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烯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石化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乙烯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2005年乙烯产量达到756万吨。但受产业起步较晚、资源供给等因素的影响,乙烯工业还存在自给率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2005年我国乙烯等相关产品自给率只有50%左右。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国家制定并发布了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乙烯工业生产与建设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显著进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
一、生产建设再创佳绩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大力提升乙烯产能。在做好南京扬巴和上海赛科等已建成乙烯工程达标达产的同时,先后建成投产了中海壳牌惠州80万吨乙烯新建工程以及中石油吉林石化70万吨乙烯、中石化茂名石化100万吨乙烯和中石油兰州石化7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了原有30万吨级乙烯装置“第二轮”改扩建工作,全国乙烯生产总能力登上了千万吨级台阶,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第二的产业地位。2006年乙烯产量达到941万吨,同比增长25%,保持了高于GDP增速1倍的发展速度,乙烯产量已稳居全球第二位。
二、产业规划全面实施
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周期性规律,及时启动重大工程建设。抓住全球乙烯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十一五”期间乙烯工业确立的发展模式是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指导思想是优化产业布局,适度加快发展,实施扩能降耗,提高竞争能力,统筹兼顾区域发展,扩大原料来源,加快技术创新和装备国产化,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目标是依托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建成天津等七大乙烯工程,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乙烯产业集群,四川等大型乙烯生产基地。为实现上述目标,2006年启动了四川、天津、抚顺、镇海四大乙烯工程,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和中国化工沈阳重油制烯烃新技术产业化工程,拉开了“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序幕,乙烯在建规模达到720万吨,相当于现有产能的73%,向着更高的产业目标迈出了新步伐。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乙烯工业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了以合成材料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为主产品的四川乙烯工程,填补区域石化产业空白,产品方案兼顾川渝两地经济发展需要,缓解川渝地区人多地少、就业压力大的矛盾。在东北地区开工建设了以合成树脂和橡胶为主产品的抚顺乙烯工程,为抚顺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延伸产业链、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了原料保障。在长三角地区开工建设了以合成树脂、化纤原料和有机化工原料为主产品的镇海乙烯工程,满足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长三角乙烯生产基地,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要求。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工建设了以国内短缺石化产品为主产品的天津乙烯工程,培育环渤海石化产业群,提升石化产业在区域经济的比重,加快滨海新区建设与发展,推动北方经济中心的建立。在中部地区,武汉乙烯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满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乙烯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产能投资高达1—2万元/吨。百万吨乙烯工程技术装备费用约为百亿元。乙烯工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众多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是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之一。为加快大型乙烯成套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按照 “积极稳妥、实事求是、规避风险,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新建乙烯项目采取以国内工程公司为主,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和系统总成;对乙烯裂解、分离、线性聚乙烯等单元装置核心技术,采取中外合资或自主研发的技术和工艺包;对乙烯裂解气、乙烯制冷和丙烯制冷压缩机等关键设备,采取依托多个工程分别承担首台套设备试用的方式,降低和化解使用风险,稳步推进关键设备国产化工作。通过上述措施,大型乙烯工程技术装备国产化率已达到60%以上,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通过对炼油和烯烃生产技术与设备的深入研究,科研部门开发出利用小型炼油企业部分设备,采用渣油催化热裂解工艺制烯烃技术。2006年国家启动了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常压渣油制烯烃工程。该工程年处理50万吨渣油,可生产烯烃25万吨,烯烃收率高达50%以上。工程采用中石化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热裂解技术(CPP)。该项技术的产业化,对于优化配置石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附加值,加快小炼油企业转型,推动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积极开展石油替代工作
大力发展非油制烯烃技术,积极开展石油替代工作。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石脑油是生产乙烯的主要原料,供求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乙烯工业的发展。积极推动非油制烯烃技术产业化,是进一步做大做强乙烯工业和实施石油替代战略的重要举措。
2006年国家批准实施了内蒙古包头神华煤化工有限公司煤经甲醇制烯烃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我国将实现非油制烯烃技术产业化,缓解原料供给对产业发展的制约,有力地推动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国家制定并发布了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乙烯工业生产与建设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显著进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
一、生产建设再创佳绩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大力提升乙烯产能。在做好南京扬巴和上海赛科等已建成乙烯工程达标达产的同时,先后建成投产了中海壳牌惠州80万吨乙烯新建工程以及中石油吉林石化70万吨乙烯、中石化茂名石化100万吨乙烯和中石油兰州石化7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了原有30万吨级乙烯装置“第二轮”改扩建工作,全国乙烯生产总能力登上了千万吨级台阶,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第二的产业地位。2006年乙烯产量达到941万吨,同比增长25%,保持了高于GDP增速1倍的发展速度,乙烯产量已稳居全球第二位。
二、产业规划全面实施
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周期性规律,及时启动重大工程建设。抓住全球乙烯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十一五”期间乙烯工业确立的发展模式是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指导思想是优化产业布局,适度加快发展,实施扩能降耗,提高竞争能力,统筹兼顾区域发展,扩大原料来源,加快技术创新和装备国产化,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目标是依托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建成天津等七大乙烯工程,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乙烯产业集群,四川等大型乙烯生产基地。为实现上述目标,2006年启动了四川、天津、抚顺、镇海四大乙烯工程,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和中国化工沈阳重油制烯烃新技术产业化工程,拉开了“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序幕,乙烯在建规模达到720万吨,相当于现有产能的73%,向着更高的产业目标迈出了新步伐。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乙烯工业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了以合成材料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为主产品的四川乙烯工程,填补区域石化产业空白,产品方案兼顾川渝两地经济发展需要,缓解川渝地区人多地少、就业压力大的矛盾。在东北地区开工建设了以合成树脂和橡胶为主产品的抚顺乙烯工程,为抚顺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延伸产业链、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了原料保障。在长三角地区开工建设了以合成树脂、化纤原料和有机化工原料为主产品的镇海乙烯工程,满足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长三角乙烯生产基地,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要求。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工建设了以国内短缺石化产品为主产品的天津乙烯工程,培育环渤海石化产业群,提升石化产业在区域经济的比重,加快滨海新区建设与发展,推动北方经济中心的建立。在中部地区,武汉乙烯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满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乙烯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产能投资高达1—2万元/吨。百万吨乙烯工程技术装备费用约为百亿元。乙烯工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众多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是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之一。为加快大型乙烯成套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按照 “积极稳妥、实事求是、规避风险,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新建乙烯项目采取以国内工程公司为主,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和系统总成;对乙烯裂解、分离、线性聚乙烯等单元装置核心技术,采取中外合资或自主研发的技术和工艺包;对乙烯裂解气、乙烯制冷和丙烯制冷压缩机等关键设备,采取依托多个工程分别承担首台套设备试用的方式,降低和化解使用风险,稳步推进关键设备国产化工作。通过上述措施,大型乙烯工程技术装备国产化率已达到60%以上,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通过对炼油和烯烃生产技术与设备的深入研究,科研部门开发出利用小型炼油企业部分设备,采用渣油催化热裂解工艺制烯烃技术。2006年国家启动了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常压渣油制烯烃工程。该工程年处理50万吨渣油,可生产烯烃25万吨,烯烃收率高达50%以上。工程采用中石化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热裂解技术(CPP)。该项技术的产业化,对于优化配置石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附加值,加快小炼油企业转型,推动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积极开展石油替代工作
大力发展非油制烯烃技术,积极开展石油替代工作。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石脑油是生产乙烯的主要原料,供求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乙烯工业的发展。积极推动非油制烯烃技术产业化,是进一步做大做强乙烯工业和实施石油替代战略的重要举措。
2006年国家批准实施了内蒙古包头神华煤化工有限公司煤经甲醇制烯烃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我国将实现非油制烯烃技术产业化,缓解原料供给对产业发展的制约,有力地推动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