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问题大智慧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o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常交际中的一些小问题往往蕴藏着大智慧。怎样才能达到交际目的,礼貌又得体,这需要充分理解并掌控一定社会的文化习俗。两个极平常的问句——“你有事吗”与“你有时间吗”,就蕴含着兵不血刃的心理博弈与深厚博大的处世哲学。
  关键词:你有事吗 你有时间吗 处世哲学
  
  庄子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以筌与鱼、蹄与兔的关系比喻言与意的关系,明确指出语言是一种实现人之意图的人为工具。(庄子·外物)而吕叔湘也在《语文常谈》中说:“任何语言里的任何一句话,它的意义决不等于一个字又一个字的总和,而是还多了些什么。按数学上的道理,二加二只能等于四不能等于五,语言里可不是这样的。”事实上,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利用一定的语言符号传达自己的意图,或是为了建构维护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或是为了表达高兴、郁闷甚至愤怒的情感。而交际者采取何种语言形式或何种言语行为,通常与交际者的文化背景和处世哲学密切相关。比如,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你)有事吗”与“(你)有时间吗”,简简单单的问句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中国式处世哲学。
  (1)A:今晚你有事吗?
   B:没有。
   A:晚上一起看电影吧。
  (2)A:今晚你有时间吗?
   B:有。
   A:晚上一起看电影吧。
  同样是约请别人看电影,问句不一样,B的答语也不一样,目的或者意图却是一样的,只是为了探听对方是否有时间与自己看电影。可以说,“今晚你有事吗”和“今晚你有时间吗”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类似于这种有问有答、一问一答的对话比比皆是。
  (3)A:你有时间吗?
   B:你有事吗?
   A:晚上一起看电影吧。
   B:……
  (4)A:你有事吗?
   B:你有时间吗?
   A:你先说什么事吧。
   B:……
  乍一看,例(3)、例(4)这两组对话颠覆了惯常的一问一答模式,而是对问题似乎充耳不闻,可是我们却说不出哪里不妥。由此可见“你有时间吗”和“你有事吗”并不是同义句式。例(3)中是A有求于B,例(4)中是B有求于A。即便如此,同样的一句话在两组对话中蕴含的背景信息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有时间吗”在例(3)中,A主动发问,有接纳之意,A与B可能是上下级关系,也可能是平辈,而在例(4)中也是A主动发问,却有拒绝之意,一般情况下A不可能是下级。
  交际是一门艺术,语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交际的成败,甚至影响双方的人格印象。本文拟从“(你)有事吗”和“(你)有时间吗”这两个简单问句中窥探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一、“(你)有事吗”“(你)有时间吗”的心理博弈
  
  (一)打“太极”,以问作答,进行闪避
  在例(3)和例(4)中,答话者并没有顺着对方的提问做出预期的回答,而是重新设计问题反问对方,主观上故意不给出直接回答,形式上没有提供提问者所要求的语法性回答形式,也不包含否定词,在客观上委婉地传答了“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有事你就直说”,避免了直接拒绝,采用迂回的办法,给自己留有余地来揣测对方的意图,实施了闪避。接下来的谈话可能就是所谓的绕圈子,很有可能就避开了主题。
  (二)抢先出招,设下“圈套”
  众所周知,在谈判桌上谁先占据主动权,谁就拥有更大的胜算。可以设想如果例(3)中A先出招发问,一般情况下会有两种状况发生:一是B回答“有时间”,则对A有利,他(她)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于情于理也不过分;二是B回答“没时间”,那么A也可以就此打住,不做徒劳的努力。虽然可能打不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在接下来的谈话中,B极有可能在心中留下某种压力或不安。因为人总是对未知的东西很好奇,对A问话目的的好奇会或多或少影响B接下来的判断,这时A有可能达到目的。A预先设定了一个框架,进而取得“框架优势”——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聪明的B并没有套入框架,第三种状况出现了:B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变守势为攻势,变被动为主动。以例(3)为例:当B反问A“你有事吗”时,不管A的回答如何,B都占据了主动权,既可以回答自己有时间,也可以表明自己没时间,表面上既没有伤害A的“面子”,也让双方关系不至于尴尬。同理,例(4)也是如此。
  
  二、心理博弈折射的处世哲学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通晓人情的中国人,最注重的是“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一种交际的游戏规则。在例(3)和例(4)中,答话者都未对问话者的提问进行正面解答,没有遵守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和质的准则,也漠视了中国式的合作原则——礼尚往来。是他不懂人情吗,非也,相反,这应该是一个很通晓人情的人。不管是“打太极”的闪避心理,还是猜测、揣度心理,都反映了中国人处世的谨小慎微,做人处事讲究“低调”“中庸”。说话者一方面想维护自己的隐私,一方面又不愿面对拒绝别人的尴尬局面。这其中最重要的关乎两点:
   (一)重防
  中国人防范意识特别强烈,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讲究慎言慎行,“言必有妨”“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所以当A问B有时间与否时,B未置可否,并没有“全抛一片心”,而是先探询对方有什么事情,是否有利于自己,再进入主题,正面回答问题。
  (二)客气
  “中国人的客气,表面上好像是为对方客人打算,实际上,恐怕还是为了主人自己,它的用意似乎并不在于要客人舒服愉快,而在表示他是一个懂规矩与守规矩的人,怎样的局面需要怎样应付,什么上文需要什么下文,才算入调……”(潘光旦,1988),不想让自己为难,又不忍当面驳人面子的局面(偏这面子又是“中国精神的纲领”),为了维持双方关系,于是就客气地、小心地敷衍。
  
  三、结语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言语交际犹如下棋,而语言就是棋子。尽管有多种走法,但是有一套规则是双方不得不遵守的。语言的规则就是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化与制度,它制约着言语双方的每一步棋,也影响着交际中编码与解码的思维方式。要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势必遵守这套规则,这样交际游戏才能继续。中国文化的处世哲学影响着日常的交际规则,只有掌握这种文化的精髓,我们才能在交际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汪怀君.人伦交往与交往伦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鲁迅.说“面子”[A].鲁迅全集第六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91.
  [4]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潘光旦.中国人的性格[M].海口:海南出版社,1988.
  [6]郭莹.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J].学术月刊,2001,(7).
  [7]姚能笔.纳米说服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温笑露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330022)
其他文献
摘 要:动态流通语料库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监测理论。其最大的特点是充分考虑到了语言本身的动态特性,并采用有效的流通度计算方法,在动态过程中完成语料的归纳和整理。这种方法缩短了历时研究的时间尺度,能够细致入微地抓住语言现象变化的蛛丝马迹,及时有效地记录和处理这些变化。  关键词:动态语言 动态流通语料库 流通度 LC模型    《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一书是北京语言大学张普教授的第三部个人选集,收录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内语料库语义韵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英语单语视角之下,本文采取跨语言的研究视角,考察了英语程度副词“too”及其汉语对应译文“太”的语义韵特点及其差异。发现相同点在于两者都常见于消极和中性语义韵之中,差别在于英语“too”极少出现于积极语义韵中,而汉语“太”有近百分之十五的几率用于积极语义韵之中。跨语言语义韵差别的研究,对翻译和二语习得都有不可忽略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too 太
期刊
摘 要:语用模糊是我们在社会交际中为满足交际需要而频繁采用的语用策略之一,在交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以电视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中的会话实例为研究载体,通过对这些会话的分析,总结了综艺节目中实现语用模糊的会话策略,并分析了语用模糊的交际功能,以期对综艺节目中的语用模糊现象有一个初步认识。  关键词:语用模糊 会话策略 交际功能    模糊理论最早是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教授从国外引进的,对模糊语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英汉两种语言中“V泛+NP”的动词赋义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动词的赋义用法来源于泛化动词的基本义和由名词自身特性所产生的潜在动词的相互选择限制;同时基于人脑词库对于相似度的判定发现:行为相似度越高,在翻译中越容易趋向选择相同的泛化动词;反之,则可以发现其相应的具体替换动词,这是人脑词库中自动选择趋向功能运行的结果。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 泛化 基本义 潜在动词
期刊
摘 要:汉语古诗中丰富的意象能让人产生难以言传的联想,具有一种无以比拟的模糊美。但同时诗中的语义模糊也给古诗译者带来困扰。现以杜牧《清明》一诗为例,探讨汉语古诗中的语义模糊及其翻译策略。通过对比《清明》的六个英译本,发现古诗英译实无定法。为保持这一特殊文体的风格与意境,对于诗中的语义模糊最恰当的翻译方法是“以模糊译模糊”。这有别于译界传统的“重精确,轻模糊”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汉语古诗 语义模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新词语大词典》为依据,从语素构成、结构类型、音节节奏三个方面分析四音节新词语,总结其特点,以期对四音节新词语的结构和构词规律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四音节新词语 语素构成 结构类型 音节节奏    一、引言  新词语是指通过各种途径产生的具有现代汉语常用词汇的新形式、新意义和新用法的词,它是社会变化的反映。新词语主要以两音节为主,三音节次之,四音节占一定比重,四音节以上极少。目
期刊
摘 要:译者翻译策略的多元化是文学翻译中的普遍现象,也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阐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自主性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它一方面化解了翻译策略二元论,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认识到,翻译活动本身并非简单的语符转换,而是融入译者主观审美和历史境遇的艺术创造过程。  关键词:译者 翻译策略 视域融合    一、引言  传统译论将原文视为封闭自在的意义载体,译者只需掌握语言转换规律,
期刊
摘 要:学术批评是学术的保健医生。从统计结果看,我国语言应用研究中的评论、争鸣与反思都很不够。积极展开友好的学术讨论与争鸣,及时客观地反思相关的学术研究,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科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 评论 反思    笔者曾经根据“研究类型①”对《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第1期~2003年第4期)中852篇论文做过统计,结果见下表[1](P83):  研究类型  介绍性描写性建设性评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词块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对汉英语料库的检索和统计,对汉英“拉”类动词的动宾词块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考察。研究发现,汉英“拉”类动词的动宾词块共性和个性并存,汉语动词“拉”成为原型动词,动宾词块较为丰富,“拖”的带宾能力不强,动宾词块较少;而英语中“pull”和“draw”势均力敌,“pull”多与具象义名词构成词块,而“draw”则多与抽象义名词构成词块。  关键词:动宾词块 “拉”类动词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对学习者的调查与教学实践,针对汉语学习者口头表达能力发展的瓶颈问题,认为单一的教学模式易造成学习效果的“边际效益递减”,各种教学法对学习者语言发展阶段的适用性存在着效应变异。课堂教学应结合学习者的学习背景、认知能力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解教学目标,采取“分项——综合式”教学模式,使静态的方法论在动态过程中有效参与分工,达到学习者“利益最大化”。提出“大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