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中:十年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零售巨头的新型供商关系
  “物美现在有近700家店,想到物美来做生意的供应商有很多”。但张文中表示,物美不会利用这种供求关系所制造的优势向供货商提出过份要求。
  “做人第一要自省,要知道自己是半斤还是八两,不要自我膨胀;第二要节制,不要物欲横流;最后要知道感恩。
  张文中入主超市发;兼并北京怀柔最大的商业企业——京北大世界;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完全放开的第二天,宣布接管收购天津大荣超市,开创国内本土企业收购外资零售超市的先河。
  2005年初,物美在北京和华东地区密集开店。
  即使张文中始终要求以做大区域优势和稳健来主导物美的发展,但随着物美在中国零售业竞争最激烈的时刻频频出手,闪电般推进并购合作。2004年,物美集团的销售额达130多亿元,名列国家商务部公布的全国零售企业30强第9位,比前一年跃升了3个位次。
  从1994年底张文中在北京按照国外超市货架样式焊出自己的超市货架,到现在成为中国北方最大连锁超市集团,物美的历程才有10年。
  张亦是国内“零售业外资过度开放”的主张者。被媒体认为是“沃尔玛”中国版的最有潜质选手。
  
  张文中的两个转折点
  
  “到2000年,中国将会出现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的企业,2010年,中国将会出现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的企业”。
  这是1993年时,张文中对中国零售业发展前景的预测,而当时中国年销售额最大的零售企业销售额才10几个亿。
  “我1993年在做IT软件服务企业,对各行业都有一些研究,当时发现小门小店小产业的流通领域在国际上已经有独特的发展潜力,在当时的500强中已经有不少的席位。所以我才做出这样的预言,但很多人不信,这促使我去开一个示范商场”。
  按照张文中的说法,当初1994年第一家物美超市的开张,有着几分向预测目标求证的成分。
  不过,对于记者这样的提法,张文中并不表示赞同。“我只是觉得有这么一个前景,值得去追求,增长的空间很大”。
  在这样的憧憬下,张文中闯进了并不熟悉的零售业。“第一家店开业时,没有什么经验,甚至在国内都找不到给我们供应超市货架子的厂商,我只有按照在美国超市里见过的货架自己画了个图,自己找一些三角铁来焊接,用自己开发的收款机。”
  就这样,张文中迈出了人生里程里关键的一步,同时也让自己的道路轨迹转了一个大弯,第一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一亿大关。
  它距离100亿预测值还差近99个亿,而1994年距离这一目标的实现年2000年只有6年时间。
  “我只是预测在2000年会出现这样销售额的企业,但不一定是由我来实现”。对此,张文中这样的解释。在第一家超市成功运营后的几年里,张文中积极参与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开创性地进行系统性整合,盘活一大批国有商业网点资源,从而亦成就了物美连锁事业的基础。
  物美率先在国内零售业使用POS系统、率先使用第三方物流配送、率先提出商业反贿赂、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张文中和他的物美在日夜赶路。
  张文中第二个转折点是在他日夜兼程的第九个年头。2003年11月21日,北京物美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在海外上市的第1家零售企业。
  物美当年在港成功上市,不仅使物美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海外成功上市的民营零售企业,而且也是世界银行首次投资的内地零售企业,同时也成为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零售企业中认购倍数最多、募集资金最高的企业。
  
  张中文的新型供商关系
  
  2005年3月10日,北京泰康大厦热闹非凡,幻灯幕布上显示出十个醒目的大字:什么是新型的供商关系?
  在这个会议室里,物美集团董事长张文中与燕京、统一、伊利、宝洁、联合利华、百事、雀巢、京粮集团、顺鑫农业、韩伟企业集团等十大品牌供应商签署了战略联盟合作协议。
  而一个星期前的3月3日下午。同样发生在物美与它的供货商之间,与泰康大厦会议室里完全相反的故事情节。从这个下午开始,物美综合超市的5家速冻食品供应商集体撤货,其对外声称的理由是物美抬高续签合同费。
  前者是与供货商其乐融融地战略联盟,后者是与供货商搏奕“撤货风波”,期间只相隔7天时间。物美是怎样将与供货商之间的故事进行戏剧化演绎?对此,张文中又是如何思考的?
  在5家供应商撤货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张文中不断地接听到媒体人士打来的电话,询问该事件的进展,张文中都保持了“不予评论”的态度。表示“等弄清楚情况后再做答复。”
  “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出来说过,这是我第一次就这事与媒体沟通。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小的事,只是我们下属一家叫物美综合超市的公司,在商业谈判中与这几家供货商发生了分歧。”
  张文中把这件事情定义为“小事”有他的理由。其一,这几家冷冻产品供货商的产品在物美超市里所占比例非常小;其二,这些供应商只是从物美下属的这一家公司撤柜,并不涉及物美其他众多超市;其三,供货商“撤柜”是经常的事,“看看美国的沃尔玛,他们与供货商的矛盾要比我们多得多”。
  事实上,张文中看待这件事情的态度最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供求关系”的理解。“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是一种供求关系,要尊重市场规律,七、八年以前,很多产品供不应求,零售商需要带着钱去供货商那里订货,交了钱定完了货,回头还不一定给你发货,这主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在张文中看来,现在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所谓的“渠道为王”也只不过是供求关系所导致的一个结果。
  “物美现在有近700家店,想到物美来做生意的供应商有很多”。但张文中表示,物美不会利用这种供求关系所制造的优势向供货商提出过份要求。
  “零售商与供应商是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要相互体谅,现在零售商也是低毛利行业,电价,房租、劳动力价格都在涨”。
  张文中一直都在强调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的相互支持,“我们物美去年销售了200万箱燕京啤酒,京粮集团去年在物美是2个亿的产品销售,宝洁去年在物美是一亿几千万的产品销售”。
  用一种理性的方法来解释零售商与供货商的关系,这是张文中对待这一问题的着眼点。但对于3月3日撤货事件的发起者,张文中的评价是“不理性”。
  “他们比较高调地来做这件事,据说是想给物美一些压力,但这样恐怕把谈判的路都给堵上了。”
  据张文中的介绍,当初这几家冷冻产品供货商高调地宣布从物美撤出,还找来了电视台和其他媒体来拍摄从商场撤货的情形,然后作为重大消息进行发布。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物美内部也有几种意见,甚至提出要把这些“闹事”产品从其他物美店也给撤出去。
  “冷静一点,不管别人这一步走得对不对,我们要冷静,我们碰到这种事情,要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要轻易地把事态扩大。”张文中提倡零售商与供货商要增加双方的信任和沟通,共享市场信息,共同开发市场。对于可能的冲突,张文中认为双方还要建立畅通的高层沟通机制。
  而事实上,就在张文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前两天,也就是4月6日,物美集团已经向外界发出了信息,声称物美集团在与燕京等十大品牌供应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物美集团旗下物美综合超市已与发生纠纷的几家冷冻食品供应商签订了续约合同,一切又回到了张文中所标榜的理性上来。
  
  张文中的财富观念
  
  张文中拥有中科院系统科学博士学位,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博士后的双重新身份,这使得他无疑是中国企业家里面学历最高的一位,同时这似乎也是造就张文中理性性格的一个原因。
  然而,对于张文中令人羡慕的学历,张文中却不太把它当回事,“越是有高学历的人越不会把学历当回事,我认为,经商是否成功与学历的高低绝对不相关。如果要做一个统计,高学历的人在经商初期一定会碰到很多困难,原因是学历越高的人规则越多,行为束缚越大,这种束缚会制约他在一个活生生的社会里的发展。”
  不过,张文中这套“学历与创业不相关理论”却无法解释张文中自己的创业史,于是张文中又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补充。
  “当企业做大到一定规模时,高学历的人的驾驭能力会强些。另外,受过比较多教育的人,从总体上看,此类人成功之后比较低调,不至于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但对于历经了10年创业路的张文中来说,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对我而言,我不关心个人财富的积累和数量,其实到了一定阶段,人的消费非常有限”,说到财富,张文中的态度几乎跟提到学历一样,而摆放在张文中身边那碗快要冷却的香葱干面,也像是在证明张文中对财富的态度。
  张文中说自己现在最关心社会问题,谈到物美在各项公益事业上的捐款,张文中如数家珍:包括在南开大学设立“物美科学大师奖”,与众多民营企业家发起成立“中华红丝带基金”,建设河南上蔡县的红丝带家园,还有他近期在北京已启动的为100家社区100位孤寡老人提供帮扶服务的“双百阳光工程”等等,看得出来,这些在张文中心里的分量远高出学历与财富。
  “创造就业是我很大的成就感,现在由我直接发工资的就有2万多人,如果加上供应商在物美工作的促销员,还有柜台租赁者,物美创造了5万多个岗位”。
  说实话,张文中对财富和社会责任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高大的形象,一个听起来不是很真实的形象。于是,我们决定对张文中进行“还原处理”,而最后的结果证明,我们的计划失败了。
  “做人第一要自省,要知道自己是半斤还是八两,不要自我膨胀;第二要节制,不要物欲横流;最后要知道感恩,一个人每做成一件事,要应该感谢很多人。”张文中又一次阐述了自己的信条。
  
  张文中链接
  年龄:生于1962年7月1日
  学历: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系统学专业
  1987年获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系统工程博士学位
  1992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经历:1983年—1985年 大庆油田企业管理处
  1987年—1992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1993年创办卡斯特信息科技公司
  1994年创办物美商业集团
  现职:物美商业集团董事长
  全国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务委员
  喜欢的一本书:《从优秀到卓越》
  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阿甘正传》
  现在最想得到的东西:物美真正成为拥有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一流企业
  如果不做企业你会选择的职业:外交官或教授
其他文献
天气预报员掌权  埃格尔将从艾斯纳手中,接过迪斯尼CEO的衣钵。但若考虑到迪斯尼内部关系的错综复杂,没人敢打包票说这会是一个完美的过渡。  一片激烈的抗议声中,罗伯特·埃格尔坐上了迪斯尼帝国的头把交椅。但这个位置似乎从来就是饱受争议的焦点。  在迪斯尼CEO位置上熬了22年,前任CEO艾斯纳或许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他曾受到包括媒体、分析家、股东等各方面的抱怨,已经有不少于一个人吆喝道:“滚回你的老家
期刊
华泰现代车价全面下调  1月6日,华泰现代在北京宣布:旗下部分车型和配件价格全面降价,调价后,特拉卡2.5TCI(4×2)售价17.98万,特拉卡3.5V6售价27.98万元。华泰现代同时宣布,1月6日起,特拉卡配件价格也全面下调,连同2004年12月1日配件下调的幅度,特拉卡整个配件下降幅度近20%。    全球化的新机遇与挑战  2005年1月11日下午,由北京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管
期刊
尹敏辩护律师的理由  本案在冻结资产时冻结了充满争议的资产,客观上造成了尹敏成为了光大证券公司与其他公司争夺资产的棋子。”  《英才》:作为尹敏的辩护律师,你什么时候接手尹敏的案子?  赖伟坚:从2003年尹敏被羁押开始。此次重审判决不是我出的庭,而是我们所的另一位律师进行的法庭辩护。  《英才》:尹敏对法院的重审判决有什么看法?  赖伟坚:当然是不满意,尹敏目前已经提起了上诉。3月28日下午,尹
期刊
建行上市前夕,59岁的张恩照面对的则是双规和监狱。虽然有人说张恩照是栽在“59岁现象”上,晚节不保,但是如果环顾2004-2005年中国银行系统的大小案件,错愕之余,我们在反思每个偶发案件的必然联系。    乞丐面前的大餐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崔勇告诉记者,张恩照出事很正常,同时这也是个好事。  之所以正常,是因为在建行51年的发展中,张恩照干了41年,是个“土生土长的建行人”,他
期刊
尽管中国在去年实现了9.5%的GDP增长率,但是去年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实际收益率却为负15%。  最近对全球资本市场的两项研究结果,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因为两者得出的结论,都与人们的直觉背道而驰。  首先是麦肯锡公司在今年3月公布说,全球金融资产在膨胀。目前已经增长至118万亿美元,并且很有可能在2010年达到200万亿美元。而且,全球金融资产已增长至全球GDP总量的三倍。  因此,有人认为:随着
期刊
失去了它,卓越的企业马上就会栽跟头。  竞争对手一旦发现耀眼的明星企业并没有拥有它,那么,他们离暗淡无光也就为期不远了。  中小企业限期内要是无法掌握它,那么你们要么知趣地早点申请破产,要么干脆坐等人家上门收购和兼并。  新开张的企业要是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你根本就不是办企业的料——你老老实实给人打工多省事!  那么,“它”是什么?倘若你认为“它”仅仅是竞争优势,那你可能得了“竞争近视症”。(
期刊
官司缠身的企业家柏松  “打官司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又一层,弄了半天你才发现,不能这么剥下去了,你真的把它剥了吃下去?那就更麻烦了,准呛得你直流眼泪,何必呢?”     “不敢再玩国有企业”    《英才》:8年来你一直都在打官司?  柏松:这两年好点儿了,还和朋友们干其他事情。  《英才》:刚开始是不是信心十足?  柏松:现在也有信心啊。  《英才》:8年来你从没沮丧过?  柏松:我们内部有过争执
期刊
你的借贷   买处房产投资、以房养房,一度成为最热门、安全性又较强的投资方式。但如果将手中的现金都固化在房产上,再加上连续加息,投资成本提高,偏在这时你又急用钱,应该怎么利用房产周转资金呢?  去典当行抵押是很方便的一招,只要有房产证,一切手续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办成,只是各种综合费用有些高。不过,从4月1日起,随着由商务部和公安部联合颁布的《典当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之后,典当物品的综合费用和利息将集体
期刊
中国对钢铁的大量需求,使全球钢铁价格上涨,而米塔尔因此获利丰厚。  一个靠购买钢铁作坊成为亿万富翁的印度人,正在逐步实现称霸全球钢铁界的梦想。这个人的名字叫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imi Mittal)。  按照米塔尔的计划,他会先把旗下的两家钢铁公司合并,即拉克希米·米塔尔控股公司(LNM)与伊斯帕特国际公司(Ispat International)。然后,再花45亿美元把总部在美国俄亥俄州
期刊
代理律师单卫红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英才》:我们注意到,以重钢为代表的一方,和金源公司为代表的一方,为什么会同时启动了两个官司?  单卫红:在承包合同兑现案中,金源公司是原告,重钢等是被告。本来马上要开庭了,对方又弄了一个股权之争,主张原来的股权转让无效,要求撤销董事会。把董事会解散了,承包合同之争的官司也就自然无从再打。重钢当时有一个股票要在香港上市,怕影响自己的形象,请求承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