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凭着《让子弹飞》抢走冯小刚保持的国产单片票房最高纪录的姜文,一度是投资者眼中的“风险股”,以平均4年才导一部、至今也只拍了4部之“业余”导演而著称。新近却有消息传出,他要绕过《子弹2》,直接拍第3部。在圈中不少人纷纷迷失、失节于“市场”的时刻,置疑在所难免:姜文也……?他还是“姜文”吗?
有次坐出租车,拒收他钱的哥给出理由——“你不是演姜文的那人吗?”这着实让他产生了从未直面的自我怀疑:“我到底是谁,真正的姜文到底是什么样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过姜文的人大都会觉得,这主儿有想法、有思想。在思想家、思想者、“思想着”、“私(下)想辙”、“不思者”当中,北大教授孔庆东更是毫不吝词:“姜文是导演界思想家,在思想界也算”,以至于让不少娱记与之“搭不上话”(其中不乏恼羞成怒称之为“耍大牌、不配合”)。
反复地琢磨的哥的话,让姜文心中升起了《太阳照常升起》的雏形,人物起码跟这个有关系:“谁不是在扮演一个以为是自己的一个角色?”他通过这部片子发问,很感性地问,只可惜,也许是问得太“自我”,思想太超越“大众”,票房虽有回应(投资5000万,回收3000多万),但很多人看后却觉得不知所云。
此前,“思想家”姜文有着比赢得票房更硬的标准:“至少我怎么也要拍一些像《鬼子来了》那样有责任心的片子,或者像《太阳》这样虔诚的片子,哪怕付出代价。”不过,《太阳》终于刺激到了演过不少商业片、也导过“无市场动机”却大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姜文,他借葛优之口“宣言”——要票房,太Easy!
《子弹》果不食言。当然,可以看出,此乃姜文“赌气”之作,“气”自然来自《太阳》,而票子和账本的成功,没能提高他对“子弹”的评价。
的确,“让钞票飞”的《子弹》远非姜文最好的电影,只不过略施小计“翻译翻译什么叫他妈惊喜”,杀、盗、淫、妄俱全,很“荷尔蒙”,变着法儿地让观者High(兴奋)而不Sigh(叹气),但还是不乏思想深意,如揭批“公平”就是“抢大户”之类;或对观众“果戈理”一把:“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更可以做各种层面的解读:历史的、社会的、时政的、人文的……并不刻意,全看您“怎么看”。
有影评人看得有些失落,因为姜文的成功无法复制。而要深究,《子弹》可能是例外,却绝非“意外”,其“没什么”在于,它符合电影与创作规律,也契合市场和商业规律,只是,很多人没这么做,或没有做到。
不少电影人原以为,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不得不瞄准三俗,只要能把观众诱进影院,“砖家”伺候在所不惜;一是用“艺术”换奖杯,“即便零票房也光荣”。而在姜文眼里,全世界的好电影不卖钱的多了,以前他也讲过,“不挣钱未必是坏事”,此次“为了话语权”而打断“葛优”们屈尊的“建言”,并证实其意义:在商业环境下,一个好导演可以端端正正站着就把钱給挣了。
拍摄《子弹》期间,身为导演的姜文并没怎么“跨行”越权研究市场,而是一如既往“很本分”地揣摩如何让观众爱看、易看。崇拜毛泽东的他在《毛泽东选集》里学导演,寻找“深入浅出,看着不累”的密码。他爱举《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例子:“整篇文字鲜活,故事性极强,甚至有人物形象和‘台词’,能把这么一个调查报告式的东西弄成这样,真服了!”不管是取到真经,还是痛定思痛,总之,至少从情节层面上,《子弹》让大多数观众看得懂。不懂也得懂。
重视“消费者”,自然在意“产品”质量。对姜文来说,商业片并不仅仅意味着商业化的元素和宣传、包装与发行模式;明星、噱头和俗文化也不是商业的内核,“‘商业’电影的真正本质,是用符合商业逻辑的方法来操作电影,对于我这个导演而言,对投资方和观众最大的职责,就是在不超支的前提下,拍出最高质量的电影。”
在他看来,高质首先落于“质感”之上,形象的、人物的、时代的。为此,在《太阳》下,300多平米的藏式房屋,数十吨鹅卵石和红土从千里之外运到外景地;多辆长车被调集,托载一只铁甲船从金沙江下游一直运抵高原湖。
“上中央戏剧学院的时候,老师特让我们获益的,就是让我们做观察生活练习,4年都是这样。”毕业前演话剧,姜文和吕丽萍演老两口,剧本上写的他叫她“老伴”,可他觉得叫着别扭,改成叫她“我说”……老师、同学都说“绝了!”——“这是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毕业后,姜文坚持“体验生活”这种不时被淡忘或没时间坚持的传统方式,延续到造完《子弹》。
姜文还打心眼儿里佩服导演了《小兵张嘎》、《我这一辈子》、《芙蓉镇》等影片的老一辈导演崔嵬、石挥、谢晋的本事——强烈的吸引力让你能够相信他们的故事。冯小刚在其书中曾提及姜文对他的批评:“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开始时是葡萄,后来还是葡萄,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应该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很显然,现在姜文依旧还在酿酒,只是更多地考虑到享用者的接受程度,并且杜绝酿成酒精。
事实上,浓烈自我风格的“姜文电影”,从来都有着许多能被大众接受的好看电影的必需元素,其实《太阳》的核心也颇具“商业”可能性。而《子弹》之所以取得市场成功,原因很简单:好导演需配好制片人。这后者即片中字幕上的“八岁”——演“葛优傻儿子”的那位:马珂,负责造“子弹”,姜文只管“飞”,从此得以重回一个纯艺术创作的环境(所有参与者也都大呼“享受其中”),能够拍着来劲、看得带劲,最大限度地保持自己对生活的敏锐和直觉,同时有时空从容表达自我的改变。
有了马珂(们),影迷不用担心姜文曾说的“我这一辈子能导5部戏就很满足了”这样的话会变成现实。他们似乎有理由期待,既然子弹已经出膛,就让它再飞一会儿吧,给姜文时间。
有次坐出租车,拒收他钱的哥给出理由——“你不是演姜文的那人吗?”这着实让他产生了从未直面的自我怀疑:“我到底是谁,真正的姜文到底是什么样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过姜文的人大都会觉得,这主儿有想法、有思想。在思想家、思想者、“思想着”、“私(下)想辙”、“不思者”当中,北大教授孔庆东更是毫不吝词:“姜文是导演界思想家,在思想界也算”,以至于让不少娱记与之“搭不上话”(其中不乏恼羞成怒称之为“耍大牌、不配合”)。
反复地琢磨的哥的话,让姜文心中升起了《太阳照常升起》的雏形,人物起码跟这个有关系:“谁不是在扮演一个以为是自己的一个角色?”他通过这部片子发问,很感性地问,只可惜,也许是问得太“自我”,思想太超越“大众”,票房虽有回应(投资5000万,回收3000多万),但很多人看后却觉得不知所云。
此前,“思想家”姜文有着比赢得票房更硬的标准:“至少我怎么也要拍一些像《鬼子来了》那样有责任心的片子,或者像《太阳》这样虔诚的片子,哪怕付出代价。”不过,《太阳》终于刺激到了演过不少商业片、也导过“无市场动机”却大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姜文,他借葛优之口“宣言”——要票房,太Easy!
《子弹》果不食言。当然,可以看出,此乃姜文“赌气”之作,“气”自然来自《太阳》,而票子和账本的成功,没能提高他对“子弹”的评价。
的确,“让钞票飞”的《子弹》远非姜文最好的电影,只不过略施小计“翻译翻译什么叫他妈惊喜”,杀、盗、淫、妄俱全,很“荷尔蒙”,变着法儿地让观者High(兴奋)而不Sigh(叹气),但还是不乏思想深意,如揭批“公平”就是“抢大户”之类;或对观众“果戈理”一把:“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更可以做各种层面的解读:历史的、社会的、时政的、人文的……并不刻意,全看您“怎么看”。
有影评人看得有些失落,因为姜文的成功无法复制。而要深究,《子弹》可能是例外,却绝非“意外”,其“没什么”在于,它符合电影与创作规律,也契合市场和商业规律,只是,很多人没这么做,或没有做到。
不少电影人原以为,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不得不瞄准三俗,只要能把观众诱进影院,“砖家”伺候在所不惜;一是用“艺术”换奖杯,“即便零票房也光荣”。而在姜文眼里,全世界的好电影不卖钱的多了,以前他也讲过,“不挣钱未必是坏事”,此次“为了话语权”而打断“葛优”们屈尊的“建言”,并证实其意义:在商业环境下,一个好导演可以端端正正站着就把钱給挣了。
拍摄《子弹》期间,身为导演的姜文并没怎么“跨行”越权研究市场,而是一如既往“很本分”地揣摩如何让观众爱看、易看。崇拜毛泽东的他在《毛泽东选集》里学导演,寻找“深入浅出,看着不累”的密码。他爱举《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例子:“整篇文字鲜活,故事性极强,甚至有人物形象和‘台词’,能把这么一个调查报告式的东西弄成这样,真服了!”不管是取到真经,还是痛定思痛,总之,至少从情节层面上,《子弹》让大多数观众看得懂。不懂也得懂。
重视“消费者”,自然在意“产品”质量。对姜文来说,商业片并不仅仅意味着商业化的元素和宣传、包装与发行模式;明星、噱头和俗文化也不是商业的内核,“‘商业’电影的真正本质,是用符合商业逻辑的方法来操作电影,对于我这个导演而言,对投资方和观众最大的职责,就是在不超支的前提下,拍出最高质量的电影。”
在他看来,高质首先落于“质感”之上,形象的、人物的、时代的。为此,在《太阳》下,300多平米的藏式房屋,数十吨鹅卵石和红土从千里之外运到外景地;多辆长车被调集,托载一只铁甲船从金沙江下游一直运抵高原湖。
“上中央戏剧学院的时候,老师特让我们获益的,就是让我们做观察生活练习,4年都是这样。”毕业前演话剧,姜文和吕丽萍演老两口,剧本上写的他叫她“老伴”,可他觉得叫着别扭,改成叫她“我说”……老师、同学都说“绝了!”——“这是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毕业后,姜文坚持“体验生活”这种不时被淡忘或没时间坚持的传统方式,延续到造完《子弹》。
姜文还打心眼儿里佩服导演了《小兵张嘎》、《我这一辈子》、《芙蓉镇》等影片的老一辈导演崔嵬、石挥、谢晋的本事——强烈的吸引力让你能够相信他们的故事。冯小刚在其书中曾提及姜文对他的批评:“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开始时是葡萄,后来还是葡萄,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应该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很显然,现在姜文依旧还在酿酒,只是更多地考虑到享用者的接受程度,并且杜绝酿成酒精。
事实上,浓烈自我风格的“姜文电影”,从来都有着许多能被大众接受的好看电影的必需元素,其实《太阳》的核心也颇具“商业”可能性。而《子弹》之所以取得市场成功,原因很简单:好导演需配好制片人。这后者即片中字幕上的“八岁”——演“葛优傻儿子”的那位:马珂,负责造“子弹”,姜文只管“飞”,从此得以重回一个纯艺术创作的环境(所有参与者也都大呼“享受其中”),能够拍着来劲、看得带劲,最大限度地保持自己对生活的敏锐和直觉,同时有时空从容表达自我的改变。
有了马珂(们),影迷不用担心姜文曾说的“我这一辈子能导5部戏就很满足了”这样的话会变成现实。他们似乎有理由期待,既然子弹已经出膛,就让它再飞一会儿吧,给姜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