面屡见不鲜,如在表现林徽因听到徐志摩坠机丧生、父亲在战争中饮弹牺牲以及面临日寇入侵义愤填膺决心投江殉国时,其或痛惜万状、或悲愤欲绝、或激愤昂扬的声情容色和举手投足,均已体现了戏剧理论意义上“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融合,使一个活生生的林徽因跃然舞台。
四、舞台的魅力
历史上,传统的评弹书场多位于茶楼酒肆之中,仅有简单的一桌两椅,毫无舞台声色背景可言。演员与听众也是近在咫尺,照面于方寸之中。然评弹进入大都市后,随着市场与观众的逻辑变化,也开始献演于大剧场、大舞台。因之,其舞台的美学结构也慢慢丰富了起来。及至今日,观众与演员已由大舞台分隔在台上台下的两大空间,单一的舞台背景已由大型电子投影的动态屏幕取而代之,舞台面上也已由某些为剧情所需的大型屏风装点一新,各种亮度的的彩色灯光以及字幕也从舞台上方的各种角度射入,在音响效果上相关的幕外音乐与伴唱也适时而至。而此次《林徽因》之舞台魅力则在此基础上更胜一筹,已创新发展出一种有声有色、全方位、多维度的评弹舞台环境与氛围。
伴随着幕外独唱《再别康桥》的清声柔韵,大幕徐徐拉开,观众看到的是俊靓的两男两女四位演员分别端坐于两桌旁,且服饰也一改流程式的长衫和旗袍,而穿上了专门设计的洋溢民国色彩且符合角色身份的时装。与此同时,舞台背景上则出现了虚实相间的、具有民国装修特色的、由黄梨木条格组成的“太太客厅”的窗门布景。而更令人惊奇的是,演至金岳霖把一副对联挂在墙上时,舞台蓦地从空落下“梁上君子”与“林下美人”两大条幅。这一宛如机关布景的舞美设计完全突破了往昔评弹的舞台传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据悉,这次上海评弹团在舞台设计上之所以能别开生面,得益于首度约请国内一流专家尽心操持:《林徽因》的舞美设计者桑琦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美设计部主任、中国舞美学会副秘书长;服装设计者王秋萍是国家一级美术设计、上海舞美学会副会长。这两位专家承担过国内外许多著名艺术活动与影视作品的舞美设计,这次为评弹演出所做的舞美设计亦是倾注心血,尽显可贵的创新思维,效果值得击赏。
总之,都市评弹需要有反映都市生活的鲜活题材,需要有体现都市神韵的杰出人物,需要有适合都市观众欣赏趣味的表演样式,需要有展示都市风貌的舞台环境。而对这四道考题,《林徽因》都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更值得欣喜的是,《林徽因》由此得到了不少“初登门槛”的年轻观众、特别是大学生观众的肯定和欢迎,这为评弹艺术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应该说,这次《林徽因》在开篇之期就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绩殊为难得,但作为“初啼莺声”的新作,还有可以继续完善的空间:一是在铺陈感情主线的同时,通过剧情的设计和主要角色的语言和心理交流,更全面地、更直接地展示林徽因的杰出成就和出众才华;二是在艺术创新的同时,通过各种主要表演手法,更协调、更深刻地传承和体悟评弹的精神内涵与美学意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希望并深信,在社会各界的热忱关注和上海评弹团的不断打磨下,《林徽因》将成为更好地体现都市评弹艺术魅力的经典作品。
人们不禁要问,《林徽因》究竟有何艺术魅力,能引起评弹爱好者如此大的兴趣呢?据笔者数度观赏的体悟,总结出以下四点原因。
一、题材的魅力
《林徽因》之所以能得到包括青年知识分子和社会白领在内的广大评弹爱好者的注目,首先在于其题材的魅力。众所周知,评弹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即擅长描写男女间细腻的感情纠葛,如《珍珠塔》《玉蜻蜓》《西厢记》《白蛇传》等皆为名例。然此类题材所演绎的“落难公子中状元,私订终身后花园”的情节,虽然能引起部分老听众的兴趣,却因与当今青年人的生活感悟与美学趣味相去甚远而难以打动其心。对这些评弹市场应予争取和培养的“潜在粉丝”而言,他们关注新生活题材,目的在于以之为借镜,从中找到未来生活的启迪。而《林徽因》的题材恰恰迎合和满足了这种需求。
《林徽因》所展示的是一种大都市的生活韵律。从北洋政府时期的北平到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大学校园到中国上流社会的“太太客厅”,这样一副绚丽多姿的城市画卷在吴侬软语之中徐徐展开,让观众在惊艳之余更产生了一睹人物风采的浓厚兴趣。
“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享誉中外的逻辑哲学家金岳霖、风流倜傥的一代诗人徐志摩,再加上中国近代史上的标杆人物梁启超、胡适等,这么多的时代英杰汇集在一个评弹作品中,是何等令人心驰神摇!特别是《林徽因》浓墨重彩所描写的“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复杂的感情故事,更易激起当代青年人的兴趣。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一人生难题,如何在道德与感情的冲突中取得平衡与胜出,这不仅是一道摆在林徽因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难题,也是摆在当代好些青年人之间的难题。共同的生活难题,又怎能不引起青年观众的共鸣呢?
二、人物的魅力
塑造人物从来都是文艺作品的第一要务,也是艺术魅力的精华所在。《林徽因》对林徽因这位女主人公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
林徽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奇女子。关于她的故事迭见于人物传记、戏剧影视等各类文艺作品中,以至广大中青年知识分子对她的生平轶事都耳熟能详。这对于《林徽因》的创作而言,既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又提出了如何超越的难题。令人欣慰的是,上海评弹团的编导演职人员充分发挥了评弹的美学特色,在“奇”字上做足文章,从而使林徽因这一典型人物的艺术魅力光彩夺目。
奇之一,感情坦荡之“奇”。《林徽因》一开场,就扔出一个足以震撼观众心灵的“大包袱”:“一个女人得到三个优秀男人刻骨铭心的爱”,而“这个女人也爱上了这三个男人”,“请问,这位女人有何感受?”接着,在“能不纠结”的疑虑和悬念中,林徽因便在令“这三位大才子竞相折腰,倾心爱慕而且终生不渝”的说表中飘然出场了。应该说,这类“一凤三龙”的情节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并不鲜见,但是能在如此复杂多端的感情纠结中保持自我的奇女子恰是凤毛麟角,《林徽因》正是在这种感情运动的漩涡中凸显出了林徽因的纯真与坦荡。对徐志摩,她是一见倾心又理智分手,在惊闻其空难凶讯后,痛惜长叹“人世间再没有四月天”,体现了世俗社会所难以理解的纯情;对梁思成,她因志同道合、情趣相投而“仔细权衡再而三”,最终“决意执手思成永相随”,体现了一种成熟赤诚的爱情;对金岳霖,她因感其近乎偏执的挚爱之心,竟然向业已成为夫君的梁思成坦承“我同时爱上了二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在获悉梁“你是自由的”的答复后,又决然与金一起挥慧剑斩情丝,且终生“比邻而居”,体现了由爱情升华而来的友情。
奇之二,多才多艺之“奇”。民国时期,名媛淑女层出不穷,然像林徽因这样既学贯中西又术业专精、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的佚女可谓一骑绝尘。《林徽因》中,以虚实相间的手法,充分展示了林徽因的与众不同。一是以“太太客厅”众望所归的女主人身份,虚写其才情学识之“奇”。要知道出入“太太客厅”者均为民国翘楚,鸿儒大家,然他们对林徽因无不敬佩有加、心悦诚服,足见后者之才学出众;二是以发现唐代佛光寺、撰写《中国古代建筑史》与设计天安门国徽图案这三项具体事迹,以评弹说表的功力,实写林徽因学问渊博精湛之“奇”。
奇之三,气节风骨之“奇”。抗战期间,林徽因已病卧重庆的李庄小镇,虽穷困潦倒,但仍坚持研究工作。其时,林当年“太太客厅”的座上宾——著名的美国学者费正清力劝其赴美治病以避战火。面对他人以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事”,她坚毅地表示“我自有一团正气提精神。我虽不能跃马横枪上阵去,但是共赴国难理该应”,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代最强音。将一位决心“壮烈殉难”的巾帼英雄之奇渲染到如此境界,凸显了“正气浩然傲雪霜”的民族气节与文人风骨。
三、表演的魅力
题材与人物的精妙设计,离不开演员的精彩表演。《林徽因》之所以取得“满城争说林徽因”的轰动效应,关键之一就是上海评弹团演员们的表演充满迷人的魅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一、演员阵容强大,表演功底扎实。以秦建国、高博文、张建珍(特邀)、郭玉麟、沈仁华、毛新琳等国家一级演员领衔,以黄海华、周慧、朱琳、陆锦花、陆嘉玮、王承、吴静慧等国家二级演员为中坚,再加上姜啸博、周彬、吴啸云、解燕、王心怡等优秀青年演员,可谓是众星辉映,精萃尽出。说实话,单就这“新十八艺人”的艺术号召力,就足以倾倒“评粉众生”。
二、原汁原味、脍炙人口的各种大段流派唱腔,使浓浓的传统评弹味蒸腾激越,让人入耳难忘。这里有雍容大度的“记得当年初相会”的蒋调;有柔美清丽的“休道我体虚弱病缠身”的俞调;有苍劲老辣的“未曾提笔泪盈眶”的陈调;有激扬刚烈的“忆昔当年在北平”的张调;有委婉百啭的“国色天香陆小曼”的丽调;有节奏明快的“休道我空谈逻辑”的薛调;有流畅舒展的“他是当年留学赴英伦”的小杨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美仑美奂的“民族之声”,不仅使资深观众如痴似醉,大呼过瘾,也让不少青年观众初尝鲜头,惊喜万分。 三、演员的“说、噱、弹、唱、演”中规中矩,精彩纷呈。说表上,眉目清晰,轻重有度,快慢分明;发噱上,紧扣剧情与人物的肉里噱与外插花运用得体,令人捧腹;弹奏上,点清轮圆,抑扬顿挫;唱功上,声情并茂,神韵兼备。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演员们在“一人一角”的艺术架构下,在布莱希特“跳出跳进”的“间离”表现同时,大胆运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表演理念,着力深入角色的精神世界,真切体验角色的心理感受,充分利用都市剧场的大舞台,以准确到位的眼神表情和形体动作,“再体现”了角色的多彩生活,与观众取得了感情上“共鸣”的剧场效果。在具体演出中,这样的动人场面屡见不鲜,如在表现林徽因听到徐志摩坠机丧生、父亲在战争中饮弹牺牲以及面临日寇入侵义愤填膺决心投江殉国时,其或痛惜万状、或悲愤欲绝、或激愤昂扬的声情容色和举手投足,均已体现了戏剧理论意义上“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融合,使一个活生生的林徽因跃然舞台。
四、舞台的魅力
历史上,传统的评弹书场多位于茶楼酒肆之中,仅有简单的一桌两椅,毫无舞台声色背景可言。演员与听众也是近在咫尺,照面于方寸之中。然评弹进入大都市后,随着市场与观众的逻辑变化,也开始献演于大剧场、大舞台。因之,其舞台的美学结构也慢慢丰富了起来。及至今日,观众与演员已由大舞台分隔在台上台下的两大空间,单一的舞台背景已由大型电子投影的动态屏幕取而代之,舞台面上也已由某些为剧情所需的大型屏风装点一新,各种亮度的的彩色灯光以及字幕也从舞台上方的各种角度射入,在音响效果上相关的幕外音乐与伴唱也适时而至。而此次《林徽因》之舞台魅力则在此基础上更胜一筹,已创新发展出一种有声有色、全方位、多维度的评弹舞台环境与氛围。
伴随着幕外独唱《再别康桥》的清声柔韵,大幕徐徐拉开,观众看到的是俊靓的两男两女四位演员分别端坐于两桌旁,且服饰也一改流程式的长衫和旗袍,而穿上了专门设计的洋溢民国色彩且符合角色身份的时装。与此同时,舞台背景上则出现了虚实相间的、具有民国装修特色的、由黄梨木条格组成的“太太客厅”的窗门布景。而更令人惊奇的是,演至金岳霖把一副对联挂在墙上时,舞台蓦地从空落下“梁上君子”与“林下美人”两大条幅。这一宛如机关布景的舞美设计完全突破了往昔评弹的舞台传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据悉,这次上海评弹团在舞台设计上之所以能别开生面,得益于首度约请国内一流专家尽心操持:《林徽因》的舞美设计者桑琦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美设计部主任、中国舞美学会副秘书长;服装设计者王秋萍是国家一级美术设计、上海舞美学会副会长。这两位专家承担过国内外许多著名艺术活动与影视作品的舞美设计,这次为评弹演出所做的舞美设计亦是倾注心血,尽显可贵的创新思维,效果值得击赏。
总之,都市评弹需要有反映都市生活的鲜活题材,需要有体现都市神韵的杰出人物,需要有适合都市观众欣赏趣味的表演样式,需要有展示都市风貌的舞台环境。而对这四道考题,《林徽因》都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更值得欣喜的是,《林徽因》由此得到了不少“初登门槛”的年轻观众、特别是大学生观众的肯定和欢迎,这为评弹艺术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应该说,这次《林徽因》在开篇之期就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绩殊为难得,但作为“初啼莺声”的新作,还有可以继续完善的空间:一是在铺陈感情主线的同时,通过剧情的设计和主要角色的语言和心理交流,更全面地、更直接地展示林徽因的杰出成就和出众才华;二是在艺术创新的同时,通过各种主要表演手法,更协调、更深刻地传承和体悟评弹的精神内涵与美学意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希望并深信,在社会各界的热忱关注和上海评弹团的不断打磨下,《林徽因》将成为更好地体现都市评弹艺术魅力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