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制高护专业医用化学理论教学中促进学生生物化学的学习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原有的中等卫生学校,现在大部分已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医学专科学校,可以说本科层次以下的医学教育以高职教育为主,卫生高职教育又以护理专业为重点,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提出优先在四个专业领域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护理专业就是其中之一。我院护理专业学生占学院学生人数的一半。
  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推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尤其是职业学院的招生量大幅度提高,对生源的水平要求放宽,使职业学院同学校、同专业、甚至同班级的学生文化水平、智力、素质差异加大,这给教学带来较大难度。现就高职院校三年制高护专业医用化学和生物化学教学在新形势下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讨论。
  1 面临的问题
  1.1 生源水平参差不齐 从我院近年来招收高护生中调查显示:普通高考招收高护生学理、学文学生各招一半;五年高职院校学生年龄从16~21岁,大多学生因年龄小、自控力差,学生入学高考成绩100多分,文化基础知识不强;由于地域的关系在我院少数民族学生教多,班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到20 %~50 %左右,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均较差。
  1.2 教学时数减少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院校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基础理论教育“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我院本着这个原则,压缩理论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学时少,内容多,成为突出问题。
  1.3《医用化学》,该教材分为无机化学篇、有机化学篇,其整合特点是:无机化学篇主要介绍了物质结构、物质的量、溶液、化学反应速度、电解质溶液、配位化合物和生物元素、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等基本化学知识;有机化学篇主要介绍了有机化学概述、烃和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取代酸、酯和脂类、立体异构、含氮化合物和生物碱、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核酸之外,重点介绍的是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有机化学篇按物质类别顺序编排的,学生学习生物化学所需的有机化学基本化学知识往往排在下半部分,这样学习内容多、、教学时间少,增加了有机化学理论教学难,也降低了学习效率,这使得有机化学无法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持。
  1.4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关系
  生物化学是在有机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密不可分,它们互相支持、渗透、促进、共同发展,相关内容多,尤其是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和内容重复性多,有机化学中的理论、方法、原理常常应用于生物化学。
  2 思考与实践
  2.1职业学院所招护士生参差不齐等学生方面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对医用化学和生化课教学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但生化课作为医学很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师应认真思考,不断实践,在现有的时间和空间上认真把握学科特点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医用化学课讲出特色,学出成果,创出新路。
  2.2 重组教学内容,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知识“必须”、“实用”、“够用”为度,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专业能力为目标, 任务为驱动、 应用为出发、 所学为运用, 强化实验教学,将其作为教学的基础与根本 , 形成理论与实验并重的新的教学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做到有纲不惟纲,巧妙安排教学时间,灵活整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时数既保持本课程科学性、系统性,又不失教材的整体性。又要在教学时数少的情况下,把知识教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仔细审视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内容的内涵,抓住内容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总结,灵活编排教学内容,就一定能营造出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情景。
  2.3整合思路, 传统的有机化学的后半部分主要介绍生命四大物质——糖、 脂类、 蛋白质( 包括氨基酸、 酶) 、 核酸的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等内容,而生物化学的内容也涵盖这部分内容并阐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与代谢,因此在学习有机化学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取代酸、酯、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时,可以打破有机化学自身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完整性、 理论性,重点讲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的物质结构和性质,这样能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效率低、降低了“ 教” 与“ 学” 的难度。
  2.4改革教学方法 , 采用以问题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教, 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学以教师与知识的传递为主,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 自主性, 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采用以问题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 将问题或任务交给学生, 使学生主动思考、 探究、 实践 , 而教师只是适时给予启发、 点拨、 指导。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更扎实地掌握知识, 而且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如: 开始学习第一部分内容--物质的量浓度时就要强调医院生化检验单人体血液的浓度就是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的。学习有机化学——烃类物质时, 以解答或完成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或任务为线索将烃类的组成物、 分类、 命名、 物理性质、来源等知识点, 进行自学或与同学相互讨论。而对物质的用途方面的知识可引导学生结合化学性质, 联系职业岗位如医用石蜡和生活实际经验如煤气、汽油等、自己总结、 归纳。学生在问题与任务的引领下, 阅读教材、 查看资料进行学习, 使其在今后的各种物质的学习中, 逐渐将部分化学性质、 结构、同生物化学中的物质代谢、生理功能等知识有序地纳入学习范畴。。上课时精讲学生自学时遇到的难点和生物化学相关的知识, 而一般的知识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5提高教师的医学知识修养: 高等医学院校的化学教师大多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化学专业,不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将化学教学贯穿于医学教学体系中去,影响了他们讲授医用化学时联系医学的深度和广度,常与医学基础、 临床课脱节,这也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医学院校的化学教师有着学习医学知识的便利条件, 所以医学院校的化学教师应该系统地学 习一些必要的 医学知识提高自身医学知识修养和教学水平
  2.6增加实践教学开展探究性实验 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把部分生化实验改为“先实验,后理论”,即采用“实验先行”模式开展教学。把原来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把原来课堂讲的部分理论根据教学特点搬到实验室上,这样把生硬的机械性教学转变为鲜活的开放性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求知欲,加深了对知识的探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探索,使其对事物认识记忆犹新[2]。通过生化实验教学改革把探究性学习和教育理论贯穿到生化实验中,把“实验先行”摆在生化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位置,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
  2.7多方面考核学生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所进步 考试考核是教师因材施教的调节手段,是控制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整、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重要方法。因此要体现分析、检查、判断、导向、激励和反馈的功能。考试不仅要考察学生掌握生化课理论知识情况,而且要考察学生的认识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再学习和自学能力、创造能力,要达到以上要求,就必须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而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各种考试方法。本学期采用评价标准:平时成绩占10 %(包括考勤、预习、课堂提问等),诊断性考试占20 %,终结性考试占50 %,实验课考试占20%。
  我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医用化学和生物化学教学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同时也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创新,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实践再实践。
其他文献
奶牛贝妮是牧场的产奶皇后,从小到大人人都宠它,爱它,所以,临时工甲拿一把青草就把贝妮骗走了。贝妮被拉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卖给一个跛腿人。跛腿人对甲说:“这东西什么来路你
目的:病历是每个医疗机构的物质文化资产,记载着医、教、研发展历程的轨迹,是全体医务人员集体智慧与辛勤劳动的结晶,特别是面对医患关系异常紧张的医疗环境,病历是处理医疗
西坡煤业为了解决5106工作面沿空留巷围岩控制难题,以5106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该工作面沿空留巷顶底板破坏特征,分析得到了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及变形
摘 要:在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下,初中化学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越来越普遍。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初中化学老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让学生对知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互监督,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可以集思广益,让学生间相互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上海大众经济城成立于1994年底,多年来,始终以发展和服务为主题,坚持讲规范、重管理、抓服务、促长效,把握发展规律,适应环境变化,抓住历史机遇,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且前拥有
一rn六个月前,陈焰如焰火般冲向了目标,可折腾一番,被淋得冰凉彻骨.rn躺在孤独的木床上,陈焰流泪了.rn人生不易,陈焰始料未及.rn寒窗16载,虽苦,却每每顺利过关,当拿到鲜红的
车双可最近也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一改往日背运,美事儿一连串儿踩着脚后跟往他家跑。首先是他那个上大学的儿子,突然发现有人把他全年的学费给交齐了。他儿子找了学校财务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构成不断发生变化、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而衍生出来的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以社会学、教育学及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山西省太原市行
政府规模是公共行政中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政府规模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始终是行政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各国行政改革追求的目标。如何确定我国地方政府规模,不仅关系到我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