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对作弊的认知障碍谈高校学风建设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根据当今形势对大学生作弊群体、作弊现象盛行归因作简单剖析,从大学生对作弊行为认知障碍深入分析折射目前高校严峻的学风建设问题,并以此为契机,从端正大学生对作弊行为认知角度扭转考风,进而推进高校学风建设进程,创建优良学风,优化大学教育的环境。
  关键词: 大学生 作弊行为 认知障碍 学风建设
  1.引言
  在如今的高校中,作弊之风已然成为一种扭曲的文化趋势席卷菁菁校园。由于大学生对于作弊行为存在普遍认知障碍,使得这股歪风泛滥并且迅猛,大力冲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产生负面影响。对于作弊行为,大部分学生已经无法用传统的是非观、对错观甄别,它就像隐藏在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地带,界定不清,无法辨别,理所当然地存在着,这类现象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反思。
  2.大学生作弊的群体性及归因分析
  2.1大学生作弊的群体性分析。
  2011年,某高校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对四所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有过作弊经历,可看出作弊行为的普遍性;而男生作弊的概率为女生的两倍,可见作弊行为还具有倾向性。作弊是一种群体性行为,大致由以下几种人群组成:一是平时不学无术、沉迷网络游戏、调皮捣蛋、企图通过作弊蒙混过关的学生,这一群体以男生居多;二是成绩中等偏上,担心拿不到奖学金、无法评优评奖或竞选某职位而侥幸作弊的学生,这一群体大都为班委、学生干部,甚至是学生党员;三是平时沉默寡言,成绩中等,学习能力差,对自身自信心不足,担心复习过的知识忘记的学生,这一群体以女生略居多。以本学院某系的作弊学生为例,这三个群体人数相当,各占三分之一。
  2.2大学生作弊盛行的归因分析。
  关于大学生作弊归因的研究数不胜数,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大致有社会虚假浮躁大环境影响,学校监管力度不强,片面强调竞争性的文化氛围及僵化式考试模式的限定,等等。另外,还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大学期末考试各老师竞相划重点已经成为部分高校考试的潜规则,甚至是不成文的隐性规定,这使不愿意复习的学生有了钻空子的机会,直接将老师的重点变成小抄带上考场;再者,老师的监考态度是一大诱因。考场上责任心强、恪守职责的严厉老师会遭到广大学生在微博等公共媒体上的吐槽、人身攻击等,而监考松散、对作弊行为视若无睹的老师则大受好评。学校就此问题也没有进行统一规范,久而久之,迫于压力,原先严厉的老师开始对作弊行为持不理会态度,导致整个监考环境松散,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学生作弊现象。
  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人意识、精神及心理微妙反应累加的结果。有对考试作弊行为认识不当的认知心理、为获取高分及奖学金的虚荣心理、“别人作弊我也作弊”的从众心理、“作弊没被发现”的侥幸冒险心理、“碍于友情,无法拒绝”的同情心理,等等。
  3.大学生对作弊行为的认知障碍及作弊后行为心理剖析
  3.1大学生对作弊行为的自我认知障碍。
  固然,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是产生作弊现象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与大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相关,特别是当今局势下“90后”大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存在认知障碍。首先,“90后”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缺乏正确的认识,过多关注社会上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表现出习以为常的心理状态,并对此获得的意外收获表示羡慕,追求实惠,功利色彩严重;其次,考试作弊实际上是用非正当的手段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为己有,行为上等同于偷窃,并且有的作弊行为还需要精心预谋策划,准备缩印的小抄、夹带资料或者高科技通讯工具,等同于有所预谋的偷窃行径,并非一时的贪念所致。很明显目前大学生并没有将这两者等同或挂钩,不认为考试作弊已经触摸了道德底线,丧失了诚实守信,违背了公平公正原则;最后,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一名人员通过一个行为实验发现,学生的意识里并没有意识到作弊是不道德的,只有在潜意识里才认为它是不道德的。这也为解释作弊现象猖狂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作弊行为属于大学生的道德自我欺骗。
  据我校的一项“对作弊行为看法”问卷调查显示,受调查的326名学生中,27.3%的学生认为为了获取高分而作弊是可以理解的,并且周围也有人作弊,有机会的话自己也会作弊;37.12%的学生因为考虑到作弊后果,不会作弊;值得欣慰的是,35.58%的学生杜绝作弊,并认为作弊行为可耻。从这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到,部分学生对于作弊行为是持“宽容”态度的。如若作弊得逞的同学会大肆炫耀作弊手段的高明,以此为荣;如若作弊被抓的同学也没意识到这是一种难以启齿的行为,不以为耻,而其他同学就不会对其另眼相看,甚至调侃其被抓到是因为运气不佳、倒霉所致,并非本人自身原因。诸如此类的误区,使大学生对作弊认知呈现“病态化”趋势。从数据中也可看到,如果高校加强对作弊行为的处罚,就可以提高威慑性,减少作弊现象。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作弊学生的处罚仍然没有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特别是民办独立学院顾及就业率、学位率、生源等因素对作弊学生的处罚并没起到威慑力,再加之现在学生的维权意识强,除非有确凿的证据,否则学校不敢予以严格惩罚,而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3.2大学生作弊后被抓现场行为心理剖析。
  据观察,随着大学生对作弊恶习观念的淡薄及考试作弊行为认知的障碍,当考生在考场上被监考老师发现作弊并收缴证据后,相比以前的害怕紧张悔恨心理,越来越呈现出其他几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分别为:一是无奈心理。当被发现作弊后,学生表现出无可奈何的表情,甚至认为监考老师故意针对自己,言语上表现为“别人也作弊,为什么偏偏抓我”的无辜;二是淡定漠视心理。作弊学生的心态由过去的紧张变得坦然。有的学生在被发现作弊后,没有丝毫的悔恨之意,从容地离开考场,漠视考场纪律与考试规定;三是争执心理。有的学生因夹带纸条或偷看被发现后,宣称自己并没有看到内容,更没有抄袭成功,不算作弊。并且与监考老师僵持不下,始终不肯承认作弊行为;四是钻空子心理。有的学生因夹带小抄被发现的同时,迅速毁灭证据,撕烂吞下纸条,试图掩盖其作弊行径,情节恶劣;五是恼怒心理。少数同学甚至被抓的同时,强词夺理,抱怨监考老师太认真,恼羞成怒的同时还通过咒骂、破坏公共财物等方式发泄不满情绪。   大学生对作弊行为的认知不到位及作弊后被抓现场的种种异常心理,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及德育方面的缺失,没有认识到作弊行为的危害性,没有认识到这是不道德的行为规范,更加没有认识到此举与大学生的形象如此格格不入。
  4.以加强考风建设为契机,推进高校学风建设进程
  学风建设是一所高校治学的根基与灵魂之所在。作弊成风的现象正对高等教育发出质疑唏嘘声,也挑战着高校学风建设的底线,岌岌可危的考风折射出严峻的学风建设问题,重塑高校考风考纪,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迫在眉睫。
  4.1加强荣辱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考试观。
  改变大学生对作弊行为的认知障碍,要全面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才是正确的价值取向,意识到作弊是一种违法乱纪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努力营造“赶,学,帮,扶”的学习氛围,创建奋发向上的优良学风,树立大学生并非为考试、为高分、为混文凭而学的学习观,并非“一考定局”的考试观。总之,我们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着手,端正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4.2完善制度建设,改变传统考核模式。
  拥有一套科学而严谨的规章制度是使学风建设有章可循的依据。各项管理、建设、惩罚、监督制度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并且要严格执行、落实到位、奖罚分明,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度。取缔单调僵化式的笔试考核模式,多形式考察检验学习成效,如加大平时成绩比例、社会实践,以课堂考察为主,等等,综合评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淡化学生对分数的重视程度。
  4.3深入教学改革,端正考风,带动学风。
  高校考风的大力纠正,还可通过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课堂掌控水平辅助完成。让学生在新的教学试验中提高学习能力,激发求知欲,体会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并非只追求考试结果。要求教师规范师德,严谨治学,杜绝教师学术造假、考前泄题、监考松散等恶性行为造成的考风学风败坏现象。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品德对学生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端正考风,带动学风建设。
  4.4加大力度取缔作弊歪风,创建优良学风。
  从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数据库,引入高科技手段加强考试监控,严惩作弊行为和严格考务管理等方面入手,坚决遏制大学生的各种作弊动机,取缔作弊之歪风邪气,为创建优良学风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
  5.结语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作弊不仅毁坏个人德性,而且欺亲师,违校章,辱国体,害子孙。作弊成风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如今作弊现象愈演愈烈,考风败坏,学风固然懒散,渐而演变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随着精英式教育转变成大众式教育,大学教育成为产业化生产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素质却每况愈下。大学生不仅对作弊行为存在认知障碍,在判断一些事物对错是非上也存在认识不到位、思维局限、注重个人功利色彩、投机取巧等特点,这应该引起深思与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取缔歪邪之风,创建优良学风,净化大学这座象牙塔的公平、健康、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云峰.大学生作弊心理的调查研究与教育策略[A].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6):62-67.
  [2]廖凤林,蒲小波.大学生作弊是道德自我欺骗吗[J].心理科学,2011,34,(6):1448-1452.
  [3]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封余军,熊正烨等.从高校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谈谈校风学风教风建设[J].考试周刊,2011,(7):1-2.
  [5]黄斌.民办高校大学生作弊现象分析与对策[J].教育教学研究,2011,7,(8):125-127.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结合对英国著名“剑桥现象”的思考,客观分析剑桥现象形成的原因,总结我国高校内科研人员的特点,反思我国高校对科研人员的管理现状,探讨“剑桥现象”对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 剑桥现象 我国高校 科研人员 管理  剑桥市发展成为欧洲最为璀璨夺目的高科技集聚区,[1]这种现象被称为“剑桥现象”。正是有了剑桥大学这个世界领先的教育与科研机构,才产生了著名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有许多基础知识要求中学/生理解和掌握。本部分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但学生往往对其中的知识点理解不透或掌握不全面,因而容易在答题时丢分。为此特将本专题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便帮助学生备考。  一、理清、区分和识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在细胞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比如:  (1)最重要的是原核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
摘 要: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作者建议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队伍和推进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两大方面着手去解决。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对策  高校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
用Faddeev-Senjanovic量子化方法对超对称电动力学系统在一般情况下进行了量子化,得到了格林函数的生成泛函.通过对一些约束作线性组合获得了另一个第一类约束,构造出了该体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大学生所接受,其基本前提就是必须得到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目前大学生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具有片面性、易变性,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不一致性等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激发大学生高度信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情感因素,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
崇安地处闽赣边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一九三○年五月,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崇安人民就在中共崇安县委和县苏政府的领导下,以主人翁的姿
【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政治宣传,农民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思想的解放,现在的农民画展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同时已经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农民画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同时,其也代表着典型的地域特征以及艺术风格。东丰农民画从出现开始,就融入了许多其他艺术的特点,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进化。这篇论文主要内容是分析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东丰农民画,文章一共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生物产业的腾飞是我国2020年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一步。无论国家还是地方都制订了完善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对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数量和质量要求。地方高校是培养
摘 要: 中央电大根据高职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在高职类开放教育专科专业启动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教育”。作者对电大某教学点“双证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在电大系统中开展“双证教育”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 “双证教育” 调查分析  随着科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既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
【摘要】本文由四部分内容组成:首先简单介绍了文中涉及的概念;其次概括了生态设计的特点;再次归纳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设计目标;最后以生态理念、环境艺术为切入点,围绕环境艺术的设计展开了讨论,内容涉及维持生态平衡、彰显艺术氛围等。希望可以给设计人员一定的启发,为环境艺术的设计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态设计;城市环境艺术;环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