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浆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其味道醇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同时,网上也流传着很多关于喝豆浆的“学问”,让人真假难辨。这些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说法一:
不能用保温杯装豆浆,因为温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豆浆里的皂苷还能溶解水垢,喝了会危害健康。
首先,用保温杯盛放豆浆是否容易变质,关键要看豆浆的温度。所谓“温湿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是指60℃以下的高水分食品。若豆浆温度在60℃以上,绝大多数细菌无法繁殖。保温杯一般都不是完全密封的,细菌可能进入杯内,在适合的温度下易大量繁殖,造成食品安全风险。但将滚烫的豆浆倒进保温杯后,若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杯内温度足够高,细菌并不会大量繁殖。但长时间保持高温会加剧豆浆中维生素B1、叶酸等营养成分的损失。因此,豆浆最好还是尽快饮用。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一些含钙离子和镁离子的矿物盐,易溶于酸性液体(如果汁),并不会被中性的豆浆溶解。即使有少量溶解,对健康也没有明显影响。
说法二:
肠胃虚弱的人不能喝豆浆。
肠胃虚弱、消化不良、腹泻者确实不适合饮用豆浆。
首先,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皂苷、植酸等抗营养成分,它们对消化吸收功能有抑制作用,并可刺激胃肠道。虽然经充分加热后,这些成分已经有85%以上失活,但仍有少量保留活性。在胃肠道功能正常时,这点量不足为虑;但在感染或消化能力减弱时,胃肠道可能会对这些物质更敏感。
其次,豆浆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棉籽糖、水苏糖、毛蕊花糖等低聚糖。虽然它们对健康人而言有益无害,能保证肠道的正常蠕动,但在胃肠道有炎症或菌群异常时,可促进肠道产气和运动,加重腹泻。
说法三:
豆浆嘌呤含量很高,痛风患者不能喝。
豆浆由大豆制成,大豆的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和魚类,但在制作豆浆时会加入大量水,其中所含的嘌呤已经被稀释。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豆浆的嘌呤含量为29毫克/100克,属于低嘌呤食物。考虑到豆浆的摄入量通常为200毫升以上,痛风患者在发作期最好避免喝豆浆,可以牛奶替代;缓解期可以喝豆浆,但也要注意控制量。
说法四:
豆浆不能与抗菌药一起服用,否则会使药效降低。
无论中药、西药,大部分药物都不适合与食物一起服用,也不适宜用牛奶、豆浆等饮料送服。
说法五:
豆浆不能加红糖,因为其中的有机酸可与豆浆中的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不易被人体吸收。
首先,红糖中有机酸含量并不高。其次,即使红糖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也不会妨碍消化、吸收,正如将豆浆变成豆花或豆腐,不会妨碍吸收一样。豆浆中的蛋白质进入胃肠道后,本来就会发生变性,然后被消化、吸收。不过,为减少添加糖摄入,喝豆浆最好不要加糖,以免增加能量摄入。
说法六:
豆浆不能与鸡蛋同时吃,因为鸡蛋中的黏液蛋白易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结合,导致消化不良。
胰蛋白酶是消化蛋白质的主力军,胰蛋白酶抑制剂会妨碍胰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消化。不过,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不耐热,经加热煮沸后,绝大部分会失活。虽然可有少量热稳定的蛋白酶抑制剂“幸存”,但活性较低,不足以干扰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相反,豆浆中的蛋白质虽属于优质蛋白,但蛋氨酸含量较低,而鸡蛋中蛋氨酸含量丰富,如果一起食用,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此外,很多人担心吃鸡蛋会摄入过多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豆浆中含有膳食纤维和植物固醇,可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因此,早餐时喝一杯熟豆浆,同时吃一个煮鸡蛋,是很好的搭配。
说法七:
豆浆含有类似雌激素的物质,儿童、乳腺增生者及男性不能饮用。
豆浆中的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但其活性非常低,效力只相当于雌激素的万分之一。目前,国内外的调查并没有发现喝豆浆有促进患乳腺增生或乳腺癌的作用。每天喝一杯豆浆,摄入的植物雌激素量对人体影响很小,不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也不会影响男性性征或影响男童正常发育。
说法八:
豆浆不能空腹喝,否则会造成蛋白质浪费。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不少人认为,空腹喝豆浆时,由于没有其他食物,摄入的蛋白质便会用于供能,是一种浪费。其实,只要没有任何胃肠道不适,豆浆完全可以空腹喝。相反,豆浆是非常好的解饿食品,除蛋白质外,还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如果膳食均衡,摄入的蛋白质并不会缺乏。
说法九:
隔夜豆浆、凉豆浆不能喝。
重点不在豆浆是否隔夜,而要看豆浆是否变质。若保存妥当,喝隔夜的豆浆是没有问题的。正确的保存方法是:将豆浆趁热倒入密闭容器里,留下相当于总容量1/5的空隙。将盖子盖上,但不要拧紧,停留约十几秒,再将盖子拧紧。在室温下等待豆浆自然冷却,再放进冰箱冷藏。
需要提醒的是,将保存的豆浆取出来喝时,最好重新加热,起到杀菌的作用。能不能喝凉豆浆与个人对饮品温度的接受程度有关,也与胃肠功能有关。喝凉开水不舒服的人,喝凉豆浆时更可能腹泻,因为其中存在低聚糖、膳食纤维等促进肠道运动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