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6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在破碎重整中找回自我。
  顾名思义,《孤独六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蒋勋先生说:“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该书总共分为六辑:残酷青春里的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绑的“伦理孤独”。蒋勋先生还说:“《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他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将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融为一体,直面人心最脆弱、最惶恐的部分。
  现代人时常把孤独挂在嘴边,孤独俨然比流感更具传染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沾染过。吊诡之处在于,最害怕孤独的现代人内心往往最孤独。现代化发展对人类而言,直观的正面影响是个体意识的形成和独立人格的确立,但随之而来的孤独便也成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群居动物本性使然,当人们感受到孤独时,第一反应是回避它。这样能从中解脱吗?答案显而易见,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何况是人与生俱来的孤独。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提及孤独,人们都避之若浼,仿佛一旦被贴上了孤独的标签,就被社会打入了冷宫。于是,人们被孤独感驱使着去找寻远离孤独的办法,但想要打破孤独的举动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群体文化致使我们不敢特立独行,受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影响,没有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们想方设法和大众趋同,努力和社会环境融合,但大家忘了如果是为了沟通而和别人沟通时,所有的语言都会显得不合时宜,所有的玩笑都变得异常苍白且生硬。紧接着,人们会陷入无法和别人相处的虚无之中,一遍遍提醒自己要打破这种孤独,最后却越来越孤独。毕竟,一个人如果不会和自己相处,必然也不会和别人相处。这也说明,一切由所谓孤独感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都是自找的。
  孤独不是洪水猛兽,并不需要我们惶恐地远离。人们之所以害怕,大多是混淆了孤独和寂寞。书中也提到: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害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城市像是由钢筋、水泥构筑的围城,人们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每个人小心翼翼地为生活而奋斗。随着科技和社会不停地发展与变迁,世界早已不如当初木心先生诗中所描绘那般“车马邮件都慢”了。在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的时代,人们其实很难拥有真正的孤独。手机产业的革新,让即便相隔万水千山的人也能在小小屏幕里相见;社交媒体的壮大,使每个人身边都有一群点赞之交。但快速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有时候站在繁华街道旁,看着道路上人来人往,人们会觉得城市比沙漠更为萧索。每个人离得那么近,却全然不知对方心事。与孤独处在一个完全对立的位置,那是寂寞。
  人们却不甘寂寞,努力地找寻人生另一个半圆,渴望和另一半相识、相知、相爱,在情欲里认识更加真实的自己与对方。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写下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的一个不完整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卻不一定找得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这正好说明了孤独是人类的本质,也如马克思的那句话——人生而孤独。
  窃以为在蒋勋先生眼里,大部分现代人或许是失败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与革命的慌乱,保持着平凡可贵的理念,把生活过成一滩毫无波澜的水。这样的人,连生活都缺乏热情,拿什么谈孤独与美学?
  对于革命孤独,蒋勋先生提出了一条非常新颖的理论: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因为唯有孤独感会让人相信乌托邦。
  革命者自己营造出的乌托邦国度,多半是现实里无法完成的梦想,总是会受到世俗之人所嘲笑,因为他是孤独的。革命者通常年轻,你很难见到年事已高的老人或执笔或演讲或斗争来进行革命,他们被现实打磨成最适合的状态,他们在历尽沧桑之后选择了务实,早已丧失向社会宣战的力气,尽管他们曾经也是血气方刚的少年,也曾为了梦想奋不顾身。
  革命者选择这条路并非仅是因为不满现状,或者说对现实不满是孤独的具体表现,巨大的孤独感迫使他们通过革命来消解或完成内心的孤独。例如,书中所提到舍弃爵位、土地、财产,毅然出走的大文豪托尔斯泰,痛苦于贵族身份和沉沦糜烂的贵族生活而带来的不安与焦虑,他选择进行一场自己的革命,以消解孤独为名,出走为始。当他舍弃一切踏上征途时,这场革命便演变成和当时的阶级制度所斗争,在黑暗的沙皇时代,超越现实的革命毋庸置疑是失败的。蒋勋先生将革命者定义为“某一程度现实世界的失败者”,所以托尔斯泰的失败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书中谈乌江自刎的楚霸王项羽,谈投汨罗江自尽的屈原,谈刺秦王的荆轲。无一例外,他们都失败了,但他们的失败惊天动地,至今还被人们谈论和歌颂。后来,蒋勋先生将革命者视为一个怀抱梦想而梦想在现世里无法完成的人。梦想越是无法完成,越具备诗的美学性。不论是项羽、屈原或是荆轲的告别画面,都让我们看到一个革命者孤独地出走,而他们都成了美学的偶像。
  “完成美学的诗需要孤独感,可是现世的繁华难以保持孤独感。所以我说‘革命者’是现世的失败者,因为他们没有成功而保全了革命的孤独。”
  革命者的孤独是源自于他们对理想追求时的精神洁癖,为之奋斗是内里由匮乏走向圆满而完成孤独的过程,孤独感是革命事业的催化剂。那么,当同样拥有理想的现代人谈孤独的时候,都谈些什么呢?
  现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渴求和他人对话,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被孤独支配的那一个。咖啡店里,你一句我一句没有冷场地聊着八卦;大排档里,勾肩搭背地对酒当歌、谈人生理想,这两个场景描绘了大部分年轻人的简单而充实的社交生活。他们善于交谈,善于调节气氛。如果问他们经历过的趣事,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半天,但如果问他们多久没和自己对话了,可能答不出来。这样的年轻人总是和别人对话,却从未问问自己最近过得好吗。他们不缺朋友,寂寞跟他们毫不沾边,但他们是孤独的。他们更不缺梦想,道理谈起来一大套,但为什么无一例外地想尽办法逃避孤独?我思索了很久,细想起来这应该源于内心的匮乏感。如果到公共场合闲逛,人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独自行走的年轻人,几乎都戴着耳机玩手机。我问过几位好友,除了喜欢听音乐外有其他原因吗。有人说,想和他人进行一个区隔;有的说,为了装作有事可做;还有人说,不想被打扰。归根结底,人们不想被别人觉得自己孤独。
  然而,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急着说话,但谁也没把话说完,那他什么时候是最孤独的呢?当我们深陷群体之中,能感受到最深刻的孤独。因为只有和他人相处,才会发生对立的情况。设想一下,如果你和几个好友聊天,他们不明白你所谈为何,你的慷慨激昂、侃侃而谈却迎来他们面面相觑的沉默,此刻不被理解的你必定是孤独的。即使我们与最亲密的人拥抱在一起,我们还是孤独的,在那一刹那就让我们认识到伦理的本质就是孤独,因为再绵密的人际网络,也无法将人与人合为一体。
  被爱环绕的人不敢孤独,爱是无法对抗的,我们可以对抗恨,很难去对抗爱。亲人朋友掷地有声地发问:“你拥有这么多关心的人,为什么会孤独?”被伦理绑架之后,孤独感显得格外昭彰,人们仍然不被理解,仍然孤独。但孤独是需要正视的,无论它带来了什么,人们都必须去面对。在社会挣扎的每个独立个体,像是一把碎片,需要不停的拼凑,才能组成完整的形状。这段痛苦难熬的时光,就是完成孤独的过程,正如书中最后所提,在破碎完整中找回自我。
  “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中走出去,需要对自我很诚实,也需要更大的勇气。”
  现代人最缺的就是勇气,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永远耐不住沙漠里的风沙。接纳孤独,是找回自我的第一步。最后,人们也许会发现,木棉花的骨子里其实住着一棵仙人掌。
  蒋勋先生谈了六种孤独,看似大相径庭的几个因素,构成个体生命最圆满的孤独状态。他在新版序中写道:“我想在一个城市的角落孤独坐着,看人来人往,看忙碌于生活中的众生,有片刻孤独,坐下来,为自己泡一杯茶,为自己按摩一下疲倦的肩膀,跟自己在一起,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做自己的朋友,更爱自己一点。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
  所以,孤独的核心价值就是跟自己在一起。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其他文献
玛莎·努斯鲍姆在《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这本书中,以狄更斯的小说《艰难时世》为例,揭露和批判了經济学及功利主义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一种诗性正义,一种建构在文学和情感基础上的正义和司法标准。本文从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旁观者视角和保持警惕、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以及诗人作为裁判四个方面去探讨文学对培养人性和追求正义的积极意义。  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  生而为人,作为大千世界的一个物种
期刊
“礼”的兴起是很早的,周公始作礼,在我国儒学中,“礼”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有着悠久的礼仪文化,本应成为礼仪示范,但在当下却存在着礼仪失范的现象,不得不说是一种文化的悲哀。近年来,许多人呼吁“回归”,使得各种传统礼仪也走上了复兴之路。  一、我国传统礼仪  到目前为止,我国也未确切定位传统礼仪的具体内容。但我们研究一个现象,首先应对其进行定位。什么是“礼”?据考证,“礼”最初是用来敬奉神明的
期刊
维特自杀的悲剧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是由于生命意义的降低,将存在的意义锁定在爱情的唯一层面上,导致内心脆弱不堪,高度内倾,无法应对残酷无比的现实社会,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关于18世纪德国伟大作家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主人公维特的悲剧原因,大多数研究认为是外部封建社会压迫和内部性格极端,强调社会历史和心理性格的内因和外因,而忽略了对当时文化原因的研究。本文从文化角度再探维特的悲剧原因,认为是维特生命意
期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作品中,乡土呈现出三类状态:以往充满魅力的家乡、实际中黑暗的家乡、意识中未来的家鄉。在这三类相异状态下的乡土所引起的离愁别绪中,潜藏着乡土文人“得到伊甸园—遗失伊甸园—重返伊甸园”的思维,同时让乡土小说在表达方面也不尽相同。  在我国当代文学历史中,很少有其他的小说种类像乡土小说一般能够长盛不衰。从鲁迅被冠以“乡土作家”之后,历代大家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家都认为自己是乡土小说
期刊
艺术及体育专业的大学本科和专科学生在我国的高校中是一群相对特殊的学生群体,其特殊性的之一体现在其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所用的相关教材。近年来,大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也不断进行中,国内出版和发行了很多大学英语教材,而艺术、体育等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其他专业有很大差距。然而,随着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进程的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学生英语的素质和运用能力对艺术专业同样适用。  一、高
期刊
1989年元旦,四川文学翻译家协会(后于1991年更名为四川省翻译文学协会)创办《四川文学翻译报》(发行3期后更名为《文学翻译报》)。它重视文学翻译、翻译理论,对翻译方法、态度等有深刻见解;举办全国性翻译大奖赛、建立“翻译家档案”、启动“中国新诗英译金库计划”,有一定的先进性;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经费、编制等问题,译报遗憾停刊。本文阐释该报在翻译方面的先进性,同时也分析其历史局限性。  《文学翻译报
期刊
儒家诗教传统要求诗的表现要委婉含蓄,直到西晋陆机“诗缘情”出现,才使诗歌突破了儒家正统诗论的界限。王国维的“境界”说强调了“意向”作为美学范畴的重要地位,明确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对诗歌美学的继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诗学走向自觉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儒家诗学观为代表的“诗言志”阶段是政教诗学的形成期;以汉代《毛诗序》为代表的“情志合一”阶段走向自觉的过渡期;以陆机《文赋》为代表的“诗
期刊
问 秋  夜将近  灯初上  把盏借月光  酒斟满  诗两行  秋意问情殇  语又止  笑还颦  何处消惆怅  饮未尽  点滴量  摔杯溅沧桑  茫茫茫  迎风望向你的方向  寂寞从寂寥的地方走来  思念穿过无常  寻一崖最美的风景  迎风望向  你的方向  仿佛看见  那束爱的秋风  摇动一树相思  泛起一湖离愁  轻启你的轩窗  温润着所有的时光  任你淋漓得安然静好  樹 愿  夜的入口  
期刊
我是一个偏感性的人,向往自由、长情的生活,喜欢民族与宗教相关的事物。选择唐卡作为此次论文的初衷有两点:一、相识一个在西藏生活了很久的朋友,绘制唐卡是她的事业,更是她的生活。当我说想把她这些年的故事写出来的时候,她很高兴,用我听着有些生硬的普通话,缓缓地对我说:“如果你写好了,也是对唐卡的一种宣传,能让更多人去关注和了解。藏族同胞给予了我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们有义务去做这其中的纽带……”从她生活中所折
期刊
《红楼梦》中贾惜春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七,其父贾敬只好道炼丹,其余诸事一概不管。惜春的母亲又早逝,于是她一直在荣国府的贾母身边长大。由于缺少家庭关爱,她自小就养成了一种孤介的性格,与众姐妹也关系平常。抄检大观园时,面对丫鬟入画的恳求毫不动摇,决议撵走。拥有百年基业的贾府逐渐走向没落,以及“三春”各自的经历、悲惨命运,最终促使她彻底放手,迈入佛门。  《红楼梦》以贾府为故事主要背景,刻画了众多女性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