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定阳:“禾下乘凉梦”后继有人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敏锐地发现,袁老的小儿子、现任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袁定阳浮出水面,牵动着世人的心。6月18日,袁定阳北上内蒙古,继续“袁梦计划”。他将继承父亲衣钵,成为杂交水稻科研的继任者。

跟随父亲,跳入“农门”种稻


  袁定阳1970年3月出生于湖南,他出生时,父亲正值不惑,工作勇往直前,杂交水稻育种进入攻关阶段,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了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冥冥之中,袁定阳与杂交水稻结下不解之缘。
  小时候,袁定阳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跟着父亲下田,稻田里不仅有好玩的青蛙、泥鳅、螃蟹等,还能看到稻种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像变戏法似的,发芽、长高、扬花、结穗,成为盛在碗里的大白米饭,神奇而有趣。每每在父亲指导下,从一片稻田里,找到父亲需要的样本,得到父亲的肯定,袁定阳感到十分自豪。在他眼里,父亲是个会变魔术的英雄,自己长大后也要成为父亲那样的魔术师。
  袁定阳20岁时参加高考,考试一结束,就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跟着父亲走进稻田。这是他和父亲之间多少年来形成的默契。那年气候异常,父亲辛辛苦苦种的试验田大面积绝收,两系杂交稻育种研究下马,父亲的事业跌到谷底。袁定阳看着憔悴的父亲心疼不已,想安慰几句,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父亲明白袁定阳的心意,语重心长地说:“干我这一行的,失败是常有的事。搞一百次试验,如果能成功一两次,就算是相当幸运的了。有的人,在科研道路上探索一辈子,仍然没有成功。如果你选择走科研这条路,就得有不怕失败的心理准备啊。”袁定阳一直把父亲当作学习的榜样,听到父亲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信心,填报了心仪的广西农学院农学专业,跟随父亲跳入“农门”,决心把杂交水稻研究作為自己的职业。父亲看到杂交水稻事业后继有人,很是欣慰。
  大学期间,袁定阳学习成绩优秀,担任了学校科研小组的组长。他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实验任务,还利用课后时间自学农业知识,带领科研小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实验,对水稻培型有自己的见解。他对农业科学充满热情,不分昼夜地在实验田里钻研,常常顾不上吃饭,同学们很佩服他。有个同学开玩笑说:“你姓袁,对水稻又如此着迷,不会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亲戚吧?”袁定阳腼腆地笑笑,在他眼里,父亲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学习的标杆。
  袁定阳毕业后,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负责各类水稻研制培育实验。工作过程中,他看到父亲不仅肯吃苦,而且知识很渊博。随着工作的深入,袁定阳有了自己跟进的课题,感觉到知识储备的不足,迫切希望学到更多国际上的先进知识。
  袁定阳一边搞科研,一边报考研究生。工作两年后,考取湖南农业大学,攻读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士。他接触到最先进的共转化研究方法,开始研究基因水稻。2001年,袁定阳考取香港中文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为“东方魔稻”走得更远而不懈努力,人们称他为“杂交水稻之子”。

杂交水稻,再添“神雕侠侣”


  父亲的徒子徒孙数不胜数,大多是男的,袁定阳早已习以为常。1997年7月的一天,袁定阳发现实验田里多了一位女生的身影,他以为是新来的实习生,没有太在意。
  一次晚饭后,袁定阳和父亲聊起工作进展的情况,父亲告诉他,单位新来的女同事叫段美娟,比他小4岁,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是个好苗子。袁定阳有些奇怪:“这不大符合你的选材风格呢。”他知道父亲一直想招聘几个能吃苦耐劳的青年小伙子充实到团队。
  父亲告诉袁定阳,这个姑娘了不起,让他重新认识到女性的力量。段美娟初来应聘时,父亲跟她一再强调:水稻育种研究是个苦差事,需要长年累月在室外工作,不仅苦累,而且日晒雨淋,晒得黝黑黝黑的,不适合女孩子。可段美娟有备而来,表明自己不怕苦累,还汇报了自己针对杂交水稻研究做的一些准备工作。父亲见段美娟态度诚恳,而且资质优秀,履历内容翔实,心里有所松动,最后双方签订了一份“五年稻田野外实践”的协议。
  袁定阳关注起段美娟,看这细皮嫩肉的小姑娘,整天扎进试验田里,一边在野外寻苗,一边做田野调查。为了做好水稻栽培生理研究课题,段美娟起早贪黑收集测量数据,袁定阳心里有些疼惜,更多的是佩服。
  段美娟进步很快,不久加入到袁定阳的科研团队,开展对水稻关键光合功能因子的研究。袁定阳和段美娟长期一起工作,两人互生情愫。袁定阳觉得段美娟不寻常,长相柔美却不娇气,性格坚强,遇到挫折不退缩,是科研道路上的好帮手。段美娟欣赏袁定阳低调做人,虽然出身科研世家,但很朴实,不端架子,不夸夸其谈,是个实干家。
  袁定阳性格腼腆,平时话不多,但他跟段美娟在一起时却有说不完的话,有对“三观”的交流,有对课题的探讨。经过两人的共同努力,培育出无筛选标记的转PEPC及PPDK基因水稻恢复系统合体,提高了水稻基因相关方面的研究水平。相似的经历、共同的事业让两颗年轻的心相互碰撞,迸发出绚丽的爱情火花,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为杂交水稻界的“神雕侠侣”。因此有人戏称,袁隆平的儿媳妇不好当,首先得种五年水稻。
  袁定阳和段美娟的美好爱情结出果实,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女儿,爷爷袁隆平给她们取名袁有清和袁有明,分别代表着雨水和阳光,有了雨露、阳光,杂交水稻才有希望。

“禾下乘凉”之梦,后继有人


  袁隆平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定阳与段美娟结婚后,没有躲在父亲的光环下享福,父亲对他们的要求比以前更高、更严格。袁定阳夫妇生怕辜负了父亲和社会的期待,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心中压力更大。有一次,袁定阳接手一个新的攻关项目,由于白加黑地连轴运转,血压一下子飙到老高,不得不住院治疗,一个星期后,血压才降下来。   有了爱情的滋润,袁定阳与段美娟的心贴得更紧,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劲头比以前更足。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两人在田里进行调查的身影。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办公室或者家里,都成为他们的科研现场。
  当时,第一代杂交水稻研究已经有了进展,但是个体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从基因研究的角度,给出严谨的调查结果。袁定阳夫妇决定挑起这副担子,填补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空白。
  袁定阳先后参与多个科研重大课题,主持了863计划重大项目,“水稻智能不育系的创制与应用”的子课题项目“第一代水稻智能不育系的生物安全评估与育种应用”。带领研究团队成功选育了一系列两系和三系杂交稻新不育系。他将两系和三系的新育种成功培养成为适合各地区环境的新组合。成果应用到实践,不仅高产,而且在抗虫、防寒上表现优异,全面推广后,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袁定阳和妻子共同参与了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转基因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课题。他们在袁老的带领下开展研究,寻找能够提高水稻二氧化碳同化效率的关键基因。夫妻俩最拿手的领域是光效育种,在植物光呼吸系统中取得进展,通过人工干预,加强水稻光呼吸,提升水稻二氧化碳同化率,促进水稻增产。
  经过20多年的历练,袁定阳如今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员,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的妻子段美娟也是杂交水稻专家,研究的领域是植物基因工程和水稻遗传育种,先后主持了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项目。她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产、抗病、抗虫、抗逆水稻新品种选育。她用长江中下游稻区的水稻进行抗虫转基因新品种的培育,取得水稻抗虫新进步,为袁定阳在两系和三系新育种培育研究提供了大量帮助。2021年初,段美娟从行政职位上退下来,有了更多时间研究杂交水稻。4月份,袁定阳夫妇获得了关于水稻遗传科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为了中国人能牢牢地把饭碗端在手里,袁隆平“异想天开”,把无数个不可能变成现实。近几年,袁隆平和袁定阳父子着力研究耐盐碱水稻,再次挑战不可能。他们为耐盐碱水稻拟定了“十百千”三年目标:即2020年推动十万亩、2021年推广百万亩、2022年推广千万亩“海水稻”种植,希望以此带动一亿亩耐盐碱水稻种植。2020年1月13日,袁隆平在三亚发布“袁夢计划”。袁定阳夫妇也是“袁梦计划”的坚定拥护者和执行人。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先生带着未竟的梦想去往天堂,一家人悲痛万分。袁定阳很快振作起来,拿过“接力棒”,于6月18日和10名从事数字农业的青年一道,来到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举行“袁梦计划”二期发布会:计划“十四五”期间,在兴安盟的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水稻20万亩,帮助当地水稻种植户实现收入翻番。
  大师已逝,但“袁梦”仍在。袁定阳带领青年科研工作者,在“袁梦”路上稳步前行,朝着先生制定的“高产、更高产、超高产”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
其他文献
我们小的时候,母亲不喜欢雨天。春雨绵绵,下起来不爱停歇。我家三间土屋,黄泥抹的屋顶,在春雨的慢慢浸洇下,不出一天就会漏雨,滴答、滴答、滴答,雨水不分昼夜滴落在接雨的盆里罐里,滴滴答答的声音,让母亲愁容满面,一叹再叹。最让母亲发愁的还是我们兄妹三个不懂事的孩子,总趁母亲一眼没看住便蹿出院去,冒着细雨去找小伙伴们玩耍,不玩到衣服湿透,鞋子裹满泥巴,是不会想起来回家的。母亲苦于拿不出衣服给我们替换,所以
期刊
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民间俗语中有生活智慧,说的不就是“躺平”吗?累了就躺,困了就睡,人之本能。奋斗时奋斗,躺下时躺下,这是正常的生命状态。躺平为什么引发如此大的争议,甚至形成代际、阶层、城乡间的分裂,一边义愤填膺,坚定地要躺平,一边痛心疾首,要把躺平的人拉起来,到底争的是什么?  中间的分野可能在于,存在两种“躺平”:一种是作为个人理性的躺平;一种是作为集体非理性的躺平。我并不反对前者,但
期刊
李汉俊:“必须随时随地要有牺牲的决心”  李汉俊(1890—1927年,湖北潜江人),14岁时东渡日本留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1918年7月,他从日本回国,住在胞兄李书城上海的公馆里,发表大量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译作,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  1920年2月中旬,陈独秀潜来上海,住在渔阳里2号。共同的理想,使李汉俊与陈独秀过从甚密,陈、李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
期刊
有數据显示,在非航空载舰上使用直升机完成救援任务的飞行员,遇到生命危险的概率约为航天员的5倍、喷气式轰炸机飞行员的10倍、民航飞行员的54倍……在人们通常的印象里,这样一个“刀口舔血”的职业,并不适合女性。  然而在电影《紧急救援》中,就刻画了一名专业过硬、沉着冷静的女机长,她的原型就是在搜救领域工作十几年,从普通队员一步步成长为搜救机长的宋寅。在社交平台上刷屏的纪录片《时代先锋》,更加真实地还原
期刊
在阐述合作学习理论、实施要素以及方法分类的基础上,运用合作学习小组成就分组法,以武术为教学内容,以武术兴趣和合作精神等为因变量进行18周实验干预,检验合作学习小组成就
摘 要:為了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研究的热点和趋向,并基于此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武术研究中应关注的问题。运用文献计量法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论为:发文机构具有高度集中性,且主要集中于我国专业性体育院校;主要发文作者形成了跨地区的多中心合作网络;高发文量作者的合著论文署名折射出师生关系,并且是武术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且形成了学术共同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研究的热点对武术实践形成了全面覆
近年来,不少文化类电视节目受到全民追捧。《中国诗词大会》唤起观众对古典诗词的诵读热情;《国家宝藏》引发国人守护文明的责任感;《典籍里的中国》生动演绎经典著作的文化故事;河南卫视精心打造的《唐宫夜宴》和《端午奇妙游》则以绝美中国风火爆出圈。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敏锐地发觉其中蕴藏的创新潜力。  中华文化是这些优质节目的根本所系,传诵不绝的诗词经典、萃集历史精髓的文物古迹、彰
期刊
与印度接壤的不丹,出人意料地成功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截至2021年6月,不丹全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2062例,死亡病例1例。这背后离不开不丹国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以下简称“旺楚克”)的付出。  现年41岁的旺楚克被誉为“全球最英俊国王”,也是一位深受不丹人民爱戴的国王。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前往偏远的小村庄甚至边境地区,只为亲自提醒人们注意防疫。  不丹首相洛塔·策林说,国
期刊
暑假已至,本应迎来“旺季”的校外培训机构,却在2021年遭遇了一盆扑面而来的“冷水”。尽管各地具体政策松紧有别,但对校外培训机构加强控制、收紧授权,已然成为各地各级有关部门的监管共识。在管控趋势的影响下,许多习惯了在假期把子女“托付”给补习班的家长,不得不另想办法,给孩子寻找更合适的去处。而这也对社会提出了一个问题:哪里才是孩子们在暑假中最好的归宿?  在理想状态下,我们当然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家人
生在黄河畔,是幸运的。大河润泽,豫东大地一度美丽富饶。  生在黄河畔,也是不幸的。1855年,黄河改道北流,留下一条沙荒故道,成为豫东的灾害源。此后,这里风沙漫天、盐碱遍地、草木稀疏,老百姓吃尽了苦头。  万幸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这里的人民最终战胜灾害,开创出新生活。图① 兰考县徐场村的泡桐林中,徐亚冲与妻子卫晨欣在合奏。图② 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附近的泡桐林。图③ 民权林场中的黄河故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