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的诊治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udipao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对肉毒毒素中毒的13例患者进行分级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病程变化和持续时间。

结果

13例患者中1例为轻度肉毒毒素中毒,其余12例均为中度中毒。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病程通常分为潜伏期(4.0 d)、加重期(9.8 d)、高峰期(9.1 d)和恢复期(5.2个月);注射剂量与潜伏期负相关,与加重期正相关。

结论

肉毒毒素中毒,在注射后2~3周内症状可能加重,必须密切观察;在治疗上需要积极的对症和支持治疗,严格卧床休息有助于症状的缓解。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肺部肿瘤的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疗插植针的排列规则对肺受照剂量影响。方法针对15例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疗肺癌患者病例,设计不受肋骨限制的插植针规则排列的放疗计划,命名为虚拟计划并与原实际计划进行比较。分别统计当两种计划方案的处方剂量为10、30、60、120 Gy时肺V5、V20、V30、MLD。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虚拟计划方案的肺V5、V20、V30、MLD均小于实际计划方案,
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全球2012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第四位。早期高危宫颈癌术后需要辅助治疗。术后同期放化疗较术后单纯放疗降低盆腔外复发率并提高生存率,较术后序贯放化疗延长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术后同期放化疗后巩固性化疗较术后单纯同期放化疗提高生存率。回顾性研究表明术后同期放化疗与术后单纯化疗疗效相当,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影响术后同期放化疗疗效的因素主要包括化疗方案、放疗技术、手术与同期
放疗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还能通过影响系统和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肿瘤消退。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因此Treg细胞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靶点之一。近年来,放疗联合抗Treg细胞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篇文章将对Treg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Treg细胞与放疗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明确妇科恶性肿瘤腹股沟区转移淋巴结的解剖分布,探讨CTV的勾画边界。方法回顾分析34例妇科恶性肿瘤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基于腹股沟淋巴结的解剖分布,应用CT和MRI的血管增强扫描影像和Eclipse计划系统的三维重建图像,分析腹股沟区淋巴结与股静脉、大隐静脉及其分支、股部浅筋膜和深筋膜的关系,以及包含95%以上腹股沟淋巴结的CTV边界。结果34例患者共145个腹股沟转移淋巴结。浅组淋巴结13
期刊
目的探讨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的理想术式及美学价值。方法对21例多发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前行体检及乳腺超声和(或)乳房X线钼靶检查。手术经乳头基底乳晕内切口,将所有可触及肿块均以一个实体完整切除,彻底止血后以5-0可吸收线缝合、消除死腔及关闭皮肤切口。结果21例共95个肿块(0.5 cm×0.5 cm至6.0 cm×5.0 cm)完整取出。切除之标本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未发生明显并发症
目的探讨注射溶脂后所致面部多发性红肿、硬结、脓肿破溃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疾病发展规律,总结相应的治疗经验。方法6例女性患者注射溶脂后1个月余出现花生粒状硬结,缓慢增大后继而出现面部注射区域红肿、皮温升高、针刺样痛疼等,穿刺、切开等二次创伤后红肿、硬结区域向周围组织蔓延、渗透,局部切开减压、清创、冲洗、引流。红肿硬结症状持续近3个月,后逐渐破溃排出黏液条索状物。结果连续冲洗引流1个月后面颊部注射溶脂区域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