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健康的教学气氛努力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01-02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所特有的育人环境。这种环境是在课堂教学师生双向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教学环境里,健康而积极的教学气氛能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因素。科学家们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积极性高涨环境中可以发挥85%-96%的才能,反之发挥10%左右。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教学环境,形成一种团结进取、协调融合的气氛,才能激发感情上的共鸣,使教师愉快地传授知识,学生欣喜的地接受和自觉的掌握。
  怎样建立一种科学良好的课堂气氛呢?面对当前的中专教育,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1 了解学生心理,净化学生心灵
  中专生是所谓“三类”学生之一,即中专、中职、中技学生。就其生源来看,一部分来自未能升入高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一部分来自初中往届毕业生。这部分学生中除了少数基础良好外,大部分是原学校中的“老大难”差等生,文化基础知识差,没有良好的学习目的,歪风邪气十足,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整天混日子,混个毕业证,再倒社会上混生活。试想,班级里充斥着这样的学生群体,怎么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因材施教,通过各种交流手段发现这些学生产生消极怠学的心理因素,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尊心理”去克制其“消极心理”;利用学生内心深处“依赖”与“独立“自卑”与“自尊”的矛盾,知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缩小“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之间的距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使学生那颗冲动的心安静下来,那颗消极失落的心清醒振奋起来,结合现实找到“自我”。
  诚然,所面对的中专生是丰衣足食的一代,用生活艰苦而风发图强的事例很难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们可以请负责就业的老师给他们讲近来学生就业的情况、市场导向几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另外还可以举一些毕业生掌握了扎实的技术技能和具备积极创新精神而床就一番事业的事例。中专生也是年青人,也曾有过美好理想和创业的冲动,他们听后会深受启发。一个生动的例子胜过千遍理论教育,同样也培养了学生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这样思想中的困难释然而去,心灵得到净化,积极向上的心情油然而生。
  2 中专技术教育不可忽视人文教育
  对中专人才培养的模式认识,往往局限在狭隘的“技术教育”上,这种没有生气的机械学习气氛加上严格的组织纪律,往往会使一堂课变的“静悄悄如一潭死水”,结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仅仅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这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以“育人”为中心的原则。所以我们在实施技术教育的同时,必须贯穿人文教育,扎实文化基础,深钻专业技术,多学科结合,全面发展。“为何而生”的教育与“如何而生”的教育紧密结合,而且把“為何而生”放在教育的首位,使整个课堂气氛中充溢着理想、信念、责任和创业的激情。课堂学习中,学生在环境感染下怀着极大热情,对教师对知识充满情感,最大可能的调动内心潜能完成整个探索、学习、记忆过程。爱因斯坦曾尖锐地指出:“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单指是一个专家。”人文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气氛高涨而融洽,正如给培养协调性的土壤注入了营养。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引导与积极探索,学生间的你追我赶与相互借鉴和相互帮助,他们相互竞争,却又共同进步。整个课堂气氛是激烈的,在思想上,在行动上,充满热情,充满对未知世界认识的渴望,从而充分挖掘内心潜能,提高四十五分钟的效率。
  3 丰富绿色教育内涵,强化环境对身心的影响
  美化学校环境,用校园的绿色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精神纯洁高尚,使人对环境产生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和学习的极大热情。师生衣装干净得体,精神面貌焕发,教室内卫生整洁,宽敞明亮,教学仪器装备齐全、先进,这样的环境中使每一个懒散的人不自觉的积极起来,因为他们与环境极不协调。心理学家证实:“绿色”的环境中不仅使人产生美感,还会使人对环境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激发斗志,使学习工作劲头倍增。相反,一个到处是垃圾、杂草丛生的环境中,很难使人对它发生兴趣,不自觉的使人厌倦和疲劳,这对建立一个良好的健康课堂学习气氛极为不利,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当然,对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任课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为此,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同时还要学会多种现代教学方法,紧跟时代潮流,勇于生活生产实践,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多才多艺,使课堂教学自然地变为丰富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看不到僵持和苦恼的阴影;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教师发扬民主,在分析问题时敢于让学生大胆质疑,形成畅所欲言、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不是紧张、恐惧和压抑,而感到的是轻松愉快和倍增的求知欲望。这样的课堂气氛释放出巨大能量,对教师教学结果与学生学习成果产生极为有利的作用,从而达到素质教育以“育人”为中心和全面培养、全面提高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 华东师范大学,2007
  [2] 刘春生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A].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0
  [3] 梁中义、金含芬七国职业技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 蒋乐兴职业教育呼唤创新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体现语言应用基本理念、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任务为主要手段,强调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其自然地习得语言。鉴于目前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实践还没有广泛地展开,本文针对该教学法的定义、课堂实施,以及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任务型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定义 课堂实施 意义   
【中图分类号】R65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89-0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33岁,2010年2月23日凌晨02时30分左右被水果刀刺中左胸部,刀体垂直进入胸壁约8cm。随后患者自行将刀拔出,伤口流血不止,并感胸痛、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急呼120伤后20分钟后转入我院急诊,当时测血压65/45mmHg,心率130次/分,脉搏细苏,予输液抗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胆固醇在室温下易自发氧化。在多种食品及“标准”胆固醇制剂中常混杂有各种胆固醇氧化产物,该类物质在机体内对多种组织包括动脉壁细胞均有损害作用,是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诱
【中图分类号】R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88-01  消栓肠溶胶囊为中药制剂,源于“补阳还五汤”组方,其主要成份为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功能主治:补气、活血、通络。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是治疗缺血性中风良药。本品尚未见过敏的报道,笔者所见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4岁,经我院诊为脑梗塞,于2010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89-01  严重的异位骨化少见,笔者收治股骨干骨折交锁钉内固定术后,导致严重异位骨化,影响了体形美二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於2004年1月28日和2009年4月26日收治了严重异位骨化二例患者,男性,一例44岁,另一例67岁,因车祸所致,二例患者均为左股骨干中下1/3骨折,伤后当天入院,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88-01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protein-losing gastroenteropathy,PLG)系指因多种病因所致血浆蛋白由胃肠道大量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的一种综合征,以严重水肿和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1]。目前报告不多,国内报告仅9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见到1例,现介绍如下并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复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95-02  在面临日益竞争的医疗市场,迅猛发展的医学科技和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下,笔者认为对护生的要求不能仅仅限于理論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在点滴实践中融入美学意识,将护士礼仪中的语言行为标准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全面提升护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水平。  1 影响护生美的形象的习惯与行为  1.1 以生理性因素为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90-01  患者,女性,40岁,因机器伤致左前臂出血,疼痛30min入院。检查:左前臂中段平面完全离断,创缘不整齐,近侧离断端可见肌肉结构模糊,桡骨和尺骨离断面均呈斜行伴粉碎骨折块,远侧离断端可见部分肌腱外露,尺神经由近端抽出约5cm,污染严重。入院后即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急诊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术。
期刊
【摘要】数字化医疗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医疗方式,其在近年的突飞猛进发展正在逐步改变临床的工作模式,也提出了临床教学发展的新课题,对教学资源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与学的交互角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化医疗;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97-02  数字时代的来临,为知识与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