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5年拉萨深层地温变化趋势分析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nohu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61-2005年拉萨0.8m,1.6m和3.2m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近45年拉萨深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以及异常、突变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45年拉萨0.8m和1.6m年平均地温呈极显著的增温趋势,倾向率为(0.58~0.69℃)/10a;0.8m和1.6m平均地温倾向率春季最大,秋季最小;3.2m平均地温却以夏季升幅最大,冬季最小;与同时期平均气温的增温幅度比较,地温增幅更大;20世纪60~90年代0.8m和1.6m年平均地温呈明显的逐年代升高趋
其他文献
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受其影响,8月8—10日河北东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天气过程。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这次过程进行了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
综合运用1998--2002年的降水资料和卫星导风资料,统计分析了对流层上部的流场特征,证实我国夏季出现重要降水过程时,对流层上部存在3种特定的环流形势:我国南方雨带上空,在对流层
利用成都地区地基GPS观测网2007年9—11月的观测数据,结合自动气象站资料计算出30 min间隔GPS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GPS-PWV)。将成都地区秋季降雨分为阵性降雨和连续性降雨(秋绵雨),结合其他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GPS-PWV变化与成都秋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值的水汽总量是产生降水的必要条件;不同的降水过程,GPS-PWV的变化幅度、极值水平和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水汽的增长、上
将自然正交分解(EOF)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相结合,利用新疆区域144个气象站和水文站的1961-2005年降水量资料,计算得到新疆区域面雨量年、季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区
利用昆明、北京两座城市内建筑物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朝向外墙壁面、屋顶面表面温度及壁面近旁气温进行了观测,分析了建筑物外墙壁面表面温度及其近旁气温的垂直分布以及壁面、
沿袭了遥感地物分类中K-L变换思想,以归一化处理后的遥感数据,结合地面土壤湿度观测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MODIS不同红外波段数据,通过相关关系计算,在监测结果中融合MODIS具有250 m分辨率的第2波段数据,建立了青海省多维特征空间土壤湿度监测模型。模型的建立克服了热惯量法监测干旱需多时相遥感数据的缺陷,经初步检验,此模型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之内监测表层土壤湿度,具有业务应用潜力。
湿有效能量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发展和维持等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利用改进的计算湿有效能量表达式,计算了1998年5月14—15日、5月23—24日和6月8—9日广东省三次暴雨的
非对偶Kriging方法是一种局部插值,因此对每个插值点都要重新求解Kriging线性系统从而非常耗时。该文介绍了通过等价变换将泛Kriging方法转换成对偶Kriging方法,对偶Kriging方
通过考虑动量表面拖曳并利用牛顿松弛方法将温度松弛到纬向对称的温度场,对GRAPES模式的动力框架进行了长期时间积分试验。通过统计分析其积分结果表明:GRAPES模式的动力框架可
介绍一套用于气候变化研究的NOAA卫星微波观测资料,资料为全球5d平均,2.5°×2.5°经纬网格,3个深层大气(对流中层、对流层顶以及平流层下层)的温度分布。该文简介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