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可能”:无腿老人登顶世界最高峰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mem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5月14日10时41分,69岁的无腿老人夏伯渝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夏伯渝老人为了征服珠穆朗玛峰,从1975年到2018年的43年间,他历经两次截肢、患癌化疗等磨难,在四次登山四次失败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梦想,不改初衷,矢志不渝,屡败屡战,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屹立于珠穆朗玛峰的山巅。据悉,他是迄今为止中國登上珠峰年龄最大的人。
  首登珠峰为救队友痛失双脚
  出生于1949年的夏伯渝,原为青海省足球队的足球运动员,1974年年初,中国国家登山队招募登山队员,经过层层选拔,夏伯渝过五关斩六将,成功进入中国国家登山队,成为1975年登珠峰第一梯队主力队员。
  1975年5月初,中国国家登山队第一梯队队员到达珠峰山下,包括夏伯渝在内的20人登山突击队向珠峰峰顶进发。开始几天,登山非常顺利,突击队员们情绪高涨,仿佛登顶在望。然而,当登到8600米时,天气突变,气温骤降,风力强劲。登山队队员们不得不就地露营,等待天气状况好转后再行登山。然而,等了三天三夜,天气丝毫不见好转,干粮和水等物资却消耗殆尽,登山队迫不得已开始下撤。
  在下撤过程中,藏族队友次仁多吉因为体力不支的原因,登山包不慎掉下了万丈冰窟,而登山包里装有夜晚露营不可缺少的睡袋。当晚,在海拔7600米露营处过夜时,看到次仁多吉因没有睡袋身体几乎要被冻僵,人送外号“火神爷”的夏伯渝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睡袋让给了次仁多吉睡。次仁多吉担心地问夏伯渝:“你把睡袋让给了我,你怎么办?”夏伯渝用拳头捶捶自己的胸膛说:“我是谁啊?我是火神爷啊,老天爷冻不死我!”最后,次仁多吉对夏伯渝说:“咱俩一人睡半宿,半夜了你叫醒我,换你来睡睡袋。”可是,由于身体乏累,夏伯渝本想着头半夜靠运动对抗寒冷,不想却在高山缺氧的环境下迷迷糊糊睡着了,竟然在零下35℃的天气里一直睡到天明。
  第二天醒来后,夏伯渝除了感到双脚有些麻木后,身体其它地方并没有什么不适。于是,登山队员们继续往南坡大本营下撤,在下撤的路上,夏伯渝感到双脚很痛,但他忍着没有说。一直到了晚上露营时,夏伯渝却怎么也脱不下鞋来了,他这时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性。随队的医生过来一检查,说他的脚可能冻伤了,需要尽快到大医院治疗。于是,队友们加快了下撤的速度,夏伯渝的脚在下撤过程中,由粉红色变成紫色,最后变成了黑色。当直升机把他接到北京医院时,医生们已经无力回天,只得为他做了双脚截肢手术。当时,他年仅26岁。
  更为令人痛心的是,夏伯渝到达北京后,才知晓他的父亲已于5月4日去世,而他当时正在冲击珠峰峰顶,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着。1975年5月27日,被截去双脚躺在病床上的夏伯渝,从收音机里听到他的队友成功登顶珠峰的消息,禁不住热泪盈眶。他看着自己无脚的残腿,心里既充满了喜悦,又塞满了悲伤。想到自己失去了双脚,以后要终生和轮椅为伴,不但再也不能登山了,也踢不了足球了,心情便灰暗到了极点。那段日子,夏伯渝整天躺在病床上,不愿和任何人说话,也不吃饭,到了晚上,总是趁人不注意偷偷地抹眼泪,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
  矢志不渝三次重登珠峰皆失败
  也许上苍并不想辜负每个有梦想的人吧,1986年春,夏伯渝遇到了德国假肢专家汉斯,汉斯告诉他,安装假肢后,他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还可以登山。就是这句话,让夏伯渝看到了希望,他重登珠峰的梦想之火又被重新点燃。然而,夏伯渝心里非常清楚,拥有健全双脚时登上珠峰尚是万般不易,失去双脚后更是势比登天。他决定不急于一时,厚积薄发先把身体锻炼好了再说。
  安装上假肢后,夏伯渝被分配到国家体委工作。在失去双脚住院期间,他的体能下降得很厉害,为了恢复和增强自己的体能为重登珠峰做准备,他每天5点多就起床进行体能训练,背10公斤的沙袋做下蹲运动,150个一组,做10组;引体向上,10个10组;俯卧撑,一次60个6组;仰卧起坐,一次40个练6组……由于坚持不懈的锻炼,夏伯渝的体能恢复得很快,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健壮起来。
  十年磨一剑。正当夏伯渝准备重登珠峰时,不幸再次降临到他身上。由于长年高强度运动,最初用的假肢也比较粗陋,夏伯渝的伤口经常被磨得流血不止,最终导致伤口发生病变。1993年夏,夏伯渝不得不再次截肢,截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小腿。本以为病魔会就此罢休,但三年后,一个更可怕的病魔再次袭击了他——淋巴癌,还是中晚期。
  “我不能死,我登顶珠峰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呢。”夏伯渝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带着这份梦想的力量,夏伯渝一路与病魔抗争。在癌症放疗期间,他没有选择住院,而是每天做完治疗后骑车回家,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参加了残疾人运动会,并多次获得奖牌。2008年,夏伯渝追随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终于回到他魂牵梦萦的珠峰面前。这是他时隔33年后,再次回到喜马拉雅山脉。他和同伴一起攀登了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2011年,60岁的夏伯渝作为当时年纪最大的参赛者,前往意大利参加首届残疾人攀岩锦标赛,并摘得两块金牌。2012年、2013年,他又先后成功登顶5040米高的巴郎山和7509米高的慕士塔格峰。直到此时,夏伯渝才深切地感到,他蓄势待发攀登珠峰的时刻到了。


  可正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14年,夏伯渝从尼泊尔出发准备向珠峰发起冲击,却不想意外遭遇雪崩,铩羽而归。2015年,他再次冲顶珠峰,却遇上了尼泊尔大地震,再次无功而返。2016年5月,夏伯渝决定“背水一战”,一定要登顶珠峰。但是,现实却为夏伯渝设置了更大的障碍,在距离珠峰山顶仅仅94米的地方,天气突变,他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不顾一切地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而冲顶,还是为了团队的安全放弃冲顶而很可能终生遗憾。最终,为了五个年轻的队员的生命安全,夏伯渝放弃了冲顶的意愿,与登顶珠峰擦肩而过。   终于圆梦无腿老人屹立珠峰之巅
  一晃43年过去了,已经步入69岁的夏伯渝,年少时的珠峰梦仍在他心中激荡。当他对妻儿说出他想最后挑战一次珠峰时,妻子和兒子都强烈表示反对:“您马上就70岁了,身体又这个样子,这不是拿生命开玩笑吗?”周围的人更是感到不解:“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又没有腿,你这是花钱买罪受,何必呢?”夏伯渝激动地说:“我今生最大的梦想就是登顶珠峰,我为此失败了四次,截去了双脚和双小腿,患上了淋巴癌,如果我此生不能达成夙愿,我将死不瞑目!”妻子和儿子听了,默默流泪不再阻拦了。
  2017年12月,夏伯渝向尼泊尔政府递交了登山手续,准备次年5月做最后的一搏。然而,让夏伯渝始料不及的是,2018年1月1日,尼泊尔政府颁发禁令,禁止单人攀登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高峰,所有在尼泊尔的外国登山者必须配备向导,同时盲人和双腿截肢的残疾人则被完全禁止登山。
  43年的梦想难道就此被一纸禁令破灭了吗?“不!决不!”夏伯渝在心底里发出怒吼。他决定请律师与尼泊尔政府打官司,请求暂停禁令。有心人,天不负!终于,2018年3月7日,尼泊尔最高法院暂停了禁令,夏伯渝听到消息后,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
  2018年3月31日,夏伯渝从北京出发。4月12日,顺利到达尼泊尔境内珠峰南坡的登山大本营。在大本营等待好天气期间,夏伯渝根据以前四次登珠峰失败的前车之鉴,总结出冲顶珠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和危险,并预想出了几套应对方案和解决办法。2018年5月8日,尼泊尔时间凌晨3点,也就是北京时间凌晨5点,夏伯渝从珠峰大本营正式出发,正式对登顶珠峰发起挑战——挑战别人眼中的“不可能”。
  然而,攀登珠峰对健全的登山者尚且“难于上青天”,何况夏伯渝还是一个穿着假肢的无腿老人。夏伯渝老人也深切地感觉到了,他说:“靠假肢登山的确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大的毅力和体力,首先假肢没有知觉,踩到哪儿是什么情况,平不平,你完全不知道。只有力量传递到腰上才能感觉到。”因此,他只能用上肢来保持平衡。假肢的踝关节是死的,活动不了,所以上山和下山的角度它调节不了,上山就是“脚尖”在那儿上,下山就只有“脚跟”在那儿下。这样接触面就很小,很容易打滑摔倒,险象环生。这样一来,他就要比一般人多付出三分之一的体能。
  经过6天艰苦卓绝的攀登,69岁的无腿老人夏伯渝,在经历了43年4次登珠峰失败之后,终于在第5次重登珠峰时,登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峰顶。站在珠峰之巅,夏伯渝老人热泪盈眶,他张开双臂激动地呐喊:“2018年5月14日,我终于站在了我梦想了43年的世界最高峰的峰顶!”
  山再高,高不过登山的人;路再险,挡不住勇敢的心。夏伯渝为登珠峰奋斗了大半辈子,也等待了大半辈子。他穿着假肢攀登珠峰,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每一步都是在超越自己,而最终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毅力,终于圆了他43年的梦,终于迎来了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时光如水流逝,岁月无声催老。每一天,都过得忙忙碌碌;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精彩。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走过了一程又一程,蓦然回首,便已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  曾经年少,不解父母辛劳,一路成长,一路依靠。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为人父母之后,自己如何操劳,如何不易,唯有经历过后,才知其中艰辛。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唯有亲身经历,才能深解其味。  人生,就是一场轮回,年轻
期刊
越来越多的80后甚至90后开始成家立业,独立生活。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他们都不大会做饭。  没孩子时,点外卖、下馆子,都可以凑合。可有了孩子,做饭便开始成为一件再难逃避的现实问题。  过去人讲,活着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这一方面可以看出过去物质匮乏,人活得艰难;另一面也是说,吃饭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一个人一个家吃饭不讲究,不仅于健康不利,也缺少了一大乐趣。  现代生活不断加快着人的生活节奏,传统生活
期刊
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评选出的22大影星之一,几十年来,她不仅在银幕上塑造了一大批纯洁质朴的女性形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银幕外的她,身上也充满中国女性的柔美、善良,一直以一颗仁爱之心待人处世,照顾生病的儿子,赢得了大家的敬重。唯一的儿子去世后,她将全部爱奉献给了社会,以博大的母爱,竭尽所能关心下一代。正因为如此,不久前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代表“中国关工
期刊
最近,有朋友很郁闷,跟我吐槽。说自己因为赶工期,都是在夜以继日忙得一塌糊涂,这个时候,他的上司把他叫去“委以重任”——帮他写评高工的论文。面对领导满脸堆笑、口口声声夸他文笔好,还说只有朋友写的论文他才放心等等,朋友在内心“咆哮”的情况下应承了下来。  于是乎,当别人做完自己的工作下班时,朋友还要忙着收集论文资料;当本该回家躺下休息时,朋友还在满脑不停构思。朋友最后对我总结说“遇到这样的上司,真的是
期刊
【案例】去年初,青年农民工贺某被一家建筑公司录用。在一次施工中,贺某不慎从脚手架上跌落,造成九级伤残。在贺某治疗期间,建筑公司只是“从人道主义出发”为其支付医疗费2.2万元。由于之前贺某未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单位也未为他缴纳工伤保险费,其妻遂委托律师收集证据,及时向人社部门提出了确认贺某系工伤的申请。经审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认定,确认贺某为工伤,裁决建筑公司为其支付治疗费、误工费
期刊
作者史铁生为我们大家所熟知。他1972年因病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后现代精神的影响,正常的人们,也不由得在为人活着的“意义”而苦恼着。“地坛”“废人”“废园”,这些让史铁生回首往事也颇有感慨。他说:“21岁时,如果我知道这样的日子会成为永远,那将是不可想象的人生!我也许会更加没有勇气面对。反而30多年过后,回看如今
期刊
原告熊某诉称,2015年12月30日,原告跟被告甘某签订一份《保证担保借款合同》,合同约定被告甘某向原告借款96万元,被告乾某贞公司、甘某某、孙某、杨某作为担保人,对该借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现合同约定借款期限届满。因五被告至今未归还原告借款本息,故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1.五被告归还原告借款本金96万元,借款利息暂计28.2万元(按月利率2%自2015年12月30日起暂算至2017年3月31日止
期刊
吴某分别于2015年12月1日及2016年3月6日,向艾某共借款40万元,并出具借据两份,分别约定借款期限为3个月和1个月,自出具借据之日开始计算利息,若逾期还款,就未按期偿还部分按每日千分之八的利息支付违约金。刘某作为上述两笔借款的连带责任担保人,保证期间为两年,保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本金、利息及违约金等。上述两份借据出具当天,艾某先后分两次转账给吴某共计40万元。上述两笔借款到期后,吴某并未按时
期刊
一名少妇的失踪,牵动着三省五县市公安机关。然而,嫌疑人的到案并没有使得案情迎刃而解:凡是涉及案件的任何信息,嫌疑人要么矢口否认,要么只字不吐……  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缜密侦查,江西省崇义县公安局办案民警充分运用现场勘验、监控视频、微生物检材、人车运行轨迹、电子密码锁、银行卡、电讯资料等数字信息获取证据,终于在“零口供”情况下科学地还原了这起跨省案件的真相。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专门致函江西省公安厅为侦
期刊
国家发改委近日称,2019年我国将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明确,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