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旋转调强计划遮挡技术应用于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剂量学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986431230xingl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3种容积旋转调强计划(VMAT)的剂量学差异,探讨VMAT遮挡技术对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例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分别设计无晶体遮挡(VMAT-OFF)计划、晶体半遮挡(VMAT-E)计划和晶体全遮挡(VMAT-E&E)计划,评估3组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s)剂量学参数,评估机器跳数(MU)和SCIMOCA通过率(3%/2 mm).结果: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均能满足临床要求,PTV的D2%、D98%、V95%、均匀性指数、适形度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在MU方面,VMAT-OFF
其他文献
非编码RNA是一类不直接参与编码蛋白质的RNA,包括环状RNA、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等.研究显示,非编码RNA通过参与胚胎发育和种植过程影响妊娠,与反复流产的发生有关.本文就非编码RNA参与复发性流产的机制作一综述,为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目的 比较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经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EIS)和内镜下曲张静脉精准断流术(ESVD)治疗后PVT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PVT并行EIS或ESVD治疗的患者32例,其中行EIS者17例,行ESVD者1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VT的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两组在聚桂醇注射液用量及治疗次数间的差异.结果 EIS组和ESVD组的PVT消减率分别为11.8%(2/17)和26.7%(4/15),
医患关系难题的症结之一是医生与患者权利和义务划分不均.其中,强调患者义务作为弱项,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原因涵盖多个方面.一方面,规范患者义务意义重大:患者义务的明确是对患方更好的健康保护,患者义务的强调是对医生职责的道德支撑,患者义务的履行促进医患利益共赢;另一方面,规范患者义务现状并不乐观:现存的法律法规中的患者义务规定并不理想,当前的有关患者义务的伦理道德讨论也有待深入.因此,为规范患者义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共筑医患共同体,现从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医疗机构管理、提升患者素养等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深入了解跨文化医患沟通影响因素必不可少.不同健康信仰、文化价值观和沟通中介影响跨文化医患沟通,进而影响就医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医学教育应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提倡保持谦逊的文化态度、纳入更多的患者视角以及采用跨文化教学模式来提升医学生和医护人员跨文化医患沟通能力,进而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
通过调研伦理委员会建设和运行现状,进而分析影响山西省地市级医院伦理审查工作的主要因素,为完善伦理委员会工作提出建议.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山西省地市级24所医院伦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人员培训情况及审查项目方式、时限情况等.分析结果发现,地市级三级医院伦理委员会设置及制度基本合理,能够积极发挥伦理委员会的职能.目前大部分医院对伦理委员会工作不够重视,缺乏专职人员及系统化的培训,伦理审查能力不足.二级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流于形式,未开展实质性工作.建议通过加强上级部门的监管,加大伦理委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籍在华人士数量逐年攀升,其就医需求也随之增加,加强中国国际化专业医疗服务供给,提升医务人员的跨文化能力势在必行.美国作为跨文化医疗能力研究的缘起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界定医疗语境中跨文化能力的概念内涵,阐释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在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应从提升医务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强化跨文化医疗能力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和工具等方面探索医务人员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路径.
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多病共存问题凸显,恶性肿瘤患病率持续攀升,改善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发展安宁疗护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福利多元理论,志愿者加入到安宁疗护团队中有利于安宁疗护事业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给予临终者尊严,可以提高其死亡质量、体现社会支持;基于互助共济理论,志愿者参与安宁疗护服务有利于助推社会精神文明的改善,达到代际互助共济的良性循环.志愿者参与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尚在逐步探索之中,旨在提出政府出台相关志愿服务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基于知信行模式对志愿者展开教育培训、促进服务团队整体协
援外医疗工作是中国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重要一环,是提高人类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非洲国家普遍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语言文化不同等情况,援外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援外医生与当地患者情感共通、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真诚合作,构建以战胜疾病为共同目标的命运共同体,是促进受援国人民健康、提高人类卫生健康水平必不可少的内容.以中国(陕西)第八批援马拉维医疗队工作实践为例,阐述在援外医疗工作中构建医患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并探讨其意义,为今后的援外医疗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目的:构建一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预测食管癌调强放疗的三维剂量分布.方法:取100例中上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调强放疗计划为研究对象,以患者计划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图像以及适形射束信息作为输入数据,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三维剂量分布作为输出数据,通过搭建的3D U-Res-Net混合网络进行训练并得到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测试集进行三维剂量预测.采用平均预测偏差-δ、平均绝对误差(MAE)、戴斯相似性系数(DSC)和豪斯多夫距离(HD95)评价预测结果的精确性.结果:测试集的
目的:评估基于瓦里安实时位置管理(RPM)系统的呼吸门控放疗中病人呼吸基线波动对呼吸预测滤波器(BPF)性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例RPM相位式呼吸门控放疗病例的参考呼吸波形和残余呼吸信号以及共146次治疗时的呼吸波形和残余呼吸信号,作以下处理:(1)将呼吸波形(包括参考和治疗时)经Savitsky-Golay平滑、峰值检测和异常点剔除后得到呼吸基线,计算其标准差做为衡量基线波动强弱的指标,计算各次治疗时基线波动相对于参考基线波动的相对偏差;(2)计算残余呼吸信号(包括参考和治疗时)标准差,将其作为衡量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