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10月,各企业到高校进行校园招聘,他们面对的求职群体已经不是80后了,而是90后。
有人说2012年是90后的职场元年,对于这个群体,他们踏入职场有太多的困惑和疑问。本文的归类,是把90后在职场中的一些典型表现总结出来,这些案例好比一面镜子,使站在职场起点的你看清镜子里的自己,也找到未来的方向。
进步和不足的90后
对于刚入职场的90后来说,大部分人没有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在择业时,薪资未必是首要考虑因素,更多的是在考量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思考工作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90后是进步的一代,因为他们能通过思考、探索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然而,90后身上也普遍存在着影响他们职业发展的不足和弊病。
心浮气躁 过于主观
A学的是机械工程,进到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做技术员。因为是新手,所以他的工作比较基础,外出工作时只能打打下手。可A觉得这些工作没什么意思,感觉不能让他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业务还没有完全上手,也没做出啥成绩,到第五个月他就辞职了。
慎重考量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没错,然而,对于新人来说,踏实学习的心态更重要。很多90后对于眼前的挫折、委屈、不顺利缺乏承受力,还会不自觉地放大问题的严重性,常以“感觉不合适”、“感觉不好”、“看着没发展”、“没多大意义”等理由不停地变换工作。根本原因是他们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不够清晰,缺乏中长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个性太强 不懂妥协
B进到一家小电子商务公司做网页设计师,自己在技术上有点功底,最喜欢做那种特炫的网页引人眼球。但工作中,客户总会说他的设计不好,提一些他认为“土得要死”的要求,让整个设计变得不伦不类。他因此和客户起了不愉快的争执,老板“教训”了他,让他要懂得与客户沟通交流的基本规则,可他完全不这么想,认为是对方欣赏水平有问题。就因为这样,他没忍多久就辞职了。
很多成功学的书告诉我们:“个性能让自己脱颖而出、与众不同,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少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份好的工作,也源于一份好的妥协。满怀梦想和冲劲的90后,不愿受职场规则、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办公室文化等因素的约束,只凭个人想法做事,忘了服从团队的意志和规则,因而屡屡碰壁、受挫。
想法很多 经验太少
C在大学参加一次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时获了三等奖,获奖给C带来的巨大信心也延伸到了工作中。他一直坚信自己的策划书是写得相当不错的,但实际工作中,他写的策划书几次被上司打回来重写,说是让他好好琢磨清楚市场需求。可他始终还是感觉自己的创意很好,对上司提出来的意见多有反感和抵触。
90 后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每天所能接触到的新事物和新信息,比之前任何一代人都多,所以他们的想法和创意很多,这是他们的优势。然而,这些想法和创意往往又停留在书面或理想状态里,一旦遇到现实问题,能力和经验马上就捉襟见肘了。
规划不清 惯性跳槽
D在物流公司做内勤工作,虽然这个行业现状不错,但他觉得自己对这个工作完全不感兴趣,做了3个月就辞了。可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他心里也没谱。家里催着他回去,说在老家给他安排一个银行的工作,但他也完全不感兴趣。工作就这样被悬在空中,到底怎么办他也不知道。
“我到底适合什么工作?”这个问题是90后新人的头等难题。毕业头几年似乎就是在“试错”中度过,甚至不少人毕业不到一年就已换了两三份工作。部分职场新人表示自己并不情愿频繁换工作,但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不清楚目前的职业发展阶段应该注意什么重点,所以总是左右摇摆。这种不能控制的跳槽行为,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演变成“习惯性跳槽”或“强迫性跳槽”,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有严重影响。
专家这么说
对于90后的职场新人,他们该怎么做才能够摆脱上文提到的诸多表现,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来听听他们对90后职场新人的建议吧。
专家小档案1:
张斌,全球职业规划师,大学生求职辅导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管理者心理资本研究生。
对于初入职场的90后,我用几个词来说吧。
第一个词叫“眼高手低”。意思是你的视野一定要打开,你在职场里你的思维一定要改变,不能说我还用学校的那套方式,因为你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学生,而职场里都是些老江湖老油条,你跟比你大那么多的人接触,你的视野能不能开阔很重要。为什么要手低呢?你不要说眼高手也高,“这种脏活累活我不愿意干!”这是要不得的,还是要踏踏实实低调地从最开始做起。
但凡是伟大的人都是从小角色做起的,比尔 · 盖茨是从程序员做起的,李开复也是,所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第二就是说心态要好。作为90后要学会理解职场潜规则,在这种规则下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不顺心的事儿,是避免不了的,每个人都会有,否则你不会有成长。这时候有的人就会很积极很乐观,有的人就崩溃了,要么辞职消极怠工之类,这种人心态就不太好。所以要针对职场的变化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第三我觉得还是要谦虚,虚怀若谷。因为毕竟你是一个新人,要多向前辈学习。我经常说“听在眼,说在简,馈在慢。”
不是拿耳朵听吗?不是,是要多观察,先别着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如果你拿不准的话,模仿是最好的办法。假设你跟领导去吃饭,你不知道点什么,就让领导先点。观察模仿,是最简单的。
说在简,就是说话要简洁。这个分人,有些领导就希望下属说得多一点,表达你的观点,但有的领导“你就一针见血就行”,所以“说在简”。
馈在慢呢,别人给你一些意见或想法,你先别急着反馈,先消化消化想想他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就是人和环境的匹配。所以事情发生了以后,结合当时的情境有没有可行的地方,先分析一下,不要急着反馈。
总结一下就是,不要冲动。90后可能个性比较强,但不能轻易跟领导顶嘴对吧?
专家小档案2:
王虹,国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任高级咨询顾问。
对于这群90后职场新人,我有两点建议:
1.在发展自己兴趣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做到平衡。
90后有个最大的资本,即他们比较注重自己个性和兴趣的发展,这是未来事业发展强有力的基础,因为在你喜欢的事物上隐藏着你的人生秘密。
他们不压抑自我,能够在喜欢的事情上投注精力,并且富有创造性。长久下来不仅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更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不过在追求自我个性的同时也势必会涉及到职场人际关系的处理、职场不同年龄段的沟通,以及与企业的融合上的问题。需要职场新人及时从学生心态向职场人心态转变。当然这也需要有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大家要有这个意识。
2.注重财商和个人形象品牌的打造。职场的工作技能会随着我们的工作实践慢慢提升,大家不要着急一下子就怎么样提高,而是在财商和职场个人品牌这些陪伴我们整个职业生涯的事情上需多下功夫。
工作了,拿工资了,势必会涉及钱的问题,而我们在学校里接触的财商教育几乎空白,需要我们在进入工作后补课。很多人在职场工作了几十年都很难有积蓄,问题不在于不努力,而在于财商知识的缺乏。
对于个人形象品牌的打造需要在着装搭配和提升品位上下功夫。职场新人不能说刚毕业就可以穿着随便,而是要穿适合自己的年龄、适合职场身份又符合经济条件的,至少让人看起来觉得是那么回事。
对于一个专业人士,至少要穿得很职业。很多职场新人一直穿着学生装,或者在着装上不注意,其实职场还是一个很注重外在的地方,没有好的着装品味,就是后期再向上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有人说2012年是90后的职场元年,对于这个群体,他们踏入职场有太多的困惑和疑问。本文的归类,是把90后在职场中的一些典型表现总结出来,这些案例好比一面镜子,使站在职场起点的你看清镜子里的自己,也找到未来的方向。
进步和不足的90后
对于刚入职场的90后来说,大部分人没有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在择业时,薪资未必是首要考虑因素,更多的是在考量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思考工作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90后是进步的一代,因为他们能通过思考、探索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然而,90后身上也普遍存在着影响他们职业发展的不足和弊病。
心浮气躁 过于主观
A学的是机械工程,进到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做技术员。因为是新手,所以他的工作比较基础,外出工作时只能打打下手。可A觉得这些工作没什么意思,感觉不能让他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业务还没有完全上手,也没做出啥成绩,到第五个月他就辞职了。
慎重考量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没错,然而,对于新人来说,踏实学习的心态更重要。很多90后对于眼前的挫折、委屈、不顺利缺乏承受力,还会不自觉地放大问题的严重性,常以“感觉不合适”、“感觉不好”、“看着没发展”、“没多大意义”等理由不停地变换工作。根本原因是他们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不够清晰,缺乏中长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个性太强 不懂妥协
B进到一家小电子商务公司做网页设计师,自己在技术上有点功底,最喜欢做那种特炫的网页引人眼球。但工作中,客户总会说他的设计不好,提一些他认为“土得要死”的要求,让整个设计变得不伦不类。他因此和客户起了不愉快的争执,老板“教训”了他,让他要懂得与客户沟通交流的基本规则,可他完全不这么想,认为是对方欣赏水平有问题。就因为这样,他没忍多久就辞职了。
很多成功学的书告诉我们:“个性能让自己脱颖而出、与众不同,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少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份好的工作,也源于一份好的妥协。满怀梦想和冲劲的90后,不愿受职场规则、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办公室文化等因素的约束,只凭个人想法做事,忘了服从团队的意志和规则,因而屡屡碰壁、受挫。
想法很多 经验太少
C在大学参加一次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时获了三等奖,获奖给C带来的巨大信心也延伸到了工作中。他一直坚信自己的策划书是写得相当不错的,但实际工作中,他写的策划书几次被上司打回来重写,说是让他好好琢磨清楚市场需求。可他始终还是感觉自己的创意很好,对上司提出来的意见多有反感和抵触。
90 后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每天所能接触到的新事物和新信息,比之前任何一代人都多,所以他们的想法和创意很多,这是他们的优势。然而,这些想法和创意往往又停留在书面或理想状态里,一旦遇到现实问题,能力和经验马上就捉襟见肘了。
规划不清 惯性跳槽
D在物流公司做内勤工作,虽然这个行业现状不错,但他觉得自己对这个工作完全不感兴趣,做了3个月就辞了。可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他心里也没谱。家里催着他回去,说在老家给他安排一个银行的工作,但他也完全不感兴趣。工作就这样被悬在空中,到底怎么办他也不知道。
“我到底适合什么工作?”这个问题是90后新人的头等难题。毕业头几年似乎就是在“试错”中度过,甚至不少人毕业不到一年就已换了两三份工作。部分职场新人表示自己并不情愿频繁换工作,但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不清楚目前的职业发展阶段应该注意什么重点,所以总是左右摇摆。这种不能控制的跳槽行为,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演变成“习惯性跳槽”或“强迫性跳槽”,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有严重影响。
专家这么说
对于90后的职场新人,他们该怎么做才能够摆脱上文提到的诸多表现,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来听听他们对90后职场新人的建议吧。
专家小档案1:
张斌,全球职业规划师,大学生求职辅导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管理者心理资本研究生。
对于初入职场的90后,我用几个词来说吧。
第一个词叫“眼高手低”。意思是你的视野一定要打开,你在职场里你的思维一定要改变,不能说我还用学校的那套方式,因为你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学生,而职场里都是些老江湖老油条,你跟比你大那么多的人接触,你的视野能不能开阔很重要。为什么要手低呢?你不要说眼高手也高,“这种脏活累活我不愿意干!”这是要不得的,还是要踏踏实实低调地从最开始做起。
但凡是伟大的人都是从小角色做起的,比尔 · 盖茨是从程序员做起的,李开复也是,所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第二就是说心态要好。作为90后要学会理解职场潜规则,在这种规则下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不顺心的事儿,是避免不了的,每个人都会有,否则你不会有成长。这时候有的人就会很积极很乐观,有的人就崩溃了,要么辞职消极怠工之类,这种人心态就不太好。所以要针对职场的变化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第三我觉得还是要谦虚,虚怀若谷。因为毕竟你是一个新人,要多向前辈学习。我经常说“听在眼,说在简,馈在慢。”
不是拿耳朵听吗?不是,是要多观察,先别着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如果你拿不准的话,模仿是最好的办法。假设你跟领导去吃饭,你不知道点什么,就让领导先点。观察模仿,是最简单的。
说在简,就是说话要简洁。这个分人,有些领导就希望下属说得多一点,表达你的观点,但有的领导“你就一针见血就行”,所以“说在简”。
馈在慢呢,别人给你一些意见或想法,你先别急着反馈,先消化消化想想他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就是人和环境的匹配。所以事情发生了以后,结合当时的情境有没有可行的地方,先分析一下,不要急着反馈。
总结一下就是,不要冲动。90后可能个性比较强,但不能轻易跟领导顶嘴对吧?
专家小档案2:
王虹,国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任高级咨询顾问。
对于这群90后职场新人,我有两点建议:
1.在发展自己兴趣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做到平衡。
90后有个最大的资本,即他们比较注重自己个性和兴趣的发展,这是未来事业发展强有力的基础,因为在你喜欢的事物上隐藏着你的人生秘密。
他们不压抑自我,能够在喜欢的事情上投注精力,并且富有创造性。长久下来不仅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更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不过在追求自我个性的同时也势必会涉及到职场人际关系的处理、职场不同年龄段的沟通,以及与企业的融合上的问题。需要职场新人及时从学生心态向职场人心态转变。当然这也需要有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大家要有这个意识。
2.注重财商和个人形象品牌的打造。职场的工作技能会随着我们的工作实践慢慢提升,大家不要着急一下子就怎么样提高,而是在财商和职场个人品牌这些陪伴我们整个职业生涯的事情上需多下功夫。
工作了,拿工资了,势必会涉及钱的问题,而我们在学校里接触的财商教育几乎空白,需要我们在进入工作后补课。很多人在职场工作了几十年都很难有积蓄,问题不在于不努力,而在于财商知识的缺乏。
对于个人形象品牌的打造需要在着装搭配和提升品位上下功夫。职场新人不能说刚毕业就可以穿着随便,而是要穿适合自己的年龄、适合职场身份又符合经济条件的,至少让人看起来觉得是那么回事。
对于一个专业人士,至少要穿得很职业。很多职场新人一直穿着学生装,或者在着装上不注意,其实职场还是一个很注重外在的地方,没有好的着装品味,就是后期再向上发展,也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