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贫开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要求我们“要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实,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南和重要遵循。
甘肃省和政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地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深入实施省委“1236”、州委“415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坚持政策向扶贫发力、资金向扶贫倾斜、项目向扶贫聚焦,下决心“拔穷根”、“改穷业”、“挪穷窝”、“换穷貌”,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以上率下,落实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虚不空。和政县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当前最艰巨的使命、最重大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来抓,摆在全县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摆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中去研究,摆在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中去谋划。特别是围绕中央、省委扶贫开发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充分调研,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和政县贯彻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意见》,为落实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委中心组多次学习习总书记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特别是视察甘肃东乡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措施办法。县委主要领导对扶贫开发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为全县各级各部门作出了表率,传导了压力、靠实了责任,全县上下形成了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浓厚氛围和行动自觉。
二是精准到位,扭住发力重点全面提升扶贫开发效益。紧盯对象、目标、内容、措施、考评“五个精准”,持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力解决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围绕对象精准,按照“户申请、社评议、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精准识别出贫困村56个,贫困人口8276户5.57万人,进一步健全了贫困人口数据库,实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围绕目标精准,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体系》中的23项指标的具体内容,因村因户施策,突出“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等工作,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增收计划,实施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了“五清”、“六有”;围绕内容精准,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一一摸清需求,精准配置扶贫资源,加大倾斜扶持力度,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围绕措施精准,整合双联干部、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挂职村干部等帮扶力量,在全县122个行政村全部组建了扶贫双联党建“三位一体”帮扶工作队,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围绕考评精准,把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考察内容,作为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强化督促检查、完善制度办法,引导党员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经受锻炼、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争创佳绩。
三是整体联动,促进扶贫开发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深入开展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省、州、县118个双联单位、4354名联户干部全力实施“八个全覆盖”、兴办“五件实事”,统筹推进“六大任务”,先后协调落实项目177项,资金10.6亿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964件,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使双联行动成为了密切联系干部群众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直通车和扶贫攻坚的大平台。积极拓展扶贫方式,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格局,先后实施了3个整乡推进、43个整村推进项目,扎实开展以“扶贫、助学、助老、助残、助力”为主题的扶贫济困“五助”活动,中国银监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1567.88万元,厦门市集美区落实对口帮扶资金200多万元,社会各界累计捐款捐物750多万元,全县上下凝聚起了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四是培育产业,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向“造血”的根本性转变。按照“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和“一个产业带富一批群众”的发展理念,通过以奖代补、政策奖补、资金互助、产业合作等形式,集中扶持壮大旅游、油菜、啤特果、畜牧养殖、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全方位促进富民增收。先后引进了投资5.6亿元的复兴厚中藏回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园、投资1.7亿元的巴巴啤特果有限责任公司6万吨果汁饮料生产线、投资1.1亿元的年加工5万吨菜籽油及蛋白饲料生产线等一大批产业项目,有效解决了产业链条短、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提高了特色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2014年,全縣接待游客1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8亿元;油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产值达到2.01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8万亩,产值达8400万元;规模养殖场达97个,规模养殖户达3850户,畜牧业产值达到1.15亿元;啤特果栽培面积达15万亩,产值达1.2亿元;流转土地6.1万亩,流转率达到25.9%。
五是创新机制,全力促进扶贫攻坚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大胆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全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全面落实到村的生产发展计划制和到户的为民办事清单制,全覆盖推行宗教工作“145”制度和“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
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把优质扶贫资源向最贫困的村户倾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战略性转变,有效放大了扶贫开发的整体效应。建立动态化管理机制,定期调整扶贫台账,及时对特困户信息进行更新,对脱贫对象及时办理退出手续,对因各种原因新增的贫困对象,及时纳入扶贫范围,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力帮多扶。 建立專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对扶贫项目资金统一管理,坚持和完善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强化审计监督检查,加大违纪违规行为惩处力度,对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现象零容忍。建立扶贫绩效考核机制,将年度减贫任务作为干部评价和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提前脱贫的乡镇、村给予奖励,对不能按期脱贫摘帽的,严格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政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2年以来,农村贫困人口从6.44万人下降到3.57万人,累计减贫2.87万人;贫困面从41.3%下降到22.5%,下降18.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2962元增加到2014年的3873元,净增911元。
二是基础条件大幅改善。大力实施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硬化通村道路489.26公里,通村道路硬化率达91%;实施民生水利项目23项,解决了15.68万人的饮水问题,改造农村危旧房户12800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359户7925人,产业促收能力大幅提高。
三是群众收入明显提高。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精心培育壮大旅游、油菜、啤特果、畜牧养殖、中药材、劳务等富民产业,全方位增加群众收入。特色产业的种植面积和产值逐年增加,特色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4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49.9%,劳务输出的数量、工资性收入的比例、返乡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加。
四是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大力发展以教育为主的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改造学校D级危房17680平方米,D级危房率下降到了26.6%。
着力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98.86%以上,建制村的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到78.86%。着力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覆盖率达3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率覆盖达96.01%。
五是劳动力素质得到提升。大力实施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转移就业工程,累计完成技能培训2.03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5780人(次),劳务输转15.71万人(次),劳务创收17.49亿元。
六是金融支撑作用大幅增强。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搭建政府、银行、企业的对接平台,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中和农信额贷款等各类涉农贷款3.08亿元。筹资8857.3万元,组建了106个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累计为8805户贫困户发放借款10306万元,有效地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
甘肃省和政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地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深入实施省委“1236”、州委“415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坚持政策向扶贫发力、资金向扶贫倾斜、项目向扶贫聚焦,下决心“拔穷根”、“改穷业”、“挪穷窝”、“换穷貌”,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以上率下,落实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虚不空。和政县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当前最艰巨的使命、最重大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来抓,摆在全县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摆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中去研究,摆在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中去谋划。特别是围绕中央、省委扶贫开发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充分调研,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和政县贯彻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意见》,为落实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委中心组多次学习习总书记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特别是视察甘肃东乡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措施办法。县委主要领导对扶贫开发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为全县各级各部门作出了表率,传导了压力、靠实了责任,全县上下形成了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浓厚氛围和行动自觉。
二是精准到位,扭住发力重点全面提升扶贫开发效益。紧盯对象、目标、内容、措施、考评“五个精准”,持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力解决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围绕对象精准,按照“户申请、社评议、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精准识别出贫困村56个,贫困人口8276户5.57万人,进一步健全了贫困人口数据库,实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围绕目标精准,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体系》中的23项指标的具体内容,因村因户施策,突出“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等工作,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增收计划,实施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了“五清”、“六有”;围绕内容精准,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一一摸清需求,精准配置扶贫资源,加大倾斜扶持力度,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围绕措施精准,整合双联干部、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挂职村干部等帮扶力量,在全县122个行政村全部组建了扶贫双联党建“三位一体”帮扶工作队,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围绕考评精准,把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考察内容,作为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强化督促检查、完善制度办法,引导党员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经受锻炼、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争创佳绩。
三是整体联动,促进扶贫开发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深入开展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省、州、县118个双联单位、4354名联户干部全力实施“八个全覆盖”、兴办“五件实事”,统筹推进“六大任务”,先后协调落实项目177项,资金10.6亿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964件,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使双联行动成为了密切联系干部群众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直通车和扶贫攻坚的大平台。积极拓展扶贫方式,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格局,先后实施了3个整乡推进、43个整村推进项目,扎实开展以“扶贫、助学、助老、助残、助力”为主题的扶贫济困“五助”活动,中国银监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1567.88万元,厦门市集美区落实对口帮扶资金200多万元,社会各界累计捐款捐物750多万元,全县上下凝聚起了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四是培育产业,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向“造血”的根本性转变。按照“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和“一个产业带富一批群众”的发展理念,通过以奖代补、政策奖补、资金互助、产业合作等形式,集中扶持壮大旅游、油菜、啤特果、畜牧养殖、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全方位促进富民增收。先后引进了投资5.6亿元的复兴厚中藏回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园、投资1.7亿元的巴巴啤特果有限责任公司6万吨果汁饮料生产线、投资1.1亿元的年加工5万吨菜籽油及蛋白饲料生产线等一大批产业项目,有效解决了产业链条短、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提高了特色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2014年,全縣接待游客1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8亿元;油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产值达到2.01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8万亩,产值达8400万元;规模养殖场达97个,规模养殖户达3850户,畜牧业产值达到1.15亿元;啤特果栽培面积达15万亩,产值达1.2亿元;流转土地6.1万亩,流转率达到25.9%。
五是创新机制,全力促进扶贫攻坚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大胆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全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全面落实到村的生产发展计划制和到户的为民办事清单制,全覆盖推行宗教工作“145”制度和“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
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把优质扶贫资源向最贫困的村户倾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战略性转变,有效放大了扶贫开发的整体效应。建立动态化管理机制,定期调整扶贫台账,及时对特困户信息进行更新,对脱贫对象及时办理退出手续,对因各种原因新增的贫困对象,及时纳入扶贫范围,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力帮多扶。 建立專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对扶贫项目资金统一管理,坚持和完善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强化审计监督检查,加大违纪违规行为惩处力度,对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现象零容忍。建立扶贫绩效考核机制,将年度减贫任务作为干部评价和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提前脱贫的乡镇、村给予奖励,对不能按期脱贫摘帽的,严格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政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2年以来,农村贫困人口从6.44万人下降到3.57万人,累计减贫2.87万人;贫困面从41.3%下降到22.5%,下降18.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2962元增加到2014年的3873元,净增911元。
二是基础条件大幅改善。大力实施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硬化通村道路489.26公里,通村道路硬化率达91%;实施民生水利项目23项,解决了15.68万人的饮水问题,改造农村危旧房户12800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359户7925人,产业促收能力大幅提高。
三是群众收入明显提高。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精心培育壮大旅游、油菜、啤特果、畜牧养殖、中药材、劳务等富民产业,全方位增加群众收入。特色产业的种植面积和产值逐年增加,特色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4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49.9%,劳务输出的数量、工资性收入的比例、返乡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加。
四是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大力发展以教育为主的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改造学校D级危房17680平方米,D级危房率下降到了26.6%。
着力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98.86%以上,建制村的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到78.86%。着力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覆盖率达3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率覆盖达96.01%。
五是劳动力素质得到提升。大力实施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转移就业工程,累计完成技能培训2.03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5780人(次),劳务输转15.71万人(次),劳务创收17.49亿元。
六是金融支撑作用大幅增强。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搭建政府、银行、企业的对接平台,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中和农信额贷款等各类涉农贷款3.08亿元。筹资8857.3万元,组建了106个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累计为8805户贫困户发放借款10306万元,有效地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