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品课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策略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中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斯霞有著名的“三品之说”,即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当前中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不尊重父母和老师、不关心他人、以自我为中心;二是懒惰、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三是盲目攀比、贪图享受;四是社会责任感不强、爱国情感淡化。
  二、对中学生开展德育的必要性
  2004年,中央接连颁布8号文件和16号文件,就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出重要决定,推动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可见,在当代,德育越来越显得重要,有很多学校都把德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切入口,开展了德育的实践和研究,这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思想政治课改的必由之路。从2009年以来,我校政治课题组老师就排除一切阻力,端正教学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探讨教改方法,在思品课中进行德育渗透。下面我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思品课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
  三、思品课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课本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1.让学生懂得爱
  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他的人生是灰色的。在《我和父母》这一课中渗透爱父母的教育,我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同学们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通过讨论、发言等形式,让学生明白爱、懂得爱、实践爱。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对其过分溺爱,无形中使他们产生了“唯我独尊”的狭隘思想,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做什么事从来不考虑他人感受和后果。我们可以在教授《生命宝贵》《自立自强》《关爱社会》这些课文时渗透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让他们看看别人怎样生活,让他们谈谈对人生的体验思考,从而丰富他们自己的社会知识,加深他们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就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珍惜学习机会。
  3.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在教授《立报效祖国之志》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自觉地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陶冶自身修养,我在其中渗透了承担社会责任、增强学生爱国情感的教育,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做到胸怀天下,放眼未来。
  (二)利用早读进行德育渗透
  积极组织学生朗读政治报、思品课本、时事等,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眼界,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我校每周安排三次思品课早读,每次早读都由政治科代表组织,政治老师指导。通过早读,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愿望和学习兴趣,改变了他们早读睡觉、无心、懒散、讲话等坏习惯。还有对学生注重适时教育,如结合开展“雷锋月”活动,早读课时我介绍学生读全国优秀少儿报刊《时事》初中版第4期——“雷锋”为啥长盛不衰?学生通过朗读学习雷锋精神,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三)利用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作为思品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每学年会根据所教年级选择活动专题组织第二课堂,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纳入日常化。如针对学生浪费严重的问题,我建议学校举办“反浪费展览”;针对学生经常上网,我在班上开展“中学生上网利弊”的辩论会等,我们政治科组组织了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兴趣小组的学生可在课堂上讨论,可在图书室、电脑室查找资料,最后写成时事政治论文,参加学校甚至是县里的比赛。
  (四)利用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渗透
  在思品课教学中强化德育作用,进行社会实践是不可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策略,在活动中学政治,可以帮助学生增加生活阅历和德育体验,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对政治课而言,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比较可行和有效的实践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家乡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观察社会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挖掘“乡土”典型,关注乡情乡貌,既加深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热爱家乡、忧国忧民等思想品质。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五)利用法律渗透点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思品课有法制内容,法制教育不是简单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弘扬法制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的要求学生关注新闻,收看近期央视播出的“今日说法”“法制频道”“与法同行”“焦点访谈”等节目。通过合理引导,组织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引起他们心灵上的震撼;通过开展的“法制知识竞赛”“法制教育手抄报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更使他们认识到“法盲”会让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只有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才不会让法盲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只有认真选择好自己的生活道路,珍惜好今天,把握好明天,才能做一个让家长放心,对社会有用的人。关注社会热点、渗透社会热点,不仅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法制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还促使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思品课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思品学科的优势,挖掘思品课教材的德育因素,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技工学校基础课的主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知识,承担着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和为专业课程服务等多重任务,是培养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字、词、句的分析讲解的比重较大,突出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要保证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其职业发展平衡,语文教学中必须增加学生角色体验意识,丰富其体验的经历,使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更具情境性、更为多样化,促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这种“渔”在语文自读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自读课的地位及作用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很多标有*号的自读课文,教师可以用一课时完成。这些课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自读课文在
期刊
情境创设从前期教材内容的导入,延续到课堂情绪全过程的感知体验,一直发展到学生主体性知识体系意义的构建,情境的创设贯穿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始终,它的运用给思想政治课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带来了无限的活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期刊
要上好一堂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很重要。要改变政治课难上的现状,课堂语言艺术的运用尤为重要。我想我们教师应从课堂教学语言开始实施,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  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给政治教师和学生带来许多困惑,这些困惑有来自理论方面的,也有来自实践方面的。政治课变化大,政治课难上,政治教师难当,已成为众人的共识。而我们教学的对象又比较特殊
期刊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它是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基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从根基抓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不仅关乎学生个人命运,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亡。“教育从娃娃抓起”,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点出了学前和小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实践出发,研究和分析了家校合作语文教育模式。  一、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剖析  当前,家校合
期刊
多媒体以其强劲、猛烈的势头走进了农村中学。作为农村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只落得两袖清风一身粉笔末”的形象,应该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制作课件、运用网络,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所需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下面结合自己的在课堂教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反映。一旦学生对科学中涉及到的事物比较熟悉了解时,就会体验到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向往科学的积极性。小学生尤其需要培养这种情感。  一、从观察认识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情感和认识过程紧密联系着。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遵循这一心理学观点,我就选定让全班同学都观察到的事物,指导学生观看中央电
期刊
朱光潜指出,美和美育是人生艺术化、人心净化的必由之路,因此,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界应该把审美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放在重要地位。我们应该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如下几方面展开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一、培养健全的审美意识  在阅读和分析学生作文中发现学生对美的认识单薄而层次较浅,偏离美的本质。培养健全的审美意识,可以发掘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来启迪人性、启迪人心,培养高品位的生活情趣,提升人艺术化、美
期刊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一提习作,学生就眉头紧锁,头脑中不停的闪现“写什么?”要解决这一难题,得看作者平时是否注意作文素材的积累,注意了“厚积”提起笔来就会“薄发”,反之,那真是“无米之炊”了。究竟如何才能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无处不在,素材无处不有。正如中国大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生活如源泉
期刊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初中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社会经验少,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地理教学在这方面起着别的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教材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  (一)环境认知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