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格培育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722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的人格培育也更加关注。本文以高中语文为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渗透人格教育进行了探究。文章从诗词阅读教学、小说阅读教学、散文阅读教学和戏剧阅读教学四个方面,对人格培育如何开展进行了一个详细地分析,以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
  关键词:人格培育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10
  高中语文教育需要采用科学的教育原则,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收获健康人格。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育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才。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与当下的素质教学理念相吻合,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中,学生人格培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品格,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第二,人格教育可以满足学生精神发展层面的需求,充实学生的心灵,同时借助人格教育,也能够让学生内心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从而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第三,人格教育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人格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充分展示自身的个性,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基于人格培育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在诗词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性,课程目标包含了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等多个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发挥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将人格培育作为重点教学目标。诗词阅读是高中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歌,都凝聚了众多育人因素,有赤诚的爱国心,有浓厚的思乡情,有遗世独立的超凡意境,有坚守节操的凌云壮志。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包括很多古诗词内容,比如指点江山、忧国忧民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可以从中深化爱国主义情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除了古诗词外,现代诗歌中也融合了丰富的人格培育因素,比如《祖国山河颂》《发现》《北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这些诗歌展现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人格培育的典型素材。教师可以从中挖掘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关系,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深化育人因素,用炽热的爱国心来感染学生,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爱国情怀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因素,也是培育学生人格的关键途径,除了爱国情怀外,教师还要充分挖掘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诗词教学与历史、政治融合起来,通过互联网技术丰富诗词背景教学,利用诗词朗诵、诗词改编、剧本演绎等手段,深入挖掘诗词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感受,增强学生课堂体验,让学生实现思想和人格的升华。
  2.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小说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蕴含着特定时期的社会准则和人文环境,渗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价值和育人价值。小说阅读的重点在于文学鉴赏,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感受自然、体会人生,萌发出热爱生活的情感,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探讨人生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小说阅读,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小说刻画了林黛玉知书达理、顾全大局、审时度势的人物形象,她在贾府的一行一动都十分小心谨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这是林黛玉进贾府的缘由,到了贾府之后,林黛玉开始依傍外祖母、舅母及其他姐妹生活,她用一双慧眼,将贾府一层一层地剥开。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延伸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林黛玉的形象、心理、行为,引出为人处事的道理,通过讨论封建社会制度,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借助小说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人格培育是更为深层次的教学内容,需要循序渐进,以学生的内心感受、文学鉴赏、思考领悟为主,教师要让阅读教学直达学生内心,提高学生个人境界,培育学生健康人格。
  3.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散文以抒情为主,针对高中阶段的散文,教师可以确立“品—评—悟—化”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散文阅读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吸收经典作品的营养,促进自我成长。以《我与地坛》为例,教师就可以借这篇文章培育学生人格。在“品”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生深入到阅读文本的字里行间,开展由浅入深的阅读。通过“品”,学生可以了解作者和地坛的关系,感受地坛的景色。在“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母亲的内心斗争、生死问题的抉择进行评论,完整学习“我—地坛—母亲”的文章架构。在“悟”的环节,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深入体悟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抉择以及对母亲的怀念,体会作者的心路历程,并将其与自身生活相连接。“化”是散文阅读的最后环节,是学生对作品的咀嚼和品味,只有将作品内容消化吸收,才能在阅读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价值。人在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我与地坛》这篇抒情散文提出了生死问题的抉择,让人思考“生”与“死”的价值,重新求索生命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情”中悟“理”,从“文”中悟“道”,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思想精华,不断提高对社会、人生的认知,提高个人品格。
  4.在戏剧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戏剧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人格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戏剧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借助戏剧独特的文学特性来培养学生独特的人格。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戏剧表演性的特点,在学生阅读完戏剧课文后,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亲身表演来加深学生对于戏剧课文中人物性格的了解。以曹禺的《北京人》为例,在这篇戏剧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愫方的“典型性格”,即在封建环境束缚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式的善良妇女的形象,在作品中,作者体现了愫方的温柔、善良、真诚。教师在进行这方面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戏剧内容进行表演,极力展示作者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帮助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人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体会,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美好人格培养。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戏剧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跟其他文学体裁不同,戏剧语言更具个性化。阅读剧本就好比看剧中人物对话,其独特的对话和独白无不展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戏剧语言进行赏析,通过语言描写来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老舍的《茶馆》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赏析剧中王利发的台词“诸位主顾,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有您在我這坐坐,我脸上有光!”等,感受剧中人物王利发谨慎、善于应酬的性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为什么他会形成这样的性格。这样就能够深化学生对人格培育的认识,实现阅读教学与人格教育有机结合。
  人格培育是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包含了德育、审美教育、艺术素养教育、生命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更加深层次、内在化的教育方向。利用经典阅读开展人格培育,首先要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度,加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体悟。教师需要挖掘经典阅读文本的育人因素,找到经典阅读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明确人格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巍《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人格升华》,《文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2] 李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西部素质教育》2020年第13期。
  [3] 孙金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河南农业》2019年第9期。
  [4] 杨力民《基于人格塑造价值取向的悲剧审美教育——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悲剧作品解读的教育功能》,《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第1期。
  [5] 隋丰俊《让语文阅读滋养学生的人格》,《语文建设》2014年第21期。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遗传因素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1].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多药耐药基因(MDRl)敲除小鼠结肠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本研究旨在探讨MDR1基因C3435T、G2677T/A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风险的关系。
期刊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方法 收集UC患者331例,健康对照者832名,PCR扩增Trail目的基因后,直接测序检测Trail基因3非编码区(G1525A/G1588A/C1595T)三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Trail单倍型与UC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Trail G1525A突变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GA+ AA的频
2007年《中华消化杂志》组织了国内消化科、外科、放射科、核医学科等的部分专家,在南京会议上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gastrointesfinalbleeding,OGIB)制定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推动了对OGIB的研究并提高了诊断水平。时隔5年,OGIB诊治技术已不断进展,因此有必要对2007年制定的推荐流程进行补充与更新,使其能与时俱进。
期刊
1982年Mashall和Warren首次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胃黏膜中分离并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1].目前已经明确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的关系非常密切.根除Hp对以上四类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Hp释放的炎性因子及其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反应不仅引起胃黏膜损伤,还造成胃肠外其他脏器的损伤。
期刊
摘 要:本文在深入剖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要求及教学实践,从培养兴趣、加强阅读、注重体验、强化训练、抒发情感、注重想象、优化批改等多个维度,提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高效策略,探讨如何全面提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12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
质子泵抑制剂( 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是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控制溃疡出血,是治疗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酸相关疾病的主要药物.消化性溃疡等大多数胃病患者的致病因素包含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根除Hp是治疗上述疾病的关键,PPI在根除Hp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胃酸分泌过多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其他胃酸分泌相关疾病.抑制胃酸分泌是该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抑酸药物有组胺H2受体拮抗剂(H2-Ras)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H2-Ras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和胃肠出血的疗效不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好,且机体会对其快速产生耐受,这一点也限制此类药物在长期治疗及大量静脉注射中的应用[1]。
期刊
重症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手术率和死亡率较高.目前西方各国正致力于寻找诊治重症IBD的循证医学依据.正确认识和规范处理重症IBD应引起我国消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期刊
目的 探讨人食管癌细胞TE1、TEl3中应用wortmannin阻断P13K/AKT通路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抑制效果及对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P13K/AKT—HIF-1α途径对食管癌细胞糖酵解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wortmannin(2vmol/L)预处理食管癌细胞TE1、TE13后常氧和缺氧培养,分为①常氧组(N);②缺氧组(H);③常氧处理组(N+W);④缺氧处理组(H+
期刊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不仅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还可引起多种全身并发症.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IBD患者常见且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IBD患者OP发生率为15%,骨量减少发生率为18%[1].IBD患者易出现骨质丢失。
期刊