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常交际中的一些小问题往往蕴藏着大智慧。怎样才能达到交际目的,礼貌又得体,这需要充分理解并掌控一定社会的文化习俗。两个极平常的问句——“你有事吗”与“你有时间吗”,就蕴含着兵不血刃的心理博弈与深厚博大的处世哲学。
关键词:你有事吗 你有时间吗 处世哲学
庄子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以筌与鱼、蹄与兔的关系比喻言与意的关系,明确指出语言是一种实现人之意图的人为工具。(庄子·外物)而吕叔湘也在《语文常谈》中说:“任何语言里的任何一句话,它的意义决不等于一个字又一个字的总和,而是还多了些什么。按数学上的道理,二加二只能等于四不能等于五,语言里可不是这样的。”事实上,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利用一定的语言符号传达自己的意图,或是为了建构维护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或是为了表达高兴、郁闷甚至愤怒的情感。而交际者采取何种语言形式或何种言语行为,通常与交际者的文化背景和处世哲学密切相关。比如,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你)有事吗”与“(你)有时间吗”,简简单单的问句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中国式处世哲学。
(1)A:今晚你有事吗?
B:没有。
A:晚上一起看电影吧。
(2)A:今晚你有时间吗?
B:有。
A:晚上一起看电影吧。
同样是约请别人看电影,问句不一样,B的答语也不一样,目的或者意图却是一样的,只是为了探听对方是否有时间与自己看电影。可以说,“今晚你有事吗”和“今晚你有时间吗”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类似于这种有问有答、一问一答的对话比比皆是。
(3)A:你有时间吗?
B:你有事吗?
A:晚上一起看电影吧。
B:……
(4)A:你有事吗?
B:你有时间吗?
A:你先说什么事吧。
B:……
乍一看,例(3)、例(4)这两组对话颠覆了惯常的一问一答模式,而是对问题似乎充耳不闻,可是我们却说不出哪里不妥。由此可见“你有时间吗”和“你有事吗”并不是同义句式。例(3)中是A有求于B,例(4)中是B有求于A。即便如此,同样的一句话在两组对话中蕴含的背景信息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有时间吗”在例(3)中,A主动发问,有接纳之意,A与B可能是上下级关系,也可能是平辈,而在例(4)中也是A主动发问,却有拒绝之意,一般情况下A不可能是下级。
交际是一门艺术,语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交际的成败,甚至影响双方的人格印象。本文拟从“(你)有事吗”和“(你)有时间吗”这两个简单问句中窥探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一、“(你)有事吗”“(你)有时间吗”的心理博弈
(一)打“太极”,以问作答,进行闪避
在例(3)和例(4)中,答话者并没有顺着对方的提问做出预期的回答,而是重新设计问题反问对方,主观上故意不给出直接回答,形式上没有提供提问者所要求的语法性回答形式,也不包含否定词,在客观上委婉地传答了“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有事你就直说”,避免了直接拒绝,采用迂回的办法,给自己留有余地来揣测对方的意图,实施了闪避。接下来的谈话可能就是所谓的绕圈子,很有可能就避开了主题。
(二)抢先出招,设下“圈套”
众所周知,在谈判桌上谁先占据主动权,谁就拥有更大的胜算。可以设想如果例(3)中A先出招发问,一般情况下会有两种状况发生:一是B回答“有时间”,则对A有利,他(她)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于情于理也不过分;二是B回答“没时间”,那么A也可以就此打住,不做徒劳的努力。虽然可能打不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在接下来的谈话中,B极有可能在心中留下某种压力或不安。因为人总是对未知的东西很好奇,对A问话目的的好奇会或多或少影响B接下来的判断,这时A有可能达到目的。A预先设定了一个框架,进而取得“框架优势”——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聪明的B并没有套入框架,第三种状况出现了:B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变守势为攻势,变被动为主动。以例(3)为例:当B反问A“你有事吗”时,不管A的回答如何,B都占据了主动权,既可以回答自己有时间,也可以表明自己没时间,表面上既没有伤害A的“面子”,也让双方关系不至于尴尬。同理,例(4)也是如此。
二、心理博弈折射的处世哲学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通晓人情的中国人,最注重的是“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一种交际的游戏规则。在例(3)和例(4)中,答话者都未对问话者的提问进行正面解答,没有遵守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和质的准则,也漠视了中国式的合作原则——礼尚往来。是他不懂人情吗,非也,相反,这应该是一个很通晓人情的人。不管是“打太极”的闪避心理,还是猜测、揣度心理,都反映了中国人处世的谨小慎微,做人处事讲究“低调”“中庸”。说话者一方面想维护自己的隐私,一方面又不愿面对拒绝别人的尴尬局面。这其中最重要的关乎两点:
(一)重防
中国人防范意识特别强烈,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讲究慎言慎行,“言必有妨”“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所以当A问B有时间与否时,B未置可否,并没有“全抛一片心”,而是先探询对方有什么事情,是否有利于自己,再进入主题,正面回答问题。
(二)客气
“中国人的客气,表面上好像是为对方客人打算,实际上,恐怕还是为了主人自己,它的用意似乎并不在于要客人舒服愉快,而在表示他是一个懂规矩与守规矩的人,怎样的局面需要怎样应付,什么上文需要什么下文,才算入调……”(潘光旦,1988),不想让自己为难,又不忍当面驳人面子的局面(偏这面子又是“中国精神的纲领”),为了维持双方关系,于是就客气地、小心地敷衍。
三、结语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言语交际犹如下棋,而语言就是棋子。尽管有多种走法,但是有一套规则是双方不得不遵守的。语言的规则就是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化与制度,它制约着言语双方的每一步棋,也影响着交际中编码与解码的思维方式。要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势必遵守这套规则,这样交际游戏才能继续。中国文化的处世哲学影响着日常的交际规则,只有掌握这种文化的精髓,我们才能在交际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汪怀君.人伦交往与交往伦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鲁迅.说“面子”[A].鲁迅全集第六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91.
[4]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潘光旦.中国人的性格[M].海口:海南出版社,1988.
[6]郭莹.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J].学术月刊,2001,(7).
[7]姚能笔.纳米说服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温笑露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330022)
关键词:你有事吗 你有时间吗 处世哲学
庄子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以筌与鱼、蹄与兔的关系比喻言与意的关系,明确指出语言是一种实现人之意图的人为工具。(庄子·外物)而吕叔湘也在《语文常谈》中说:“任何语言里的任何一句话,它的意义决不等于一个字又一个字的总和,而是还多了些什么。按数学上的道理,二加二只能等于四不能等于五,语言里可不是这样的。”事实上,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利用一定的语言符号传达自己的意图,或是为了建构维护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或是为了表达高兴、郁闷甚至愤怒的情感。而交际者采取何种语言形式或何种言语行为,通常与交际者的文化背景和处世哲学密切相关。比如,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你)有事吗”与“(你)有时间吗”,简简单单的问句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中国式处世哲学。
(1)A:今晚你有事吗?
B:没有。
A:晚上一起看电影吧。
(2)A:今晚你有时间吗?
B:有。
A:晚上一起看电影吧。
同样是约请别人看电影,问句不一样,B的答语也不一样,目的或者意图却是一样的,只是为了探听对方是否有时间与自己看电影。可以说,“今晚你有事吗”和“今晚你有时间吗”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类似于这种有问有答、一问一答的对话比比皆是。
(3)A:你有时间吗?
B:你有事吗?
A:晚上一起看电影吧。
B:……
(4)A:你有事吗?
B:你有时间吗?
A:你先说什么事吧。
B:……
乍一看,例(3)、例(4)这两组对话颠覆了惯常的一问一答模式,而是对问题似乎充耳不闻,可是我们却说不出哪里不妥。由此可见“你有时间吗”和“你有事吗”并不是同义句式。例(3)中是A有求于B,例(4)中是B有求于A。即便如此,同样的一句话在两组对话中蕴含的背景信息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有时间吗”在例(3)中,A主动发问,有接纳之意,A与B可能是上下级关系,也可能是平辈,而在例(4)中也是A主动发问,却有拒绝之意,一般情况下A不可能是下级。
交际是一门艺术,语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交际的成败,甚至影响双方的人格印象。本文拟从“(你)有事吗”和“(你)有时间吗”这两个简单问句中窥探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一、“(你)有事吗”“(你)有时间吗”的心理博弈
(一)打“太极”,以问作答,进行闪避
在例(3)和例(4)中,答话者并没有顺着对方的提问做出预期的回答,而是重新设计问题反问对方,主观上故意不给出直接回答,形式上没有提供提问者所要求的语法性回答形式,也不包含否定词,在客观上委婉地传答了“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有事你就直说”,避免了直接拒绝,采用迂回的办法,给自己留有余地来揣测对方的意图,实施了闪避。接下来的谈话可能就是所谓的绕圈子,很有可能就避开了主题。
(二)抢先出招,设下“圈套”
众所周知,在谈判桌上谁先占据主动权,谁就拥有更大的胜算。可以设想如果例(3)中A先出招发问,一般情况下会有两种状况发生:一是B回答“有时间”,则对A有利,他(她)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于情于理也不过分;二是B回答“没时间”,那么A也可以就此打住,不做徒劳的努力。虽然可能打不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在接下来的谈话中,B极有可能在心中留下某种压力或不安。因为人总是对未知的东西很好奇,对A问话目的的好奇会或多或少影响B接下来的判断,这时A有可能达到目的。A预先设定了一个框架,进而取得“框架优势”——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聪明的B并没有套入框架,第三种状况出现了:B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变守势为攻势,变被动为主动。以例(3)为例:当B反问A“你有事吗”时,不管A的回答如何,B都占据了主动权,既可以回答自己有时间,也可以表明自己没时间,表面上既没有伤害A的“面子”,也让双方关系不至于尴尬。同理,例(4)也是如此。
二、心理博弈折射的处世哲学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通晓人情的中国人,最注重的是“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一种交际的游戏规则。在例(3)和例(4)中,答话者都未对问话者的提问进行正面解答,没有遵守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和质的准则,也漠视了中国式的合作原则——礼尚往来。是他不懂人情吗,非也,相反,这应该是一个很通晓人情的人。不管是“打太极”的闪避心理,还是猜测、揣度心理,都反映了中国人处世的谨小慎微,做人处事讲究“低调”“中庸”。说话者一方面想维护自己的隐私,一方面又不愿面对拒绝别人的尴尬局面。这其中最重要的关乎两点:
(一)重防
中国人防范意识特别强烈,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讲究慎言慎行,“言必有妨”“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所以当A问B有时间与否时,B未置可否,并没有“全抛一片心”,而是先探询对方有什么事情,是否有利于自己,再进入主题,正面回答问题。
(二)客气
“中国人的客气,表面上好像是为对方客人打算,实际上,恐怕还是为了主人自己,它的用意似乎并不在于要客人舒服愉快,而在表示他是一个懂规矩与守规矩的人,怎样的局面需要怎样应付,什么上文需要什么下文,才算入调……”(潘光旦,1988),不想让自己为难,又不忍当面驳人面子的局面(偏这面子又是“中国精神的纲领”),为了维持双方关系,于是就客气地、小心地敷衍。
三、结语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言语交际犹如下棋,而语言就是棋子。尽管有多种走法,但是有一套规则是双方不得不遵守的。语言的规则就是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化与制度,它制约着言语双方的每一步棋,也影响着交际中编码与解码的思维方式。要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势必遵守这套规则,这样交际游戏才能继续。中国文化的处世哲学影响着日常的交际规则,只有掌握这种文化的精髓,我们才能在交际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汪怀君.人伦交往与交往伦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鲁迅.说“面子”[A].鲁迅全集第六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91.
[4]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潘光旦.中国人的性格[M].海口:海南出版社,1988.
[6]郭莹.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J].学术月刊,2001,(7).
[7]姚能笔.纳米说服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温笑露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3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