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感悟,在体验中提升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z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仙老师执教的《可能性》(实验教材人教五上)一课,是以《三国杀》游戏为情境,引出四种身份牌,进入摸牌游戏。整节课以身份牌为载体、主线,围绕身份牌,设计系列活动——师生抽牌、同桌抽牌、前后桌交流和组际(全班)交流等形式,让学生理解、体验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等可能性。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通过游戏式反馈活动,让学生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一、揭示内涵,内化提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对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中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具体要求是:“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余老师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精心设计。以问题为核心,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关注数学知识的交流,借助一个个问题,伴随着操作体验与情感体验,使学生自觉地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不断深化知识的理解,升华认识,完善结论,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
  【片段一】
  师:抽身份牌这个随机事件中,既然每次抽牌结果不确定,那能知道一共有几种可能吗?为什么?
  生:有四种,因为一共有四张牌。
  师:看来四种身份牌都有可能被抽到,也就是说所有的牌都有可能被抽到,所以,我们说“所有可能数”是4。
  师:抽中主公的有几种可能?抽中忠臣的可能数呢?反贼呢?
  生1:1种。
  生2:也是1种。
  师:所以,我们就说——抽中每一种身份牌的可能数是1。
  师:现在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抽中主公的可能性吗?抽中反贼的可能性呢?抽到内奸呢?忠臣呢?
  【赏析】在这一片段中,教师抓住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在追问中强化随机事件发生等可能性的知识。
  【片段二】
  师:如果五人局的“三国杀”游戏,需要增加一张什么身份牌呢?
  生:反贼。
  师:这时如果只抽一次,抽中主公的可能性又是多少?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抽中反贼呢?为什么?
  师:这时你发现了什么?
  生:五人局《三国杀》游戏中抽中反贼身份的可能性最大。
  师:抽中反贼身份的可能性最大,如果只抽一次,是不是一定能抽到反贼呢?
  生:不一定。
  师:看来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师:看来抽中每一种身份牌的可能性虽然有大有小,但结果还是无法确定的。
  【赏析】在这一片段中,通过身份牌张数的变化,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在动态的变化中思考可能性的变化,在宽松的气氛中获得对可能性大小的鲜活认识。同时,揭示了随机现象的内涵,理解等可能性事件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是密切相关的。这样,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可能性大小内涵的理解、内化与吸收。
  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上设计的一系列游戏活动,如掷硬币、摸身份牌、游戏抽号、摇奖和掷色子等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用本节课中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问题,体现了数学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片段三】
  小丽和小红玩跳棋游戏,用掷色子决定谁先行。(色子有两种:一种是正方体,一种是长方体)
  师:你认为该选用哪种色子更公平?为什么?
  【赏析】在这个片段中,通过不同形体色子的对比选择,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的大小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不断丰富等可能性的体验。
  【片段四】
  出示游戏规则:点数小于“3”,女生先行;点数大于“3”,男生先行。
  师:设计这样一个游戏规则。你有什么看法吗?
  师:你们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说明你的理由。
  生1:可以“点数小于‘4’男生先行,点数大于‘3’,女生先行”。
  生2:可以“点数是单数,男生先行,点数是双数,女生先行”。
  【赏析】在这环节中,我们看到:游戏活动的开展,既突出了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又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过程。让学生深刻感悟到:要使游戏公平,游戏中的事件发生必须是等可能性的。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与可能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与公正的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三、寓教于乐,灵动高效
  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将游戏、生活事例巧妙地组合在教学素材和教学环节中,关注情境背后的数学价值内涵,促使课堂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着强烈的探索性。
  【片段五】
  课末,余老师设计了“元旦抽奖活动”。
  师:你认为可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抽奖呢?
  生:抽签、转盘……
  课件出现转盘(色块大小有别)。
  师:老师设计了一个这样的转盘,转到红色区域是几等奖?转到蓝色区域呢?黄色呢?
  师:转到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转到二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转到三等奖的可能性又是多少?
  【赏析】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直观判断,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片段六】
  开展转盘抽奖游戏。
  师:想不想现在就来转一下呢?有礼物的。三等奖礼物是我们学校书吧书签一张,二等奖礼物书签两张,一等奖书签一套。由于时间关系,现在每组只能有一位同学上来摇奖,你们认为怎样选更公平呢?
  生:掷币,抽签,“石头、剪刀、布”,摇号……
  师:好,我们要摇号来决定。
  接着摇号选出幸运的学生,再让其点动幸运转盘,摇出奖次。
  【赏析】这一环节中,幸运大搜索、点动轮盘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激动不已。幸运大搜索中的那份浓浓的期待,抽奖中的殷切期盼,每一处都可以看见孩子们的全身心投入。这些环节的设计不仅深化了知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体现了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感受,对等可能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所反映的父母之爱,让人感动,也引人思考。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以及作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教学还是停留在内容的分析、作品主旨的体会、作者情感的感悟上,稍不注意,就容易上成思品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
期刊
5月28日上午,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举行了“廉洁过六一”启动仪式暨第二期红领巾论坛活动。参加此次论坛的有鼓楼区纪委常委王建干,宣教室蔡芳主任;鼓楼区教育局监察室洪华玮主任;福建省民俗专家方炳贵老先生;福建省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学生会主席彭世纳以及鼓一小家委会成员和学生代表们。  论坛中,乐观求学的彭世纳首先结合自身经历和同学们分享了他眼中的廉洁自律;方炳贵爷爷向大家介绍廉洁观念在八闽大
期刊
《酸的和甜的》是根据李学中的作品改写的童话故事。一般情况下,多数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会落在内容理解上,课堂上多是围绕“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而展开教学。笔者以为,理解这个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目的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在语文知识与能力方面,这篇课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考虑年段的要求、单元的整体情况、课文的特点,尤其要将课后练习与《语文园地》的内容有机地
期刊
课堂观察与评价过程中的“学生立场”,促使我们走进课堂把观察的焦点投放在学生身上,把学生发展状态、发展需求与结果作为我们考察与研究的中心。观察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需求,不仅仅是指课堂上那位正在与老师交流对话的学生的发展状态与发展需求,也不是几位“学生代表(即我们在观摩课上经常见到的几位学习成绩突出的所谓‘好学生’)”的发展状态与发展需求,而是全体学生的发展状态与发展需求。既包括那些所谓“好学生”
期刊
【教学片段】  (整体感知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费老师在屏幕逐一呈现诗中所写到的景物——花落、山空、月出、鸟鸣、涧水流,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为了突出夜晚的“静”,费老师有意识地将画面设置为黑白两色。)  师:此时,一轮明月从薄薄的云层中钻出来。皎洁柔和的月光倾泻在山涧中(画面由黑白变为彩色),山林被照亮了!  师:睡梦中的鸟儿有什么表现?  生1:被惊醒了。  师:是的,你来读。  师:不仅被惊
期刊
王老师大学毕业后怀着满腔热情投身教育事业。想着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又年轻有战斗力,一定出不了几年就能升职加薪,评上高级职称,桃李满天下,并获得同行和学生的喜爱,因此,王老师平时积极努力,几年下来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早些年也评上了中级职称。中级职称评上后,王老师更加努力,积极准备参评高级职称。然而,去年信心满满参评高级职称的结果却让他“很受伤”——自己没评上,同教研组的
期刊
2013年10月在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上,来自福州的林碧珍老师执教的《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把“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重视合情推理,鼓励学生猜想  学生的合情推理有些可能是有道理的、符合逻辑性的,有些则可能是稚嫩,甚至是荒唐可笑的。作为教师,对待任何合情推理,始终都要抱着宽容欣赏的态度,进行适当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
期刊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柳暗花明;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的效果,往往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否,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在课堂提问时,尽可能为
期刊
《石榴》是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唯一的状物类文章。语言充满情趣,叙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与习作的范例。根据学段要求与文本特点,多数教师在备课时,会捕捉到以下本体性教学内容:①按照季节变化的顺序介绍石榴的生长过程;②用“先……逐渐……最后……”层次清楚地把石榴成熟的过程写出来;③用上打比方的句式生动地描写石榴花;④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石榴成熟时惹人喜爱的样子;⑤从形状、颜色与味道等方面来介绍石榴果
期刊
万祥兄又要出新书了。这本书有一个特别的意义,他说,这本书不仅是送给年轻教师的上岗礼品,也是送给自己60岁生日的礼物,所以希望我能够写点文字。  年初,这本书的书稿就到我手中了。一直没有动笔,一是因为当时正在全力以赴准备两会,从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的成果梳理,到我个人的政协大会发言与提案准备,忙得不可开交;二是因为已经为万祥兄写过不少文字,想要不重复,也不那么容易。  昨天传达完两会精神,今天又是周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