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稻作为我国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水稻单产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水稻高产创建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希望对水稻高产创建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水稻高产创建;选种;育苗;病虫草害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水稻总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因此水稻高产创建对我国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水稻高产创建在选种、育苗、移栽、施肥、病害防治、收获等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改善,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 存在的问题
1.1 品种选择多乱杂
目前水稻高产创建在选种方面普遍存在从区域性、丰产性到商品性样样具备,品种多、杂、亂的问题,部分地区栽种的水稻品种达到几十种之多,其中一些品种还属于未经审定的。由于农民对种子知识缺乏相应的科学了解,往往容易受到电视广告及各种宣传单的影响,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符合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种子品种。
1.2 育苗技术不科学
水稻育苗有湿润育秧和旱育秧之分。目前,2种育苗方式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许多农民掌握不了苗床的温湿度和病虫草害管理,盲目地加大播种量,推迟抪种期;平时对秧田疏于管理,导致秧苗成活率低、秧龄延长、病虫草害现象严重,缺乏壮秧,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
1.3 栽植技术传统化
由于种植业效益比较低下,城市化人口逐渐增加,农村大量轻壮劳动力向城市流转,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许多秧田都是由一些老人和妇女来负责种植。科技含量低、季节矛盾、劳动力矛盾突出加之基础设施差,自然灾害频繁,从而造成粗耕滥种,栽植质量不高;栽植时期延长,造成后期的基本苗不足,无效分蘖较多,不利于水稻高产。
1.4 施肥原始化
合理施肥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现阶段许多农民在施肥管理时延续传统的施肥理念,重追肥、轻底肥,重化肥、轻农家肥,重氮肥、轻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且对施肥时间、施肥量把握不到位。在中后期阶段往往侧重于施加氮肥,从而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使水稻无效分蘖增多,贪青晚熟,诱发病虫危害,遇低温阴雨,造成减产。
1.5 病虫草害防治盲目化
随着水稻品种培育的不断改进和栽种方法的不断变化,水稻病虫草害也在随之改变,一些病虫害有愈加严重的趋势,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在高氮肥用量的不断影响下,稻瘟病、稻曲病逐年突显,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稻飞虱抗药性增加,加重对水稻的危害。在水稻免耕技术的普及推广下,稻田的草稻混杂生长,草害问题不断加重,造成的减产损失越来越严重。
1.6 适时收获随意化
水稻收获是保证高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水稻收获太早,会导致籽粒不成熟、不够饱满、干粒重下降,造成减产。收获太晚,遇风会加重籽粒的掉落,加之水稻收割时期阴雨天气多,容易长芽和霉变,造成减产或影响品质。现阶段对水稻的收获时机往往根据经验来判断,缺乏科学的判断依据,难以把握最佳的收获时机。
2 解决办法
基本原理:壮秧早栽,稀植壮株,充分发挥杂交水稻分蘖发生早、单株生长健壮的优势,为高产群体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分蘖成穗质量,优化穗粒结构,实现了杂交稻高产的穗足、穗大和籽粒充实良好相结合,成为强化栽培水稻在产量构成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控制性湿润灌溉,使水稻根系生长健壮、活力强,尤其是后期根系衰老缓慢,是后期籽粒灌浆的重要促证。创新性的“密中有稀、稀中有密”三角形栽植方法,使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得以改善,后期光合作用和光合势增强,光能利用率高,明显的后期生长优势强于中前期,为杂交稻穗大粒多的高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奠定基础。
2.1 科学选种
选种时应该选用经过审定,通过小面积示范,丰产性、商品较好,适宜当地的品种,同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注意品种的熟期,不能一味追求高产而采用熟期较晚的品种,以保证水稻的安全成熟;选用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积极引进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以防品种同质化诱发的病虫草害问题;通过正规渠道购种,谨防假冒伪劣品种。
2.2 培育壮秧
科学的育苗管理是水稻高产的重要保证:采用旱地育稀植育秧技术,节约用种量,减少育苗面积,充分利用早春温光资源,减少人力矛盾,季节矛盾,方便管理,节约水资源,有利于培育壮秧。这种技术的要点如下:
秧田的选择:选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50cm以下,杂草少,便于管理,距本田较近的疏松肥沃土壤,辅以人工培肥、调酸。苗床地与本田比为:小苗1:50,中苗1:40,大苗1:30。
整地作厢:育秧苗床忌用碳酸氢氨、草木灰等碱性肥料和未腐熟的畜粪。通过整地平整后依东西向1.6m开厢,厢面宽1.3m,厢面高0.1~0.15m,厢沟0.3m。
适时播种:在地温达到12℃以上时便可播种。播种前的2~3d选晴天中午进行晒种,以打破种子休眠期,如使用包衣种子,晒种后便直接播干种子。未包衣的种子可播干种子,也可釆用浸种后催芽播种。播种过程中要先浇足底水,稀播匀播,盖种后辅以化学除草。为提高苗床温度,预防倒春寒,多采用覆双层膜增温保温,即平铺一层膜后再起小拱棚盖膜。
旱育秧管理:前期主要是温湿度管理,重在保温。出苗在80%左右时抽出平铺的那一层膜,立苗现青后既要防止倒春寒冻坏秧苗,又要防止中午高温烧苗。在育秧底水充足时,秧苗前期一般不缺水,若清晨发现秧苗的叶尖上无露珠,应该及时洒水。掀开覆膜之后应淋以足够的水分,以免秧苗失水过多。在秧苗两叶至两叶一心时,应结合浇水增施清粪水或兑水后的沼液,三叶后辅以3‰~5‰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液灌根,以促早分葉,育出多葉壮秧。病虫防治上,注意地下害虫,青枯、立枯,苗瘟和叶瘟及杂草危害。
2.3 规范移栽
水稻移栽技术:对于水旱轮作的两季田,前茬收获后,对保水保肥好,水源有保障的田块采用免耕栽培,节省劳动力,解决季节矛盾。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喷洒除草剂,并灌水施底肥,捶糊田埂防止漏水,实行免耕栽培。反之,对于保水保肥能力差,水源条件较差的田块辅以常规栽培。对于劳动力较充足,水源基本有保障的冬困田,油菜—水稻和部分小麦—水稻轮作的两季田推行地膜强化栽培﹕在泡水翻耕、耙细整平后施底肥,再耙一次后保留浅水,并按一定规格(1.5m左右)开沟作厢,沟宽0.2~0.3m,沟深0.1~0.15m,厢面做平,待沉泥后栽秧。为了抑制杂草,提高土温,节约水资源,提倡厢面做平,待沉泥后盖膜(2m×0.005~0.008mm地膜)打孔栽秧。适时早栽,促进分葉早生快发:掌握在秧龄40~50d,叶龄6~7叶的大中苗。改革移栽方式:三角形栽植,应以穴距30cm,行距30~50cm的移栽密度,每穴栽3窝,呈三角形栽植(苗距6~10cm),即每667m2栽秧5000~6000穴,每穴3窝,做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促进分葉,提高有效穗数。宽窄行栽植,宽行40~43cm,窄行23~27cm,株距17~20cm,即每667m2栽秧8500~9000穴,每穴栽2株。
2.4 节水灌溉
覆膜秧保持厢沟有水,水不上厢的湿润管理方法。
前期(分蘗期):分蘖前期以湿润或浅水干湿交替灌溉,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分蘖后期“够苗晒田”,即当全田苗数(主茎十分糵)达到15~18万/667m2时排水晒田,对长势旺盛或排水困难的田块,应在全田总苗数达到13~15万/667m2时开始排水晒田。中期(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浅水灌溉促大穗。后期(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促灌浆。
2.5 平衡施肥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佳,且兼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培肥地力、改善稻米品质等作用。施肥应该以增氮、补钾、稳磷、添锌为基本原则。施肥量视稻田肥力而定,一般667m2施纯氮10~14kg,氮磷钾配合比为2:1:1,三元复合肥667m2施100kg;每667m2施人畜粪水或干杂肥1500~2000kg,草木灰100kg。坚持“减前增后,增大穗粒肥用量”的施肥原则。氮肥的施用为底肥、分葉肥、穗肥按5:3:2,底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分葉肥在移栽7~20d内分2次追施。穗肥在晒田复水后或抽穗前20d施用;进入齐穗期后根据叶苗的实际情况进行叶面追肥。
2.6 防治病虫草害
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釆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实行水旱轮作,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安装频振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趋光性害虫;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寄生蜂等自然天敌,选用生物农药防治;化学防治:选用国家标准允许的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把握最佳用药时期;中耕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辅以化学药剂除草,拔节前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1~2遍。
2.7 科学把握收获时机
通常稻田中有90%以上的稻穗黄熟时,要及时可收割。水稻成熟的判断标志包括色泽、含水量、硬度等,当种皮颜色变为本品固有颜色,早稻含水30%,种皮坚硬时即为成熟象征。选晴天收获最好。收获方法分人工收获,机械收获两种。收获及晾晒所用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严防污染。分品种单收、单晒、单存,脱粒后及时晒干,防止霉烂生芽。
3 总结
民以食为天,水稻又是主要粮食作物,水稻高产对于我国粮食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大面积水稻产量的提高,实现高产与优质、高效、节水、保护环境及增加农民收入等目标,必须依靠良种良法的有机结合,改进栽培技术,挖掘品种潜力。要根据生态条件,耕作制度以及品种特性,对水稻高产制订出相应的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培育壮秧、规范移栽、科学管理、综合病虫防治到适时收获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以先进的栽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水稻的优质高产。
参考文献
[1] 林乐云.德兴市水稻高产创建技术经验与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13(22).
[2] 刘秀斌.闽清县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成效与启示[J].福建农业科技,2013(9).
[3] 姚紅芳,万春明.浅谈外冈镇水稻高产创建工作[J].上海农业科技,2013(4).
作者简介:周永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晋贤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
关键词:水稻高产创建;选种;育苗;病虫草害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水稻总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因此水稻高产创建对我国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水稻高产创建在选种、育苗、移栽、施肥、病害防治、收获等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改善,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 存在的问题
1.1 品种选择多乱杂
目前水稻高产创建在选种方面普遍存在从区域性、丰产性到商品性样样具备,品种多、杂、亂的问题,部分地区栽种的水稻品种达到几十种之多,其中一些品种还属于未经审定的。由于农民对种子知识缺乏相应的科学了解,往往容易受到电视广告及各种宣传单的影响,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符合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种子品种。
1.2 育苗技术不科学
水稻育苗有湿润育秧和旱育秧之分。目前,2种育苗方式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许多农民掌握不了苗床的温湿度和病虫草害管理,盲目地加大播种量,推迟抪种期;平时对秧田疏于管理,导致秧苗成活率低、秧龄延长、病虫草害现象严重,缺乏壮秧,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
1.3 栽植技术传统化
由于种植业效益比较低下,城市化人口逐渐增加,农村大量轻壮劳动力向城市流转,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许多秧田都是由一些老人和妇女来负责种植。科技含量低、季节矛盾、劳动力矛盾突出加之基础设施差,自然灾害频繁,从而造成粗耕滥种,栽植质量不高;栽植时期延长,造成后期的基本苗不足,无效分蘖较多,不利于水稻高产。
1.4 施肥原始化
合理施肥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现阶段许多农民在施肥管理时延续传统的施肥理念,重追肥、轻底肥,重化肥、轻农家肥,重氮肥、轻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且对施肥时间、施肥量把握不到位。在中后期阶段往往侧重于施加氮肥,从而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使水稻无效分蘖增多,贪青晚熟,诱发病虫危害,遇低温阴雨,造成减产。
1.5 病虫草害防治盲目化
随着水稻品种培育的不断改进和栽种方法的不断变化,水稻病虫草害也在随之改变,一些病虫害有愈加严重的趋势,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在高氮肥用量的不断影响下,稻瘟病、稻曲病逐年突显,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稻飞虱抗药性增加,加重对水稻的危害。在水稻免耕技术的普及推广下,稻田的草稻混杂生长,草害问题不断加重,造成的减产损失越来越严重。
1.6 适时收获随意化
水稻收获是保证高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水稻收获太早,会导致籽粒不成熟、不够饱满、干粒重下降,造成减产。收获太晚,遇风会加重籽粒的掉落,加之水稻收割时期阴雨天气多,容易长芽和霉变,造成减产或影响品质。现阶段对水稻的收获时机往往根据经验来判断,缺乏科学的判断依据,难以把握最佳的收获时机。
2 解决办法
基本原理:壮秧早栽,稀植壮株,充分发挥杂交水稻分蘖发生早、单株生长健壮的优势,为高产群体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分蘖成穗质量,优化穗粒结构,实现了杂交稻高产的穗足、穗大和籽粒充实良好相结合,成为强化栽培水稻在产量构成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控制性湿润灌溉,使水稻根系生长健壮、活力强,尤其是后期根系衰老缓慢,是后期籽粒灌浆的重要促证。创新性的“密中有稀、稀中有密”三角形栽植方法,使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得以改善,后期光合作用和光合势增强,光能利用率高,明显的后期生长优势强于中前期,为杂交稻穗大粒多的高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奠定基础。
2.1 科学选种
选种时应该选用经过审定,通过小面积示范,丰产性、商品较好,适宜当地的品种,同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注意品种的熟期,不能一味追求高产而采用熟期较晚的品种,以保证水稻的安全成熟;选用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积极引进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以防品种同质化诱发的病虫草害问题;通过正规渠道购种,谨防假冒伪劣品种。
2.2 培育壮秧
科学的育苗管理是水稻高产的重要保证:采用旱地育稀植育秧技术,节约用种量,减少育苗面积,充分利用早春温光资源,减少人力矛盾,季节矛盾,方便管理,节约水资源,有利于培育壮秧。这种技术的要点如下:
秧田的选择:选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50cm以下,杂草少,便于管理,距本田较近的疏松肥沃土壤,辅以人工培肥、调酸。苗床地与本田比为:小苗1:50,中苗1:40,大苗1:30。
整地作厢:育秧苗床忌用碳酸氢氨、草木灰等碱性肥料和未腐熟的畜粪。通过整地平整后依东西向1.6m开厢,厢面宽1.3m,厢面高0.1~0.15m,厢沟0.3m。
适时播种:在地温达到12℃以上时便可播种。播种前的2~3d选晴天中午进行晒种,以打破种子休眠期,如使用包衣种子,晒种后便直接播干种子。未包衣的种子可播干种子,也可釆用浸种后催芽播种。播种过程中要先浇足底水,稀播匀播,盖种后辅以化学除草。为提高苗床温度,预防倒春寒,多采用覆双层膜增温保温,即平铺一层膜后再起小拱棚盖膜。
旱育秧管理:前期主要是温湿度管理,重在保温。出苗在80%左右时抽出平铺的那一层膜,立苗现青后既要防止倒春寒冻坏秧苗,又要防止中午高温烧苗。在育秧底水充足时,秧苗前期一般不缺水,若清晨发现秧苗的叶尖上无露珠,应该及时洒水。掀开覆膜之后应淋以足够的水分,以免秧苗失水过多。在秧苗两叶至两叶一心时,应结合浇水增施清粪水或兑水后的沼液,三叶后辅以3‰~5‰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液灌根,以促早分葉,育出多葉壮秧。病虫防治上,注意地下害虫,青枯、立枯,苗瘟和叶瘟及杂草危害。
2.3 规范移栽
水稻移栽技术:对于水旱轮作的两季田,前茬收获后,对保水保肥好,水源有保障的田块采用免耕栽培,节省劳动力,解决季节矛盾。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喷洒除草剂,并灌水施底肥,捶糊田埂防止漏水,实行免耕栽培。反之,对于保水保肥能力差,水源条件较差的田块辅以常规栽培。对于劳动力较充足,水源基本有保障的冬困田,油菜—水稻和部分小麦—水稻轮作的两季田推行地膜强化栽培﹕在泡水翻耕、耙细整平后施底肥,再耙一次后保留浅水,并按一定规格(1.5m左右)开沟作厢,沟宽0.2~0.3m,沟深0.1~0.15m,厢面做平,待沉泥后栽秧。为了抑制杂草,提高土温,节约水资源,提倡厢面做平,待沉泥后盖膜(2m×0.005~0.008mm地膜)打孔栽秧。适时早栽,促进分葉早生快发:掌握在秧龄40~50d,叶龄6~7叶的大中苗。改革移栽方式:三角形栽植,应以穴距30cm,行距30~50cm的移栽密度,每穴栽3窝,呈三角形栽植(苗距6~10cm),即每667m2栽秧5000~6000穴,每穴3窝,做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促进分葉,提高有效穗数。宽窄行栽植,宽行40~43cm,窄行23~27cm,株距17~20cm,即每667m2栽秧8500~9000穴,每穴栽2株。
2.4 节水灌溉
覆膜秧保持厢沟有水,水不上厢的湿润管理方法。
前期(分蘗期):分蘖前期以湿润或浅水干湿交替灌溉,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分蘖后期“够苗晒田”,即当全田苗数(主茎十分糵)达到15~18万/667m2时排水晒田,对长势旺盛或排水困难的田块,应在全田总苗数达到13~15万/667m2时开始排水晒田。中期(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浅水灌溉促大穗。后期(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促灌浆。
2.5 平衡施肥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佳,且兼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培肥地力、改善稻米品质等作用。施肥应该以增氮、补钾、稳磷、添锌为基本原则。施肥量视稻田肥力而定,一般667m2施纯氮10~14kg,氮磷钾配合比为2:1:1,三元复合肥667m2施100kg;每667m2施人畜粪水或干杂肥1500~2000kg,草木灰100kg。坚持“减前增后,增大穗粒肥用量”的施肥原则。氮肥的施用为底肥、分葉肥、穗肥按5:3:2,底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分葉肥在移栽7~20d内分2次追施。穗肥在晒田复水后或抽穗前20d施用;进入齐穗期后根据叶苗的实际情况进行叶面追肥。
2.6 防治病虫草害
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釆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实行水旱轮作,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安装频振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趋光性害虫;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寄生蜂等自然天敌,选用生物农药防治;化学防治:选用国家标准允许的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把握最佳用药时期;中耕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辅以化学药剂除草,拔节前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1~2遍。
2.7 科学把握收获时机
通常稻田中有90%以上的稻穗黄熟时,要及时可收割。水稻成熟的判断标志包括色泽、含水量、硬度等,当种皮颜色变为本品固有颜色,早稻含水30%,种皮坚硬时即为成熟象征。选晴天收获最好。收获方法分人工收获,机械收获两种。收获及晾晒所用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严防污染。分品种单收、单晒、单存,脱粒后及时晒干,防止霉烂生芽。
3 总结
民以食为天,水稻又是主要粮食作物,水稻高产对于我国粮食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大面积水稻产量的提高,实现高产与优质、高效、节水、保护环境及增加农民收入等目标,必须依靠良种良法的有机结合,改进栽培技术,挖掘品种潜力。要根据生态条件,耕作制度以及品种特性,对水稻高产制订出相应的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培育壮秧、规范移栽、科学管理、综合病虫防治到适时收获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以先进的栽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水稻的优质高产。
参考文献
[1] 林乐云.德兴市水稻高产创建技术经验与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13(22).
[2] 刘秀斌.闽清县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成效与启示[J].福建农业科技,2013(9).
[3] 姚紅芳,万春明.浅谈外冈镇水稻高产创建工作[J].上海农业科技,2013(4).
作者简介:周永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晋贤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