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乐学”。
  关键词:学生参与;学习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便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参与的兴趣
  
  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新鲜等情绪,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开始教师就用电脑打出一些条有关天气的谚语,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炮台云,不过三日雨淋淋”等谚语一出,学生便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探询它们分别是什么云,不同姿态的云跟天气有什么关系。文字、图画交相转换,理性材料转化为感性材料,学生不但学的积极主动,而且在感叹我国劳动人们的智慧的同时,也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的兴趣。
  
  二、倡导探究精神,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教师应不断扶植和加深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的愿望,并创造条件使其愿望得以实现。
  例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课时,同学们读到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由希望跌入失望的深渊,继而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无不被文章的情节所震撼,无不被人物挑战自然、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所感动。教师质疑:你们觉得这样的冒险不值得?同学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认为斯科特他们的做法很有价值,如果没有他们的探险,今天的人类怎么会有对南极的认识和了解。”“可是,他们做出的牺牲也太大了,他们都是著名的科学家,完全可以通过别的途径为人类做出贡献。”“不对,无论做什么都会遇到危险的,有的人死得重如泰山,有的轻如鸿毛,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敢于向自然挑战的精神。”……争辩的同学越来越多,不少的同学若有所思。同学们的这些观点,让每个同学都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三、营造民主氛围,发挥学生参与的创造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尤其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学习《春》一课结尾时,教师道:“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生灵。你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同学们,你能否模仿文中例句,用‘春天是……,……’这种句式赞美你心中的春天?”“春天是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激发了人们无尽的遐思。”“春天是一杯甘甜的清泉,沁人心脾。”“春天是一位妙手回春的医生,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救活了生灵万种。”课堂上,教师只要有意识给学生创设了心灵和行动的自由,创造民主的氛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定会日日增强。
  
  四、巧设练习,让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
  
  练习尽量具备多样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知识本身的无穷魅力,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七颗钻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故事动人。在教本课时,教师提出建议:假如你是老师,学习这篇童话,我们重点从哪些问题着手?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热烈。经过讨论理顺,围绕课文主题,同学们设计了五个问题,即“水罐里的水怎么来的?”“水罐里的水为什么没有洒掉?”“想象梦中的情境”“过路人是谁?”“换一个结尾”。孩子们通过想象探究,收到了良好的阅读和练习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乐学”。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设计也开始借中国文化来突出个性,掀起了文化设计的风潮。北京2008年奥运将这种文化设计推到了顶峰,从火炬到开幕式表演到颁奖礼服的设计,宣告
提及水粉画,人们往往联想到它是色彩训练或宣传工具的辅助性画种,至今水粉颜料包装上还印有“广告色或宣传色”的字样。在艺术历史的长河中,它一直没有被当成主流的艺术种类,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讲究艺术。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面对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的关键是如何艺术地设计问题与提问问题
一、中国装饰元素在传统“家纺”中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织物产品通过“丝绸之路”传人西方,引起西方对中国图案、色彩、织物构造以及先进织造工艺的关注。1405年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道路上车辆杂乱地拥堵在一起,车内的人不耐煩地按着喇叭……到处充斥着刺耳的鸣笛声。   一只老狗在车流中穿行,随着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发出几声呜咽。它穿过马路,来到一个商店的屋檐下避雨。   它迈上台阶,抖了抖身上的雨珠。黄色的毛发与松弛的皮肉包裹着它。因为甩动,皮肉也跟着晃荡起来。它站在台阶上,像一尊雕像,用饱经沧桑的眼眸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随后,它躺到了地
摘 要:阅读不仅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职高学生涉世不久,阅读经验还比较肤浅,思考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尤其是在阅读情感方面需要加强指导,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阅读情感    一、阅读情感概述    阅读,这个人类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阅读情感是读者的主观感情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双向交流、彼此碰撞而产生的一种褒贬分明的内心体验。它的
两颗孤独的心,两个独立的人,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条曲线——桥,将其连接起来。人们在这美丽的曲线上寻找着心灵的交汇点。  ——题记   流水潺潺的小河上,架起了一座小木桥;奔流入海的大江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大桥。一条富有美感的曲线,将两地、两个国家联系起来;一座座桥,编织出了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同样,一条条美丽动人的曲线也在人们的心间架起了桥梁,织起心灵之网,将人与人、心与心、世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对文学的贪婪远过于此,甚至想化作书签,沉醉在书香里。我对书的痴迷,像饥荒年代的孩子突然寻到琳琅满目的食物一样,恨不得把它们一下吞进肚子。这都是因儿
最近,昆明市表彰奖励了2002年度昆明市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40名,昆明市档案局被评为先进集体,洪世华副局长被评为先进个人。 昆明市档案局的信息化建设在市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