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30平米到33平米,美国年轻富豪的时尚“蜗居”

来源 :好日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eng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逃离“豪”生活
  在互联网刚开始的年代,美国西雅图男子格雷汉姆是第一代财富神话的宠儿,23岁就跟朋友创立了互联网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等这股热潮渐渐消退后,格雷汉姆和伙伴们卖掉了公司,瞬间成了千万富豪。
  有了钱,格雷汉姆开始重新配置自己的生活,先是在西雅图买了一栋330平米的4层别墅,然后又购进1台高级跑车,他觉得这样才符合自己每天出入富人区的有钱人身份。搬进豪宅后,格雷汉姆兴奋地跑上跑下,但很快4层的超大空间让他有些手足无措,房子实在太空旷了,楼下说话在楼上甚至都能听到回音,格雷汉姆觉得必须要尽快把房子填满。
  格雷汉姆开始了疯狂的买买买,从电子产品到电器和小玩意儿,他像扫荡一样奔波在各大商场。等格雷汉姆实在厌烦了这种无休止的购买后,他花高薪请了私人采购员,想起家里缺啥,一个电话过去就能买回来。好不容易从不停采购这个泥沼里挣脱出来,格雷汉姆发现自己又陷进了另一个怪圈:因为怕采购员闲着还能领薪水,得想尽一切办法让采购员忙起来。终于,采购员也受不了格雷汉姆的神经质,在一次被吩咐送个便当到家里时,扔下一句:“我是私人采购,不是你的保姆”扬长而去。
  不用再担心采购员领空饷,格雷汉姆心里反倒舒服了很多。但是很快他发现房子成了他的“新雇主”,草坪需要割,排水沟需要清理,房间需要打扫,汽车需要保养……格雷汉姆忙得焦头烂额,觉得自己被过大的空间和过量的东西掌控了,时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经常拿不出时间好好喝一个下午茶,连最爱的健身房都积满了灰尘。



  狼狈不堪的格雷汉姆觉得自己简直要被这些细小琐碎的“家务事”逼疯了。他索性做起了甩手掌柜,一个人背上包去了欧洲旅行。可1个月后,當他回到家里时,却被门上贴的无数罚单惊呆了:草坪没有及时休整,导致蚊虫过多遭到了邻居的投诉;社区指责他不及时清理排水沟污染了环境……拿着一摞罚款单,格雷汉姆觉得自己当初买下这套别墅一定是疯了。
  顾不上休息,格雷汉姆就忙着请钟点工来整理乱成一团的家,整整用了2天的时间才收拾利索。钟点工拿了工钱说了声“谢谢你提供的工作机会”,然后乐呵呵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格雷汉姆突然觉得自己并没有他快乐。他跟朋友说:“过大的空间和过量的东西掌控了我,而我花钱买的这些东西最终却消费了我。”
  这种表面风光,私底下却焦头烂额的日子倒不如不要,格雷汉姆开始想念以前一个背包一张床就是一天的简约生活。卖掉别墅和汽车,这个念头一直纠缠了格雷汉姆好几天,最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但家人却都以为他疯了,很多人奋斗一辈子都有可能无法实现的生活,在格雷汉姆这里竟轻飘飘变成了一个玩笑。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劝说,格雷汉姆毅然打包卖掉了别墅和汽车,办完过户手续那天,望着湛蓝的天空,他不由自主长舒了一口去,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
  除了银行卡上的钱,格雷汉姆变成了真正的一无所有。为了对生活来一次彻底的逃离,格雷汉姆辞去了当时的工作,只身一人去了曼哈顿。站在霓虹闪烁的曼哈顿街头,格雷汉姆再也没有了买大房子的念头,他可不想再一次让“过量”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刽子手。
  格雷汉姆找了一份在网络公司做维护的工作,然后买下了一间只有不到40平米的小公寓。每天骑着单车上下班,回到家里一览无余的空间再也不会有手足无措的茫然。格雷汉姆觉得房子虽然小了,但日子却精致了起来。
  乐活小空间
  住在小公寓的日子,让格雷汉姆觉得简单快乐,因为天性开朗,他很快便有了自己新的朋友圈,经常在周末轮流举行派对,为了节约经费,派对的地点一般都是選择在各自的家里。
  但自己只有40平米的小公寓实在是招待不了10几个人的聚会。为了不辜负朋友们的热情,格雷汉姆只好选了一个周末硬着头皮在家里举行派对。兴高采烈的一帮人簇拥着格雷汉姆打开房门的刹那:鞋子堆在门口,衣服胡乱扔在沙发上,一张床占去一间屋子的大部分面积,没洗的碗筷堆满了唯一的桌子……马上就有人惊叫出了声:“我的天,你都不收拾的吗?”格雷汉姆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房子太小,无从下手。”朋友们相互对看一眼,便心照不宣地取消了这次聚会。格雷汉姆胀红着脸目送朋友们离开,然后自己躲在房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
  刚结束了在豪宅里噩梦一般的生活,马上又陷入了小公寓带来的尴尬,格雷汉姆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样从小面积里得到精致的生活?他不停地上网搜索改造房子的成功案例,为了最大可能地利用每一寸面积,格雷汉姆还在网上发布了建议召集帖。消息一发出,格雷汉姆竟然收到了不下300多条留言,有蜗居达人的亲身体验,还有走时尚路线装修公司的方案。
  在这些留言里,有一个网友“套娃效应”的提议让格雷汉姆格外兴奋,给他发去私信后,得到的回应是:只要想象力够大胆,小空间也有无限可能。在聊天的过程中,格雷汉姆知道这个网友叫库尔勒,也住在曼哈顿,是一家公司的高管,之前跟格雷汉姆一样深受大房子束缚的痛苦,卖掉房子后现在只喜欢住在自己改装的“变形公寓”里。相同的经历,让格雷汉姆跟库尔勒成了不错的朋友。
  在库尔勒的鼓励下,格雷汉姆习惯了敲击键盘的手第一次画起了图纸,然后找了一家装修公司开始动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格雷汉姆经常像个脑洞大开的孩子一样发挥了无限的想象力。改装后的公寓客厅兼具卧室功能,白天折叠起来的沙发,在晚上变成了可以打开就能睡觉的床。因为有晚上看书的习惯,他特意在墙上凿了一个洞,然后给一张小桌子装上伸缩链条,平时桌子就藏在墙壁里,看书的时候,放下链条就有了一个小的床头柜。
  一切收拾妥当后,格雷汉姆再次向朋友们发出了邀请。朋友们纷纷摇头,表示一间脏乱差的公寓不适合聚会。没办法,格雷汉姆只好以可以喝到82年的拉菲作为诱惑,朋友们才勉强到场。聚会那天,格雷汉姆动作干净利落地把茶几变成了餐桌,可移动的沙发变一下位置,客厅一下就成了可以容纳10人的餐厅。还是那个40平米的公寓,一眼就望到了尽头,但现在已经变得井井有条,看着朋友们惊讶得合不拢嘴,格雷汉姆忍不住欢呼:“变形成功!”   魔幻般的布局,一进去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你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在等着你。格雷汉姆很满足于这样的装修风格,只要你肯去想,小公寓里也可以有乐活的空间。
  挑战新矩阵
  格雷汉姆的“变形公寓”一下成了朋友们最喜欢的聚会场所之一,而格雷汉姆本人也在改装房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乐趣,他觉得自己简直可以改行做设计师了。他在脸书上传了公寓的改造过程,并配上了动态图,马上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网友点击,觉得这个设计简直完美之极。一片惊叹声中,格雷汉姆的一颗心蠢蠢欲动,他想挑战一下更小的空间,是否还可以设计得更漂亮,办公和家居或许还能更完美地融合。
  经过几天的准备,格雷汉姆买下了一间33平米的公寓。面积越小,难度就会变得越大,格雷汉姆拉上了库尔勒,两个人的想象力一定会让改装变得更完美。同样喜欢动手改装房子的库尔勒很痛快地答应了,决定跟格雷汉姆还有自己带来的一条狗共同分享这个豆腐块大小的地方。
  33平的公寓被两人划分成了4个区域,包含了客厅、餐厅、办公、会议室,主卧、客卧,厨房以及卫生间,真是麻雀雖小,五脏俱全。客厅兼具的功能最多,一般的情况下它就是一个“正经”的客厅,吃饭的时候,茶几就是餐桌;睡觉的时候,就把藏在墙壁里的床放下来,刚好架在沙发上,铺好床垫,又成了舒服的卧室。等一觉睡醒,稍微收拾一下,把床藏进墙里,卧室就又变成了客廳。因为是两个人居住,次卧同时也是办公区域,为了节省空间,没有配置椅子,站着办公就行了。睡觉的时候,把办公桌折叠起来,用几张沙发拼成一张床,最后拉上帘子,一个舒服的小卧室就有了。
  考虑到可能会有朋友探访,格雷汉姆建议留出客卧的空间,但却遭到了库尔勒的反对,只有33平的面积,他认为那根本不可能,不但影响视觉,还会让房间变得杂乱无章。但格雷汉姆却坚持自己的意见说:“别忘了当初你说的小空间也有无限可能!”库尔勒耸耸肩,两手一摊表示没办法,让格雷汉姆自己解决。格雷汉姆拿着工具满屋子溜达,当他看到被嵌进墙壁里的床时,突然有了办法:做可以移动的隔断,然后墙壁跟隔断之间是一张强力弹簧床,拉开隔断一个私密的空间瞬间跃入眼前。这个创意,让库尔勒大呼“伟大”!



  厨房只有巴掌大的地方,却塞进了冰箱、烤箱、感应炉灶、洗碗机……为了最大限度节约空间,冰箱、洗碗机被塞在柜子里,灶台也只有一个电磁炉,原则就是只要实用就行。至于“锅碗瓢盆”,尽量选择同一类型不同大小的,这样就可以叠放在一起,不用占用多余的空间。卫生间的空间就更小了,但是该有的都有。走廊的角落也没有浪费,把收纳柜放在这里,不影响过道的通行,又巧妙地把地方利用了起来。
  除了对空间细致的布局利用,格雷汉姆还把公寓的改造融入了很多新兴的技术。比如自动的门锁,动一动手指就能开启的窗帘……每当有人疑惑一个千万富豪为什么要屈居在一个如此狭小的空间,格雷汉姆总会兴致勃勃地说:“小一点没什么不好,空间小了,污染还少一点,关键是自己的生活不但轻松了,还充满了乐趣!”
  格雷汉姆的小公寓 “变形记”一下在社交网站上火了起来,很多私人小公寓业主邀请他参与房子的改装,甚至还接到了地产开发商伸出的橄榄枝,只要他愿意,就可以是首席设计师。但格雷汉姆没有这么做,他鼓励人们自己动手,因为家是一个盛放私人体验、情感和经历的空间,只有亲自参与其中,才会用好每一寸空间,精心添置每一件物品,用心经营好自己在这个空间里的生活。
  抛售330平米的豪宅,放弃40平米的租住公寓,选择更小的33平米的家,格雷汉姆的“时尚蜗居”引爆了曼哈顿的设计圈和时尚圈。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他说:房子里最好的东西,永远不会是你花钱去买的物品,而是体验、情感、经历。更少的东西,能让人收获更多的自由。
  确实,有限的空间,应该留给最重要的东西,有限的时间,应该留给最重要的人。当现代人被物质绑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回归“少即是多”的生活理念。


其他文献
每当彼此坦诚时,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扰,再加上sex这件极其私密的事情,更有许多疑问在心里纠结,却不知该如何问出口。不过,有时这些担忧也许是庸人自扰,让心情更加放松,更自然地享受那一刻。  1.听说滚床单可以减肥,是真的吗?  一般来说,滚一次,男性消耗的热量约等于全力冲刺跑200米消耗的卡路里,如果女方主动的话,可以锻炼到腰部、背部的肌肉。但是,为了减肥而滚床单的想法,如果被对方知道,对方一定
期刊
迟到了,还找无数理由  电影小说之类的,老爱教广大女青年一些错误的事儿,比如:约会时,迟个到,让男人们不敢轻慢自己。可你要是真按这“娱乐教学法”来实践,男主落跑了,可别怪编剧。如果你和我约会不小心迟到了,那就坦白诚实地向我道个歉,如果推说“老板抓住我加班,我好不容易才逃脱”,或者是“我一直以为这里是88号,原来是888号”,我只会觉得你很不靠谱。  一直纠结“你满意我吗?”  为什么初次见面,你这
期刊
如果说榛仁松露巧克力适合送给居家男、巧克力布朗尼坚果派适合送给商务男,还有童趣可爱的双色巧克力适合送给御宅男,那么,草莓挞则是最适合送给活力男的甜品。青春好动、非常有活力和激情的男人,他们的身体里永远有着那么一股劲儿,让人看上去永远是生机勃勃,如新鲜血液一般永不停歇。活力男很擅长搞些新奇的“小动作”,他们总是有源源不断的小点子来装点平淡的生活,于是平常的日子,因为他们而过得有滋有味。  草莓挞不仅
期刊
迷恋你的时候,深知喜欢你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心疼自己的时候,不解为什么自己喜欢的人那么少,除你就没了。  最后我才明白,其实我只是喜欢你而已,不是没你不行,我也盼望有人陪,期待有人爱,你不珍惜我,那么从此以后,你是你,我是我,各自安好。  01  平日忙碌,跟堂妹甚少联系,前阵子发现她发朋友圈的频率高了,内容都是关于健身美食和旅游,和之前“晒男友狂”的风格大相径庭。  出于好奇,我主动打电话问候
期刊
贫血就得吃阿胶  很多自认为血虚的人,都使用阿胶来进补。但是阿胶进补是有讲究的,否则会让你的体质变得更加虛弱。因为阿胶性质黏腻,不利于消化,脾胃虚弱的女性服用后,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反而引起消化不良,造成气血更虚弱。而对于正常人,阿胶更不能天天吃,以免造成脾胃失调。另外,阿胶不宜单独吃,最好搭配着能够行气助消化的东西吃,比如与黄芪、党参等补气的药同食为好。  给皮肤补充胶原蛋白买猪蹄去  猪蹄护肤
期刊
根据专业八卦三十年的经验,我发现一个定律:婚后过得好的女人,都有一种“单身力”。  什么是“单身力”呢?就是即使结婚,有了相伴一生的伴侣,仍然保持单身的能力。  你有你的岩井俊二和库布里克,他有他的周星驰和罗伯·科恩;  你有你的赫塔·米勒和波伏娃,他有他的金庸和梁羽生;  你有你的英式下午茶和健身房,他有他的钓鱼竿和博物馆;  你有你的三五闺蜜,他有他的狐朋好友。  最好的亲密关系,是两个世界开
期刊
德国小学不鼓励竞争。他们的教育原则是要让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幸福快乐。我在德国认识的当地朋友都抱怨在德国工作生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既然成年后有的是辛苦的时候,那么小孩子就没必要提前去体会这种辛苦,而应该尊重他们爱玩的天性。。  上小学要到市政厅报备  带着女儿优优前往德国时,她已經5岁多了。办好了所有的入籍手续后,就接到了一份来自当地市政厅的信件。  信中提醒我们,我们家的孩子明年就满6周岁了,所以
期刊
D小姐身上引人注目的时髦装扮并非都是当季买的新衣,早已过气的旧衣被她从衣橱里翻出来重新组合,便推陈出新了。  D小姐戏称自己是“新吝啬主义”。但能把过气的衣服穿出时尚感,这可要有点才情和文化支撑呢。她善于从过气的旧衣中找出与这一季时尚相契合的某一元素,并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再以鞋、包、首饰等配件来呼应。  她打开衣橱展示了经她改造的旧衣——  一条两年前的A字长裙,其垂至脚面的长度显然已过时,那平
期刊
我既是男神,也是“败类”。在我家,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男神”。妻子经常夸我“顾家又顾孩子”,把我奉为男人中的“模范”。我也常被女人们拿来举例,成为她们口中的“别人家的老公”。一句“看看茗妹爸爸是怎么陪孩子的”,让我成为刺激男人们的武器。从这点看,我可以说自己是大多数男人眼中的“败类”吗?  男神也好,败类也罢,在陪伴女儿茗妹的这条路上,我敢说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专家,是当之无愧的男神。大家都知道,在一
期刊
现代女性虽然已经习惯了去网上淘宝,但面对滞后的到货难题,总觉得还是逛街更为过瘾。可是,怎么才能说服你那个有“逛街抓狂症”的闺蜜一同出门呢?  出门逛街似乎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首先,自己逛街会觉得很孤单;邀约朋友去,还要先游说她;若逛街归来又毫无收获,那真是觉得“对不起自己”,因而患上“逛街后创伤综合症”。  据英国的心理医生研究发现,每年临近节日或者打折季节,这类的病人就会非常多,并且女人多过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