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提高自动驾驶车辆对道路场景的识别效果,针对ReLU模型存在的神经元"坏死"问题,基于ReLU,结合Sigmoid模型提出了新的激活函数ReLU-Sigmoid。通过分析激活函数作用原理,给出激活函数设计要点并将Sigmoid和ReLU在x轴正、负半轴进行组合,优化了道路场景识别模型。在伯克利大学道路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比ReLU和LReLU模型,ReLU-Sigmoid模型有效提高了卷积神经网
【机 构】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自动驾驶车辆对道路场景的识别效果,针对ReLU模型存在的神经元"坏死"问题,基于ReLU,结合Sigmoid模型提出了新的激活函数ReLU-Sigmoid。通过分析激活函数作用原理,给出激活函数设计要点并将Sigmoid和ReLU在x轴正、负半轴进行组合,优化了道路场景识别模型。在伯克利大学道路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比ReLU和LReLU模型,ReLU-Sigmoid模型有效提高了卷积神经网络对道路场景的识别准确率,从75.12%和67.15%提高到了83.70%,证明了算法可以提高深度学习模
其他文献
山东省针对目前区域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全程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粮食产后损失率高、粮食生产效益低等突出问题,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模式。为了对不同的技术模式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提出基于层次分析原则的综合指数法对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并以青岛市平度西寨农机合作社为例进行验证,计算得出其2019年度综合效益分值,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获得适于不同区域的最优技术模式,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评价方法。
针对某满足国Ⅵ标准的商用车监控终端与监管平台间数据传输的加密问题,以LKT4035芯片为基础,实现了一种基于国密SM2算法的硬件数据加密方法。根据LKT4035芯片通讯接口要求,基于IIC协议对该芯片通讯时序进行模拟,并通过该芯片自定义指令协议,创建了一种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数据结构,实现了加密芯片与车载终端主控制器的数据交互。最后对该硬件数据加密方法进行功能验证及加密耗时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稳定有效对车辆数据进行加密、解密,满足国Ⅵ标准中对数据加密的要求。
以曲轴弯曲疲劳实验为研究对象,针对P-S-N曲线,提出了一种基于结合最小二乘法来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确定给定QCI点的疲劳强度值,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取值下的疲劳强度分布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极大似然法得到的实验值与理论值往往相差较大,偏保守,而此种方法推断得到的数据更接近试验值,能够更好的在工程中适用。
针对某款典型赛车,在ADAMS/View中对其悬架进行建模,对赛车满载静止及转弯工况进行静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轮胎受到的侧向力与支持力,将求得的轮胎受力施加于悬架模型中,得出各悬架与车架连接点的受力情况。利用等效载荷原理,将计算出来的连接点受力应用到后续的车架的受力及变形分析,为以后对其进行满载静止、转弯工况车架的应力、应变分析提供参考。
针对某化工企业的叶轮气动装置在生产中的废气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以Fluent流体仿真软件为基础,对叶轮气动装置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内部流场的流速分布,压力分布情况,提出对进气口位置进行优化的研究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进气口位置改进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叶轮气动装置进气口的位置能够使内流场分布趋于均匀,提高叶轮对过剩能源的转化能力。进气口位置改进后,有效提高了叶轮气动装置对废气的利用率。通过研究不同进气口位置对叶轮气动装置效率的影响,对叶轮气动装置进气口位置的加工工艺参数提供了参考。
针对花生机械化播种中肥料利用率低、播种质量不高等问题,根据花生播种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可以起垄、分层施肥和覆膜的花生播种机,将启爆氮与中补钙复合肥和后援氮复合肥分层施加,满足花生生命周期所需营养成分。对播种机关键零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以施肥深度、作业质量为评价指标对播种机主要作业环节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3.8%,空穴率为0.8%,种子机械破损率0.4%,种子深度合格率92.1%,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94.1%,各项性能均表现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针对目前基于螺纹二维轮廓点的多参数综合测量方法大多从螺纹整体出发进行计算,忽略单个牙形参数提取计算的问题,在采用梯度值判断法对螺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螺纹单个牙形的提取匹配规则。再利用螺纹的各参数计算方法计算出被测螺纹每一牙的参数数值,进而也能获得螺纹整体参数。最后利用实测螺纹点云数据,通过MATLAB程序设计进行提取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螺纹检测精度的同时,也能获取螺纹工件特定牙处或指定段的各项数据,扩展了测量结果的多样性。采用的分类组合提取方法具有通用性,可用于非接触式采样获得的二
为研究镁铝薄板件CMT点焊变形问题,进行了镁铝薄板件CMT点焊试验和仿真分析。首先在铝板上搭接开孔直径为8mm的镁板进行点焊试验,并建立同等条件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将试验所得和仿真所得的焊接变形量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分别选取小孔直径为6,8,10mm和板厚为1,2,3mm的镁板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得出不同孔径和板厚下的焊接变形量。结果表明,镁铝焊接变形主要发生在镁板侧,且在夹持点处存在残余应力。在变量范围内,通过单因素实验,焊接试样的变形量随孔径和板厚的增大而减小。
将风冷散热与热管技术结合,设计一组三并四串的21700型锂离子电池散热模块,通过实验研究该电池散热模块的散热性能,并与模拟散热模块研究性能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热管长度为50mm时,在不同环境温度(15,25,30℃)和不同放电倍率(1C,2C,3C)下,均能满足电池散热性能要求。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两者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确保了电池组散热模型的准确性,为未来的模拟优化测试提供了依据。
为了解决机床滑动结合面传统建模方法建模精度低和其动态特性参数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结合面参数识别方法。以M7120D/H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的砂轮箱-滑座滑动结合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和模态分析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建立目标函数,采用布谷鸟(Cuckoo Search,CS)算法对结合面的刚度、阻尼进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得到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值和实验测试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3%以内,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表明该方法是正确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