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老年非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老年非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前瞻性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排除临床诊断心衰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入选患者血NT-proBNP水平,并据此将患者分为2组,即低NT-proBNP(<125 ng/L)组和高NT-proBNP(≥125 ng/L)组。分别在患者入组后3、6和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各种原因再次入院或急诊室治疗以及包括上述所有事件的复合终点事件。心血管事件定义为因心原性休克、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运重建导致的死亡、再入院或急诊室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比较不同组间生存曲线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NT-proBNP是否为老年非心衰住院患者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果

共入选老年非心衰住院患者600例,年龄(74.9±6.5)岁,其中男性304例(50.7%)。随访344(265,359)d,随访期间复合终点事件发生178例(29.7%),全因死亡19例(3.2%),失访12例(2.0%)。入选患者中,低NT-proBNP组286例(47.7%),高NT-proBNP组314例(52.3%)。与低NT-proBNP组比较,高NT-proBNP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心房颤动和心肌梗死的比例较高、认知水平和日常活动能力较低、白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较低(P均<0.05)。1年随访结果显示,高NT-proBNP组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低NT-proBNP组[33.4%(105/314)比24.8%(71/286),P=0.02],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亦高于低NT-proBNP组[17.5%(55/314)比8.4%(24/286),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亦显示出同样的趋势,高NT-proBNP组患者复合终点事件(Log-rank P=0.016)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Log-rank P=0.001)均高于低NT-proBNP组。高NT-proBNP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高于低NT-proBNP组[4.8%(15/314)比1.4%(4/286),P=0.020],但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则显示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52)。校正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舒张压、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心肌梗死、心房颤动、躯体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评分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复合终点事件(HR=1.376,95%CI 1.049~1.806, P=0.021)和心血管事件(HR=1.777,95%CI 1.185~2.664, P=0.005)的独立预测因子,但不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0.206)。

结论

NT-proBNP对老年非心衰住院患者的预后特别是再入院和心血管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测定此类患者的NT-proBNP水平有助于快速识别远期预后不良的高危人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近年来上海市公立医院白内障摘除手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研究。结合“上海市眼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和2014年“全国眼科能力调查表”,分析2013至2015年上海市公立医院的白内障摘除手术情况及眼科医师开展白内障摘除手术情况。对城区、近郊和远郊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的白内障摘除手术总量、院平均手术量、手术医师的年人均手术量等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013至2015年分别纳入二级医院5
为了充分发挥杂志的继续教育功能,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阅读杂志提高知识技能水平的同时能够免费获得Ⅱ类继续教育学分的需求,《中华眼科杂志》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联合为眼科医师搭建继续医学教育平台“专家讲坛”。每期讲座内容由眼科学分会各专业学组根据临床热点,委派相关专家撰写,希望能为广大眼科医师提供更为前沿、系统的眼科最新知识。对许多严重影响人群眼健康的疾病,如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而言,
期刊
真菌性角膜炎是我国角膜盲的重要原因,该病诊断困难、治疗棘手、预后较差。近年来,新的微生物实验室诊断技术和眼前节影像学分析方法不断出现并应用于临床,同时治疗方法也得到进一步改进,使得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本文针对近年来真菌性角膜炎在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诊断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上出现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这些新技术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技术可精确展示心脏三维形态结构,评价左心房纤维化程度,为AF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更多依据。心脏射频消融术是治疗AF的有效手段,CMR可以指导AF患者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以评估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和AF复发情况。因此,CMR在AF管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该文报道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合并恶性心律失常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探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典型或不典型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β-氨基丙腈(BAPN)诱导的主动脉夹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普通饮水,n=13)和模型组(1 g·kg-1·d-1 BAPN饮水,n=13),14 d时提取主动脉组织RNA和总蛋白,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对照组和模型组主动脉炎症相关基因、EP基因mRNA(每组各6只)和前列地尔受体4 (EP4)蛋
目的探讨西北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医院溶栓后区域转运至PCI医院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了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由基层医院转诊来的、发病时间<24 h的STEMI患者1 062例,根据治疗策略分为静脉溶栓联合PCI组(240例)和直接PCI组(822例)。观察终点为患者
目的比较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与传统维生素K拮抗剂(VKA)在活动性癌症患者中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Clinical Trials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5月前关于活动性癌症患者使用NOAC与VK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原始研究设计为RCT的二次研究,语种限制为中、英文。由2名研究者依据筛选策略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资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卒中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报道了1例因心房颤动行经皮心脏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后发生封堵器血栓形成的病例,提示对于左心耳封堵术后服用华法林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强调术后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并及时调整华法林用量,此外还应定期复查经食道心脏超声。
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和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13 097例,按PCI围术期抗凝治疗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和肝素组。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发生率,NACE定义为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紧急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uTLR)和全部出血的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