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指认的方向是责任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sgdf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学问里没有了人的骨头,我不写谄媚;当计谋远离了人性,我不写叹息。
  “我写黑暗中的原谅,写早就决定好了的坚强。
  “倘若还要写下去,就给漫无边际的自由写下几条纪律:如果遇到黑暗,即便是天使的翅膀也要首先写下忍耐的诗行。”
  ——《我在黑暗中继续写诗》
  读周庆荣的散文诗,他的文字遵从内心的态度所喷发的火热、宽广、关怀……透出的苍劲、深邃、澄明,一目了然,催人骨血鼓荡,滋生勇气和力量,心怀责任和担当。这组散文诗真实地反映了周庆荣一贯的诗品和人品,灵魂指认的方向,带来的是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在随笔式的铺叙中,沉淀的灵魂颗粒,是黄金般铮铮发亮的高贵,是雕塑般轮廓分明的坚毅,是蓝天飞鸟般的温婉,是山谷溪淙般的明亮。
  勾践与狗贱,这两个极具分裂的主角,在勾践词典里的语汇,既关照了历史人物身处困境时的低迷、无奈、屈辱,又昭示了法定的宿命和国家意义上的忠诚,并为之而不懈努力的决心和斗志,还辛辣地讽刺现实呈现种种可能。“而抛弃的概念如同一只鸟的两只翅膀,一翅伤害了友人,极似同苦而不能共甘;另一翅犹如忠诚之士默默走远,短暂的辉煌不是故事的结尾。”看似不羁的一句,实则透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态度,有警策,有悬念,有咀嚼。既合乎生活中小人物,也适合位居高格的大人物。其间深刻的涵义当之是提醒:纵然一退再退,但天道不可违。事物的发展规律是顺道则昌、逆道则亡。
  从他的作品中能够映射出庆荣是个饱读诗书的人,而他的所读不是死读,而是在掌握充分的知识后,缜密地转化,一旦灵感激发,便信手拈来,绘出声音节奏、色彩时空和具体形象。他敏锐的触感和对事物的鉴别判断,面对题材的广泛,既拥有诗人的语言与激情,又不乏思辨的镇定,犹如斗士般坚强和高大。读他的作品,仅仅作为散文诗远远不够,他给人的印象是论辩的学者和智者。他用极其朴素的简节提供深入浅出的道理。这是高级的叙述者才具有的素质,也是聪明的诗者才能达到的终极关怀。
  一直以来,学术界、诗歌界都在强调寻找、追问、回归,尤其诗歌界的芸芸种种,恍惚失落的目光让我们不敢抬头,甚感窘迫。而周庆荣的坦然、淡定,以其精致的面容,他内心的拥有,为我们奉献出了美丽、严肃和难忘。他无休止地在世间万物间寻求本质,寻求诗之可能,以散文诗独特的舒软和诗性,一如既往的朝向目标,朝向追寻生命的不断完善,这些都极其难能,可贵。
  因此,我们承认他,就是承认他的独特个性。他语境风景般的熟悉、亲切,吐露出的芬芳,因其不懈挖掘现出的相对陌生和孤独,是他心中有面对世事充满怀忧的重任和离弃之感而凸显孤绝情怀。他的别开生面诡秘般的思量,涌现出的高大,因其异于惯常的生命和习惯,使他拥有了更多的尊敬和仰慕。这是我们为之庆幸的。
  所以,我们不得不认识到,深藏于周庆荣内心的奇葩,所承受和领悟的,是积淀过的、煎熬过的,是赋予希望的。即便人类在丰富世界所表现的虚华、浮躁、彷徨……在他的驱使下也是美的使者。
  我们身处繁华的尘世,也不过是几十年,但我们做了什么?人类的聪慧因其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原始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但我们的精神世界日渐萎靡,信仰的缺失、意志的泯灭、道德的滑坡等等,背负愈来愈重。天空、大地,对于我们,对于我们的愿望和我们以后的生活全然不加理会,只顾一身傲气冷漠地照常运转。而艺术的认知在周庆荣这里灵动出的风景,就是觉醒。他入的领地实际上是人与风景,行与世界的亲密关系。不管有无关联,却彼此相生相克互为连理。这些在周庆荣眼里,是宗教般的神圣,是朝圣般的热爱和光荣。“起伏,凸起的山峦是我热爱的。像祖先的光荣,它是我一直炫耀的;/沦陷,山谷或者深渊是我的警惕和自律。”“我们的祖制气势恢宏,未来的年轻人,麦克风不在你们面前,新鲜的话语在喉管郁结,男人的第二性出现,不要轻易谈真理,做好孙子,直到皱纹里饱含岁月。”等等这些口语般的警示,恰似响鼓不用重锤。
  这里,我不想过分强调散文诗与自由诗的区别,也更不想深究有关艺术革新问题。从周庆荣对文字的拿捏来看,我觉得,无论哪种艺术表现形式,只要是诗性的,就是诗的。周庆荣自由奔放、随心所欲的随笔式的思想火焰,烤制出的这一篇篇,没有节制的铺展,更具魅力。比如,“谈感情谈到冷漠,谈团结谈到了惶惶不可终日,谈信念直到沙子被风吹起。”“省略外交上的抗议,谁不打招呼就来享受秋天的收获,炸了他!”“我非常想表达我在高高的泰山顶上看到日出时的心情,心里应该只有太阳,夜的暗于暗中的故作聪明成为我必须鄙视的内容。”
  “我关心呼吸如同关心人们的整体命运,急促或者舒缓,一定是截然不同的存在方式”。在这些为灵魂寻找方向的责任面前,一句句值得揣摩的文字有多少谜团需要解开,当需以恭敬心去公正评价。“我相信骨头是生命的力量,与骨头同在的是意志的坚强,我早就了解一座小山头的尊严,它怎么能够囚禁八千里的天地与日月?”在文字中,周庆荣已经为自己找到答案。不需过多思考,只需照此前行,便是鲜花,便是果实;不需过虑,只需深深爱上,便是责任,便是担当。
其他文献
星星:亚男,您好! 您一定有很多丰富的人生体验与读者分享。  诗人亚男:从教师到后来供职于媒体,不管是做编辑还是当记者,所经历的事情都比当教师时复杂。但不过有乐趣。遇事冷静、客观是一个媒体人的本质。复杂的社会给了我很多的思考,也给了我复杂的心境。曾一度一筹莫展,面对现实我只有用文字来建造理想的宫殿。  星星:人生的诗意,我们谈谈您的职业故事。  诗人亚男:职业与人生诗意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从进入师范
期刊
星星:金铃子,您好!作为优秀的诗人, 您一定有很多丰富的人生体验与读者分享!  诗人金铃子:丰富的人生体验,这个题目好大。不过说到诗歌,每天读到好诗,是一种奢侈;每天写出好诗,是不可能的。诗歌是寂寞的。你在热闹,那你错了。诗歌的寂寞。它应该与这几个词有关:不屑、嫉妒、羡慕与佩服。你如在不屑,你是对的,那是你认为他们太浅薄;你如在嫉妒,那么你是对的,这是你的文字和他的文字还在同一点上,你在暗暗的不服
期刊
散章:雪月亮  因为远,你成了我最想虚拟的天物,行走到我这里,你就陌生了。  可能出现的,似乎都在出现,我知道你的风暴有泛滥的江湖。可我比你更爱奔跑,在某个感动里,呈一匹野马的形态,完成一匹野马的苍茫。  经过的夜晚,越来越多,我不再担心你的触角勾搭了多少颗星星。旧爱或新欢,都有融化,戏娱你的身体。  你那么敞开,飘逸神奇,像风情的动物。  我莫名爱着这刺眼的光亮。以为这光亮,释解了我的心头之恨。
期刊
秋风凉  醉酒熏熏的牧人,总把秋天喝成黑夜。  夕阳在牛羊饱满的旅途,随风的直发斜落下来。快与慢,是一长一短的两条腿。这些归窝的嘴唇,将旷莽的路,套上硬梆梆的弯笼。  牛羊的脚蹄是一首哒哒的歌。它们迷离的鬃毛,导致黄昏投入多情的泪水,以至晚归,以至一只老狗,时时常常,拄杖静候柴门。  田原上,所有的青山都是一匹绿色的马。它们憨态可掬的姿势,多像我多年前的亲人。啊,我紧张不安的内心,让手中的鞭子挥舞
期刊
春 花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乐府古辞《盂珠》  沿黄塘溪上行,溪中白鹭嬉水,两岸绿树成荫、花草相映,只闻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人烟罕至的大寨山变成人间仙境,荒芜废弃的黄塘溪化为世外桃源。  聚龙小镇的灵秀全在一指之间,“森林、湖泊、运动”,绿色的意蕴,自然的养生,出自谁的巧手。  荷叶、树叶、竹叶、花瓣,润物如酥,每一滴露珠都足够润泽你一生;  樱花、桃花、兰花、杨柳,春风轻柔,争
期刊
春 风  春风就像慈爱的母亲,起早贪黑。  冬天还在梦酣,她就起了大早,走走瞧瞧。  小山村中的老屋,仿佛是珍藏多年的家具。她轻轻地擦拭,吹去表面上的尘埃。一些陈年琐事也被吹走了,我的心熠熠生辉。  她轻轻地摇着村中的一草一木,摇醒沉睡的、绝望、死亡的心,让一切苏醒复活,让一切在春天里释放生命的力量。  春来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过去呢?  春风,轻声细语。她的呢喃、她的呼唤、她的唠叨,我们这些游子
期刊
将翅膀的风尘挂在树梢,一群候鸟,像疲惫的旅人,在异乡的车站歇会脚。  从这个枝头到另个枝头,是岁月的距离,在生活的风中,翅膀尝尽辛酸。倦了,就独自将乡音,寄存在南来北往的树上。  雪花听懂,你连夜展翅何方。  有一个叫家的巢,挂在一棵叫年的树上。
期刊
星星:风荷,您好!请说说您家人对您写作的理解。  诗人风荷:我先讲个故事:“两个年轻人谈恋爱,在湖边散步,女孩说天有多高,湖就有多深,而男生马上就否定了她,说天高着呢,湖就那么深。女孩指了指湖里天空的倒影,男生才恍然大悟……”也许这就是文科生和理科生思维的差别。我的爱人也是理科毕业,但似乎又并不呆板,相反特别善良,有爱心,生活中也特风趣幽默。有时一起喝点红酒,我脸红了,他会说桃花开在我脸上了。我取
期刊
星星:请说说您最难忘的经历。请说说您家人对您写作的理解。  诗人雷霆: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写作的。九十年代初,应该是我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于1994年参加了《诗刊》社第十二届“青春诗会”。1997年前后,基本停止了写作。2007年,生活和工作渐趋稳定,爱人帮我建了一个博客,重新进入写作状态。之后的十年,我写作的方向、语言的表述,以及对生活的切入,都做了较大的调整。“官道梁”这个诗歌的地标,让我
期刊
捣衣声  捣衣的女子,槌打思念和水,搅得一条河不安宁。  捣衣声,像无弹头的枪声。百鸟艺高胆大,吐出针尖,逐一击落。河面幽怨起伏,像美人的额头。  捣衣的女子,起身,提着一桶念想,手里的棒槌,像不甘寂寞的舌头,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临水居  雨季,一条河激情澎湃。我在浪花上荡秋千,看河水善良,听涛声依旧。  河滩,一个人肩背铁犁,手牵水牛,逆流而上,走成另一条生动的河。  临水而居的人,像养在水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