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学,彰显品德与社会课堂的魅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c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都是好邻居》一课中,基于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我尽量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表现形式,利用生动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有效的师生情感沟通,帮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提问、讨论、总结、感受,帮助学生慢慢厘清原初经验,扩充新经验,内化为可运用的技能经验。在整个课堂中我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给他们留下思考空间,表达机会,为他们搭建探索知识、形成技能、升华情感的课堂舞台。此时,“且行且思”,我的课堂仍有很多不足,总结起来就是三“重”三“轻”。
  一、重形式,轻效果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设计了开放式的小组合作交流活动,本意是希望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课堂生成的知识技能,巧妙处理邻里关系。但我发现,对于邻里矛盾,部分同学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完全内化为自身经验,比如他们虽然学会用“相互谦让”这一方法,但是自己又不太清楚本身运用了什么方法解决的邻里矛盾,说明他们新形成的知识技能还不能被灵活运用。其次,学生交流讨论不充分,交流形式化,最终发言的学生是本来思维相对敏捷、活跃的“快手”,对于接受新技能较慢的学生就明显跟不上节奏,沦为了“听众”。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我认为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要避免“虚假合作”。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注意小组成员的多样化、互补性,使每个小组成为一个“动力整体”。
  本节课中,我采用了社会凝聚力理论学家阿朗逊的“切块拼接法”,例如解决邻里矛盾问题,小组合作的过程中1.先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讨论问题,然后每位組员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解决方法。2.选择了相同解决方法的组员再次进行结合,共同商讨、交流、共生,这样撷取了集体的智慧,成为这个方法的“专家”。3.“专家”再次回到最初的小组,轮流分享交流自己的获得,其他组员学习。在汇报展示时,组员应该“轮流”被推荐,这是为了避免“快手”霸占交流机会,促使每个小组成员各各有任务,人人有机会,达到小组内成员共同成长的目标。
  二、重表现,轻生成
  课堂突发事件具有确定性、复杂性和突发性,这决定了教室是个“风云诡变”的地方。对于课堂突发情况,我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化,我希望学生跟着教师思路走,完整呈现教学内容,不要出现“节外生枝”。可在本节课偏偏出现了小小的“意外”,比如在说说你的好邻居、你的感受这一环节时,有位同学说:“老师,我爸爸妈妈是来北京打工的,房子是租的,我们不太和周围的邻居接触,因为我总是有点害怕房租阿姨,她看起来有点凶凶的。我觉得还好,并没有给生活带来不便,我们一家三口过得挺好!”这时其他同学开始窃窃私语。其实对于这个学生的问题,有很多维度可以引导,但是我并没有给出过多的引领,只是一带而过。
  新课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念,要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认识个体差异。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应该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了解他们心中所思所想,清楚他们的兴趣爱好、内心需要、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遇到课堂突发状况才不会不知所措。在本节课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家庭背景显得尤为重要。课前教师可采用调查问卷法作出前测,问卷中提及“你有邻居吗?”“你觉得你的邻居怎么样?”初步了解该生家庭租房的情况以及对于邻居的看法,就能提前作出准备。
  三、重框架,轻细节
  窦桂梅老师认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课堂更是由一堆堆的细节生成。课堂细节,往往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习惯。 我将整节课按照教学设计框架逐一完成,但是忽略了些细节问题。例如:语言过于生活化,缺乏简洁、凝练,少了些掷地有声。比如在总结“关键时候伸出援手”时我提到“同学们,记住关键时候要去帮助邻居,不要不理人家”,“不理人家”这类语言过于地方化,在今后的课堂中一定要注意。其次,我的课堂评价存在缺乏差异性、评语过于简单、最佳评价时机把握不准以及评价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让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真诚的鼓励。比如“你真棒”这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语较多,而针对学生课堂表现而做出的针对性评价较少。最后,这些评价掌握的时机也不对。
  素质教育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建立在学生主体的基础之上,每个评价的切入点都是针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获得生成的。教师通过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首先,从学生参与课堂环节的状态进行评价。可以考虑学生感兴趣的程度,查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观察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明确学生对学习投入的热情。这样使得评价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其次,根据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进行评价。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要参与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机会采取不同的信息交换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选取活动方式,最大程度地丰富教学形式。以此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保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最后,关注学生参与的品质,对此进行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明确学生对于想描述的观点表达的是否清晰、准确,要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自己“角色演绎”的投入程度。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本节课中哪里的表现还需提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表述自己的想法,以学生一节课的综合表现进行多维度评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谨记这一堂课的收获,为学生长知识搭建平台,为学生用技能构建平台,为学生升品德铺道路,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作用。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的提出, 其核心内容就是强调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学生, 让学生做创造的主人。在教育领域, 教师应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会应用, 而不是把所学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所以,对于“开展创造教育,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我有以下思考。  一、用班级文化滋养学生心灵  班级文化是学生发展的灵魂,是引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引擎。我们班级以“爱心、诚心信心、恒心”为班训,学生来到班级,首先要做
期刊
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在从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通过尝试,探究计算方法……体会数学知识内容中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案例: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9加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下面试图通过对本课的两次不同教学尝试的片断描述,对在口算教学中“如何提高计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一些初步的尝试
期刊
一、活动背景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新版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前两节所学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了一个整体。并且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还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对整章知识起到了延续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
期刊
摘要 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提高学业成绩、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云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一种移动学习方式。本案例以石油及其炼制的教学设计为例,开展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云学习,体现了教学情景化、集约化和高密度的特点,以及多样性、多层次、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  关键词 真实情景 云学习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石油的炼制   自从上海实施高考新政以来,很多学校设置
期刊
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作用,利用教师的丰富创造力去开发新的体育器材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完善的体育器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体育锻炼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当前一些学校的体育器材设备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在农村学校中,本身存在体育器材缺乏,学生对体育器材的使用也少,可能在个别学校还没有体育器材。这就要求體育教师要合理的开发和使用体育器材,发挥器材的
期刊
英语绘本对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好处是非常大的,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体验到英语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条件不好,家庭教育也相对不好,使得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训练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提高英语阅读技能。本文以英语绘本阅读为例,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能力。  一、借助绘本阅读,营造英语课外阅读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有很
期刊
一、前奏——在生活中接触地铁  时代在发展,现代城市交通越来越便利,地铁也逐步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恰好我们幼儿园前面的十字路口,规划修建地铁3号线,孩子们每天路过十字路口就会看到修建工地,于是孩子们就好奇地铁的修建过程,坐过地铁的小朋友会分享自己的乘坐经验,没坐过的小朋友会猜测地铁的是什么样的?他们会一起讨论地铁是什么样的?那个工地是在做什么?已经修了很久了,怎么还没有修好呢?当地铁3号线开通后,
期刊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在通过对学生的不断细心培养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不仅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大大的提升。现在,你若想要立足于现在的社会就一定要有文化。2015年3月教育部关于成立第六届教
期刊
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欣赏歌曲,学生们的确感受到了这首曲子很美很美。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具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深入,教育发展观的社会价值,已成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实现个体价值的目标取向。教育发展了,个体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就会对社会需要和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教育发
期刊
摘要: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音乐活动对孩子的生活、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音乐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增强孩子对音乐美的敏感性,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孩子教育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使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换句话说,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