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播主持创作的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优势特征的重要表现。个性标志着艺术境界里一种特有的风格和独具的魅力,是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创作中不是刻意的与众不同,而是体现个性。只有个性鲜明才能更能赢得受众。
一、播音主持中创作的个性美,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美
形式不能脱离内容而独立,必须达到形式与内容、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契合与统一。那种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脱离思想性去追求艺术性的创作方法,是一种台本求末、空中楼阁式、放弃播音工作者应有的党性立场和社会责任感的不正确的态度,其创作必然也是苍白的、乏味的和缺少感染力的,是一种“恶劣的个性化”这是播音创作的内在特殊规律所决定的,它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创作应有所区别。播音主持创作的个性与播音主持风格是不可分的,在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一致的播音风格,就是指播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
二、播音主持创作的个性是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个性导向的不同,就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审美需要、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不同,因而在播音创作时就会有自己独有的体验,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最终形成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和播音风格。即使是播同一篇作品,表达也不尽相同。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和播音风格。其最终根源就在于他们有自身独特的生理机制和经历,及其实践所决定的心理过程。我们应当明确,并非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特征都和創作个性有关,凡是和播音作品无关、有损于播音创作的一切个人琐碎的、庸俗的东西都和创作个性毫无关系。把播音创作的个性体现,等同于播音员、主持人“自我表现”,就会造成把表现各种纯粹的个人的东西,个人感情、个人情绪、个人经验看作是播音员、主持人创作的个性。
三、不断的超越自我,能体现播音主持创作的个性
在播音主持界,许多播音员,主持人,总是不满意自己的播音作品,不断超越已经形成的创作个性。比如赵忠祥,从他最早担任新闻播音员开始到现在,他不断地超越自己,从他主持的各种各样的节目中可以看出,无论什么类型的节目都能如鱼得水、驾驭自如。一方面“快乐地爱好自己,一方面又要痛苦地突破我自己,提高我自己。”这种突破是一种超越,是播音员、主持人审美的理想个性对审美的现实个性的超越。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可以分为二重主体,一是表现主体,多为无意识,另一个是内观主体,着重于有意识的、自觉的活动,超越属于表现主体的功能。在播音创作中,意识思维活动常常表现为一种“超越思维”,它即可以打破常规思维,超出某一固定的范围之外,又能不断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不难理解,所说的播音创作个性的超越,并不是取消创作个性的一贯性,恰恰相反,它是播音创作个性常在常新的保证。超越是创作个性的内在要求。
四、主持人需要结合节目自身的特点
“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处在变化之中,就需要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只有在这种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他的创作个性,才可能保持着常新的生命。否则就会逐渐变得贫乏、单调,以至于完全消失。”无论哪类节目,主持人都需要结合节目自身的特点,洞悉听众群心理及其对节目的需求,不断改进、完善节目。这是对主持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要求。节目始终向着与听众融合的方向发展,最终做到让听众自己将自己融于其中。但节目做得再好,听众喜新厌旧的心理却是一成不变的。假如我们跟不上听众欣赏口味的变化,一个再好的节目也很快就会被听众所忘记。对此,主持人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让节目常新常变。变。要有原则,它建立在沿用原有好的结构模式的基础上,但一味地"吃老本",也会走入背离听众心理的误区,造成不堪的后果。亦即变要有度。依照这个原则,"音乐晨报"在不同的时期"变"过多次,如听众参与方式的变化,从电话、信件增加到网络、EMAIL、手机短信等;再如栏目设置的变化,也要尽可能地适应听众的需求。
五、做到节目与听众感受相融合
节目与听众感受融合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它要求主持人在节目的制作、改进、再制作的过程中逐渐体会与领悟。从我所主持的各类不同节目以及与听众交流所获信息中体会到,每一档节目都能反映与听众相融的程度。程度深,反映在节目上是听众对节目有依赖性;程度浅,导致听众感觉节目可有可无。这就是同类节目不同主持人做会有很大差异的缘故。做到与听众相融的同时,节目的风格也自然而然形成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主播徐俐可以说在现在的新闻播报方面风格独树一帜、态度鲜明,节奏明快,朝气蓬勃,节奏把握与语气处理自信大气,有一种特有的鲜活生动感。但当初她来到中央台播中国新闻时,还是传统播读。后来看到台湾新闻的播报风格,很受启发,再加上对当时国情的分析,觉得应让海外的人看看我们中国现在与以前完全不同了,中国现在是一个自强开放进步的国家,要体现出这点来,播音时就要改变原来的风格,比较果断强势有力度,既反映新闻真实,又体现出国家尊严。这种播音方式一出来,在海外引起反响,得到好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的变化,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又看到徐俐的播音风格有了新的变化,少了些锐利、泼辣,多了些沉稳、从容,更适合现在人们的欣赏习惯。
参考文献:
[1]于婷.播音风格多样化与人才培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05).
(作者简介:刘亚军(1972-),男,安徽淮北人,淮北市广播电视台。)
一、播音主持中创作的个性美,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美
形式不能脱离内容而独立,必须达到形式与内容、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契合与统一。那种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脱离思想性去追求艺术性的创作方法,是一种台本求末、空中楼阁式、放弃播音工作者应有的党性立场和社会责任感的不正确的态度,其创作必然也是苍白的、乏味的和缺少感染力的,是一种“恶劣的个性化”这是播音创作的内在特殊规律所决定的,它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创作应有所区别。播音主持创作的个性与播音主持风格是不可分的,在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一致的播音风格,就是指播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
二、播音主持创作的个性是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个性导向的不同,就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审美需要、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不同,因而在播音创作时就会有自己独有的体验,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最终形成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和播音风格。即使是播同一篇作品,表达也不尽相同。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和播音风格。其最终根源就在于他们有自身独特的生理机制和经历,及其实践所决定的心理过程。我们应当明确,并非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特征都和創作个性有关,凡是和播音作品无关、有损于播音创作的一切个人琐碎的、庸俗的东西都和创作个性毫无关系。把播音创作的个性体现,等同于播音员、主持人“自我表现”,就会造成把表现各种纯粹的个人的东西,个人感情、个人情绪、个人经验看作是播音员、主持人创作的个性。
三、不断的超越自我,能体现播音主持创作的个性
在播音主持界,许多播音员,主持人,总是不满意自己的播音作品,不断超越已经形成的创作个性。比如赵忠祥,从他最早担任新闻播音员开始到现在,他不断地超越自己,从他主持的各种各样的节目中可以看出,无论什么类型的节目都能如鱼得水、驾驭自如。一方面“快乐地爱好自己,一方面又要痛苦地突破我自己,提高我自己。”这种突破是一种超越,是播音员、主持人审美的理想个性对审美的现实个性的超越。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可以分为二重主体,一是表现主体,多为无意识,另一个是内观主体,着重于有意识的、自觉的活动,超越属于表现主体的功能。在播音创作中,意识思维活动常常表现为一种“超越思维”,它即可以打破常规思维,超出某一固定的范围之外,又能不断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不难理解,所说的播音创作个性的超越,并不是取消创作个性的一贯性,恰恰相反,它是播音创作个性常在常新的保证。超越是创作个性的内在要求。
四、主持人需要结合节目自身的特点
“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处在变化之中,就需要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只有在这种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他的创作个性,才可能保持着常新的生命。否则就会逐渐变得贫乏、单调,以至于完全消失。”无论哪类节目,主持人都需要结合节目自身的特点,洞悉听众群心理及其对节目的需求,不断改进、完善节目。这是对主持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要求。节目始终向着与听众融合的方向发展,最终做到让听众自己将自己融于其中。但节目做得再好,听众喜新厌旧的心理却是一成不变的。假如我们跟不上听众欣赏口味的变化,一个再好的节目也很快就会被听众所忘记。对此,主持人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让节目常新常变。变。要有原则,它建立在沿用原有好的结构模式的基础上,但一味地"吃老本",也会走入背离听众心理的误区,造成不堪的后果。亦即变要有度。依照这个原则,"音乐晨报"在不同的时期"变"过多次,如听众参与方式的变化,从电话、信件增加到网络、EMAIL、手机短信等;再如栏目设置的变化,也要尽可能地适应听众的需求。
五、做到节目与听众感受相融合
节目与听众感受融合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它要求主持人在节目的制作、改进、再制作的过程中逐渐体会与领悟。从我所主持的各类不同节目以及与听众交流所获信息中体会到,每一档节目都能反映与听众相融的程度。程度深,反映在节目上是听众对节目有依赖性;程度浅,导致听众感觉节目可有可无。这就是同类节目不同主持人做会有很大差异的缘故。做到与听众相融的同时,节目的风格也自然而然形成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主播徐俐可以说在现在的新闻播报方面风格独树一帜、态度鲜明,节奏明快,朝气蓬勃,节奏把握与语气处理自信大气,有一种特有的鲜活生动感。但当初她来到中央台播中国新闻时,还是传统播读。后来看到台湾新闻的播报风格,很受启发,再加上对当时国情的分析,觉得应让海外的人看看我们中国现在与以前完全不同了,中国现在是一个自强开放进步的国家,要体现出这点来,播音时就要改变原来的风格,比较果断强势有力度,既反映新闻真实,又体现出国家尊严。这种播音方式一出来,在海外引起反响,得到好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的变化,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又看到徐俐的播音风格有了新的变化,少了些锐利、泼辣,多了些沉稳、从容,更适合现在人们的欣赏习惯。
参考文献:
[1]于婷.播音风格多样化与人才培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05).
(作者简介:刘亚军(1972-),男,安徽淮北人,淮北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