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皮肤鼓环瓣并颞肌筋膜修补鼓膜大穿孔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b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耳道皮肤鼓环瓣并颞肌筋膜鼓膜成形术在鼓膜大或全穿孔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鼓膜大或全穿孔,采用外耳道皮肤鼓环瓣并颞肌筋膜行鼓膜成形术,且术后随访超过6个月的患者共36例36耳,总结手术技术要点,观察术后鼓膜愈合情况、鼓膜及外耳道前壁夹角及鼓膜形态。手术前后言语相关频率平均听阈(PTA)及气骨导差(ABG)值使用自身配对资料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术后6个月耳内镜检查:除1例术后4个月时因中耳感染修补失败外,35耳(35/36,97.22%)鼓膜完全愈合,未出现鼓膜外侧移位愈合及前方夹角钝角愈合,愈合后鼓膜具有脐凹且呈锥形外观者共计32例(32/35,91.43%)。术后6个月行纯音听阈检查,0.5、1.0、2.0 kHz平均气导听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88±4.35) dBHL和(46.61±9.27)dBHL,P<0.05];ABG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6个月分别为(8.75±3.43)dBHL和(21.39±5.31)dBHL,P<0.05]。

结论

应用外耳道皮肤鼓环瓣并颞肌筋膜修补鼓膜大或全穿孔,能取得较好的鼓膜愈合率,且移植筋膜不易移位,再造的鼓膜具有良好的锥形外观,术后听力提高明显,为一种可靠的鼓膜大或全穿孔修补手术方法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修复四肢大关节周围恶性软组织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治疗的四肢大关节周围恶性软组织肿瘤,切除后应用带蒂筋膜皮瓣或带蒂肌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103例。男61例,女42例;平均年龄52.3(14~82)岁。初诊32例,外院术后二次扩大切除30例,术后复发再手术41例。肿瘤位于腕关节周围13例:应用桡动脉腕上支筋膜皮瓣、尺动脉腕上皮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嵌合股直肌肌腱皮瓣修复腕背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14年3月,切取带股直肌肌腱的嵌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皮肤、肌腱缺损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18~52岁。软组织缺损范围8.0 cm×5.5 cm~22.0 cm×12.0 cm,均伴有指伸肌腱的缺损。肌腱缺损的长度为5.0~12.0 cm,平均7.6 cm。皮瓣面积9.0 cm×6.
目的探讨携带正中神经掌皮支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中皮瓣及供区感觉恢复问题。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携带正中神经掌皮支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2例,正中神经掌皮支与指神经缝合,定期测定皮瓣的2 g触觉、5 g痛觉、30 g压觉以及两点辨别觉,记录皮瓣供区侧和健侧正中神经掌皮支区的静止两点辨别觉,采用配对t检验,观察皮瓣感觉恢复及供区的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修薄的股前外侧肌瓣联合皮片移植修复足部非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修薄的股前外侧肌瓣联合皮片移植修复足部非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共25例;创面缺损部位:足内侧5例,足背10例,足外侧7例,足趾端3例;创面缺损面积:8.0 cm×6.0 cm~18.0 cm×10.0 cm;肌瓣大小:4.0 cm×3.0 cm×0.3 cm~10.0 cm×8.0 cm×
目的探讨以胫后动脉双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胫后动脉双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较小创面共8例,创面面积为1.5 cm×3.5 cm~3.5 cm×5.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8.0 cm~4.0 cm×12.0 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内容有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弹
目的探讨采用微型骨锚修复急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6年9月,对17例21指急性手指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1.3 mm Mitek micro微型带双针3-0 Ethibond骨锚植入近节指骨头或中节指骨基底侧方侧副韧带的肌腱附着处,用锚尾部的缝合线缝合撕脱的侧副韧带重建起止点,同时选择一枚直径为0.8 mm克氏针斜行将患指近侧指间关节固定于伸直位,术后2周拔
目的探讨应用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修复指背皮肤伴伸肌腱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6年9月,对27例34指指背皮肤伴伸肌腱缺损应用同侧前臂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修复。皮瓣面积1.5 cm×1.8 cm~2.5 cm×3.0 cm,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本组27例34块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1指皮瓣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皮瓣皮色发紫,表面水疱形成。经抬高患肢、应用甘露醇消肿,
目的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立体修复合并深部死腔的下肢创面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5月至2017年6月,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79例,其中车祸伤33例,慢性胫骨骨髓炎12例,犁田机绞压伤10例,慢性跟骨骨髓炎9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5例,轮辐伤3例,化脓性膝关节炎1例,所有创面均合并不同程度的感染。清创后创面分别伴有不同大小和深度的死腔,采用股外
目的探讨桥式交腿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蒂部改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7年6月,选取复杂的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8~57岁,平均43.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5例,机器伤1例,重物压砸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合并血管长段损伤3例;小腿完全离断伤1例;合并骨缺损的2例。软组织缺损的面积4.0 cm×8.0 cm~16.0 cm×28.0 cm。将修复这类损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