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龙华:《创业》杂志主编,作家、策划人,下过乡、当过兵、有工厂、企业、政府、机关、报纸、杂志及创办多家企业的人生经历,长期从事平民创业活动,编辑创业资料数千万字。
“龙华观点”源于采访、调研、宣传、策划的上千家企业和指导、辅助、帮扶、追踪数万人走上创业之路的实践之中。“龙华观点”因此建立了中国平民创业的理论基础与思想体系,独创了“平民创业基本方法”这一创业原则。
说创业难,自然会想到创业前的学习和创业中的困难,因为创业者中绝大多数人不学习,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一些人则是因为在创业中遇到太多太大的困难而败下阵来。
但是,大量的创业失败不是在创业前不是在创业中而是在创业时。经过对创业失败案例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创业者中大多数人的失败都是在创业开始的时候,在拿到项目到动手操作的这一环节中。创业时自然状态下的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九十,即使经过了跟师学艺的阶段,失败率仍然高达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
为什么?
创业是在新的形态新的环境用新的方法从事一项新的工作。然而,我们的思想、观念、习惯、作风仍然在旧的环境里,没能及时地转换、变化,缺失了渐进、适应的过程。虽然我们在创业知识学习时会有一些思想准备,但是,我们仍然如一个婴儿被放到原始森林一般虽然新鲜但更会惊吓、恐怖、害怕,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创业时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迷宫,这个迷宫里,至少有十道难关:
第一关是无知
无知者对创业一无所知。他们没有学习创业知识,也没有学习创业。
无知者之一是天天找项目的人。那些找新奇特项目、找洋科大项目、找赚大钱项目、找赚快钱项目、找不劳动或少劳动项目的人都是创业的无知者。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无知、否认无知、拒绝学习、排斥学习、自以为是。
为什么会坚持无知?
一、不爱学习。家里无书,读书就头痛,没有读书的习惯,他们是执行者,属于听命于人的人。
二、没时间学习。忙于吃喝玩乐,迷于哥们义气,耽于声色犬马,他们是享乐主义,游戏人生的人。
三、固执偏激。走极端,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凡事都有偏见,对什么都挑刺,是天生的批评家。
四、自己很厉害。从小娇生惯养,老子天下第一,到哪都是老大,习惯于颐指气使,拳头说话。
五、自以为是。他们学得不少,读得很杂,懂得很多,到哪都有话说,什么话题都长篇大论,是自以为是的导师演说家和意见领袖。
六、急功近利。今天开始创业,明天就想收回投资,认为拿到项目学到技术就有钱赚。时间是用来挣钱的,为什么要花十天半月去学习,更没有时间去读书。
七、小心眼。为什么一本杂志要6元?一本书要60元?有电视,有互联网就足够了。他们从不会花钱去学技术(为了省下三千元学费,宁愿花三年时间去研究),更不愿花钱去学习书本知识。
八、糊涂。他们认为创业等于赚钱,创业等于项目,只要找到项目,找到好项目就成功了。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上当受骗,是选错了项目。
不学习的人很多,不学习的理由也很多,但是,没有哪一种能站得住脚。
没有驾驶能力的人开车,不会游泳的人下海,未经作战训练的人上战场——不死即伤。这就是无知者创业的结果。所以,我们给平民创业者设计了创业前的十种学习:创业知识—请教老师—朋友讨论—个人总结—市场调查—项目研究—创业计划—创业试验—跟师学艺—跟店实习。
经过创业前的学习,我们才能改变无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上路。
第二关是畏难
畏难是一种应急心理,兼有恐怖、畏惧、害怕、惊慌等多种心理。
对未知的恐惧是人的动物性本能。生活在安全、稳定的环境,生活平静的人,尤其是缺乏独立、自律和意志力薄弱的人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面对陌生抽身而逃。而没有经验、未经训练的人因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也大都会选择放弃。
为什么畏难?
一、害怕。这种害怕大多不是外在的威胁,而往往是内心的怯懦。
二、迷茫,迷糊,不知道做什么。心里没底,理不清头绪。
三、胆小的人。生性胆小,害怕走夜路,不敢一个人上街,一个人创业更无依无靠困难重重。
四、困难太多困难太大,做不了。或下不了手,不知从何下手。
五、没有通路,找不着路径,看不到方向,往哪走都走不通。
六、一无所知。大多数创业者将创业等同于项目,于是花钱买来项目,而且越是洋科大、高技术、新奇特越是趋之若鹜。可这些项目太高、太深、太难,远远超出了创业者的实际能力。
七、知知甚少。到项目方看了看,甚至根本未到项目方去实地调查,只是电话里问了问,便自认为简单、容易,一看就明白,一做就成功,于是买回家。
八、会说不会做。项目从理论上弄明白了,而且也能说出子午卯酉,但是却不动手做。或者虽然也跟师学艺,但只是走马观花,跟着师傅走了一遍二遍。
九、不会做的太多。也跟师学艺,也在师傅的店里呆了十天半月,但是却蜻蜓点水动手不多(认为帮师傅做事是受剥削),既没有从头到尾做完全,更没有对每一个环节都反复做、多次做。
十、技术之外的事一窍不通。跟师学艺的目的只是学技术,对于技术之外的事不闻不问。更不去咨询、了解哪里进货?哪里的货质量好价格低?怎样寻找店铺?怎样让顾客产生购买欲望?怎样接待顾客?怎样让购买过一次的顾客都成为回头客?怎样做售后服务?怎样让顾客成为朋友?怎样建立自己的客户关系网?
所以大多数创业者会因畏难情绪而放弃,而且会反复放弃。
怎样克服畏难情绪?
其实畏难不是一种情绪,它本质上是无知。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会做——做会做全做完整。去项目方学习、实习,甚至借店创业,并达到百分百把握。自己做过千遍万遍,自然心里踏实底气十足,那么自己创业也就是换一个操作间,做起来顺理成章,得心应手。
第三关是适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创业让我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作息以及思想、认识、观念、行为、习惯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过去的生活已经格式化,过去的工作已行为模式化,过去的人生格局也已固化,由此形成了思维方式的惯性。我们已习惯于这种生活,依赖于这种生活,甚至享受这种生活。而当创业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发生时,旧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还不能很快退出,而新的生活与思维体系也不可能马上生成。
年龄越大的人,依赖性越强的人,自主意识差的人,学习能力弱的人,转换、适应能力也越弱。 跟许多创业者不愿选择弯下腰去为别人擦皮鞋一样,内心虽然反抗、挣扎,但仍然难逃旧我的束缚,而只能放弃。
这个转换跟电视频道开关不一样,不可能一触即发瞬间完成,它需要一个转换的时间或逐渐适应的过程。因此,我们给创业指定了一条长长的学习路径,用渐变,用递进,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在经过书本知识、请教老师、朋友讨论、市场调查、项目研究、创业设计的学习之后,再加上跟师学艺就能让我们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缓冲和适应的过程,若仍然不够则再加上二三个月跟店实习。仍然不能独立则再加上一二个月的借店创业。这样,哪怕个人意志再弱,自主意识再差,也完全可以重建一套生态系统,完成一次重塑生命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第四关是面子
面子思想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且大家都能认识到不对,但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就是这“一分钱”成为我们许多创业者的大敌。
大多年轻人、生活单纯的人、缺乏社会经验的人、缺乏生活历练的人因长期在封闭、固定、模式化模块化环境里生活,再加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教导”,以及现代网络和通讯让许多的人“宅”在家里,与生活疏离,与社会脱节,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面子思想。
面子思想表现出来的是:不愿出门,不愿与人见面,不敢与人说话,害怕说错话,尤其不敢将自己置于大庭广众之下。
面子其实并不存在,并没有社会的观感,是纯粹个人的内心感受。
一、害怕、胆怯、心虚。因长期的封闭而产生对陌生的恐惧,因此不敢不能不会去面对社会,面对未知。
二、自我保护过度。过度的保护便会风吹草动,草木皆兵,戴上口罩,竖起衣领。
三、沉溺于内心感受。他们很敏感很自我,只重视内心的感受而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世界的更大的层面的关心、包容与爱护。
四、放大了外界的观感。现代社会是开放、宽容、自由的,并越来越尊重个人的选择,只要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人们有权用自认为对的方式行事。
五、缺少社会、生活经验。有的人从家庭到学校到工厂,然后企业家庭直线运动,很少与外界对话、沟通和交流。
六、意志薄弱。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知道真伪,却没有勇气去直面生活,面对社会,所以一旦行动时便退缩了。
之所以爱面子是因为没有底气。缺少生活的历练,缺乏社会知识。解决的方法是: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机会与不同的人沟通、对话。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几十元在批发市场买几十个小商品,随便找一个街边兜售。编一套顺口溜,见人就吆喝。开始会不适应,但要坚持下去,一天两天三天……仍然不敢就找个朋友同行,不出半个月你就能与陌生人谈笑风生了。
第五关是行动
行动有两层含义:一是动,开始做;二是会做,能做好。
创业不仅仅是读书,书是死的,能够死记硬背就能考好,考试过关就成功了。创业更要动手,它是活的,不需要死记硬背,因为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创业方法也就千变万化,但标准却只有一个,赚钱。即使死记硬背了许多教条,不会销售卖不出去产品也只能失败。
创业开始时,会有许许多多的事等着我们。跟拼图一样,不但要做好每一件事,还得将它们按顺序按形状放到指定的位置。这些事也许十件也许百件,它们都是创业的零件,一个都不能少,而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是你从未做过的事。进货得一家一家地选,货品得一件一件地验,选好了货得亲自打包,自己运送;选址得找到适合的地段,适合的位置,你选中的地段有没有空置的门面,还得一家一家地去问,一个街道一个街道地跑,即使找到了,还需要先了解同一地段的租金,防止被人算计,要厘清租房户的经济纠纷,还要防止被假房东骗了钱财……其中任意的一件事没有做或没做好,都有可能让你的创业毁于一旦。
但是,我们许多创业者不动手,大大咧咧地任由人家装箱、打包、发货,回家收货全是次品,甚至收不到货。即使想了千遍讲了千遍,却仍然有人不做,不会做,不自己动手做。
为什么不动?
一是轻率。为人处事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没有养成认真、严谨、细致工作的习惯。
二是轻信。对所有的人和事不质疑没有戒心,以为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诚实、善良,任由别人代劳。
三是懒惰。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或者从小娇生惯养,或者天性贪玩好耍,或者没有生活目标自甘平庸。
四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君子,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唯独不知动手做事。
五是甩手掌柜。认为创业就是当老板,于是花钱买项目,请人来打理(因为自己弄不明白也不会做,结果如同睁眼瞎,做一项失败一项)。
创业就是做事,缺乏行动和动手能力的人最好不要创业。如果非要创业,则必须先学习、培养、训练动手能力。
学会行动不难,改变也容易。先从做家务开始,做饭、洗碗,洗衣、扫地、缝被子、补衣服,扣子掉了自己钉,扫帚坏了自己扎,板凳散了自己修,先把自己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第六关是吃苦
不是我们愿意吃苦,是因为创业就是吃苦,就是自找苦吃。
起早睡晚、忍饥挨饿、酷暑严寒、餐风露宿……一切人间最苦最累最脏最烦的事都会让我们碰上,我们都得面对。
过去的时代很悲催,老辈的人都是苦过来的,因此对下一代特别呵护,不愿他们再吃苦,但是不吃苦也只是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贫穷依然贫穷,穷人决不会因为时代变化就可以自然致富。 更重要的是创业就是做事,做事就有苦吃。尤其平民创业做的都是低端的、简单的、容易的,门槛低的极易被人模仿抄袭的,别人不愿做,不想做,害怕做的吃苦受累的项目。
因此创业就是吃苦,创业就得吃苦,不能吃苦不愿吃苦不敢吃苦的人不宜创业。但坚定了创业的决心,明白了创业就要吃苦,而过去没有吃过苦的人吃不了苦怎么办?
自找苦吃。先学习吃苦、练习吃苦、训练吃苦、培养吃苦。
但一味地用吃苦来训练吃苦,绝大多数的人难做到,或者会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达不到效果。因此,我们还得用一些激励的、鼓励的、剌激的既能达到吃苦的目的,又能让吃苦有报酬有盼头有回报的方法。以下几种可以一试。
一、卖报刊。早上四五点到报社发行部批发二三百份报纸,沿街叫卖。卖报没有多少苦,苦的是起早,苦的是灰尘,苦的是风雨无阻,苦的是专捡最冷最热的天卖,苦的是天天如此。
二、擦皮鞋。擦皮鞋除开风雨、灰尘、冷热外,还得弯腰,还得低三下四。
三、卖菜。除开卖报的苦之外,进货起得更早,还得讲价、搬运,从早站到晚,还得陪笑脸,说好话。
四、搬运。除开忍受风雨外,还得扛起从未肩负过的沉重,甚至忍辱负重。
大街上的体力活还有很多,而且都可以叫做创业训练。任选一种坚持三个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基本的吃苦能力。
第七关是忍耐
忍耐的力量即是意志的力量,创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坚韧与坚持。但是,绝大多数创业者的耐力不够,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为什么不能坚持?
一、困难太大。困难大到不能解决,不能克服。
二、困难太多。困难不止一个,困难很多很长一眼望不到边,还在不断出现。
三、理不出头绪。一团乱麻,理不清,甚至越理越乱。
四、工作一团糟。拿到手上的全是糟糕的事,窝心的事。
五、支出太多。从开始就不断支出,还需要支出,甚至不知道支出会有多大。
六、收入太少。从开始创业就极少收入,或收入达不到预期、收入不够支出。
七、受欺负。遭人喝叱,受人白眼,低三下四,还有屈辱。
八、看不到前景。眼前都是困难,不知道何时能够走出低谷。
九、不懂。对自己的创业研究不够,知道不多,找不到路径和方法。
“人不求人一般大”,我凭什么要低三下四地作贱自己?创业就是忍耐,忍耐是一种心态一种能力。司马迁忍受腐刑写出史家绝唱《史记》,勾践卧薪尝胆忍出一个国家,创业者的忍耐只为拼出一片自由的天空。
不能忍耐是心性浮躁、沉不住气,不能低下身段,认真踏实地做事。大多的情况是将收益定得太高,想获得的利益太多,或将创业想得太容易太简单。
改进的方法是:一是先读懂创业,明白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过程。二是养成做事,做小事、认真做事的习惯。三是学会了再做。先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直到学懂学全学会。
创业跟运动比赛一样,比的是耐力,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第八关是主动
打工者绝大多数是体力劳动,处于生产制造的链环之中,要么成为工具,要么成为机器,他们的劳动大多属被动的肌肉动作,只有极少数人参与到管理层进行脑力劳动或思维活动。但即使是脑力劳动者,他们也必须服从上级的意志,从事指定范围的被动思维。
所以,打工者是被动的。他们是受支配的等待、接受和服从。
而创业却没有范围没有领域没有围墙没有限制,它的目标只一个:钱。在法律与政策允许之内,利用社会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与金钱。
打工是被动,创业是主动。
所以创业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自己找的事还得自己解决。所以创业者都是积极热情的,充满着激情与幻想的人。创业者火一样燃烧,风一样吹动,太阳一样豪情万丈。他们不会唉声叹气,不会怨天尤人,不会推卸责任,更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失误与挫折而停下前进的脚步。
所以被动型不适合创业。
被动类型的人创业,首先要振作起来,行动起来、主动起来。要由被动转变为主动,需要克服消极、等待、懈怠的情绪,需要放弃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无欲无求,无所事事的生活态度。
让自己积极主动的一个方法是: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投入全部的精力与热情,白天晚上,吃饭睡觉都与他相伴,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踏实、认真、细心地品味一点一滴的成功与喜悦,并将那一丝一毫的成长与进步与人分享。
第九关是思想
创业就得思想,就要思考问题,就要能想会想敢想。有没有思想是打工者与创业的重大区别。
打工是重复习惯动作无需思想,创业是创新,每一步都困难都要思考。
创新对创业者而言,是从未做过的事,这件事又分成许多阶段和程序,它们更是由成千上万更加细小的事件构成,许许多多都是新的,我们不懂不会没做过。
没做过的事,我们得先学会做,但会做了到做成了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创业者该做的不仅包含了打工者该做的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让做的事变成钱,这部分更难,最难的是大多数创业者都没有学习“让做的事变成钱”这件事。所以绝大多数创业者缺的不是做而是想。
为什么?
一、不愿学习。不爱看书不爱学习。
二、不愿思考。想问题就头疼,想不清楚就不再想。宁可跟着别人走。
三、随大流。别人怎么做,自己怎么做。
四、别人决定。从父母决定到老公(老婆)决定到强者决定。
五、习惯。打工长期听命于人,养成了接受的习惯。
六、偏执。自以为是,一条道走到黑。
七、保守。只在过去的经验中打转。
八、闭塞。不知道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
怎么办?
思想。在学习中思想,在实践中思想。任何事情都要提出什么、怎么、为什么几个问题。
什么:有什么功能、效果、用途?
怎么:怎么做,做成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它有什么普遍性、合理性、科学性?
不断地追问原因,追问原因的原因。
第十关是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业就是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最后一关,闯过了前面九关,我们不会再犯花钱买来项目不做的错误了。
但能做并不等于做好。
创业既然是面对新的工作新的生活新的挑战,困难和问题就会源源不断、生生不息。而我们就必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方法在哪里?
方法就来自困难和问题之中。
一、先针对直觉发现的问题,拟出解决的方法。
二、找出创业中的大问题,然后制定出解决的方案。
三、转圈找问题。不停地围着项目转圈,每转一圈都可能发现新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寻找一个解决方法。
四、将创业分成块和条,一块一条地找问题,再针对问题拿出方法。
五、顺着创业前、创业时、创业中的顺序找问题,再对找出的问题一个一个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
六、顺着时间找问题。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顺着时间的顺序,分别轻重缓急,面对找出的问题再一个一个找出应对方法。
七、琢磨问题。将创业作为最重大的事情放在思想的中央,每一天的每时每刻都对自己的创业分析、研究、琢磨,寻找更新更多的方法。
八、梳理问题,并一条一条记下来,每一条都制定出解决的方法。
九、按类型分类。将梳理后的问题,整理、归纳、分类,这样会更高效地寻找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十、将问题细分。每一个问题都细分到不能再分的初始单元,再针对每一个初始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十一、给自己规定一个目标。每一个问题,都找出10个解决方法来。
创业时的十道关卡是创业时的10个拦路虎。
也许不是每一个拦路虎都会出现,但它们都是真老虎,任意一只都会将我们拦在创业的山门之外,我们必须认识它,了解它,打败它,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拿到项目却仍然不得其门而入。
“龙华观点”源于采访、调研、宣传、策划的上千家企业和指导、辅助、帮扶、追踪数万人走上创业之路的实践之中。“龙华观点”因此建立了中国平民创业的理论基础与思想体系,独创了“平民创业基本方法”这一创业原则。
说创业难,自然会想到创业前的学习和创业中的困难,因为创业者中绝大多数人不学习,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一些人则是因为在创业中遇到太多太大的困难而败下阵来。
但是,大量的创业失败不是在创业前不是在创业中而是在创业时。经过对创业失败案例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创业者中大多数人的失败都是在创业开始的时候,在拿到项目到动手操作的这一环节中。创业时自然状态下的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九十,即使经过了跟师学艺的阶段,失败率仍然高达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
为什么?
创业是在新的形态新的环境用新的方法从事一项新的工作。然而,我们的思想、观念、习惯、作风仍然在旧的环境里,没能及时地转换、变化,缺失了渐进、适应的过程。虽然我们在创业知识学习时会有一些思想准备,但是,我们仍然如一个婴儿被放到原始森林一般虽然新鲜但更会惊吓、恐怖、害怕,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创业时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迷宫,这个迷宫里,至少有十道难关:
第一关是无知
无知者对创业一无所知。他们没有学习创业知识,也没有学习创业。
无知者之一是天天找项目的人。那些找新奇特项目、找洋科大项目、找赚大钱项目、找赚快钱项目、找不劳动或少劳动项目的人都是创业的无知者。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无知、否认无知、拒绝学习、排斥学习、自以为是。
为什么会坚持无知?
一、不爱学习。家里无书,读书就头痛,没有读书的习惯,他们是执行者,属于听命于人的人。
二、没时间学习。忙于吃喝玩乐,迷于哥们义气,耽于声色犬马,他们是享乐主义,游戏人生的人。
三、固执偏激。走极端,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凡事都有偏见,对什么都挑刺,是天生的批评家。
四、自己很厉害。从小娇生惯养,老子天下第一,到哪都是老大,习惯于颐指气使,拳头说话。
五、自以为是。他们学得不少,读得很杂,懂得很多,到哪都有话说,什么话题都长篇大论,是自以为是的导师演说家和意见领袖。
六、急功近利。今天开始创业,明天就想收回投资,认为拿到项目学到技术就有钱赚。时间是用来挣钱的,为什么要花十天半月去学习,更没有时间去读书。
七、小心眼。为什么一本杂志要6元?一本书要60元?有电视,有互联网就足够了。他们从不会花钱去学技术(为了省下三千元学费,宁愿花三年时间去研究),更不愿花钱去学习书本知识。
八、糊涂。他们认为创业等于赚钱,创业等于项目,只要找到项目,找到好项目就成功了。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上当受骗,是选错了项目。
不学习的人很多,不学习的理由也很多,但是,没有哪一种能站得住脚。
没有驾驶能力的人开车,不会游泳的人下海,未经作战训练的人上战场——不死即伤。这就是无知者创业的结果。所以,我们给平民创业者设计了创业前的十种学习:创业知识—请教老师—朋友讨论—个人总结—市场调查—项目研究—创业计划—创业试验—跟师学艺—跟店实习。
经过创业前的学习,我们才能改变无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上路。
第二关是畏难
畏难是一种应急心理,兼有恐怖、畏惧、害怕、惊慌等多种心理。
对未知的恐惧是人的动物性本能。生活在安全、稳定的环境,生活平静的人,尤其是缺乏独立、自律和意志力薄弱的人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面对陌生抽身而逃。而没有经验、未经训练的人因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也大都会选择放弃。
为什么畏难?
一、害怕。这种害怕大多不是外在的威胁,而往往是内心的怯懦。
二、迷茫,迷糊,不知道做什么。心里没底,理不清头绪。
三、胆小的人。生性胆小,害怕走夜路,不敢一个人上街,一个人创业更无依无靠困难重重。
四、困难太多困难太大,做不了。或下不了手,不知从何下手。
五、没有通路,找不着路径,看不到方向,往哪走都走不通。
六、一无所知。大多数创业者将创业等同于项目,于是花钱买来项目,而且越是洋科大、高技术、新奇特越是趋之若鹜。可这些项目太高、太深、太难,远远超出了创业者的实际能力。
七、知知甚少。到项目方看了看,甚至根本未到项目方去实地调查,只是电话里问了问,便自认为简单、容易,一看就明白,一做就成功,于是买回家。
八、会说不会做。项目从理论上弄明白了,而且也能说出子午卯酉,但是却不动手做。或者虽然也跟师学艺,但只是走马观花,跟着师傅走了一遍二遍。
九、不会做的太多。也跟师学艺,也在师傅的店里呆了十天半月,但是却蜻蜓点水动手不多(认为帮师傅做事是受剥削),既没有从头到尾做完全,更没有对每一个环节都反复做、多次做。
十、技术之外的事一窍不通。跟师学艺的目的只是学技术,对于技术之外的事不闻不问。更不去咨询、了解哪里进货?哪里的货质量好价格低?怎样寻找店铺?怎样让顾客产生购买欲望?怎样接待顾客?怎样让购买过一次的顾客都成为回头客?怎样做售后服务?怎样让顾客成为朋友?怎样建立自己的客户关系网?
所以大多数创业者会因畏难情绪而放弃,而且会反复放弃。
怎样克服畏难情绪?
其实畏难不是一种情绪,它本质上是无知。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会做——做会做全做完整。去项目方学习、实习,甚至借店创业,并达到百分百把握。自己做过千遍万遍,自然心里踏实底气十足,那么自己创业也就是换一个操作间,做起来顺理成章,得心应手。
第三关是适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创业让我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作息以及思想、认识、观念、行为、习惯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过去的生活已经格式化,过去的工作已行为模式化,过去的人生格局也已固化,由此形成了思维方式的惯性。我们已习惯于这种生活,依赖于这种生活,甚至享受这种生活。而当创业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发生时,旧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还不能很快退出,而新的生活与思维体系也不可能马上生成。
年龄越大的人,依赖性越强的人,自主意识差的人,学习能力弱的人,转换、适应能力也越弱。 跟许多创业者不愿选择弯下腰去为别人擦皮鞋一样,内心虽然反抗、挣扎,但仍然难逃旧我的束缚,而只能放弃。
这个转换跟电视频道开关不一样,不可能一触即发瞬间完成,它需要一个转换的时间或逐渐适应的过程。因此,我们给创业指定了一条长长的学习路径,用渐变,用递进,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在经过书本知识、请教老师、朋友讨论、市场调查、项目研究、创业设计的学习之后,再加上跟师学艺就能让我们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缓冲和适应的过程,若仍然不够则再加上二三个月跟店实习。仍然不能独立则再加上一二个月的借店创业。这样,哪怕个人意志再弱,自主意识再差,也完全可以重建一套生态系统,完成一次重塑生命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第四关是面子
面子思想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且大家都能认识到不对,但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就是这“一分钱”成为我们许多创业者的大敌。
大多年轻人、生活单纯的人、缺乏社会经验的人、缺乏生活历练的人因长期在封闭、固定、模式化模块化环境里生活,再加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教导”,以及现代网络和通讯让许多的人“宅”在家里,与生活疏离,与社会脱节,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面子思想。
面子思想表现出来的是:不愿出门,不愿与人见面,不敢与人说话,害怕说错话,尤其不敢将自己置于大庭广众之下。
面子其实并不存在,并没有社会的观感,是纯粹个人的内心感受。
一、害怕、胆怯、心虚。因长期的封闭而产生对陌生的恐惧,因此不敢不能不会去面对社会,面对未知。
二、自我保护过度。过度的保护便会风吹草动,草木皆兵,戴上口罩,竖起衣领。
三、沉溺于内心感受。他们很敏感很自我,只重视内心的感受而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世界的更大的层面的关心、包容与爱护。
四、放大了外界的观感。现代社会是开放、宽容、自由的,并越来越尊重个人的选择,只要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人们有权用自认为对的方式行事。
五、缺少社会、生活经验。有的人从家庭到学校到工厂,然后企业家庭直线运动,很少与外界对话、沟通和交流。
六、意志薄弱。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知道真伪,却没有勇气去直面生活,面对社会,所以一旦行动时便退缩了。
之所以爱面子是因为没有底气。缺少生活的历练,缺乏社会知识。解决的方法是: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机会与不同的人沟通、对话。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几十元在批发市场买几十个小商品,随便找一个街边兜售。编一套顺口溜,见人就吆喝。开始会不适应,但要坚持下去,一天两天三天……仍然不敢就找个朋友同行,不出半个月你就能与陌生人谈笑风生了。
第五关是行动
行动有两层含义:一是动,开始做;二是会做,能做好。
创业不仅仅是读书,书是死的,能够死记硬背就能考好,考试过关就成功了。创业更要动手,它是活的,不需要死记硬背,因为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创业方法也就千变万化,但标准却只有一个,赚钱。即使死记硬背了许多教条,不会销售卖不出去产品也只能失败。
创业开始时,会有许许多多的事等着我们。跟拼图一样,不但要做好每一件事,还得将它们按顺序按形状放到指定的位置。这些事也许十件也许百件,它们都是创业的零件,一个都不能少,而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是你从未做过的事。进货得一家一家地选,货品得一件一件地验,选好了货得亲自打包,自己运送;选址得找到适合的地段,适合的位置,你选中的地段有没有空置的门面,还得一家一家地去问,一个街道一个街道地跑,即使找到了,还需要先了解同一地段的租金,防止被人算计,要厘清租房户的经济纠纷,还要防止被假房东骗了钱财……其中任意的一件事没有做或没做好,都有可能让你的创业毁于一旦。
但是,我们许多创业者不动手,大大咧咧地任由人家装箱、打包、发货,回家收货全是次品,甚至收不到货。即使想了千遍讲了千遍,却仍然有人不做,不会做,不自己动手做。
为什么不动?
一是轻率。为人处事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没有养成认真、严谨、细致工作的习惯。
二是轻信。对所有的人和事不质疑没有戒心,以为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诚实、善良,任由别人代劳。
三是懒惰。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或者从小娇生惯养,或者天性贪玩好耍,或者没有生活目标自甘平庸。
四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君子,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唯独不知动手做事。
五是甩手掌柜。认为创业就是当老板,于是花钱买项目,请人来打理(因为自己弄不明白也不会做,结果如同睁眼瞎,做一项失败一项)。
创业就是做事,缺乏行动和动手能力的人最好不要创业。如果非要创业,则必须先学习、培养、训练动手能力。
学会行动不难,改变也容易。先从做家务开始,做饭、洗碗,洗衣、扫地、缝被子、补衣服,扣子掉了自己钉,扫帚坏了自己扎,板凳散了自己修,先把自己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第六关是吃苦
不是我们愿意吃苦,是因为创业就是吃苦,就是自找苦吃。
起早睡晚、忍饥挨饿、酷暑严寒、餐风露宿……一切人间最苦最累最脏最烦的事都会让我们碰上,我们都得面对。
过去的时代很悲催,老辈的人都是苦过来的,因此对下一代特别呵护,不愿他们再吃苦,但是不吃苦也只是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贫穷依然贫穷,穷人决不会因为时代变化就可以自然致富。 更重要的是创业就是做事,做事就有苦吃。尤其平民创业做的都是低端的、简单的、容易的,门槛低的极易被人模仿抄袭的,别人不愿做,不想做,害怕做的吃苦受累的项目。
因此创业就是吃苦,创业就得吃苦,不能吃苦不愿吃苦不敢吃苦的人不宜创业。但坚定了创业的决心,明白了创业就要吃苦,而过去没有吃过苦的人吃不了苦怎么办?
自找苦吃。先学习吃苦、练习吃苦、训练吃苦、培养吃苦。
但一味地用吃苦来训练吃苦,绝大多数的人难做到,或者会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达不到效果。因此,我们还得用一些激励的、鼓励的、剌激的既能达到吃苦的目的,又能让吃苦有报酬有盼头有回报的方法。以下几种可以一试。
一、卖报刊。早上四五点到报社发行部批发二三百份报纸,沿街叫卖。卖报没有多少苦,苦的是起早,苦的是灰尘,苦的是风雨无阻,苦的是专捡最冷最热的天卖,苦的是天天如此。
二、擦皮鞋。擦皮鞋除开风雨、灰尘、冷热外,还得弯腰,还得低三下四。
三、卖菜。除开卖报的苦之外,进货起得更早,还得讲价、搬运,从早站到晚,还得陪笑脸,说好话。
四、搬运。除开忍受风雨外,还得扛起从未肩负过的沉重,甚至忍辱负重。
大街上的体力活还有很多,而且都可以叫做创业训练。任选一种坚持三个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基本的吃苦能力。
第七关是忍耐
忍耐的力量即是意志的力量,创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坚韧与坚持。但是,绝大多数创业者的耐力不够,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为什么不能坚持?
一、困难太大。困难大到不能解决,不能克服。
二、困难太多。困难不止一个,困难很多很长一眼望不到边,还在不断出现。
三、理不出头绪。一团乱麻,理不清,甚至越理越乱。
四、工作一团糟。拿到手上的全是糟糕的事,窝心的事。
五、支出太多。从开始就不断支出,还需要支出,甚至不知道支出会有多大。
六、收入太少。从开始创业就极少收入,或收入达不到预期、收入不够支出。
七、受欺负。遭人喝叱,受人白眼,低三下四,还有屈辱。
八、看不到前景。眼前都是困难,不知道何时能够走出低谷。
九、不懂。对自己的创业研究不够,知道不多,找不到路径和方法。
“人不求人一般大”,我凭什么要低三下四地作贱自己?创业就是忍耐,忍耐是一种心态一种能力。司马迁忍受腐刑写出史家绝唱《史记》,勾践卧薪尝胆忍出一个国家,创业者的忍耐只为拼出一片自由的天空。
不能忍耐是心性浮躁、沉不住气,不能低下身段,认真踏实地做事。大多的情况是将收益定得太高,想获得的利益太多,或将创业想得太容易太简单。
改进的方法是:一是先读懂创业,明白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过程。二是养成做事,做小事、认真做事的习惯。三是学会了再做。先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直到学懂学全学会。
创业跟运动比赛一样,比的是耐力,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第八关是主动
打工者绝大多数是体力劳动,处于生产制造的链环之中,要么成为工具,要么成为机器,他们的劳动大多属被动的肌肉动作,只有极少数人参与到管理层进行脑力劳动或思维活动。但即使是脑力劳动者,他们也必须服从上级的意志,从事指定范围的被动思维。
所以,打工者是被动的。他们是受支配的等待、接受和服从。
而创业却没有范围没有领域没有围墙没有限制,它的目标只一个:钱。在法律与政策允许之内,利用社会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与金钱。
打工是被动,创业是主动。
所以创业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自己找的事还得自己解决。所以创业者都是积极热情的,充满着激情与幻想的人。创业者火一样燃烧,风一样吹动,太阳一样豪情万丈。他们不会唉声叹气,不会怨天尤人,不会推卸责任,更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失误与挫折而停下前进的脚步。
所以被动型不适合创业。
被动类型的人创业,首先要振作起来,行动起来、主动起来。要由被动转变为主动,需要克服消极、等待、懈怠的情绪,需要放弃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无欲无求,无所事事的生活态度。
让自己积极主动的一个方法是: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投入全部的精力与热情,白天晚上,吃饭睡觉都与他相伴,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踏实、认真、细心地品味一点一滴的成功与喜悦,并将那一丝一毫的成长与进步与人分享。
第九关是思想
创业就得思想,就要思考问题,就要能想会想敢想。有没有思想是打工者与创业的重大区别。
打工是重复习惯动作无需思想,创业是创新,每一步都困难都要思考。
创新对创业者而言,是从未做过的事,这件事又分成许多阶段和程序,它们更是由成千上万更加细小的事件构成,许许多多都是新的,我们不懂不会没做过。
没做过的事,我们得先学会做,但会做了到做成了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创业者该做的不仅包含了打工者该做的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让做的事变成钱,这部分更难,最难的是大多数创业者都没有学习“让做的事变成钱”这件事。所以绝大多数创业者缺的不是做而是想。
为什么?
一、不愿学习。不爱看书不爱学习。
二、不愿思考。想问题就头疼,想不清楚就不再想。宁可跟着别人走。
三、随大流。别人怎么做,自己怎么做。
四、别人决定。从父母决定到老公(老婆)决定到强者决定。
五、习惯。打工长期听命于人,养成了接受的习惯。
六、偏执。自以为是,一条道走到黑。
七、保守。只在过去的经验中打转。
八、闭塞。不知道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
怎么办?
思想。在学习中思想,在实践中思想。任何事情都要提出什么、怎么、为什么几个问题。
什么:有什么功能、效果、用途?
怎么:怎么做,做成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它有什么普遍性、合理性、科学性?
不断地追问原因,追问原因的原因。
第十关是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业就是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最后一关,闯过了前面九关,我们不会再犯花钱买来项目不做的错误了。
但能做并不等于做好。
创业既然是面对新的工作新的生活新的挑战,困难和问题就会源源不断、生生不息。而我们就必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方法在哪里?
方法就来自困难和问题之中。
一、先针对直觉发现的问题,拟出解决的方法。
二、找出创业中的大问题,然后制定出解决的方案。
三、转圈找问题。不停地围着项目转圈,每转一圈都可能发现新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寻找一个解决方法。
四、将创业分成块和条,一块一条地找问题,再针对问题拿出方法。
五、顺着创业前、创业时、创业中的顺序找问题,再对找出的问题一个一个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
六、顺着时间找问题。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顺着时间的顺序,分别轻重缓急,面对找出的问题再一个一个找出应对方法。
七、琢磨问题。将创业作为最重大的事情放在思想的中央,每一天的每时每刻都对自己的创业分析、研究、琢磨,寻找更新更多的方法。
八、梳理问题,并一条一条记下来,每一条都制定出解决的方法。
九、按类型分类。将梳理后的问题,整理、归纳、分类,这样会更高效地寻找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十、将问题细分。每一个问题都细分到不能再分的初始单元,再针对每一个初始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十一、给自己规定一个目标。每一个问题,都找出10个解决方法来。
创业时的十道关卡是创业时的10个拦路虎。
也许不是每一个拦路虎都会出现,但它们都是真老虎,任意一只都会将我们拦在创业的山门之外,我们必须认识它,了解它,打败它,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拿到项目却仍然不得其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