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PA行业业务检查制度的演进厍程

来源 :审计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m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统计,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违规现象,发现受罚机构中经营机构占比例最高,它们在资金使用方面违规最多。上市公司受罚原因首先以信息披露违规比例最高,其次是市场行为,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受罚大多是由于其提供中介服务的上市公司在上市材料和财务报告中存在虚假,事务所未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对问题处理不当,直接参与造假的较少。
本文在分析注册会计师和企业管理当局基本博弈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一般性的博弈揭示了监督博弈中的佯谬问题,并进行解读,本文还指出,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风险的加剧,注册会计师保险问题必然成为一种新兴的业务。
我国内部审计建立以来,有关法规明确其职能为内部审计监督,专司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因而属于“监督主导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内部审计要求的提高,参照国际内部审计组织有关的材料,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应由“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和咨询职能。
本文以中国证监会《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的出台和最终被修改为主题,引入RossL。Watts和Jerold Zimmerman的“会计理论的供求:辩解市场”理论,并对网站和报刊上有关补充审计的文章和评论做了调查。作者经过调查分析认为,16号文件的出台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国内所”)的反对,都创造了各自的辩解市场,并相应刺激了各自理论的供给。国内所为反对16号文件迫切需要会计理论支持,迅速而充裕的理论供给实质上形成一种舆论压力,再加上安然事件的“及时”出现,最终导致了证监会不得不对16号文
本文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和特点出发,论述了内部控制评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内部控制的涵义及主要内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内部控制评审的内容。
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新近发布了关于公共会计责任委员会的框架,拟以独立管制取代自我管制。基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正处于转轨改革时期,本文对该框架的内容予以引介,以提供借鉴和实践经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