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于艺”:一种文学态度和生存方式——京派作家与母语写作之二

来源 :文艺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36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其他文学流派相比,京派文学的一个重要文学理念是承续、光大母语文化精神,进而将其转化为母语文学的新传统.“游于艺”是京派作家母语写作的一种文学态度和生存方式,与儒家的“游于艺”意在“仁乐”、道家的“游于艺”意在“天乐”不同,京派同人的“游于艺”追求的是“艺乐”.从文学是语言艺术的层面来看,“游于艺”的本质是对母语文学精神的皈依,京派同人祈望从人生中创造艺术,以艺术融化人生,正是在“艺”之“乐”中,生命的热情被转换为诗意的抒写.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文章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及分析,以当代视角对电影的工业产品属性及艺术作品属性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通过考察二者的关联及冲突,梳理了特定电影作品及现象产生的内在因果关系,文
舆论监督主要指将一切社会性的决策和实施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的理性监督之下,实现其操作的透明化,与西方舆论监督属于不受“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监控且矛头主要向上的独立
这里所说的时政新闻是指从改革开放以前沿袭下来的、具有明显宣传色彩的时政新闻采、编、播(报)形式。我认为 ,目前时政新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强调新闻宣传功能的同时 ,压抑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ASC、caspase-1及IL-1β在大鼠牙周炎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者在大鼠牙周组织中随炎症程度不同表达的变
在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人格魅力无疑是核心,是灵魂。古往今来,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单是修养境界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一种看不见的教育力量。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
五四早期的汉语“小诗”所受到外来影响的直接渊源是日本诗歌,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歌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影响.“小诗”在创作观念、体式、语言和意象的选择、情感表征等多个方
通过总结经验,提出斜并掘进中快速施工方法和翻,拉,装的技术装备,以及排水、分段提升等有效措施。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apid
一、以德治校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把师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首位。    1 师德的铸造。“振兴国家的希望在民族,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首先,要注重师德学习。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听优秀教师师德报告,谈学习心得,组织师德考试。其次,要注重师德教育。要在教职员工中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散文诗是以散文为表、诗歌为里的现代抒情样式.一般认为散文诗诞生于法国,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传入中国,并迅速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诗体之一.从二十年代至今,散文诗的影响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