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小情歌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滴淅淅沥沥,为这座城市蒙上一层迷离的水汽。转过街角咖啡馆,到熟悉的花店里买一束玫瑰,Sylvie拢一拢风衣领口,初春的微凉滑过脖颈,此刻,她既享受这座城市,又想念自己近在咫尺的家。在塞纳河右岸,富人钟情的巴黎16区,距离莫泊桑最爱的布洛涅森林5分钟步行距离的地方,Sylvie买下了这个顶层复式公寓。“从这里5分钟就能走到香榭丽舍大街,3分钟可达埃菲尔铁塔,附近有很多有趣的商店,还有很好的学校……”Sylvie喜欢一个人在街区里散步、遛狗,特别是雨天,在堂皇的背后,有她最看重的品质。
  她还清楚记得4年前,当她漫步在这片街区时的情景:透明的阳光笼罩着一座奥斯曼风格的建筑,美妙的光线仿佛带她穿越到某个场景,好故事就要开场了。“当时我租住的公寓是背阴的,让我总是渴望阳光,所以在那个当下我就惊叹道:‘我也要住在拥有光线的房子里!’”千万别小看一个摄影师对光的敏感和激情,因为之后不久,她就真的买下了这幢建筑顶楼的公寓来安家。重装工程花了一整年,“我们的准则就是尽可能地保留房子最原始的硬装,因此在大规模改造之前,我们必须进行小心的清理”。而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木窗框、护墙板、踢脚线、橡木地板,以及已被禁止在市区使用的壁炉,都是这套公寓最原始的存在。
  为了配合它们,Sylvie花了3天时间,在15种灰色色板中反复比较,甚至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光线下看效果,最终选定了现在这种灰色作为家的主调。“我很喜欢灰色,它是完美的平衡。我小时候,父亲曾送给我一块灰色的石头,其实就是沙滩上很常见的轻石,但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完美的颜色。之后一旦我想买灰色的东西,就会把这块石头拿出来比较一番,对我来说,一切色彩的决定都是从这块石头开始的,也就是说,是从自然开始的。”现在Sylvie还将这块石头放在自己工作室的搁架上,随时可见、随手可触摸。母亲去世后,父亲独自生活在法国北部的家乡,Sylvie每天都会给父亲打一个电话,有时候聊很久,有时候只是简短问候,不论在地球的哪一端工作,从不间断。但神奇的是,就在她决定用这种灰色作为家的主调后z个月,当装修工清理墙面到最初的一层时,发现这个家最早的主人用的墙纸颜色竟然跟Sylvie的选择几乎一模一样。
  “很多人来我家,第一反应都觉得我家是白色的。其实我家只有很少的白色,但我喜欢这种感觉——众多的颜色放在一起,最后就是变成白色。这也像一种生活哲学,淡极始知花更艳。”之前的住户都为这房子里充足的卧室房间而骄傲,Sylvie却尽可能地将空间阻隔都拆掉,除保留必须的卧室之外,厨房、餐厅和客厅都一体连通,主卧室放到了二层,工作室则巧妙地通过一面不完全封闭的墙躲到了床的后面。她很庆幸自己没有大件家具,“奶奶留下来的家具都在父亲家,婆婆那些沙俄贵族家具则去了小姑子家,我们不用负重前行”。但简单几件家具是她的精挑细选。“我喜欢路易十四风格的东西,但对这个家来说,它们太戏剧化了。所以我的选择是18世纪的瑞典设计,不会太沉重,也不是德国同时期家具那种深棕色。”
  家里那张18世纪的瑞典木榻正是她工作之后给自己买的第一件礼物,不是高跟鞋、不是包,甚至不是一个镜头,而是这张现在已经成为家里小狗Easy最爱的榻。“很多人都说我的家是极简主义的,但实际上在这个家里,现代的东西并不多,我喜欢古典,但我得让它们轻盈一点儿,因为和儿女们住在一起,他们总是希望生活是现代化的。”至于主卧里那5艘帆船模型则是男主人的童年回忆,“小时候,男孩们常到卢森堡公园去租这些帆船来玩,一共有5种大小,他全都买回来了”。她眨眨眼,玩笑道:“这完全不是我的兴趣,你知道,但有时候你得给男人们盛装幼稚的空间!”
  Sylvie还给这个家的装修定下了一条“铁规”——不可视。为此,她在墙里做了很多“隐形”的柜子和储物空间,书房和工作间都被藏到了卧室后面,书架则被一整面与墙壁同色的可闭合书墙替代,就连洗手间的墙里也全都放着书和杂志……但最绝的还要数厨房,除了搁架上的几个玻璃器皿之外,其他一应用具全被“关”进了墙柜中,平常人家的柴米油盐之气在她家里丝毫不见,就连小狗Easy都自觉地把狗食盆舔得十分干净。“我们家的人都习惯随手收拾,吃完东西都会立刻收整,绝不让杂乱进入视线,这已是我们的生活习惯了。‘乱’对我来说简直太疯狂了!”
  作为一位摄影师,Sylvie不仅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呈现美的作品,她还告诉自己必须与美同寝。“我必须跟美同起居,必须让生活本身变成一种美。”所以在她床的面前立着一幅巨大的照片,片中有3尊18世纪的法国人的胸像,这是她为法国一本杂志的“18世纪”这个选题拍摄的作品。“当时我就想到要给自己留一张,我知道要这3尊雕塑同一时间聚集在摄影棚里有多么不容易。我希望每天我起床就能看到它,有关历史、美和法国。”然后她会轻轻走下楼梯,看到客厅里美丽的光影和阳台对面那些优雅的老建筑……这些都让她感到平和与美的满足。然后她将在那张陪伴自己数十年的木榻上静静坐一会儿,那里正对着阳台,可以看到对面那幢楼里的家庭一个个苏醒、起床、吃早饭、出门……就像一部小电影。去年11月,巴黎遭遇恐怖袭击,整座城市流着眼泪,却依然自由而美丽。“我们对面这幢楼里住着犹太人、阿拉伯人、德国人、法国人……他们有各自的生活,有的要在不同时间拜他们的神,有的会早起,有的会晚睡,互不干涉,也互不打扰。他们就这样自然平和地住在一起,过自己的生活。每当看到这幅画面,我总会想:我们为什么还要暴力与战争?”
  虽然常年在世界各地飞,但只要在家的日子,Sylvie就一定会用满满的仪式感来享受家的甜蜜。譬如每个落日余晖的傍晚,她都会关掉灯,点燃Diptyque的蜡烛,让每一顿晚餐都在摇曳的烛光和香味中度过。同时,她扭头就能看到对面楼里的灯光一点点亮起来,“那个时刻,我知道人们都回到了家,真是太动人了!”当然,她也喜欢早起,最贪恋清晨第一缕阳光摩挲在脸上的痒。她说有一部电影是关于巴黎每天早晨5点起床的人的,她就是其中一分子。在每个静谧的早晨,看到目目不同又不变始终的巴黎,一切都仿佛是透明的、飘浮的,有时候有雨滴,有时候是鸟鸣,卖花的老太太正在摆摊,咖啡馆的香味即将弥漫……这就是献给这座城市的小情歌。
其他文献
在欧洲,Ibiza之所以众所周知,因为它聚集了无数喜爱电子音乐的波希米亚风格的嬉皮士。Eugeni Quitllet就是从小生长在这个泛滥欢乐之地,直到20岁去了巴塞罗那学习工业设计。他称自己是设计的梦想家,致力于在设计中建立一个现实中的美好世界——存在的乌托邦。年轻的时候,Quitllet和Philippe Starck合作的(他是唯一能和Star&共享作品署名权的设计师)Kartell’s M
期刊
在金融投资界打拼多年的张涛,一年前发现了圈子里对移动办公的狂热需求,因此开设了这家workcafe。  “这几年当创客空间和联合办公开始兴起,甚至成为主流,金融界人士其实心里是有点寂寞的。”张涛坐在workcafe里,早晨的阳光从落地窗穿进来,窗外是繁忙的南京西路。一年多前,张涛还是在上海一级金融界战地拼搏的商业地产投资高管。  由于接触的客户大多属于超级VIP等级,张涛和客户会面开会的地点总在办
期刊
到英国看乡村,与伦敦近在咫尺的牛津郡是一定要去的地方。在如画的原野上寻觅那些高贵的宫殿和古堡,如茵的绿地上横亘着一座座石砌的谷仓和农舍,太多美景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小米尔顿便是牛津郡中一座典型的英国村庄,我们要拜访的MicMel Hue-Williams正是成长于此。你很难不羡慕像他这样的英国“老钱”——他所居住的Belchers农场,从17世纪起就已经属于他的家族,至今已传承了六代。  时间荏苒
期刊
Dick Spicrcnburg:科隆展的引路人  Dickspierenburg担任imm Cologne的设计总监,已经连续7年了。从前他作为设计师经营着自己的公司,临近50岁,为了能够更“轻松、休闲”一些,便举步迈进了设计展览行业。彼时的imm,更像以交易为主的展销会,乏味而不吸引入,更别提引领流行趋势了。而Dick在imm展馆不远处的Design Post中同期举办的设计派对,却明显更聚人
期刊
Stellar Works “笼”中自由鸟  “7号馆正门一进来,最大的那家,就是Stellar Works!”在展馆里如果你找Stellar Works,别人会向你这样介绍。3年前创立于上海的中国品牌Stellar Works,请到如恩设计两位掌门人Lyndonand Rossana做创意总监,这一次的展位就是建筑师背景的如恩设计特别打造的。为什么要与Stellar Works合作?“目前发展中
期刊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宋冬将自己的艺术创作真实地体现在生活的智慧里。他开发日常生活物品中的剩余价值,  赋予它们新的美学价值。  1.音乐方面,我非常喜欢约翰凯奇的《4′33″》”大音希声”。  2.道格拉斯·戈登的著名作品《24小时惊魂记》将希区柯克的《惊魂记》放慢至24小时,让我们重新思考关于时间、表演、剪辑、叙事等的关系,瓦解了常态思维。  3.《无字书》是我自己1994年的作品,也是我一直
期刊
眼前的Vivian身材热辣、活力十足,言 谈举止间带着成都女孩天生的爽快 与生动,颇能揣度到她在生活与生 意中的超强行动力。搞哲学研究的 父亲教她养成了独立思考与抉择的 习惯,自由与快意成为她生命的关 键词。在大学时代就赚到第一桶金, 拥有自己的公司和投资,前几年又 从安逸的故乡迁居上海,她说只要有可爱的儿子陪伴,有钟爱的艺 术品傍身,走到哪儿都是安心的。  自己做设计公司的Vivian一向看重设
期刊
从去年年底一直延续到春节以后的宋冬个展“剩余价值”,名字看上去像是引用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描述的重要概念“剩余价值”,但语意却与宋冬所希望表述的完全不同,宋冬的灵感来源是日常生活中被使用过甚至就要被废弃的物品。  走进展厅,大量破旧的门窗被整齐地叠靠在展厅入口的两侧,木质的斑驳和金属的锈迹都在诉说着门窗废弃的现状,这种以一定数量经过精心排列所形成的秩序感,营造了日常用品的实用性气氛。在这次
期刊
初见Ian Hylton和刘曼这对时尚伉俪,他们在外表上是那样地不同:不仅国籍、肤色差别显见,体态上也是Ian高大沉稳,刘曼则小巧玲珑……然而聊天不过5分钟,你便会觉出他们在话语间处处弥漫着“我们是一家人”的密码电波,两颗远渡重洋走到一起的心是如此安然地紧紧相依。  作为服装设计师,刘曼是个工作起来会忘记时间的人。尤其近几年她和Ian经营的Ms Min服装品牌在时尚行业逐渐崭露头角,工作便总是如车
期刊
当设计师范敏俊(MJ)第一次看见五原路上这栋建于1934年的独幢别墅时,一种无可救药的破败感令走过的人都避之不及,他却兴奋不已。这栋别墅被老洋房和石库门新里弄包围。房子的原始状态平实,不注重维护和修缮,外立面已经破败不堪,几乎没有修旧如旧的价值,令MJ兴奋的也正在于此——这样的房子有着无限改造的潜力。  多年来都喜欢干净温暖的北欧设计风格的川,决定将这种风格引入别墅,这也是在这片以Art Dec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