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爱和责任诠释农村寄宿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随着资源整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寄宿制农村学校不仅成为新生事物的热点现象,而且呈现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之势。由于学生群体个性鲜明、结构复杂,尤其是留守生、单亲生和贫困生的比例在逐步增大,这对寄宿学校的教育管理形成了强烈的挑战性。“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兵头将尾”的班主任教师,他们更是责无旁贷、首当其冲。安全无小事,牵动千万家。如何做好寄宿制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呢?这是一项在摸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实践性课题。本文结合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希望以此能为更多后来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寄宿学校 学生安全教育 班主任工作 实践与思考
  在基层广大农村,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逐步到位,尤其是寄宿制(包括半膳制)学校的迅速发展,对学生的各类安全教育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化,并已成为农村寄宿制学校亟待重视、加强和规范的一项基本工作。对于这些“以校为家”的学生来说,农村学校的全部职责和应尽义务在于,不仅要引导好他们的学习方面,还要为其创设并提供温馨宜人的生活环境,以有效保障寄宿生的在校安全、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近几年来发生的校园各类安全事件,如踩踏、食物中毒、失踪和伤害等触目惊心现象,既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反思:如何有效加强校园内的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呢?本文结合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首先,要强化爱生意识,力促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在现代社会体系单元中,每一位孩子承载着一个或多个家庭的希望和梦想。由于种种因素,家长把孩子寄住在学校里食宿和学习,这是一种出自内心的信任和依靠。作为一所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学校,由此承担着对学生各类安全的意识教育和责任保护义务。而班主任教师恰是这个方面的第一责任人。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就有了爱的一切。”因此,作为学生的“教父教母”,班主任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防范措施放在各项工作第一位,真正做到“常教育在口边上,常帮助在手头上,常落实在督查上”,来不得半点的忽视和马虎。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除了形成一整套的班规制度外,更要协调各科任教老师,把之有效地渗透到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从而真正地形成“安全教育常在、安全警钟长鸣”的现象。如理化等危险性实验操作,教育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要严格地按照规则和章程操作;体育训练同样要因人而异,切不可用一根尺子量人,以免出现伤害事故等。
  其次,要实施精细管理,力促安全教育不留盲区。提及校园安全问题,许多教师都会想到学生的人身和财物安全,主要包括吃、住、行和水、电、盗等方面。这类安全因素是显性的,许多师生在日常化教育中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其实,初中学龄正处于青春期阶段,从某角度来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安全教育往往显得更为突出、更加重要。比如,初中生的异性吸引或者“早早恋”现象,初中女生由于生理发育引起的身体不适与心理恐慌现象,网络交友和思想怪异现象,由于家庭矛盾引发学生的逆反状态,“90后”“00后”的社会特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校园监护人”——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应有之义。再者,这对于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来说,不是薄弱之处就是无能为力,更是寄宿制学生家长的鞭长莫及现象。有鉴于此,对于显性安全方面,我们要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具体化的教育方式;而对于那些隐性化的学生安全,切不可“选择”、“淘汰”甚至“拒绝”学生,而是要给予“因人而异、因势顺导”地个性化教育和有效性帮助。
  再次,要注重习惯养成,力促安全教育持久有效。杰·泰勒曾经说过:“习惯是行为的女儿,不过女儿反过来养育母亲,并按母亲的模样生下自己的女儿,不过更漂亮,更幸运了。”然而对于安全教育问题,在许多学校及其班主任身上,客观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中,作为责任者、主导者和施教者,班主任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积极有效地开展有重点、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养成性教育。比如,为了做好养成性教育工作,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习惯于制定本班的“安全教育活动目标”,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卫生防治安全、居家安全和青春期心理安全等方面,成立各类“安全巡视监督员”,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竞赛活动,以不断放大“以赛激趣”效应来促进学生的“外化—内化—外化”,往往能够收获持久有效的效果。
  最后,要加强家校互动,力促安全教育合力运行。从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孩子校园内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学生,然而在家里却显得性情暴戾、行为乖张、不尊教化,甚至比较叛逆,让家里很是头疼。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他们大多生长在“龙子凤女”的环境里,缺乏相应的历练和教育。即使农村家庭的学生,他们也是远离田园、不谙农事。许多家长除了提出一些学习性要求外,对自家孩子的思想发展和行为规范甚至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无形中对学校教育产生了相互抵触、此消彼长的现象。有鉴于此,作为寄宿制学校及其班主任教师,应通过登门家访、集中座谈、书信、校讯通等平台载体,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庭进行联系;并充分利用手中拥有的非权力因素,从不同层面施以安全教育的有益性影响,让家长们清楚地意识到家校互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配合班主任工作,从而形成“安全教育、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实践表明,家校互动能够收获“1+1>2”的综合性教育效果。
  总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不断创新和逐步完善的实践性课题。作为班主任教师,只要勇于创新、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在学生心目中播下平安幸福的种子。
其他文献
教师,虽然不会有多少大显赫,然老师终日同文化相携,和知识共舞,与心灵互动,却也有自己特有的高洁与典雅。作为教师,教学之余我常到书海中徜徉,在书香中沐浴,时常感到无比的惬
【正】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不仅可以深化课程改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在交际时发现某种言词过于直露,可能伤及对方的感情,引起猜疑,于是换用一种
在对富有文化内涵的文本进行翻译时,语用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这是因为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靠文化的载体——语言来实现的。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具有一定文化内
在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场内,选择空地和巨尾桉林下两种结构类型,对主要气象要素进行了一天的对比观测。结果表明:(1)日均太阳照度为空地型(108590lx)>林下型(2989lx);日均地面温
【正】 高校津贴分配改革的动因是教职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必须协调好教职工的物质利益关系。而和谐育人环境的概念是相对的,其内涵会随着教育的发展
口译译员在口译中不仅仅是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忠实的传递者,在整个口译过程中同样具有显身意识;“信息把关”是译员通过语言传递权力的实施体现出的强烈显身意识的表现之一。本
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律系沃尔夫岗·赛勒特教授、汉斯约克·奥托教授与1996年9月中旬访问我院中德所,并分别作了题为"论德国法官的独立性"和"德国劳动市场的法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